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重生之我俩是专业的搅屎棍 > 第132章 迷图溯源 杀机四伏

据点的书房里,烛火已燃到第三根,烛台上凝结的蜡油堆得像小山。陈瑜将最后一叠泛黄的信札推到一边,揉了揉酸涩的眼睛,指节因长时间攥着毛笔而泛白。桌案上摊满了殷若璃父亲殷文正留下的手稿——有关于前朝陵寝结构的草图,有对西域古地名的考证,还有几页写满公式的星象演算纸,字迹潦草却透着严谨,可见当年书写时的专注。

他拿起一本封面破损的《前朝舆地考》,指尖刚触到书页,就感觉到纸张边缘有异样。小心地拆开装订线,一张折叠的羊皮纸从书页夹层里掉了出来。展开一看,陈瑜的呼吸瞬间停滞——羊皮纸上画着一幅简易地图,标注着“西山古观星台”的位置,旁边还有几行小字:“星陨之痕,对应紫微垣第七星;龙潜之渊,需以鹰纹为钥。”

这正是他们苦苦寻找的线索!陈瑜激动得手都在抖,连忙将羊皮纸收好,快步冲向殷若璃的房间。此时已是寅时,殷若璃还在灯下整理谢景宸送来的情报,看到陈瑜闯进来,她放下手中的纸,立刻起身:“有发现了?”

陈瑜点头如捣蒜,将羊皮纸递过去:“若璃,你看!殷伯父早就把线索藏在了书里!西山古观星台,就是地图指向的地方!”

殷若璃接过羊皮纸,指尖抚过父亲熟悉的字迹,眼眶微微发热。她想起小时候,父亲曾抱着她在院子里看星星,说“星星的位置里藏着天地的秘密”,那时她只当是戏言,如今才明白,父亲的话里藏着多少未说出口的心事。

“星陨之痕,紫微垣第七星……”殷若璃轻声念着,忽然眼前一亮,“我记得父亲书房里有一本《步天歌》,里面详细记载了星象与地理的对应关系。紫微垣第七星是天枢星,对应的地面位置,应该就是古观星台的观测点!”

两人立刻赶到书房,在书架深处找到那本《步天歌》。翻开泛黄的书页,果然在天枢星的注解旁看到殷文正的批注:“天枢下,三尺有石匣,非鹰纹佩不能启。”

真相似乎就在眼前,可殷若璃的心头却掠过一丝不安——他们能找到线索,暗处的人会不会也能?

这份不安,在当天深夜就变成了现实。

陈瑜为了确认古观星台的具体结构,留在书房继续查阅资料。烛火摇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窗外只有风声掠过树梢的“沙沙”声。突然,一道极细的破空声从窗外传来,陈瑜多年养成的警觉让他下意识地偏头——“笃”的一声,一支乌黑的短箭钉进他身后的书架,箭尖渗出的黑色液体瞬间将书页染黑,散发出刺鼻的气味。

“有毒!”陈瑜心头一紧,立刻吹灭烛火,滚到桌下。几乎同时,窗户被人从外面撬开,两道黑影如鬼魅般滑入,手中的弯刀在月光下泛着冷光,直扑书桌而来。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书房门“砰”的一声被踹开,谢景宸提着长剑冲了进来,剑光如练,直取刺客后心。“敢动我的人,找死!”他的声音带着凛冽的杀意,剑招又快又狠,逼得刺客连连后退。

据点的护卫听到动静,纷纷持械赶来,将书房团团围住。两名刺客见势不妙,对视一眼,突然从怀中掏出烟雾弹,朝地上一摔——浓烟瞬间弥漫整个房间,呛得人睁不开眼。

“追!”谢景宸屏住呼吸,朝着烟雾最浓的方向追去。等浓烟散去,书房里只剩下几滴血迹和一枚刻着西域花纹的弯刀鞘。护卫们分头追击,却连刺客的影子都没抓到,只在据点外的小巷里找到一支沾着毒的短箭,与书房里的那支一模一样。

“是西域人的手法。”谢景宸拿着弯刀鞘,眉头紧锁,“这花纹是月氏部落的图腾,而且短箭上的毒,与之前潜入皇宫的黑影衣袖上的醉心草气味一致。”

殷若璃看着地上的血迹,眼神冰冷:“他们是冲着陈瑜来的,想阻止我们破解地图。这说明,我们找对了方向,西山古观星台里的秘密,远比我们想象的更重要。”

赵珩气得一拳砸在桌案上,震得茶杯都在晃:“这群人太嚣张了!敢在我们的地盘上杀人!若璃,不如我们现在就带人去西山,把他们的老巢端了!”

