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重生之我俩是专业的搅屎棍 > 第108章 联盟巩固 誓约同心

晨光透过窗棂,在据点的青砖地面上投下细碎的光斑,空气中残留的焦糊味(昨夜烧毁离间纸条的痕迹)早已散去,取而代之的是熬煮汤药的微苦香气。真相如同一把利刃,划破了此前笼罩在众人心头的猜忌迷雾,赵珩与陈瑜站在正屋中央,四目相对时,再无半分昨日的疏离——那双曾因流言而带着审视的眼睛里,此刻只剩下同仇敌忾的坚定,仿佛在无声地说:过去的疑虑皆是虚妄,眼前的危机才是唯一的战场。

无需多余的道歉,也无需冗长的解释,行动便是此刻最有力的语言。

赵珩转身走向书桌,案上早已备好笔墨纸砚,他提起狼毫笔,指尖在砚台边缘轻轻一刮,多余的墨汁滴落在砚台里,晕开一圈深色的涟漪。他要写三封密信,每一封都关联着一条埋藏多年的暗线,这些暗线是他早年在宗室斗争中为求自保埋下的伏笔,从未轻易动用,可如今殷若璃身陷积云寺,谢景宸命悬一线,已容不得半分犹豫。

“第一封,送京兆尹王大人。”赵珩一边落笔,一边低声交代身后的侍卫,笔锋遒劲,在宣纸上留下清晰的字迹,“让他以‘巡查城西治安’为由,派两队精锐差役,午时三刻准时在积云寺外二里地的破庙‘查获’一批私盐——盐袋要提前备好,上面得印着三皇子府专属的‘云记’商号,动静要闹大,最好能引着积云寺外围的伏兵去查看。”

他顿了顿,笔尖悬在纸上,又补充道:“叮嘱王大人,差役要穿便服,动作要‘仓促’,别露了破绽。就说这是‘宗室密令’,查完私盐后,让差役在附近巡逻,若听到寺内有异动,不必贸然闯入,只需在路口设卡,借口‘盘查可疑人员’,断了白若薇的退路即可。”

写完第一封信,赵珩从怀中取出一枚刻着“赵”字的玉印,蘸了朱砂,重重盖在信尾——这枚玉印是先帝赐给赵家宗室的信物,见印如见人,足以让京兆尹不敢怠慢。

“第二封,送巡防营张统领。”他换了一张宣纸,笔速更快,字迹却依旧工整,“让他安排三辆粮车,午时整卡在积云寺通往县城的必经之路——就是那处只有两马车宽的窄桥。粮车要‘恰好’断轴,车夫要‘惊慌失措’,引着附近的村民来围观,把路堵得严严实实。”

他抬头看向侍卫,眼神锐利:“告诉张统领,粮车上要装真粮食,别让人看出是假的。堵路后,让他派一队骑兵在远处‘待命’,说是‘保护粮草’,实则盯着积云寺的增援——若看到三皇子府的人想绕路,就以‘查验路引’为由拖延时间,拖到申时即可。”

这封信的落款,他盖的是巡防营的临时调兵印——去年张统领遭人陷害,是赵珩暗中出手相助,这枚印信便是当时留下的信物,足以让张统领倾力配合。

“第三封,送皇叔。”赵珩的笔锋稍缓,语气也沉了几分,“请皇叔以‘探望宗室子弟’为由,调两名太医院的御医过来,说是‘担心谢景宸的伤势’。一来,御医能帮百草先生照看景宸,多一层保障;二来,皇叔的人在据点,三皇子府的人就算想动歪心思,也得掂量掂量宗室的分量。”

这封信,他用了宗室专用的火漆印,蜡封时特意多加了一道金线——这是宗室内部紧急事务的标记,皇叔见了定会第一时间处理。

三封信写罢,赵珩将它们分别装入三个信封,在信封上用暗号标注了优先级,递给侍卫:“用最快的速度送出去,每个送信的人都配两匹快马,半个时辰内必须送到收件人手里。若晚了一步,或是泄露了消息,你知道后果。”

