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修仙炼妖记 > 第229章 医者仁心

修仙炼妖记 第229章 医者仁心

作者:番茄下的那片叶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1 08:11:53

陈砚听着林灵溪的提醒,手腕微顿,顺着“清”字左侧的竖笔又补了层红漆,红漆顺着木纹缓缓晕开,像极了当年师父带着他在观门描漆时的模样。那时候他才半人高,踮着脚够不到门楣,师父就弯腰把他抱起来,让他握着刷子的末端,自己覆在他手背上引导,嘴里还念叨着“红漆要匀,心要静,字才立得住”。如今掌心握着自己做的竹柄刷,刷毛沾着温热的漆,倒比当年多了几分踏实。

“成了!”半个时辰后,陈砚放下刷子,往后退了两步,看着观门上红得发亮的“清玄”二字,额角的汗珠顺着下颌线往下滴。林灵溪赶紧递过帕子,还踮脚帮他擦了擦额角:“陈砚你好厉害!这字比画儿还好看,风一吹,红漆好像都在发光呢!”她说话时,鬓边的碎发蹭到陈砚的手腕,痒得他心里发暖,刚要开口,就听见苏清寒的笑声传来。

“灵溪说得对,这字确实亮。”苏清寒走到观门旁,指尖轻轻拂过“玄”字的捺笔,灵力顺着指尖探进去,能觉出陈砚刻字时注入的灵力正慢慢散开,裹着红漆的暖意,往观里的每一处角落飘。沈知意的蓝光人影飘在她身侧,往字上凑了凑,蓝光里裹着的暖意更浓了些:“当年师父刻这两个字时,用了整整三天,每天只刻一个时辰,说要等木纹里的灵气和刀工合在一起。如今陈砚刻得快,灵气却没少,倒是长进了。”

陈砚挠了挠头,有点不好意思:“还是师兄教得好,上次你说刻字要顺着木纹走,别硬来,我试了试,果然省劲还稳。”他说着,往药圃的方向看了一眼,突然想起什么,“对了清寒姐,早上我去后山砍竹子做刷子时,看见西边的山涧旁长了片新的龙须草,绿油油的,用来编草席正好,晚上铺在三清殿的地上,赏月时坐着也不凉。”

“那正好,”苏清寒眼睛亮了亮,“今晚是满月,师父以前总说满月时三清殿的灵气最足,我们正好铺着草席,煮点菊花茶,再吃点紫瑶做的桂花糕,就像以前一样。”她话音刚落,就听见紫瑶在灶房门口喊他们,手里还端着个木盘,盘里放着刚蒸好的桂花糕,金黄的糕体上撒着层碎桂花,香气顺着风飘过来,勾得林灵溪直咽口水。

“快尝尝!”紫瑶把木盘递到他们面前,“我今天在糕里加了点灵泉水泡的桂花蜜,比上次的更甜些。刚才我去药圃翻凝露草时,看见灵溪早上放在灶台上的野菊花,已经帮她晒在栅栏上了,阳光足,现在已经半干了,晚上泡茶正好。”她说着,拿起一块桂花糕递给沈知意的蓝光人影,虽然蓝光穿过糕体,却能看见糕上的桂花碎随着蓝光轻轻晃了晃,像是被暖意裹住了。

“甜,”沈知意的声音里带着笑意,“比三年前你第一次做的桂花糕软多了。那时候你把糖放多了,糕硬得能硌牙,还哭着说‘师父肯定不喜欢’,结果师父吃了三块,说‘甜得喜庆,好兆头’。”紫瑶听了,脸一下子红了,伸手拍了拍沈知意的蓝光:“师兄你还说!那时候我才刚学做点心,哪像现在,师父教的方子我都记熟了,下次我还想试试做栗子糕,后山的栗子该熟了。”

林灵溪咬着桂花糕,含糊不清地说:“我帮你摘栗子!上次我去后山玩,看见老栗子树底下掉了好多熟栗子,壳都裂开了,捡起来就能吃,甜得很。”她话音刚落,突然听见观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还伴着几声清脆的铃铛响。陈砚赶紧走到门边,往外看了一眼,回头朝他们摆手:“是山下的李婆婆!还带着她孙女呢!”