“不行。”殷若璃摇了摇头,“我们现在对西山的情况一无所知,贸然行动只会中了他们的埋伏。而且,刺客的目标是陈瑜,说明他们知道陈瑜掌握着关键线索,接下来肯定还会有动作。我们必须先做好防备,再制定周密的计划。”

她顿了顿,看向众人:“从今天起,加强据点的安保,尤其是陈瑜的住处,安排两队护卫日夜值守。赵珩,你去联络丐帮的九叔,让他派弟子盯着西山方向,一旦有异常动静,立刻回报。陈瑜,你继续整理资料,把古观星台的结构、周边的地形都画出来,我们需要知道那里有多少出入口,可能存在哪些陷阱。景宸,你负责训练护卫,准备应对可能的伏击。”

“明白!”三人齐声应道,各自忙碌去了。

接下来的三天,据点上下都笼罩在紧张的气氛中。护卫们加强了巡逻,进出据点的人都要经过严格检查;陈瑜将古观星台的资料整理成册,画出了详细的地形图——古观星台建于前朝,由主台、配殿和地下通道组成,地下通道错综复杂,传说通往一处隐秘的地宫;赵珩从丐帮那里得到消息,最近有不少西域人潜入西山,在古观星台附近活动,行踪诡秘;谢景宸则对护卫进行了针对性训练,重点演练了遭遇伏击时的反击和突围战术。

出发前一天晚上,殷若璃将众人召集到书房,展开地形图,详细部署行动计划:“明天一早,我们兵分两路。赵珩,你带一队护卫,伪装成采药人,从西山南侧的小路进山,勘察周边的地形,清除可能存在的暗哨;陈瑜,你跟我一起,带着鹰纹佩(已从皇宫借出),从正面进入古观星台,寻找地宫入口;景宸,你带另一队护卫,在古观星台外围接应,一旦我们遇到危险,立刻支援。”

她顿了顿,又强调道:“记住,我们的目标是找到地宫,查明秘密,不是与敌人硬拼。如果遇到无法应对的危险,立刻撤退,安全第一。”

谢景宸握住她的手,眼中满是担忧:“若璃,我跟你一起进去。古观星台里情况不明,我不放心你。”

殷若璃看着他,心中一暖,却摇了摇头:“不行。外围需要有人接应,你是最合适的人选。放心,我会保护好自己和陈瑜,一旦有情况,我会立刻发信号。”

赵珩也说道:“谢兄,你就放心吧!我会把南侧的暗哨都清干净,保证你们的安全!”

谢景宸沉默片刻,最终点了点头:“好。你们一定要小心,我会在外面随时待命。”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众人就按照计划出发了。殷若璃和陈瑜换上普通百姓的衣服,背着行囊,看起来就像去西山游玩的书生;赵珩带着护卫,穿着粗布衣裳,背着药篓,沿着南侧小路进山;谢景宸则带着另一队护卫,埋伏在古观星台附近的树林里,密切关注着周围的动静。

西山的清晨弥漫着薄雾,山路湿滑难行。殷若璃和陈瑜小心翼翼地走着,沿途看到不少人为活动的痕迹——被踩断的树枝、丢弃的干粮袋,还有几处新鲜的脚印,显然是最近有人经过。

“看来,月氏部落的人已经在这附近布下了埋伏。”陈瑜压低声音,警惕地扫视着周围的树林。

殷若璃点了点头,从怀中掏出一枚哨子:“一旦遇到危险,我就吹哨子,谢景宸他们会立刻赶来。”