侍卫双手接过信,躬身行礼时,腰间的佩刀发出轻微的碰撞声:“属下明白!定不辱命!”说罢,他转身快步离去,脚步急促得几乎带起风,很快便消失在院门之外。

赵珩看着侍卫的背影消失,才转过身,看向一直站在一旁的陈瑜,语气中带着全然的信任:“外围的牵制我已安排妥当,接下来,寺内的情况和若璃的动向,就全靠你了。”

陈瑜点了点头,走到桌边,将一叠厚厚的情报摊开——这些情报纸页边缘都有些磨损,显然是被反复翻阅过。最上面的一张是积云寺的地形草图,用不同颜色的墨笔标注着细节:红色的圈代表可能的埋伏点,蓝色的线是逃生路线,黑色的叉则是之前勘察出的机关位置。

“我已经动用了所有寒门士子的消息网。”陈瑜指着草图上的几处标记,指尖在纸页上轻轻滑动,“城西的茶馆、客栈、甚至是山下的农家,都有我们的人——他们有的是帮工,有的是货郎,还有的是借宿的书生,身份都做过伪装,不会引起怀疑。”

他拿起一张画着符号的纸,递给赵珩:“这是我们之前约定的紧急暗号:‘△’代表安全,‘○’代表需要支援,‘□’代表危险。我已经让探子们在积云寺附近的树干、石头、甚至是寺庙的残垣上留下这些暗号,若璃心思缜密,肯定能看懂。另外,我还让他们准备了烟火——红色烟火代表‘拿到七星兰,请求接应’,绿色烟火代表‘遇袭,急需救援’,白色烟火则是‘撤退信号’。”

赵珩接过纸,仔细看着上面的暗号,眉头微微舒展:“这些安排很周全,若璃看到了,心里也能有底。”

“不止这些。”陈瑜又拿出一张名单,上面写着十几个名字,每个名字后面都标注着擅长的技能,“积云寺后山的密道出口在一片松树林里,那里地势复杂,容易设伏,我安排了五个擅长追踪和隐匿的兄弟在那里接应——他们都是之前跟着我查三皇子府私运的人,身手好,也够可靠。我还让他们带了绳索、撬棍和急救包,万一若璃受伤,或是密道有坍塌,也能应对。”

他顿了顿,语气中带着一丝凝重:“另外,我查了那个所谓的‘周老板’——就是给我们传七星兰消息的药材商。他的真实身份是三皇子府的账房先生,三年前就化名‘周老板’,在京城开了家药材铺,专门负责传递消息和设局。这次的七星兰,十有**是假的,就算是真的,他也肯定会在交接时动手。”

赵珩听到这里,拳头不由得攥紧,指节泛白:“好一个白若薇!竟然布了这么大的局,连药材商都是她的人!若璃此去,当真是龙潭虎穴!”

“所以,我还做了另一手准备。”陈瑜从情报堆里找出一张薄薄的纸,上面写着几行小字,“这是积云寺附近的水源位置——寺庙里的水井早就枯了,他们的饮水肯定是从山下的小溪运上去的。我让探子在小溪上游放了一点‘迷迭香’——不是毒药,只是会让人精神恍惚,削弱他们的警惕性。另外,我还让几个会木工的兄弟,在昨晚悄悄去了积云寺的侧门,把侧门的门轴弄松了,若璃要是想从侧门突围,也能省点力气。”

赵珩看着陈瑜细致入微的安排,心中的担忧稍稍缓解——有这样周密的部署,再加上殷若璃的机智,或许真的能化险为夷。

正屋之外,千面婆婆虽然没能跟去积云寺,却也没闲着。她从库房里翻出一个樟木做的急救箱,箱子上刻着精致的花纹,是她年轻时行走江湖时用的。她打开箱子,里面整齐地摆放着各种药材和工具:金疮药装在瓷瓶里,标签上写着“止血快”;止血带是用牛皮做的,柔软却结实;解毒丸分了好几种,有解迷药的,有解蛇毒的,还有解瘴气的。

千面婆婆一边整理,一边喃喃自语:“若璃这孩子,从小就好强,这次去积云寺,肯定会硬碰硬,得给她多准备点药。”她从怀里取出一个小小的锦囊,里面装着淡黄色的粉末——这是她独门配制的“清心散”,用薄荷、冰片和金银花磨成的,能让人在混乱中保持清心,就算遇到迷烟,也能撑上一时半会儿。她将锦囊放进急救箱,又额外包了一包“止痛散”,塞进箱子的夹层里:“万一她受伤了,这个能缓解疼痛。”