苏清寒赶紧迎出去,就看见李婆婆牵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手里提着个布袋子,袋子里装着刚烙好的玉米饼,热气透过布缝冒出来。“清寒丫头,”李婆婆笑得眼睛都眯了,“听说你们把观门的字重新刻了,我特意带丫头来看看,顺便给你们送点玉米饼,刚烙好的,热乎着呢。”小姑娘躲在李婆婆身后,怯生生地往苏清寒身后看,看见沈知意的蓝光人影时,眼睛一下子亮了,小声问:“婆婆,那个蓝光是什么呀?像星星一样。”

李婆婆摸了摸小姑娘的头,笑着说:“那是沈道长的魂形,沈道长是好人,以前还帮你娘治过咳嗽呢。”沈知意往小姑娘身边飘了飘,蓝光里裹着点温和的灵力,轻轻碰了碰她的羊角辫:“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呀?”小姑娘被蓝光碰了下,不仅没怕,还伸手想摸,小声回答:“我叫念念,李念念。”

“念念真乖,”苏清寒蹲下来,笑着递给她一块桂花糕,“尝尝这个,甜的。”念念接过糕,咬了一小口,眼睛一下子弯了:“好吃!比娘做的红薯糕还好吃!”李婆婆看着她的样子,笑得更开心了:“这丫头就爱吃甜的。对了清寒丫头,山下最近来了个游方郎中,说要去后山采草药,你们要是去后山,可得留意着点,别跟他撞上,听说他脾气不太好。”

苏清寒点点头,把李婆婆和念念让进观里:“谢谢李婆婆提醒,我们会注意的。您快坐,紫瑶刚煮了菊花茶,我给您倒一杯,解解腻。”她领着他们往三清殿走,刚到殿门口,就看见殿里的香炉冒着袅袅青烟,阳光透过窗棂洒在神像上,镀上了层金光。沈知意的蓝光人影飘到香炉旁,轻轻拂过炉沿,让青烟飘得更稳了些,还往李婆婆身边送了点暖意,怕她坐久了着凉。

紫瑶很快端着菊花茶过来,茶杯里飘着几朵半干的野菊花,金黄的花瓣在热水里慢慢舒展,香气混着灵泉水的清甜,让人闻着就舒服。李婆婆喝了口茶,忍不住点头:“这茶好,暖得很,比我家的粗茶好喝多了。上次我风寒,喝了你们给的凝露草茶,第二天就好了,现在还想着那个味呢。”

“要是喜欢,”紫瑶笑着说,“等会儿我给您装一包野菊花,再装些晒干的凝露草根,您回去泡水喝,比这次的茶更暖。”李婆婆赶紧摆手:“不用不用,总拿你们的东西,我都不好意思了。上次你们帮我修屋顶,我还没好好谢谢你们呢。”陈砚在旁边插话:“李婆婆您别客气,以前师父总说,邻里之间就该互相帮衬,您以前也常给我们送菜,我们还没谢您呢。”

念念坐在旁边,手里拿着桂花糕,眼睛却一直盯着沈知意的蓝光人影,小声问:“沈道长,你为什么是蓝光呀?我娘说,好人死后会变成星星,你是不是星星变的呀?”沈知意的蓝光轻轻晃了晃,像是在笑:“算是吧,我是用灵气凝成的魂形,蓝光是因为我修的是清玄观的灵力,和星星的光有点像。你要是喜欢,晚上赏月时,我可以帮你摘颗‘星星’玩。”

念念眼睛一下子亮了,拍着手说:“好呀好呀!我要和沈道长一起摘星星!”李婆婆笑着拍了拍她的手:“别胡闹,沈道长是修道之人,哪能陪你玩这些。”苏清寒笑着说:“没事的李婆婆,晚上满月,灵气足,师兄帮念念凝个小光团,就像星星一样,不碍事的。”

李婆婆又坐了会儿,看天色不早了,就起身要走:“不打扰你们了,我还得回去给丫头娘做饭。清寒丫头,你们晚上赏月时,要是缺什么,就去山下叫我,我家里还有些花生,你们可以煮着吃。”苏清寒送他们到观门口,紫瑶把装着野菊花和凝露草根的布包递给李婆婆:“您拿着,这都是我们自己种的,不值钱,您泡水喝对身体好。”李婆婆推辞不过,只好收下,牵着念念的手往山下走,念念还回头朝沈知意挥手:“沈道长,晚上见!”