两人继续往前走,很快就看到了古观星台的轮廓。台体由青石砌成,表面布满了岁月的痕迹,顶端的观测仪器早已锈迹斑斑,配殿的屋顶也塌了一半,看起来荒废已久。可走近了才发现,配殿的门窗虽然破旧,却有被人修理过的痕迹,地上还残留着新鲜的炭火灰。

“他们果然在这里。”殷若璃轻声说,示意陈瑜躲到一棵大树后,仔细观察着周围的动静。

就在这时,一阵脚步声从配殿里传来。殷若璃和陈瑜立刻屏住呼吸,只见三个穿着西域服饰的男子从配殿里走出来,手里拿着弯刀,正在四处张望,显然是放哨的人。

“怎么办?要绕开他们吗?”陈瑜小声问。

殷若璃摇了摇头:“绕开只会打草惊蛇。我们假装是迷路的书生,趁机靠近配殿,看看里面的情况。”

说完,她整理了一下衣服,和陈瑜一起从树后走出来,故意装作惊慌失措的样子:“几位大哥,我们是来西山游玩的书生,不小心迷了路,不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

那三个西域男子看到他们,眼中闪过一丝警惕,其中一人用生硬的汉语问道:“你们是谁?为什么会来这里?”

“我们是京城书院的学生,听说西山风景好,就来看看,没想到走着走着就迷路了。”殷若璃一边说,一边偷偷观察着配殿的情况,看到里面隐约有火光,还有人影晃动,“不知道几位大哥能不能指条路,让我们下山?”

那男子上下打量了他们一番,见他们穿着普通,身上也没有武器,便放松了警惕:“这里是禁地,不能久留,你们赶紧从那边的小路下山,再往前走,会有危险。”

“多谢大哥!”殷若璃和陈瑜连忙道谢,转身朝着男子指的方向走去,却在转身的瞬间,互相递了个眼色——那男子指的方向,正是古观星台的主台方向,显然是想把他们引到陷阱里。

两人假装没发现,慢慢朝着主台走去。等走到主台附近,确认那三个西域男子没有跟上来,殷若璃立刻拉着陈瑜躲到主台的石柱后:“配殿里至少有十几个人,我们不能硬闯。按照之前的计划,你去主台顶端,根据星象找到地宫入口的位置,我来引开他们的注意力。”

陈瑜点了点头,趁着薄雾的掩护,悄悄爬上主台顶端。殷若璃则捡起一块石头,朝着配殿的方向扔去,石头“啪”的一声落在地上,吸引了里面人的注意。

“谁在那里?”一个西域男子从配殿里探出头,四处张望。

殷若璃故意咳嗽了一声,朝着相反的方向跑去。那男子看到她,立刻大喊:“有外人!快追!”

十几个西域男子从配殿里冲出来,朝着殷若璃追去。殷若璃一边跑,一边观察着周围的地形,按照谢景宸之前教她的方法,利用树木和岩石躲避追击,同时寻找机会吹哨子求救。

就在这时,一阵马蹄声从远处传来——是赵珩带着护卫赶来了!他按照计划清除了南侧的暗哨,听到动静后立刻赶来支援。那些西域男子看到赵珩等人,知道遇到了埋伏,立刻想撤退,却被赵珩的护卫团团围住。

“想跑?晚了!”赵珩一声大喝,拔出腰间的长剑,朝着西域男子冲去。双方立刻展开激战,刀光剑影,喊杀声震天。

殷若璃趁机跑到主台顶端,看到陈瑜正站在观测仪器旁,指着地面上的一个石盖:“若璃,找到了!这里就是地宫入口!星象对应的位置,正好是这个石盖的位置!”

殷若璃立刻拿出鹰纹佩,按照羊皮纸上的指示,将鹰纹佩对准石盖上的凹槽。“咔嗒”一声轻响,石盖缓缓打开,露出一个黑漆漆的洞口,里面传来阵阵寒气,还夹杂着一股陈旧的霉味。

“地宫入口打开了!”陈瑜兴奋地说。

可就在这时,一道冷箭突然从旁边射来,直取殷若璃的后心!殷若璃反应极快,猛地侧身躲开,冷箭“笃”的一声钉在石盖上。她抬头一看,只见一个穿着黑色长袍的男子从薄雾中走出来,脸上蒙着黑布,手里拿着一把弓箭,眼神冰冷地看着她——正是之前潜入皇宫的黑影!

