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修仙炼妖记 > 第231章 晨露药香

修仙炼妖记 第231章 晨露药香

作者:番茄下的那片叶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1 08:11:53

辰时的阳光刚漫过清玄观的山门,药圃里的凝露草就沾了层碎钻似的晨露。紫瑶挎着竹篮蹲在圃边,指尖轻拨草叶,把沾在叶片上的露珠抖进篮里的瓷碗——这是师父教的法子,晨露混着凝露草的灵气,用来煎药最能引药效入肌理。她刚接满小半碗,就听见灶房传来木柴碰撞的脆响,探头一看,阿尘正踮着脚往灶膛里添柴,蓝布衫的衣角还沾着点炭灰。

“阿尘,小心别烫着。”紫瑶赶紧走过去,把瓷碗放在灶台上,伸手帮他把灶膛里的木柴拨匀,“火不用太旺,等会儿煮栗子粥,文火慢熬才糯。”阿尘点点头,指尖还带着点刚摸过暖炉的温度:“紫瑶姑娘,我刚才去看了,周师父已经在山门等了,还带了个竹编的药篓,说要帮你们装血灵草。”

正说着,林灵溪扎着两个羊角辫从后院跑过来,手里攥着个布包,里面裹着几块晒干的野山楂:“紫瑶姐!清寒姐让我把这个带给阿尘,说他病刚好,吃点酸的开胃口。”她把布包往阿尘手里塞,又凑到灶台边闻了闻,“哇,栗子香已经飘出来了!陈砚呢?不是说今天要教我编草绳吗?”

“他去三清殿帮清寒姐拿药锄了。”紫瑶笑着把盛晨露的瓷碗递给她,“先帮我把这碗露水滴进粥锅,慢着点倒,别洒了。”林灵溪踮着脚接过碗,小心翼翼地往锅里倒,晨露刚触到滚烫的粥面,就冒起缕带着草香的白汽,把她的刘海都熏得软乎乎地贴在额头上。

这时,苏清寒提着药锄从三清殿走出来,沈知意的蓝光人影就飘在她身侧,蓝光里裹着点刚沾到的檀香。“都准备好了?”她走到灶房门口,看了眼锅里翻滚的粥,又往阿尘的方向扫了眼——少年的脸色比昨天亮了些,唇上也有了点浅粉,看来药是真的起效了。“阿尘留在观里看着粥,我们四个去后山,正午前肯定回来。”

阿尘赶紧点头,手里还攥着那包野山楂:“清寒道长放心,我会看好火的,要是粥沸了,我就把火调小。”苏清寒笑了笑,从袖袋里摸出个小瓷瓶递给她:“这里面是凝神丹,要是觉得头晕,就含一颗。我们走了。”

刚到山门,就看见周明远背着药篓站在老槐树下,灰色道袍的袖口还缝着块补丁,手里却攥着个用油纸包好的东西。“清寒道长,”他赶紧迎上来,把油纸包递过去,“这是镇上张婶给的芝麻糖,灵溪姑娘昨天说爱吃甜的,我特意带来的。”林灵溪眼睛一亮,伸手就要接,却被陈砚轻轻拍了下手背:“先上山,回来再吃,别路上沾了灰。”

林灵溪吐了吐舌头,把芝麻糖塞进怀里,又蹦蹦跳跳地跑到苏清寒身边,拽着她的袖子:“清寒姐,昨天那只白狐狸还回来吗?我带了块桂花糕,想给它吃。”苏清寒摸了摸她的头,指尖的灵力探出去,往后山的方向扫了扫——能觉出片淡淡的灵气,像极了昨天白狐狸身上的气息:“应该会来,它的灵气在往山涧的方向飘,我们顺路就能遇到。”

几个人顺着山道往后山走,晨露把石阶打湿了,踩上去有点滑。陈砚走在最前面,手里拿着根树枝,时不时把路边的杂草拨开,还回头提醒:“灵溪,慢点走,这块石头滑。”林灵溪“哎”了声,却还是忍不住往路边的灌木丛里看,想找找有没有野草莓。