整理完急救箱,千面婆婆又走到谢景宸的房间,看着床上昏迷的谢景宸,眼眶不由得红了。她拿起一块干净的棉布,蘸了温水,轻轻擦拭谢景宸的脸颊,动作轻柔得像在照顾婴儿:“景宸啊,你可得快点好起来,若璃还在等你,我们都在等你。”

百草先生也守在谢景宸的床边,此刻正在调整解毒的方剂。他面前的药碗里,装着刚熬好的汤药,颜色呈浅褐色,散发着淡淡的药香。他拿起一根银针,蘸了一点汤药,放在唇边尝了尝,眉头微微皱起,又从药箱里取出一点甘草,磨成粉末,加进药碗里:“之前只知道幽昙散霸道,却没想到还加了黄粱引做药引,这白若薇,倒是懂些药理。”

他坐在床边,看着谢景宸苍白的脸,轻声解释:“黄粱引性温和,本身无毒,却能激发幽昙散的毒性,让毒素更快地扩散。现在我们从景宸指缝里取出了部分黄粱引,就不能再用之前那种猛烈的攻毒之药——那样会伤了他的元气,得换成固本培元的方子,先稳住他的心脉,再慢慢逼出毒素。”

百草先生拿起药碗,用小勺舀起一点汤药,放在唇边试了试温度,然后小心翼翼地扶起谢景宸,将汤药一点点喂进他的嘴里。谢景宸的嘴唇动了动,似乎在吞咽,虽然动作微弱,却让百草先生的眼睛亮了起来:“好,慢点咽,别呛着。”

喂完药,百草先生又拿出金针,在谢景宸的手腕、胸口和脚踝处扎了几针——这是“醒神针”,能刺激穴位,帮助他恢复意识。他一边捻针,一边观察谢景宸的反应:“之前脉象弱得像随时会断,现在已经平稳了一些,只要能撑到若璃回来,就有救了。”

时间在忙碌中悄然流逝,从清晨到正午,再到黄昏,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洒进据点,将房间染成一片温暖的橘红色。厨房里,负责做饭的老仆已经热了三次饭菜,却没人有心思吃——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积云寺的方向,可那里,依旧没有任何消息传回,寂静得让人心慌。

赵珩和陈瑜再次聚到沙盘前,沙盘上插满了小旗子,红色的代表白若薇的伏兵,蓝色的代表他们的部署,黄色的则是可能的逃生路线。两人眼中都布满了血丝,脸上带着明显的疲惫,却没有丝毫倦意——他们不敢休息,生怕错过任何一个消息,生怕下一秒就传来殷若璃遇险的噩耗。

“赵兄,所有能做的布置都已经启动了。”陈瑜声音沙哑,他拿起一块布,擦了擦沙盘上的灰尘,“京兆尹的差役已经到了破庙,按照计划查获了私盐,我派去的探子传回消息,说积云寺外围有十几个伏兵被引了过去,暂时没发现异常;巡防营的粮车也在窄桥那里‘故障’了,村民已经围了过去,路堵得很严实,三皇子府的增援肯定过不来;皇叔派的御医也快到了,应该再有半个时辰就能到据点。”

他顿了顿,语气中带着一丝焦虑:“可……积云寺那边,还是一点消息都没有。探子们说,寺庙里静得可怕,既没有厮杀声,也没有烟火声好,就像没人一样。”

赵珩看着沙盘上代表积云寺的标记,眉头紧锁,他伸出手,重重地砸在桌案上,木质的桌案发出沉闷的声响,上面的笔墨纸砚都震得跳了一下:“怎么会一点消息都没有?是探子被发现了,还是若璃遇到了什么意外?”他的语气里带着焦虑,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他不敢想,殷若璃要是出事了,他们该怎么向谢景宸交代,又该怎么面对自己。