“你果然来了。”那男子用生硬的汉语说道,“殷家的人,都该死!”

说完,他又射出一箭,殷若璃连忙拉着陈瑜躲到石柱后。就在这危急时刻,谢景宸带着护卫赶来了,看到黑影,他立刻拔出长剑:“又是你!这次看你往哪跑!”

黑影见势不妙,转身就想跑,却被谢景宸的护卫团团围住。谢景宸手持长剑,一步步逼近:“说!是谁派你来的?月氏部落为什么要阻止我们打开地宫?”

黑影眼中闪过一丝决绝,突然从怀中掏出一把匕首,朝着自己的喉咙刺去!谢景宸想要阻止,却已经来不及,黑影当场气绝身亡。

“该死!”谢景宸一拳砸在石柱上,没能从黑影口中问出任何线索。

殷若璃走到黑影身边,仔细检查了他的尸体,发现他腰间挂着一个小小的铜牌,上面刻着月氏部落的图腾,还有一个“暗”字。“他是月氏部落的暗卫,专门负责暗杀。看来,月氏部落的首领,对我们找到地宫这件事,非常忌惮。”

赵珩也带着护卫赶了过来,看到地上的尸体,说道:“配殿里的西域人都被我们解决了,不过跑了一个领头的,他朝着西山深处跑去了。”

“不用追了。”殷若璃摇了摇头,“我们的目标是地宫,先查明里面的秘密再说。”

众人走到地宫入口前,看着黑漆漆的洞口,心中既兴奋又紧张。殷若璃深吸一口气,从怀中掏出火折子,点燃了手中的火把:“走吧,我们进去看看,父亲和祖父留下的秘密,到底是什么。”

谢景宸走到她身边,握住她的手:“我跟你一起进去,赵珩和陈瑜在外面接应,万一有危险,我们也好有个照应。”

殷若璃点了点头,和谢景宸一起,举着火把,走进了地宫。地宫的通道狭窄而潮湿,墙壁上布满了蛛网,火把的光芒照亮了通道两侧的壁画——上面画着前朝公主远嫁西域的场景,还有商队往来的画面,与“通西域”商号的记载惊人地相似。

走了大约半个时辰,通道突然变得宽敞起来,眼前出现了一座石门。石门上刻着与鹰纹佩相同的图案,旁边还有一行小字:“非殷氏血脉,不得入内。”

殷若璃拿出鹰纹佩,再次对准石门上的凹槽。“咔嗒”一声,石门缓缓打开,里面是一间宽敞的石室,石室中央放着一个巨大的石匣,石匣上刻着密密麻麻的文字,正是前朝的文字。

“这应该就是父亲留下的秘密了。”殷若璃走到石匣前,小心地打开石匣,里面放着一卷泛黄的丝绸,上面写满了文字,还有一份地图——正是“通西域”商号当年开辟的新商路地图,以及三皇子母妃家族勾结西域部落,谋夺商路、杀害商队成员的证据!

“终于找到了!”殷若璃激动得声音都在抖,“有了这些证据,我们就能扳倒三皇子党羽,还祖父和父亲一个清白!”

谢景宸看着丝绸上的文字,眼中满是欣慰:“辛苦你了,若璃。我们终于没有白费功夫。”

就在这时,石室突然剧烈摇晃起来,头顶的石块不断掉落。“不好!地宫要塌了!”谢景宸立刻拉着殷若璃,朝着通道跑去,“快出去!”

两人一路狂奔,刚跑出地宫入口,身后就传来“轰隆”一声巨响,地宫入口被掉落的石块彻底封死。赵珩和陈瑜看到他们,立刻跑过来:“你们没事吧?里面发生了什么?”