看着他们走远,陈砚突然想起什么:“清寒姐,刚才李婆婆说山下有游方郎中要去后山采草药,我们要不要去后山看看?万一他采了不该采的草药,比如千年的何首乌,那可是师父以前特意护着的。”苏清寒点点头:“嗯,是该去看看。紫瑶,你留在观里,把晚上赏月用的东西准备好,我们三个去后山看看,很快就回来。”

紫瑶应了声,看着他们往后山走,转身回灶房准备东西。她刚把桂花糕装进食盒,就听见药圃里传来“沙沙”的声音,以为是兔子,探头一看,却看见一只通体雪白的狐狸,正蹲在凝露草旁,用鼻子轻轻嗅着。紫瑶吓了一跳,刚要喊,就看见狐狸抬起头,眼睛是浅金色的,像极了师父以前养的那只灵狐。

“你是……小白?”紫瑶试探着问。那只狐狸像是听懂了,轻轻点了点头,起身往她身边走,嘴里还叼着一根红色的草,递到她面前。紫瑶认出那是血灵草,是治外伤的良药,后山很少见。“你是给我们送药草来的?”紫瑶接过血灵草,狐狸又点了点头,转身往药圃深处走,还回头朝她摆了摆尾巴,像是在叫她跟上。

紫瑶犹豫了一下,还是跟了上去。药圃深处有个小土坡,坡上长着一片血灵草,绿油油的叶子间开着小红花,好看得很。狐狸蹲在坡上,朝她叫了两声,紫瑶一下子明白了:“你是想让我把这些血灵草摘回去?”狐狸点点头,又朝后山的方向看了一眼,眼神里像是带着点担忧。紫瑶心里一动,想起李婆婆说的游方郎中,难道这狐狸是在提醒她什么?

她赶紧摘了些血灵草,装在竹篮里,刚要谢谢狐狸,就看见狐狸转身往后山跑,很快就没影了。紫瑶拿着竹篮回灶房,心里总觉得不踏实,想了想,还是决定去后山找苏清寒他们,把刚才的事告诉他们。

与此同时,苏清寒、沈知意和林灵溪已经走到了后山的山涧旁。陈砚指着旁边的龙须草:“清寒姐你看,就是这片,长得可好了,又长又软,编草席正好。”林灵溪蹲下来,伸手摸了摸龙须草,笑着说:“真软!比我上次编花环用的草软多了,晚上铺在地上,肯定舒服。”

沈知意的蓝光人影飘到山涧上方,往四周看了看,突然皱起眉头:“不对劲,这里的灵气有点乱,像是有人动过旁边的草药。”苏清寒赶紧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只见山涧旁的一块空地上,有几株草药被连根拔起,泥土还新鲜着,旁边还有个药篓,里面装着些不知名的草药。

“这肯定是那个游方郎中干的!”陈砚生气地说,“他怎么能随便拔草药!这些草药都是师父以前特意种的,有的还能治大病呢!”林灵溪也有点生气:“就是!太过分了!我们去找他,让他把草药种回去!”

苏清寒拦住他们,仔细看了看被拔起的草药:“别冲动,这些草药虽然被拔了,但根还没断,我们先把它们种回去,再找找那个郎中,问问他为什么拔草药。”她刚说完,就听见远处传来脚步声,还伴着咳嗽声。陈砚赶紧躲到树后,往外看了一眼,回头朝他们小声说:“是那个郎中!他手里还拿着把锄头!”

