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凌风盘坐在茅屋前的空地上,缓缓收功。体内的《潜龙诀》暖流奔腾不息,比昨日又浑厚了几分。突破第二层后,他的五感更加敏锐,力量也大幅提升。他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药香——那是屋后药圃里的药材在晨露中散发的芬芳。
"风儿,喝点汤。"凌慧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骨汤走来,汤里飘着几片翠绿的野菜和几片淡黄色的根茎——是黄精。
凌风接过碗,小啜一口。汤味醇厚,带着淡淡的甘甜和药香,暖流从喉咙一直蔓延到胃里,滋养着四肢百骸。"姐,这汤里加了黄精?"
凌慧笑着点头:"萍儿说黄精补气,你练功辛苦,该补补。"
正说着,凌萍牵着念儿从屋里走出来。小丫头蹦蹦跳跳地扑进凌风怀里:"舅舅!小姨教我认药材啦!"
凌风抱起她,亲了亲她的小脸蛋:"念儿真棒!都认识什么药材了?"
"认识黄精!紫灵芝!还有......还有红红的血参!"念儿掰着小手指,一脸得意。
凌萍也走过来,小脸上带着腼腆的笑:"风哥哥,药圃里的药材我都认全了。紫灵芝又长出了几朵新芽,血参的叶子也更红了。"
"萍儿真厉害。"凌风赞许地点头,"走,去看看。"
四人来到屋后的药圃。经过灵泉水的浇灌,药材长势惊人。紫灵芝肥厚油亮,泛着淡淡的紫光;黄精根茎粗壮,散发着浓郁的香气;最显眼的是那几株血参,叶片鲜红如血,根须呈现出淡淡的金色,显然已经初具灵性。
"风哥哥,血参是不是可以用了?"凌萍指着其中一株问道。
凌风点点头:"嗯,年份够了。今天咱们就用它做药膳,给大家补补身子。"
"好耶!"念儿欢呼起来,"舅舅做的药膳最好吃了!"
凌风从药圃里挖出一株血参,又摘了一朵紫灵芝和几根黄精。回到屋前,他开始准备食材。从地窖里取出一条风干的鹿腿,用温水泡发;又拿出几块熏鱼,准备一起炖煮。
"姐,帮我削几个山薯。"凌风一边处理鹿肉一边说。
凌慧应了一声,带着念儿去洗山薯。凌萍则主动帮忙清洗药材,动作麻利又仔细。
鹿肉泡软后切成大块,用盐和野花椒腌制。血参切片,紫灵芝撕成小块,黄精切段。凌风又让凌萍去摘些野葱和野蒜,准备调味。
火堆生起,架上陶锅。凌风先放入鹿肉块煸炒,待表面微焦时,加入野葱野蒜爆香。然后倒入灵泉水,放入血参片、紫灵芝块和黄精段,大火烧开,转小火慢炖。
"舅舅,好香啊!"念儿像只小狗似的围着锅转,小鼻子一抽一抽的。
凌风笑着刮了刮她的小鼻子:"小馋猫,还早着呢。药膳要慢炖才入味。"
趁着炖肉的工夫,凌风又用灵麦粉和野蜂蜜做了些甜饼,准备当主食。凌萍则用新鲜的野菜拌了个凉菜,清爽解腻。
炖煮了约莫一个时辰,浓郁的肉香混合着药香弥漫开来,勾得人食指大动。鹿肉已经炖得酥烂,用筷子轻轻一戳就能脱骨;汤汁呈现出诱人的琥珀色,表面浮着点点油花。
"可以了。"凌风撒上一把野葱花,香气顿时又提升了一个档次。
"开饭啦!"凌慧将炖好的药膳盛到大陶碗里,又给每人盛了一碗灵麦饭。
四人围坐在简陋的木桌前,迫不及待地开动。鹿肉入口即化,带着淡淡的药香,鲜美无比;血参和紫灵芝的精华融入汤中,滋补又暖胃;山薯吸饱了汤汁,软糯香甜;凉菜清爽可口,正好解腻。
"舅舅,这个肉肉好好吃!"念儿吃得满嘴流油,小脸上全是满足。
凌萍也小口尝着,眼睛亮晶晶的:"风哥哥,这汤喝下去,感觉浑身都暖洋洋的,好舒服!"
凌慧笑着给两个孩子夹菜:"慢点吃,别噎着。"
凌风看着家人吃得香甜,心中满是欣慰。血参和紫灵芝的药效正在慢慢发挥,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潜移默化地改善体质。尤其是对凌萍和念儿这样正在长身体的孩子,好处更大。
饭后,凌风带着凌萍来到药圃,教她如何照料药材。
"浇水要适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他一边示范一边讲解,"除草要勤快,但不能伤到根须。还有,不同的药材需要的阳光也不同,比如血参喜阴,紫灵芝喜阳......"
凌萍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她学得很快,凌风只教了一遍,她就能做得有模有样。
"萍儿,你很有天赋。"凌风赞许地说,"以后药圃就交给你打理了。"
凌萍惊喜地抬起头:"真的吗?谢谢风哥哥!我一定照顾好它们!"
接下来的几天,凌风开始尝试炼制更高级的丹药。《潜龙诀》中记载了一种"培元丹",以血参为主药,辅以紫灵芝和黄精,能固本培元,提升内力。他每天除了修炼和进山打猎,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炼药上。
炼药的过程繁琐而精细。药材的配比、火候的控制、时间的把握,都丝毫不能出错。凌风失败了三次,浪费了不少药材,终于在第四次成功炼出了一炉培元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