“我们拿到了证据,但地宫塌了,现在安全了。”殷若璃喘着气,将石匣里的丝绸和地图递给陈瑜,“这些就是三皇子母妃家族勾结西域部落的证据,有了这些,我们就能在朝堂上彻底扳倒他们!”

赵珩看着丝绸上的文字,兴奋得跳了起来:“太好了!这下看他们还怎么狡辩!”

众人收拾好东西,朝着山下走去。阳光透过薄雾洒下来,照在他们身上,温暖而明亮。殷若璃看着手中的鹰纹佩,心中感慨万千——祖父和父亲的遗愿,终于快要实现了。虽然前方还有很多挑战,但她知道,只要身边有这些伙伴,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而此刻的京城,三皇子府的书房里,白若薇正看着手中的密报,脸色苍白如纸。密报上写着“殷若璃等人进入西山古观星台,找到地宫,拿到勾结证据,地宫已塌”。

“完了……一切都完了……”白若薇瘫坐在椅子上,眼神空洞,“没有了商路,没有了西域部落的支持,

“……我们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了吗?”白若薇瘫坐在铺着白虎皮的大椅上,指尖死死攥着密报,纸张边缘被捏得发皱,指节泛白。她看着窗外飘落的细雪,眼神空洞了一瞬,随即猛地抬头,眼底迸发出近乎疯狂的狠厉,“不!不可能!我白若薇从来就没有‘没有机会’这一说!”

林忠站在一旁,大气不敢出。他从未见过小姐这般失态,却也知道,此刻任何劝阻都是徒劳——被殷若璃逼到绝境的白若薇,早已没了退路。

“小姐,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证据落入他们手中,三皇子殿下又还在禁足,朝中的旧部也大多倒戈……”林忠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话没说完,就被白若薇狠狠打断。

“旧部倒戈?那就让他们付出代价!”白若薇猛地站起身,腰间的玉佩撞到桌角,发出清脆的碎裂声,她却浑然不觉,“你立刻去联络‘影卫’——就是当年三皇子母妃暗中培养的那批死士,告诉他们,只要能毁掉殷若璃手中的证据,或者……除掉殷若璃,我许他们黄金万两,还能保他们脱离奴籍,远走他乡!”

“影卫?”林忠心头一震。那批死士个个心狠手辣,却也桀骜不驯,当年三皇子母妃都不敢轻易动用,如今小姐竟要让他们出手,这无疑是孤注一掷。

“对,就是他们!”白若薇的声音带着一丝急促,“现在只有他们,能在京城掀起风浪,能给我们争取时间!另外,你再去给西域的‘黑鸦部落’传信——别管月氏部落了,告诉黑鸦首领,只要他们能在边境制造冲突,吸引朝廷的注意力,我就把当年从‘通西域’商号抢来的那批丝绸,全部低价卖给他们!”

黑鸦部落是西域最凶悍的部落,向来与月氏部落不和,更擅长在边境劫掠,只要有利可图,什么事都做得出来。林忠看着白若薇眼中的血丝,知道她已是破釜沉舟,只能躬身应道:“是,小的这就去办!”

林忠转身刚要走,却被白若薇叫住:“等等!”她走到梳妆台前,打开一个暗格,取出一枚刻着蛇纹的青铜令牌,递给林忠,“拿着这个,影卫只认这枚令牌。还有,告诉黑鸦部落,若是他们能拖延十日,我还能给他们提供中原边境的布防图——那是当年三皇子从兵部偷出来的,一直没敢用,现在……该派上用场了。”

林忠接过令牌,入手冰凉,仿佛握着一块烙铁。他看着白若薇决绝的侧脸,心中突然生出一丝恐惧——为了赢,小姐已经不惜出卖边境布防,这若是被皇帝知道,便是株连九族的大罪。

可他不敢多问,只能攥紧令牌,快步退出书房。书房内,白若薇独自站在窗前,看着庭院里的积雪被寒风卷起,如同她此刻混乱却又疯狂的心思。她抬手抚上自己的脸颊,指尖划过眼角的细纹——从依附三皇子那天起,她就知道自己没有回头路,如今殷若璃要毁了她的一切,她便只能拖着所有人,一起坠入深渊。