走了约莫半个时辰,就听见山涧的流水声。沈知意的蓝光突然晃了晃,往溪边的方向飘了飘:“有灵气,是那只狐狸。”苏清寒赶紧往溪边走,果然看见只通体雪白的狐狸蹲在一块青石上,浅金色的眼睛正盯着他们,嘴里还叼着根血灵草,草叶上的晨露还没干。

“小白!”紫瑶轻声喊了句,从怀里摸出块桂花糕,放在青石上,“给你带的,甜的。”白狐狸放下血灵草,用鼻子碰了碰桂花糕,又抬头朝苏清寒叫了两声,像是在引路。周明远凑过去,小心翼翼地把血灵草放进药篓:“这草长得真好,根须完整,灵气也足,比我在别处采的好太多。”

苏清寒蹲下来,指尖轻轻碰了碰白狐狸的耳朵,灵力顺着指尖探进去——能觉出这狐狸身上有股熟悉的灵气,像极了师父当年养的那只灵狐。“你是师父的灵狐?”她轻声问,白狐狸眨了眨金色的眼睛,轻轻蹭了蹭她的手背,算是应了。

沈知意的蓝光飘过来,轻轻裹住白狐狸的身子:“难怪觉得亲切,当年师父走后,你就去后山了?”白狐狸点点头,又叼起刚才放下的血灵草,往山涧上游走,时不时回头看他们,像是在催他们跟上。

“它是要带我们去血灵草坡吧?”陈砚扛着药锄跟上来,“昨天紫瑶说,坡上长了大片血灵草,正好一起采了。”几个人跟着白狐狸往上游走,越往里走,空气里的药香越浓,到了坡边一看,果然有片齐腰高的血灵草,红茎绿叶,还开着星星点点的小白花,风一吹,草叶晃得像片绿色的浪。

“这么多!”林灵溪跑过去,蹲在草边,却不敢伸手碰,“清寒姐,怎么采呀?会不会伤了根?”苏清寒走过去,拿起药锄示范:“要从根须上方两寸的地方挖,别挖太深,留着根,明年还能长。”她说着,轻轻一锄下去,带着泥土的血灵草就被挖了出来,根须上还沾着点湿润的黑土。

周明远赶紧拿出药篓,把采好的血灵草小心翼翼地放进去:“我以前采草总怕挖断根,今天跟着清寒道长学了招。”他一边采,一边把草叶上的泥土拍掉,还时不时把长得特别好的草挑出来,放在药篓的最上层,“这些留给阿尘煮水喝,他寒症刚好,需要补补气血。”

紫瑶和林灵溪也学着苏清寒的样子采草,林灵溪刚开始总挖断根,急得鼻尖都冒了汗,陈砚就蹲在她身边,手把手教她握锄的力道:“手腕别太僵,顺着草的长势挖,慢慢来。”林灵溪点点头,按照他说的试了试,果然挖出来的草根须完整,她高兴地举着草朝苏清寒喊:“清寒姐!你看!我挖好啦!”

沈知意的蓝光飘在草坡上空,时不时用灵力把长得歪的草扶直,还帮他们把草叶上的晨露抖掉——沾着露水的草不好晒,他记得师父以前采草,总要等晨露干了再动手。白狐狸蹲在坡边的青石上,看着他们采草,时不时叼起几根掉在地上的草,放进药篓里,像个帮忙的小帮手。

采到日头偏西,药篓就装满了。周明远擦了擦额角的汗,看着满篓的血灵草,笑得眼睛都眯了:“这么多草,够我们用大半年了。清寒道长,回去我就把草晒干,分一半给观里,以后你们要是需要草药,随时跟我说。”

苏清寒点点头,把药锄扛在肩上:“多谢周道长。时候不早了,我们该回去了,阿尘还在观里看着粥呢。”几个人顺着原路往回走,白狐狸一直送他们到山道口,才叼着那块没吃完的桂花糕,转身往山里跑,跑了几步还回头朝他们摆了摆尾巴。

