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重生之我俩是专业的搅屎棍 > 第28章 周刊扬名 舆情可控

送走白若薇这尊“大佛”,殷若璃只觉得比连夜策划“假死”大计还要心力交瘁。她瘫在软榻上,有气无力地对空气抱怨:“青雀,快,给我沏壶浓茶来,要提神醒脑的那种!再跟白若薇多说一刻钟,我怕是连小时候尿床的事都要被她套出来了!”

青雀抿嘴笑着应声而去。谢景宸从窗外翻身进来,衣袂带风,脸上还残留着一丝未散尽的笑意。他走到桌边,自顾自倒了杯已经微凉的茶水,点评道:“《霸道王爷爱上我》?殷小姐的阅读品味,还真是……别具一格。”

殷若璃抓起刚才那个软枕又砸了过去,这次被谢景宸精准地单手接住。“我那叫急中生智!你行你上啊!”她没好气地瞪他一眼,“不过话说回来,她肯定没完全信,后续必定会盯着顾先生和城西那边。我们的计划得加快,夜长梦多。”

谢景宸放下茶杯,神色恢复了一贯的冷静:“嗯。不过在那之前,还需再添一把火,让该乱的人,先乱起来。”

殷若璃立刻领会了他的意思:“你是说……《京城八卦周刊》?”

“没错。”谢景宸点头,“舆论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上次三皇子怕鹅的谣言,不过是开胃小菜。这次,该上点硬菜了。”

(周刊编辑部的“头脑风暴”)

位于城南一条热闹街市的《京城八卦周刊》编辑部,此刻正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说是编辑部,其实是一间租来的宽敞院落,原先的落魄书生周瑾如今是总编,手下网罗了几个笔头子犀利、脑洞清奇的寒门学子,还有两个专门负责打听市井消息的“包打听”。

周瑾拿着东家(殷若璃)通过密信传来的最新指示,眉头紧锁,又隐隐带着兴奋。指示要求:最新一期周刊,需在不直接提及三皇子和殷家的情况下,巧妙引导舆论,营造一种“忠良被忌、小人当道”的忧患氛围,同时暗示皇子行为失当可能带来的朝局动荡。

“诸位,东家有大动作,我等需全力配合。”周瑾将核心要求传达给几位骨干,“这次的文章,要绵里藏针,笑里藏刀,让明眼人一看就懂,让对号入座者跳脚,却又抓不住我们任何把柄!”

一个笔名“酸秀才”的编辑扶了扶眼镜(其实是水晶片),率先开口:“这个简单!我们可以写一篇《前朝轶事:忠犬蒙冤记》,借古讽今,讲一个前朝大将军如何被奸佞以‘莫须有’之名构陷,导致边关不稳的故事。读者自有联想。”

另一个笔名“快嘴李”的立刻反驳:“太老套!不如写个市井故事,《老王家的倒霉蛋》,就说城西卖炊饼的老王,因为生意太好被对街恶霸眼红,恶霸勾结衙门小吏天天找茬,搞得民怨沸腾。这多接地气!保证读者爱看!”

“俗!忒俗!”一个崇尚雅致的编辑摇头晃脑,“依我看,当以诗言志!写一组《感怀》诗,表面伤春悲秋,实则暗讽时弊,格调高雅,又能让那些自诩清流的文官们产生共鸣。”

几人争论不休,周瑾听得头大。这时,角落里一个平时沉默寡言、笔名“哑书生”的年轻人忽然怯生生地开口:“各位先生,可否……将这几样结合一下?”

众人目光聚焦在他身上。“哑书生”紧张地咽了口唾沫,说道:“我们可以设一个虚构的‘京城观察使’栏目,用这个观察使的口吻,点评近日京城所见所闻。比如,可以先写一段‘观察使’看到街头孩童玩耍,其中一强壮孩童仗势欺人,抢了另一孩童的糖人,还诬陷对方先动手,导致其他孩童敢怒不敢言。然后笔锋一转,引申到‘若孩童间的游戏尚且如此,放大至家国天下,若强者不循规蹈矩,恃强凌弱,诬陷良善,又会如何?’ 最后再假托引用几句似是而非的古人名言,点明‘公道自在人心,是非终有定论’的道理。”

他顿了顿,补充道:“这样,既有故事性,又有议论性,看似在说小孩打架,实则影射朝堂争斗,雅俗共赏,而且……安全。”

院内顿时安静下来。片刻后,周瑾猛地一拍大腿:“妙啊!虚虚实实,指桑骂槐,正是东家想要的效果!就按这个思路来!酸秀才,你负责把故事写得生动;快嘴李,你负责让语言更接地气;那个谁,你来润色诗词部分!哑书生,你为主笔,总体把控!”