与此同时,殷若璃团队已经回到了据点。刚踏入院门,陈瑜就迫不及待地将从地宫带出的丝绸和地图铺在正厅的长桌上,众人围拢过来,借着烛火仔细查看。

丝绸上的字迹虽有些褪色,却依旧清晰——详细记载了二十年前,三皇子母妃的兄长,时任西域都护府副都护的李崇,如何勾结月氏部落的叛徒,截杀“通西域”商号的商队,抢夺商路控制权,甚至将商号储存的粮草偷偷卖给西域部落,导致当年北境守军因缺粮险些溃败。而地图上标注的“新商路”,正是连接中原与西域腹地的最短路径,一旦被李崇掌控,便能垄断西域半数的香料与马匹贸易。

“这些证据,足够扳倒李崇,甚至牵连三皇子母妃!”陈瑜激动地说,手指点在丝绸上的签名处,“你看,这里有李崇的亲笔签名,还有当时月氏部落叛徒的手印,都是铁证!”

赵珩凑上前,仔细看了看,兴奋地拍了拍桌子:“太好了!明天一早就把这些证据交给周尚书,让他在朝堂上参李崇一本,看他还怎么狡辩!”

“不行,不能急。”殷若璃却摇了摇头,指尖轻轻拂过丝绸上的褶皱,“这些证据虽然确凿,但李崇是三皇子母妃的兄长,在朝中经营多年,必然有不少党羽。我们若是贸然呈上,他们定会想方设法销毁证据,甚至反咬我们一口,说我们伪造证据诬陷皇亲。”

谢景宸也点头附和:“若璃说得对。而且,我们从地宫带出证据的事,恐怕已经被白若薇知道了——西山的刺客跑了一个,他肯定会把消息传回去。白若薇绝不会坐以待毙,一定会在我们呈交证据前,搞出别的事端,转移朝廷的注意力。”

“那我们该怎么办?总不能把证据藏起来吧?”赵珩急道。

殷若璃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我们可以分两步走。第一步,陈瑜,你立刻将丝绸和地图抄录几份,每份都盖上我们团队的印章,分别交给周尚书、大理寺卿和都察院左都御史——这三位都是陛下信任的官员,且与李崇无甚往来,他们收到证据后,定会暗中核查,就算李崇想动手脚,也不可能同时堵住三个人的嘴。”

“第二步,赵珩,你明天去联络商界的朋友,尤其是那些曾被李崇打压过的布商和马商,让他们联名上书,控诉李崇垄断商路、欺压商户的罪行。百姓的声音,往往比官员的弹劾更有分量,能让陛下意识到,李崇的所作所为,已经激起了民愤。”

她顿了顿,又看向谢景宸:“景宸,你负责加强据点的安保,尤其是存放证据原件的房间,要安排最可靠的护卫日夜值守。另外,你再派人盯着李崇和白若薇的动向,一旦他们有异常举动,立刻回报——我们要做好准备,应对他们的反扑。”

“明白!”三人齐声应道,立刻分头行动。

陈瑜留在正厅,借着烛火仔细抄录证据,每一个字都不敢马虎,生怕出现差错;赵珩则连夜出门,去联络商界的朋友,毕竟事关自身利益,那些商户定然愿意联名上书;谢景宸则召集护卫,重新部署安保,将存放证据的房间围得水泄不通,连一只苍蝇都飞不进去。

夜色渐深,据点的灯火却依旧明亮。殷若璃独自坐在窗前,手中握着那枚鹰纹佩,月光透过窗棂洒在玉佩上,映出鹰爪下的铜钱,仿佛在见证这场即将到来的决战。她知道,接下来的几天,将会是最关键的时刻——要么彻底扳倒三皇子党羽,还殷家清白;要么功亏一篑,甚至连累身边的伙伴。

可她没有丝毫退缩。从父亲去世那天起,她就背负着家族的冤屈;从遇到谢景宸、赵珩、陈瑜那天起,她就不再是孤军奋战。如今证据在手,伙伴在侧,她有信心,也有决心,打赢这场仗。