“小白真可爱!”林灵溪望着狐狸的背影,“下次我们再来,我还带桂花糕给它吃。”陈砚笑着说:“下次带点栗子糕,紫瑶做的栗子糕比桂花糕还甜,它肯定爱吃。”紫瑶拍了下他的胳膊:“就你嘴馋,昨天还偷吃了我两块栗子糕。”

几个人说说笑笑地往观里走,刚到山门,就闻见股浓郁的栗子香。阿尘正站在灶房门口等他们,蓝布衫上沾了点粥渍:“清寒道长,粥已经煮好了,我还按照紫瑶姑娘说的,往里面加了点灵泉水,可糯了。”

苏清寒走进灶房,掀开锅盖,股带着灵气的热气就涌了出来,粥面上飘着层金黄的栗子碎,还撒了点桂花。“闻着就香。”她盛了碗递给周明远,“周道长,尝尝,看合不合口味。”周明远接过碗,喝了口,栗子的甜香混着灵泉水的清甜在嘴里散开,暖得喉咙都舒服:“太好吃了!比我在家煮的粥糯多了,阿尘,你也盛碗尝尝。”

阿尘摇摇头,把手里的布包递过来:“清寒道长,刚才李婆婆来了,说山下的王婶得了风寒,想请您去看看,还说给您带了点刚烙好的玉米饼,放在桌上了。”苏清寒接过布包,摸了摸,还热乎着:“好,我吃完粥就去。周道长,你和阿尘先吃,我去去就回。”

苏清寒背着药箱往山下走时,日头已经斜到了老槐树的树梢。山道旁的野菊花还开着,黄灿灿的,风一吹就晃,像撒了满地的小太阳。她刚走到山脚下,就看见李婆婆站在村口的老榆树下等她,手里还牵着个穿碎花袄的小姑娘,是李婆婆的孙女念念。

“清寒丫头,你可来了!”李婆婆赶紧迎上来,把念念往她身边推了推,“念念非要跟来,说要给你送糖吃。”念念从怀里摸出块用糖纸包着的水果糖,递到苏清寒面前,小声说:“清寒姐姐,这个给你,甜的。”

苏清寒蹲下来,接过糖,摸了摸她的头:“谢谢念念,姐姐不吃糖,你自己吃好不好?”念念摇摇头,把糖往她手里塞:“娘说,姐姐是好人,要给好人吃糖。”苏清寒笑了笑,把糖放进药箱的小口袋里:“那姐姐先收着,等会儿再吃。王婶现在怎么样了?”

“还躺着呢,”李婆婆叹了口气,领着她往村里走,“昨天还能下床做饭,今天一早就说头晕,还咳嗽,盖了两床被子都觉得冷,跟阿尘刚开始的样子有点像。”苏清寒点点头,指尖的灵力悄悄探出去,往王婶家的方向扫了扫——能觉出股淡淡的寒气,比阿尘的轻多了,应该是受了凉。

很快就到了王婶家,土坯房的烟囱没冒烟,门虚掩着。李婆婆推开门,喊了声:“王嫂子,清寒丫头来了!”屋里传来阵咳嗽声,王婶披着件厚棉袄从里屋走出来,脸色有点白,嘴唇却泛着点红:“清寒丫头,麻烦你跑一趟,我这身子不争气,又给你添麻烦了。”

“王婶别客气。”苏清寒走进屋,把药箱放在桌上,“先坐下,我给你把把脉。”王婶坐在炕沿上,伸出手,手腕上还戴着个银镯子,是她出嫁时戴的。苏清寒指尖搭上去,灵力探进去——寒气裹着肺腑,却没伤及根本,只是普通的风寒。

“没大事,就是受了凉。”苏清寒收回手,打开药箱,从里面拿出包晒干的凝露草根,“我给你开副药,用灵泉水煎,早晚各喝一次,喝两天就好了。另外,这个凝露草根你泡水喝,能驱寒。”她又从药箱里拿出个小瓷瓶,“这里面是止咳丸,要是咳嗽得厉害,就含一颗。”

