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五位主角救世?天策传! > 第12章 先辈传承护华夏

轩辕洛羽回过神,发现自己立于一片虚无之境,脚下是流转的星河,周遭却弥漫着无数金戈交鸣、众生悲泣的喧嚣幻象,强烈的战乱与纷争意念如潮水般冲击着他的心神。

一股源自血脉深处的悸动促使他抬起手,淡金色的灵气自行汇聚,一柄古朴威严、却仍显朦胧的剑影在他掌心浮现,那是轩辕剑的雏形。

幻象中,黑甲士兵汹涌而来,杀气森然。洛羽心跳加速,本能地想挥剑格挡。

但就在刹那,张明陵讲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时的温和眼神,集市上老奶奶递给小孙子热包子时的慈祥画面,莫名清晰地掠过心头。他猛地顿住。

“剑,不是用来制造更多纷争的。”一个明悟在他心中升起。

他闭上眼,不再去看那些骇人的幻象,而是将全部心神沉入那缕剑影之中,将自己对“安宁”的渴望、对“守护”的理解,毫无保留地灌注其中。

再睁眼时,他目光沉静,轻轻将剑影向前一递,没有凌厉的剑气,只有一片浩瀚而平和的金色辉光如潮汐般铺展开来。

金光所及,喊杀声渐息,幻象中士兵们眼中的赤红褪去,手中兵器低垂,竟如同从梦魇中醒来,茫然四顾后,纷纷对他躬身行礼,身影缓缓消散。

虚空中有一声极轻的叹息,欣慰而释然。那曾属于秦始皇的、蕴含着“定鼎八方”意志的一缕精纯剑气,从虚无中汇来,温柔地融入他掌心的剑影。

剑影顿时凝实了数分,清晰的剑格纹路与威严剑脊隐约可见。

他明白了,手中之剑,重不在“斩”,而在“定”。

定的是烽烟,是祸乱,是人心惶惶。这是一种背负天下的“止戈”之责。

风挽歌踏入的是一片无声的废墟,焦黑的土地,断裂的兵刃,空气中弥漫着绝望与死寂。

更可怕的是,无数看不见的、充满痛苦与戾气的灵魂絮语,直接在他脑海深处嘶嚎,几乎要撕裂他的神智。

风挽歌脸色苍白,下意识地摸出那片一直带在身边的翠绿草叶,放到唇边。

可往常轻快的调子此刻吹出,却微弱得瞬间被精神的风暴吞没。恐惧攥住了他。

就在他几乎要崩溃时,弘慈大师沉稳的诵经声、张明陵轻抚他头顶时掌心的温度、甚至龙虎山午后温暖的阳光……

那些记忆中的“暖意”奇迹般地被记起。他忽然懂了,音乐需要的不是技巧,而是心。

他不再试图吹奏成调的曲子,而是闭上眼睛,将自己对“安抚”、“理解”、“悲悯”的所有情感,借着草叶,化作最简单、最纯粹的音符,轻轻送了出去。

那声音起初微弱,却如一滴清泉落入滚油,悄然荡开涟漪。

无形的音波拂过这片精神废墟,那些狂暴的灵魂絮语渐渐平息,转化为低声的啜泣,继而化作一片宁静的疲惫。

仿佛有无形的手抚平了创伤,空气中令人窒息的绝望感慢慢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雨过天晴般的澄澈与安宁。

诸葛武侯留下的那缕“镇魂气”悄然浮现,与他的灵魂和手中的草叶完美融合。

草叶焕发出温润的青光,形态延伸变化,最终化为一架古朴的伏羲琴虚影,安静地卧于他怀中。

琴弦微颤,自有清音涤荡。他领悟到,伏羲琴的真谛,在于“通心”,在于以悲悯之音,抚平世间戾气,安顿众生魂魄。

帝君涛仿佛坠入了沸腾的熔岩深谷,狂暴的火灵之力从四面八方挤压而来,咆哮着要将他吞噬、同化。

帝君涛感到体内帝俊血脉沸腾,赤色灵气不受控制地奔涌,叫嚣着要以更狂暴的力量反击回去!

“吼!”

他几乎要顺从这股本能,一拳挥出。但刹那间,脑海中浮现的不是战斗的快意。

而是曾经烫坏龙虎山石阶后的懊恼,是玄真子教导太极“以柔克刚”时缓慢而圆融的动作,是害怕自己失控伤到伙伴的担忧。

“不!不能这样!”