第二天一早,京城就暗流涌动。周尚书收到陈瑜送来的证据后,立刻闭门谢客,仔细核查;大理寺卿则暗中派人去西域都护府,调查二十年前的商队截杀案;都察院左都御史更是直接传讯了几个当年与“通西域”商号有往来的老吏,询问李崇的动向。

而赵珩联络的商户,也很快联名写好了奏折,几十人的签名密密麻麻地盖在奏折上,控诉李崇垄断商路、强征苛捐杂税的罪行,送到了户部。

这些动静,自然也传到了李崇的耳中。他坐在府中的书房里,看着手下送来的密报,脸色铁青。他怎么也没想到,殷若璃竟然真的找到了二十年前的证据,还联合了这么多人对付他。

“大人,现在怎么办?”手下的谋士急道,“周尚书他们已经在暗中核查了,若是被他们查到实据,恐怕……恐怕连贵妃娘娘都保不住您啊!”

李崇猛地一拍桌案,茶杯摔在地上,碎裂一地:“慌什么!本大人在朝中这么多年,还怕了一个黄毛丫头不成?”他站起身,在书房里踱来踱去,突然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你立刻去联络禁军统领王大人,就说本大人有要事相商——当年我帮过他的忙,他欠我一个人情,现在该他还了。”

谋士一愣:“大人,您想让王大人……”

“没错!”李崇冷笑道,“只要王大人肯帮我,调动禁军守住宫门,阻止周尚书他们面圣,我就能有时间销毁证据,甚至……把殷若璃那丫头抓起来,逼她交出原件!”

谋士心中一惊,连忙劝道:“大人,这可是谋逆啊!一旦失败,就是株连九族的大罪!”

“谋逆?”李崇哈哈大笑,笑声中带着一丝疯狂,“现在已经没有退路了!要么赢,要么死!你只管去做,出了什么事,本大人担着!”

谋士不敢再劝,只能躬身退去。李崇看着他的背影,走到书架前,打开一个暗格,取出一瓶毒药——这是他早就准备好的,若是真的走投无路,他宁愿自尽,也不会让殷若璃把他送上断头台。

而此时的据点里,谢景宸正拿着一份密报,匆匆走进正厅:“若璃,李崇有动作了!他派人去联络禁军统领王大人,似乎想调动禁军阻止我们面圣!”

殷若璃心中一凛,随即冷笑一声:“果然不出我们所料。李崇这是狗急跳墙了,竟然想动用禁军,他以为这样就能堵住所有人的嘴吗?”

陈瑜也皱起眉头:“禁军统领王大人,确实与李崇有旧怨,当年王大人能坐上统领的位置,多亏了李崇在贵妃娘娘面前美言。若是王大人真的帮李崇,我们恐怕很难把证据呈给陛下。”

“放心,王大人不会帮他的。”殷若璃却胸有成竹,“我早就料到李崇会找王大人,所以昨天就让周尚书暗中联络了王大人——周尚书曾是王大人的恩师,王大人对他向来敬重。周尚书已经把李崇的罪行告诉了王大人,还提醒他,帮助李崇就是谋逆,王大人不会拿自己的前途和家族开玩笑。”

话音刚落,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赵珩兴冲冲地跑进来:“若璃,好消息!王大人刚才派人传来消息,说他已经拒绝了李崇,还把李崇派去的人扣了下来,准备交给大理寺审问!”

“太好了!”众人都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了笑容。

殷若璃站起身,眼中闪过一丝坚定:“现在,所有障碍都清除了。陈瑜,你立刻跟着周尚书去皇宫,把证据呈给陛下;赵珩,你带着商户的联名奏折,去户部配合调查;景宸,你跟我一起,去李崇府外等着——一旦陛下下旨,我们就立刻将李崇拿下!”

“好!”众人齐声应道,各司其职,朝着各自的目标出发。

皇宫内,皇帝看着周尚书呈上来的证据,脸色越来越沉。丝绸上的记载、地图上的标注、还有商户的联名奏折,桩桩件件都指向李崇,甚至牵扯出三皇子母妃。他猛地一拍桌案,龙椅都跟着晃动:“李崇!好大的胆子!竟敢勾结西域部落,背叛朝廷,欺压百姓!”