王婶接过药,眼里满是感激:“多谢清寒丫头,每次都麻烦你,我都不好意思了。上次我家娃子发烧,也是你给治好的,还没给你药钱呢。”苏清寒摆摆手:“王婶别提钱,都是邻里,互相帮衬是应该的。你好好休息,我先回去了,明天再来看你。”

刚要走,王婶突然想起什么,从里屋拿出个布包,里面裹着几块玉米饼:“清寒丫头,这是我早上刚烙的,还热乎着,你带回去给观里的孩子们吃。上次你帮我修屋顶,我还没好好谢谢你呢。”苏清寒推辞不过,只好接过布包,摸了摸,还带着点炕头的温度:“多谢王婶,那我就收下了。”

走出王婶家,李婆婆还在门口等她,念念正蹲在地上玩蚂蚁。“清寒丫头,王婶的病不严重吧?”李婆婆问。苏清寒点点头:“没事,就是普通的风寒,喝两天药就好了。李婆婆,我先回观了,念念要是想玩,下次让她去观里,我让灵溪陪她摘野菊花。”

“好嘞!”李婆婆笑着说,“下次我就带她去,让她跟灵溪姑娘学学编花环。”苏清寒挥挥手,背着药箱往山上走,布包里的玉米饼散发着股焦香,混着药箱里的药香,闻着竟格外安心。

回到观里时,灶房的灯已经亮了。陈砚正坐在灶台边编草绳,林灵溪趴在旁边看,手里还攥着根没编完的草。“清寒姐,你回来啦!”林灵溪赶紧站起来,凑到她身边,“王婶的病怎么样了?是不是很严重?”

“没事,就是普通的风寒。”苏清寒把布包放在灶台上,“王婶给我们带了玉米饼,还热乎着,你们先吃点。”紫瑶从里屋走出来,手里拿着个刚缝好的布偶,是用 leftover 的碎布做的,眼睛是用黑纽扣缝的:“清寒姐,你回来得正好,粥还温着,我再给你盛碗。”

沈知意的蓝光人影飘过来,轻轻碰了碰布包,能觉出里面的暖意:“玉米饼闻着真香,比上次李婆婆送的还香。”陈砚放下草绳,拿起块玉米饼,咬了口,焦香的味道在嘴里散开:“确实香!王婶的手艺真好,下次我们去山下,再请她教我们烙玉米饼。”

几个人围在灶房里,吃着玉米饼,喝着温粥,灶膛里的火苗跳动着,把每个人的脸都映得暖融融的。阿尘坐在角落里,手里拿着块玉米饼,小口小口地吃着,眼睛里满是笑意——他以前跟着周明远走街串巷,从来没像现在这样,有这么多人围着一起吃饭,像家人一样。

苏清寒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也暖暖的。她想起师父以前说的话,师父说,清玄观不只是座道观,更是个能让人安心的地方。现在她终于明白了,所谓安心,就是有热粥喝,有暖火烤,有身边这些人陪着,哪怕只是简单地吃块玉米饼,也觉得心里满是踏实。

吃过晚饭,陈砚提议去三清殿前的空地上铺草席赏月。林灵溪一听就来了劲,拉着紫瑶去灶房拿桂花糕和菊花茶,阿尘则帮着陈砚搬草席,苏清寒和沈知意跟在后面,手里还拿着盏油灯——夜露重,油灯的光刚好能照清石板路。

三清殿前的桂花树还开着,金黄的桂花落在草席上,像撒了层碎金。陈砚把草席铺好,林灵溪就迫不及待地躺上去,抬头看着天上的星星:“哇,今天的星星好多!比昨天还亮!”她伸出手,像是要抓星星,“清寒姐,你说星星会不会掉下来呀?”

苏清寒坐在草席上,把油灯放在旁边的石阶上:“不会的,星星在很远的地方,就像师父说的,每个好人去世后,都会变成星星,在天上看着我们。”沈知意的蓝光飘在她身边,轻轻碰了碰她的手背:“师父肯定也在天上看着我们,看我们把观里打理得这么好,肯定很高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