他低吼一声,以极强的意志力死死约束住即将爆发的神力。

他回想起张师衡引导他感知大地厚重时的感觉,努力将狂躁的神焱之力想象成可以被驯服的洪流,不再试图去“击碎”,而是去“承载”,去“疏导”。

他扎稳马步,双臂艰难地划圆,赤色灵气随之流转,不再是喷发的火山。

而是缓缓旋转的厚重熔岩湖,将以蛮力冲撞而来的火灵之力一一纳入、包容、化解。这个过程极其耗费心力,他额角青筋暴起,浑身大汗淋漓。

那狂暴的火灵冲击,撞入这片沉浑旋转的力场中,竟如猛兽陷入泥潭,挣扎渐弱,最终被奇妙地驯服、同化。

环境中那灼热的敌意消失了,转而传来一种讶异而后认可的意念。

赵匡胤留下的那缕“镇地力”融入他的气海,一柄暗金色、刻有太阳神纹的战锤在他手中凝实。

重量惊人,他却觉得无比趁手。锤头触地,地面微震,却并非破坏,而是带来一种奇异的“稳固”感。

他豁然开朗,力量的真谛,在于“控”而非“放”,真正的刚猛,是能放能收,是如山岳般不可撼动的守护。

公孙天启站在一条龟裂的荒芜大地上,一侧是杀气腾腾追来的古代骑兵,另一侧是面黄肌瘦、眼神绝望的逃荒难民,双方都冲向同一辆载满粮草的破旧木车。

混乱、饥饿、杀意交织成巨大的旋涡,几乎要将他吞没。

公孙天启急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他拿出自己的小木弓,却不知该射向何方。射向骑兵?他不想杀人。射向难民?他们只是想要活下去。

腕间那玉镯胎记灼热发烫,一股莫名的悲伤与急切涌上心头。

他闭上眼,不再去看那混乱的场面,而是努力去回想龙虎山雨后蓬勃生长的嫩芽,去想潭水中悠然摆尾的游鱼,去想生命最本真的渴望,生存与繁衍。

“要有吃的……要拦住他们……不要伤害……”他喃喃自语,遵循着本能,以手代弓,引动了体内那丝来自耀承的神性力量。

灵气自然汇聚,在他“弓”前化作一支翠绿欲滴、充满勃勃生机的光箭。

他松开“弦”,光箭射向难民前方,落地瞬间生长出累累果实与饱满的麦穗,暂时止住了他们的冲势。

紧接着,他又引出一支银白色、带着冷静气息的光箭,射向骑兵的马蹄前方,地面瞬间化出一片光滑的冰面,马匹受惊嘶鸣,队形顿时混乱停滞。

没有杀伤,只有巧妙的疏导与赐予。刘邦留下的那缕蕴含“智谋”与“生机”的意念赞许地融入他的神识。

一柄雕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象图腾的长弓在他手中成型。

他拉开空弦,能清晰感受到天地间各种属性的生灵之气与之呼应。

他明白了,四象之力,是调和与转化万物生机之力,他的箭,是“生”之箭,旨在维系平衡,护佑生灵。

冰玄天陷入一片绝对的酷寒领域,狂风卷着冰刃般的雪花,要冻结一切。

更可怕的是,寒风中有无数细微的、充满恐惧与痛苦的意识碎片在哀嚎,那是被极致严寒所折磨的灵魂回响。

冰玄天自身血脉中的寒意被外界彻底激发,几乎要失控地向外爆发,将这方天地彻底化为死寂的冰狱。

他猛地抱紧双臂,牙齿打颤,不是因为冷,而是因为害怕,害怕自己变成只会带来冻结与死亡的怪物。

他想起伙伴们放心把手放在他不再那么冰冷的手心。一股强烈的意愿涌起:不要伤害!要保护!

他放弃了对抗,也不再放任。而是以全部心神去感受、去理解、去尝试掌控自己血脉中的每一丝寒意。

他将力量极致内敛,再小心翼翼地引导而出,不再是肆无忌惮的爆发。

而是化作一个巨大的、透明的、晶莹剔透的冰晶护罩,轻柔地倒扣下来,将那些哀嚎的灵魂碎片与致命的寒风隔绝开来。

护罩之内,寒意被奇妙地转化为一种恒定的、适宜的清凉,肆虐的风雪被挡在外面,内部的温度反而让人感到一丝安全的暖意。那些痛苦的意识碎片渐渐平静下来,仿佛找到了避风港。

朱元璋留下的那缕“温寒之意”融入他的血脉,一杆修长、冰晶般透彻、枪刃流转着淡淡蓝芒的长枪在他手中凝结。

枪身触手冰凉,却再无昔日刺骨的戾气,反而有一种如臂指使的温顺。

他握紧枪杆,感受到的是一种“守护之壁”的坚韧。

他明悟,极寒并非只为毁灭,亦可化为守护生机的绝对屏障,冰封之下,亦可存续暖流。

洞口的光纹渐渐淡去。只有一缕若有若无的叹息般的意念在山洞中最后回响,仿佛跨越千年而来的注视,最终化作清风散去。

孩子们沉默地站着,却仿佛都听见了一句话: “前路漫长,慎之,重之。”

考验终结,五个孩子被送出洞窟,彼此相望,眼中皆多了一份前所未有的沉静与了然。

他们手中的兵器或虚或实,皆与自身气息紧密相连,再无隔阂。

洞窟深处,那跨越千年的注视缓缓消散,唯有五道蕴含着不同守护意念的古老气息,已悄然与他们合而为一。

前路漫长,然薪火已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