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桌面快捷
            桌面快捷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越古代灾荒求生记 >
            第82章 除夕守岁:笑语喧谷,春暖可期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越古代灾荒求生记 >
            第82章 除夕守岁:笑语喧谷,春暖可期
        
    翌日当清晨的雾气裹着松针的清香,溜进栅栏时,从外面走进来的凌风,看见念儿踮着脚往门框上贴剪纸。她手里举着个歪歪扭扭的“福”字,红纸边缘被风吹得卷起来,黄澄澄的腊梅枝从她胳膊底下钻出来,沾了好几片碎雪。
“贴反了!”凌风扛着劈好的柴走了过去,放下柴捆时故意撞了下她的小胳膊。剪纸“啪嗒”掉在雪地里,念儿“哎呀”一声蹲下去捡,鼻尖冻得通红,像颗熟透的山楂。
“舅舅坏!”她举着沾雪的剪纸往凌风身上砸,却被他伸手接住。凌风对着阳光看了看,这剪纸是凌萍用枫叶汁染的红纸剪的,虽然边角不齐,倒透着股热乎劲儿。“反着贴才叫‘福到’,懂不?”他把剪纸倒过来,用米糊往门框上一粘,正好压住垂下来的腊梅枝。
“真的?”念儿凑过去摸了摸,小手指在红纸上按出个湿漉漉的印子,“那我还要贴窗户上!”
凌萍端着浆糊从山洞里出来,棉围裙上沾着点面粉:“慢点跑,浆糊还没晾透呢。”她手里的木盘里摆着好几个剪纸,有胖娃娃抱鱼,有喜鹊登枝,都是昨晚熬夜剪的,边缘还留着剪刀划过的毛边。
灶间早就飘起了肉香。凌慧正把腌好的腊排骨往大铁锅里放,陶瓮里的糯米在水里泡得发胀,白花花的像堆碎银子。“把那捆干柴抱进来,今天得用大火。”她往灶膛里添了根柏树枝,火苗“腾”地窜起来,映得她鬓角的碎发都泛着暖光。
灰灰蹲在灶台边,尾巴尖卷着片腊梅瓣,见凌风进来就用脑袋蹭他的裤腿。这小家伙腿伤好得差不多了,就是走路还带着点瘸,却比刚来时长了半头,黑褐色的毛在阳光下闪着油光,看着倒像只壮实的小柴狗。
“去去,别蹭一身油。”凌风把它扒开,往陶碗里倒了点肉汤,“今天有你的肉骨头,老实等着。”
上午的时光在贴春联、挂灯笼的忙乱里溜走。凌风用红布缠了两根松木棍,插在栅栏两边当灯笼杆,念儿非要在上面系上自己编的草绳,说这样“年兽就不敢来了”。凌萍把剪好的窗花贴满山洞的石缝,红通通的一片,倒把石壁衬得没那么冰冷了。
最费功夫的是年夜饭。凌慧从空间里取了条冻得硬邦邦的鱼,用温水化冻时,鱼鳞在陶盆里闪着银光。“这鱼得清蒸,取个‘年年有余’的彩头。”她边刮鳞边说,刀刃划过鱼腹时,溅起的水珠落在灶台上,混着肉香蒸腾出白雾。
凌萍在旁边炸丸子,红薯粉混着野猪肉馅,搓成圆滚滚的小球扔进油锅,“滋啦”一声腾起金黄的油花。念儿蹲在旁边,手里攥着个小漏勺,趁凌萍不注意就捞起个半熟的丸子往嘴里塞,烫得直吐舌头,却舍不得把丸子吐出来。
“当心烫掉舌头!”凌萍拍了下她的手背,把炸好的丸子捞进竹筛,“等下给你装袋里,守岁时慢慢吃。”
凌风负责处理那只熏好的山鸡。他用刀把鸡骨剔出来,肉切成小块,和着笋干、香菇炖在陶罐里。陶锅坐在炭火上,咕嘟咕嘟的声响里,肉香顺着罐口往外钻,引得灰灰围着他转圈圈,喉咙里发出“呜呜”的馋声。
太阳往西斜时,年夜饭终于摆上了桌。山洞里没桌子,就用几块石板拼了个临时的,上面摆满了陶碗陶盘:清蒸鱼泛着油光,炖山鸡的汤汁浓得能挂住勺,炸丸子堆得像座小山,还有盘凉拌木耳,黑亮亮的透着脆劲。最显眼的是中间那碗糖瓜,凌慧特意摆成了小山的形状,琥珀色的糖衣在油灯下闪着光。
“坐下吃吧,别等凉了。”凌慧往念儿碗里夹了块鱼腹,“慢点嚼,当心有刺。”
念儿早就按捺不住,小筷子在盘子里戳来戳去,先夹了个丸子,又扒了块鸡肉,嘴里塞得鼓鼓囊囊的,含糊不清地说:“比去年在村里好吃!”
“那是,今年咱们啥都不缺。”凌风往凌萍碗里舀了勺鸡汤,“多喝点,补补身子。”
凌萍红着脸低下头,小口小口地喝着汤,眼睛却瞟着凌风碗里的排骨,见他没动,就夹起来塞进他碗里:“风哥哥吃这个,劈柴累了。”
灰灰蹲在念儿脚边,尾巴摇得像朵花。念儿时不时往地上扔块骨头,它就叼到角落里慢慢啃,喉咙里发出满足的呼噜声。
吃到一半,凌风从空间里摸出个陶坛,拍开泥封时,一股醇厚的酒香飘出来。“这是前阵子酿的野葡萄酒,今天开封正好。”他给每个人倒了半碗,酒液在碗里晃出淡淡的紫红,像掺了晚霞的光。
“我也要喝!”念儿举着空碗嚷嚷,被凌慧按住:“小孩子喝什么酒,给你换糖水。”她往念儿碗里倒了点蜂蜜水,甜丝丝的,倒也合小姑娘的心意。
酒过三巡,凌慧说起以前的事:“还记得刚搬来的时候,洞里连张像样的铺都没有,现在你看,啥都有了。”她指了指墙上挂着的腊肉,又看了看堆在角落的粮袋,眼睛里闪着光。
“以后会越来越好。”凌风喝了口酒,暖意从喉咙一直流到胃里,“开春我再开几亩地,种点玉米和豆子,冬天就有更多粮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