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风看着那块意义非凡的钢锭,心中一直紧绷的弦也稍稍放松。尽管这只是基于灌钢法原理结合此世条件改良的初级产物,距离现代高性能钢材仍有巨大差距,但在此方世界,已然是足以颠覆时代的惊人突破!
“王师傅,”他压下心中的波澜,声音恢复了平日的冷静,“以此精钢为胚,全力锻打兵甲。注意控制锻打温度与力度,摸索其淬火特性。我要看到……属于黑石城的、无坚不摧的锋芒!”
“城主放心!俺就是豁出这条老命!不吃不睡!也要把这精钢……打成世上最锋利的刀!最坚固的甲!”王大锤抹去脸上的泪水与汗水,嘶哑着嗓子发出雷霆般的吼声,眼中燃烧着前所未有的、近乎神圣的火焰。
精钢的成功炼制,如同给黑石城这架飞速运转的战争机器注入了一剂最为强劲的燃料,瞬间将其推进力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级。铁匠工棚那片被严密围起来的区域,立刻升级为整个黑石城戒备最森严的禁地,没有之一。王大锤带着他那几名核心弟子,几乎将铺盖卷搬到了炉旁,日夜不休地守着他视若生命的“神炉”,废寝忘食地摸索着这种新材料的锻打特性、淬火时机与回火工艺,记录下每一个细微的数据变化。
当第一把完全由新炼精钢打制而成的环首刀终于出炉时,整个核心工棚的人都屏息凝神地围拢过来。刀身修长,线条流畅而充满力量感,通体闪烁着一种内敛而深沉的银灰色金属光泽,仿佛一泓凝固的秋水,寒意逼人。王大锤亲自操刀试斩!
刀光一闪!
碗口粗细的硬木试桩应声而断!切口光滑如镜,几乎看不到木纤维的拉扯痕迹!
刀光再闪!
一件从北凉军缴获的、锻造精良的镶铁皮甲被轻易撕裂!刀锋过处,铁片崩开,皮革断开,而刀口自身,毫发无损!
反复劈砍测试之后,刀身依旧笔直如初,毫无弯曲变形之象,刃口只有极其细微、需凑极近才能观察到的磨损痕迹!
“神兵!这才是真正的神兵利器啊!”铁匠们激动得难以自持,欢呼声震耳欲聋。
凌风接过这柄意义非凡的环首刀,入手微沉,重心完美。他手腕轻轻一抖,刀锋破空,发出低沉而悦耳的嗡鸣声。他满意地点点头:“以此为标准。全力锻造!优先配备各级军官及军中最精锐之士。”
更多的精钢被源源不断地炼制出来,更多的刀、枪头、破甲箭簇被精心打造出来,送入军械库深处。黑石城的军备,正在悄然进行着一场质的飞跃。虽然因产能所限,还远未能普及全军,但那已然崭露的、锐不可当的锋芒,已足以让任何窥视之敌心生寒意。
与此同时,其他工坊也是捷报频传,整个黑石城仿佛进入了一个技术爆发、百业竞进的井喷时期。
老陶工在经历了无数次失败、烧废的砖坯几乎堆成一座小山之后,终于成功稳定了“青砖”的烧制工艺。新出的青砖颜色青黑,质地极其致密坚硬,以寻常刀剑猛力劈砍仅能留下白痕,吸水率极低,抗风化能力远超普通红砖。凌风当即下令,将新烧青砖优先用于城墙关键节点、瓮城、箭塔等防御工事的加固与新建,并开始规划以此砖逐步替换核心区域的民居建材,以提升整体防火抗震能力。
织工那边,利用凌风提供的、经过空间能量优化培育的强韧麻纤维,结合凌风“无意间”透露的一些现代编织思路(如更紧密的经纬交错方式、特定的捻线手法),成功试制出了更加厚实、致密、耐磨性极大的帆布与绳索。初步尝试制作的新型弓弦,在测试中也表现出比传统筋弦更稳定、耐久性更好的潜力,虽暂未全面替换,但已显露出巨大价值。
刘老根带领的木匠团队,成果最为丰硕。他们不仅高质量地量产了急需的曲辕犁、脚踏式翻车,极大保障了春耕与灌溉需求,更根据凌风看似随意的几句“点拨”(实则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引导),成功仿制并改进了简易的“滑轮组”与“绞盘”。这些看似简单的机械,在搬运守城所需的巨型擂石、安装床弩、乃至日常建筑营造中,发挥了意想不到的巨大作用,节省了大量人力,提升了效率。
一股无声却激烈的“竞优”风气,开始在各大工坊之间弥漫开来。匠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完成指令任务,私下里开始较劲,不仅要比谁完成的数量多,更要比谁做的活计更精巧、更耐用、更有巧思。铁匠们私下交流如何让刀身韧性更佳、刃口保持性更好;木匠们研究如何让榫卯结构更隐蔽坚固;瓦匠们试验不同的土坯配方以追求更高的成品率……一种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正在黑石城的土壤中悄然生根发芽。
更令人欣喜的是,各工坊之间的协作也开始自然产生。铁匠铺需要质地坚硬、纹理特定的木料制作刀柄枪杆,木匠坊则需要硬度更高、更耐磨的铁制工具和构件,砖窑需要寻找更优质的耐火粘土……一种良性的、相互促进的内部循环体系正在逐渐形成,大大提升了整体生产效率与技术水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