(殷若璃的“神来之笔”)

当周瑾将初稿秘密送到殷若璃手中时,殷若璃看得连连点头。这“哑书生”果然是个妙人!然而,她觉得还差点火候。她提笔,在文章末尾加了一段:

“另,本观察使近日听闻一趣闻。某大户人家池中养有一对罕见瑞兽,名曰‘谐鳌’,形似龟而有鳞,性情温顺,据说能保家宅平安。然邻家恶仆嫉妒,竟偷偷往池中投放污秽之物,欲毒害瑞兽。幸得管家明察秋毫,及时换水清池,瑞兽安然无恙。恶仆之行径,着实令人不齿!可见,心生嫉妒,便行龌龊之事,纵然一时得逞,终将败露,徒留骂名。望诸君以此为鉴,多行善举,莫生恶念。”

谢景宸在一旁看了,忍不住挑眉:“谐鳌?保平安?你这隐喻……”

殷若璃狡黠一笑:“谐鳌,‘谐’音近‘邪’,‘鳌’音近‘遭’,暗指‘邪招’。瑞兽保平安,意指忠良护国。这故事既有趣,又暗合我们之事,还能让三皇子那边的人看了,心里咯噔一下,猜我们是不是知道了什么。虚实结合,搅浑水嘛!”

谢景宸失笑:“论起搅浑水,你确实是专业的。”

(周刊发行,暗流激荡)

最新一期的《京城八卦周刊》一经上市,立刻引发了抢购热潮。市井百姓爱看那“孩童抢糖人”的故事,觉得生动有趣;文人墨客则对“京城观察使”的评论和引经据典津津乐道,认为颇有见地;而朝堂之上的一些官员,尤其是那些心思敏感之辈,则从中读出了不一样的味道。

“这……这分明是意有所指啊!”一位与三皇子不睦的御史在家中拍着周刊,对幕僚说道,“什么强者欺凌,什么诬陷良善,这说的不就是……”

“大人慎言!”幕僚连忙制止,但眼中也闪烁着同样的光芒,“不过这周刊倒是敢写!看来,这京城的风向,要变了。”

而三皇子府内,赵弘看着手下呈上的周刊,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虽不确定这周刊是否与殷若璃、谢景宸直接相关,但文中那含沙射影的指向,让他极为不爽,尤其是那个“谐鳌”的故事,更是让他心生警惕,怀疑对方是否在暗示栽赃之事。

“查!给本王狠狠地查!这周刊背后到底是什么人在捣鬼!”三皇子将周刊揉成一团,狠狠摔在地上。

(殷府内的轻松片刻)

殷府“搅和轩”内,殷若璃听着青雀汇报周刊畅销、各方反应热烈的消息,心情大好。她拿起一块新做的芙蓉糕,咬了一口,对正在研究府邸地图的谢景宸说:“看来咱们这‘搅屎棍’当得不错嘛!至少这舆论的水,是搅浑了。”

谢景宸头也不抬,淡淡地说:“浑水才好摸鱼。不过,别忘了,鱼还没进网呢。”

“知道啦,知道啦!谢大人最是稳重!”殷若璃心情好,也不跟他计较,又拿起一块糕递过去,“喏,奖励你的,要不是你提前用周刊造势,效果也没这么好。”

谢景宸看着递到眼前的糕点,犹豫了一下,还是接了过来,低声说了句:“多谢。”

殷若璃看着他略显别扭的样子,忽然想起系统商城里的那个【实话实说泡泡糖】,恶作剧之心顿起,假装不经意地问道:“谢景宸,你说,要是没有这重生和系统,咱们现在会是什么样?是不是还在赏花宴上互相扔眼刀子呢?”

谢景宸动作一顿,没有立刻回答。他瞥了一眼殷若璃那充满戏谑的眼神,慢条斯理地将糕点吃完,才擦了擦手,面无表情地说:“没有如果。事实就是,我们现在是拴在一根绳上的……专业搅屎棍。” 他特意加重了“专业”二字。

殷若璃先是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起来:“对对对!专业搅屎棍!哈哈哈……”

窗外阳光正好,周刊引发的暗流在京城涌动,而风暴中心的两人,却在这一刻,因为一个古怪的称号,找到了一丝难得的轻松与默契。

然而,他们都清楚,这短暂的轻松,只是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更猛烈的风暴。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