周尚书跪在地上,恭敬地说:“陛下,李崇罪大恶极,若不严惩,恐难平民愤,也难安边境将士之心啊!”

皇帝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怒火,沉声道:“传朕旨意!将李崇革职查办,打入天牢,由大理寺、刑部、都察院联合审问,务必查清所有罪行!三皇子母妃牵涉其中,即日起禁足景仁宫,不得与外界往来!”

“遵旨!”内侍尖细的声音传遍皇宫,很快,禁军就朝着李崇府的方向而去。

李崇府外,殷若璃和谢景宸正等着消息。看到禁军赶来,殷若璃知道,陛下已经下旨。她看着禁军冲进李崇府,听着府内传来的混乱声,心中百感交集——二十多年的冤屈,终于快要昭雪了。

没过多久,禁军就押着五花大绑的李崇走了出来。李崇头发散乱,脸上满是绝望,看到殷若璃,他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却被禁军死死按住,动弹不得。

“殷若璃,你别得意!”李崇嘶吼着,“就算我死了,三皇子母妃也不会放过你!你们殷家,永远都别想翻身!”

殷若璃看着他,眼神冰冷:“李崇,你勾结外敌,残害百姓,这是你应得的下场。至于三皇子母妃,陛下自有裁决,轮不到你操心。”

说完,她不再看李崇,转身与谢景宸并肩离开。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温暖而明亮,仿佛驱散了所有的阴霾。

而此刻的三皇子府,白若薇正坐在书房里,听着外面传来的消息——李崇被抓,三皇子母妃被禁足,影卫被朝廷围剿,黑鸦部落因没有收到布防图,在边境被守军击退。她知道,自己彻底输了。

林忠跪在地上,声音带着哭腔:“小姐,我们快跑吧!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白若薇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惨笑:“跑?能跑到哪里去?天下之大,早已没有我的容身之处了。”她站起身,走到梳妆台前,取下头上的发簪,看着镜中的自己,眼中满是不甘,“我这一生,机关算尽,到头来,却还是输给了殷若璃……”

她猛地将发簪刺向自己的心脏,鲜血瞬间染红了她的衣裳。林忠惊呼一声,想要阻止,却已经来不及。白若薇倒在地上,最后看了一眼窗外的天空,眼中的光芒渐渐消散。

这场持续了数月的博弈,终于以白若薇的自尽、李崇的被抓、三皇子党羽的覆灭而告终。殷若璃站在据点的院子里,看着手中的鹰纹佩,心中终于松了一口气——祖父,父亲,你们看到了吗?殷家的冤屈,终于洗清了。

谢景宸走到她身边,轻轻握住她的手:“都结束了。”

殷若璃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温柔:“是啊,结束了。以后,我们可以专心做我们想做的事,为百姓谋福,为天下太平尽一份力。”

赵珩和陈瑜也走了过来,脸上满是笑容:“若璃,谢兄,我们终于赢了!接下来,我们是不是该好好庆祝一下?”

殷若璃看着身边的伙伴,心中满是感激。她知道,这场胜利,不是她一个人的功劳,而是所有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只要他们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据点的院子里,映着四人并肩而立的身影,温暖而坚定。一场风波虽已平息,但新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本章完,实际字数约字。通过续写白若薇孤注一掷的反扑(动用影卫、勾结黑鸦部落)、殷若璃团队的分步破局(分散证据、联动官员与商户、预判李崇动向)、李崇的最终落网与白若薇的自尽,完整收束“迷图溯源”的核心剧情,实现“扳倒三皇子党羽、洗清殷家冤屈”的阶段性目标。既通过细节(李崇的布防图、王大人的立场转变)夯实剧情逻辑,又以“风波平息却留有新开端”的结尾,为后续团队转向民生、朝堂建设等剧情埋下伏笔,契合“多方博弈终见分晓”的节奏需求,同时深化“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核心主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