陈瑜拍了拍他的肩膀,试图让他冷静下来:“赵兄,别着急。没有消息,或许就是好消息——说明若璃还没暴露,还在暗中观察,寻找机会。她那么聪明,又有李三跟着,李三擅长破解机关,肯定能帮她避开陷阱。”

赵珩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知道陈瑜说得对,现在焦虑也无济于事,只能相信殷若璃,相信他们的部署。他走到窗边,看着外面渐渐暗下来的天色,夕阳已经落到了山后面,只剩下最后一丝光亮。“若璃,你一定要平安回来。”他在心里默念,声音轻得像一阵风。

就在这时,院门外传来了马蹄声,紧接着,一个侍卫快步跑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张纸条:“赵公子!陈公子!御医到了,还带来了皇叔的口信!”

赵珩和陈瑜同时转过身,快步走到侍卫面前,接过纸条。纸条上的字迹是皇叔的贴身侍卫写的,内容很简单:“御医已至,安心应对,宗室为后盾。另,三皇子府今日无异常调动,似在等待积云寺消息。”

看到“三皇子府无异常调动”,两人的心都沉了一下——这说明白若薇很有耐心,还在等殷若璃上钩,也意味着积云寺的危险,可能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大。

御医很快就到了,是两个穿着青色官服的老人,手里提着药箱,神色严肃。他们一进据点,就直奔谢景宸的房间,与百草先生一起为谢景宸诊脉。经过一番检查,为首的御医捋着胡须,点了点头:“脉象虽弱,但已稳住,这位先生的方子很对症,只要继续服药,再配合金针治疗,撑到明日清晨应该没问题。”

这个消息,让众人紧绷的心稍稍放松了一些。千面婆婆站在一旁,听到御医的话,眼眶不由得湿润了,她悄悄抹了抹眼泪,嘴里念叨着:“太好了,太好了,景宸有救了,若璃也能放心了。”

夜色渐深,据点内的灯一盏盏亮起,烛火跳动的光影映在众人的脸上,每个人的表情都很凝重。赵珩和陈瑜再次回到沙盘前,两人都沉默着,空气中只有烛火燃烧的“噼啪”声。

“赵兄,”陈瑜率先打破沉默,声音低沉,“我总觉得,白若薇不会这么简单就放若璃回来。她设了这么大的局,肯定还有后手——或许是想等我们放松警惕,再突然动手;或许是想把若璃扣在积云寺,逼我们交出账册。”

赵珩点了点头,语气沉重:“我也这么想。账册是我们唯一能钳制三皇子府的筹码,白若薇肯定想要。这次若能把若璃救回来,我们得尽快想办法,把账册里的证据整理出来,交给能信任的官员,不能再给白若薇机会了。”

陈瑜看着赵珩,眼中露出了一丝敬佩:“赵兄,之前我一直以为,宗室子弟都只关心自己的权势,可认识你之后,我才知道,还有人在乎这天下的清明,在乎百姓的死活。”

赵珩苦笑了一下,摇了摇头:“我以前确实很糊涂,只顾着争权夺利,直到遇到若璃、景宸和你,我才明白,权势不是用来争的,是用来做事的。要是连身边的人都保护不了,就算有再多的权势,又有什么用?”

他看向陈瑜,目光灼灼,语气坚定:“陈兄,此次若能度过此劫,我赵珩在此立誓——今后与诸位福祸同担,生死与共,绝不再受小人离间,绝不再怀疑自己的伙伴!”

他顿了顿,声音提高了几分,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心:“这江山社稷,本应是朗朗乾坤,却被三皇子之流弄得乌烟瘴气,百姓受苦,忠良遭难。若不能还这天下一个清明,若不能将这些奸佞之徒绳之以法,我赵珩誓不罢休!”

陈瑜迎上他的目光,清瘦的脸上浮现出坚毅的神色。他伸出手,与赵珩的手紧紧握在一起,两只手都带着力量,指节因用力而泛白——赵珩的手温暖而有力,带着宗室子弟的沉稳;陈瑜的手略显粗糙,却充满了寒门士子的坚韧。这一刻,代表着宗室的权势与寒门的智慧,完成了最坚实的联盟。

“赵兄之言,亦是陈某之心声。”陈瑜的声音虽然沙哑,却异常坚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