苏清寒点点头,从树后走出来,朝那个郎中拱了拱手:“这位道长,请问这些草药是您拔的吗?”那个郎中转过身,是个五十多岁的老人,穿着件灰色的道袍,头发花白,脸上带着点病容,手里的锄头还沾着泥土。他看了苏清寒一眼,又看了看沈知意的蓝光人影,眼神里闪过一丝惊讶,随即点了点头:“是我拔的,怎么了?”

“这些草药是我们清玄观种的,用来治病救人的,”苏清寒耐心地说,“您要是需要草药,可以跟我们说,我们可以给您一些,没必要连根拔起,这样草药就活不成了。”那个郎中听了,脸上露出一丝愧疚,叹了口气:“抱歉,是我太急了。我徒弟得了重病,需要这些草药做药引,我一时没忍住,就拔了。”

林灵溪听了,语气软了些:“那你也不能随便拔呀!你徒弟得了什么病?说不定我们有更好的药呢!”那个郎中犹豫了一下,说:“他得了寒症,浑身发冷,吃了好多药都没用,我听说这里有凝露草,能治寒症,就想来采点。”

“凝露草我们观里有,”苏清寒笑着说,“你要是不嫌弃,可以跟我们回观里,我们给你些凝露草,再给你配点药,说不定能治好你徒弟的病。”那个郎中听了,激动得差点跪下,赶紧拱手:“多谢道长!多谢道长!我叫周明远,是山下镇上的郎中,要是能治好我徒弟的病,我一定好好谢谢你们!”

苏清寒赶紧扶起他:“周道长不用客气,治病救人本就是我们该做的。我们正好要采些龙须草回去编草席,你要是不急,可以等我们一会儿,我们一起回观里。”周明远点点头,赶紧帮忙采龙须草,还跟他们说起他徒弟的事:“我徒弟叫阿尘,才十八岁,跟着我学了两年郎中,人很勤快,就是身子弱,这次不知道怎么就得了这么重的寒症。”

陈砚一边采龙须草,一边说:“周道长,你别担心,我们清寒姐的医术可好了,以前山下的王大叔得了重病,就是清寒姐治好的。”周明远听了,更放心了,采草的速度也快了些。很快,他们就采够了龙须草,往观里走。

刚走到观门口,就看见紫瑶跑过来,手里还拿着装血灵草的竹篮:“清寒姐!你们可回来了!刚才有只白狐狸给我送了血灵草,还带我去看了一片血灵草坡,我觉得它像是在提醒我们什么。”她话音刚落,就看见周明远盯着竹篮里的血灵草,眼睛一下子亮了:“这是血灵草?太好了!阿尘的寒症要是加了血灵草做药引,好得更快!”

苏清寒心里一动,想起刚才白狐狸的眼神,难道它早就知道周明远需要血灵草?她笑着说:“既然这样,那我们就用凝露草和血灵草给阿尘配药,肯定能治好他的病。周道长,你先跟我们去灶房,我给你配药,紫瑶,你去把血灵草洗干净,再拿点灵泉水过来。”

紫瑶应了声,转身去灶房。周明远跟着苏清寒走进灶房,看着她熟练地拿出药材,心里更佩服了。苏清寒一边配药,一边说:“周道长,这药需要熬一个时辰,熬好后让阿尘趁热喝,连续喝三天,寒症应该就能好。另外,我再给你些凝露草根,让阿尘泡水喝,能巩固药效。”

周明远点点头,看着苏清寒配药的样子,突然想起什么:“道长,你是不是清玄观观主的徒弟?我二十年前来过这里,观主的医术可高了,还帮我治过伤呢。”苏清寒笑着点头:“是,我是师父的徒弟。师父三年前仙逝了,现在清玄观由我打理。”

周明远叹了口气:“可惜了,观主是个好人。当年我路过这里,不小心摔下山坡,是观主救了我,还没要我一分钱。我一直想回来谢谢他,没想到……”他说着,眼圈有点红,“这次我一定要好好谢谢你们,要是没有你们,阿尘的病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好。”

苏清寒拍了拍他的肩膀:“周道长不用客气,师父以前总说,医者仁心,能帮到别人,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