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从巴黎弃子到三狮队魂 > 第140章 阿森纳食堂并没有西湖醋鱼

从帝国理工回科尔尼基地的路上,严渊的心情轻松了许多。

学业这桩大事总算有了着落,线上学习的申请被克里斯教授爽快地批准了,最紧迫的入学注册也完成了。

至于那张藏在钱包里的邮箱地址……

他轻轻踩了脚油门,黑色AmG沉稳地提速。

新赛季的紧张节奏不容他过多分心。

接下来的日子,严渊像上紧了发条的陀螺,在足球场、健身房、公寓三点一线中高速旋转。

训练和比赛永远是第一位的。

科尔尼基地里,他依然是那个投入、专注的球员。

训练课上抢圈、分组对抗、战术跑位演练,他一丝不苟,和队友配合默契日益加深。

体能师制定的恢复计划也严格执行,冰浴、拉伸、按摩,一点不敢懈怠。

因为周末的联赛对手一个比一个强硬。

在克里斯教授通过邮件发来的详细线上学习计划框架和第一批课程资料后,严渊正式开始了在帝国理工的学业。

笔记本电脑成了他除足球外最亲密的伙伴。

他的公寓房间被教授特意安排改造过了,书桌很大,配了高清大屏显示器,墙壁做了简单的隔音处理。

温格教授很贴心,这是专门为了满足严渊上网课的需求。

但即便如此,当严渊需要参加实时线上讲座或小组讨论时。

他依然会特意选择晚上或绝对无人打扰的时间段,戴上耳机,隔绝外界杂音。

屏幕上,教授在讲着复杂的算法推导或艰深的计算机架构理论,严渊的笔记本上已经密密麻麻写满了笔记。

他的思维高速运转着,试图跟上那些跳跃的逻辑链条。

大多数时候,他能依靠强大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基础去理解。

但计算机科学毕竟是顶尖学府的顶尖专业,挑战无处不在。

一些理论概念过于抽象,或者某些编程作业中遇到的刁钻bug,会让他卡壳。

这时,工作邮箱就成了他求助的渠道。

对克里斯教授,他会把问题整理得非常清晰:第几课第几章的哪个概念没理解,或者哪段代码在哪个预期输入下产生了意外输出,并附上自己的思考过程和尝试过的解决方案,态度恭敬而条理分明。

克里斯教授总是很热情地回复,解答往往一针见血,有时还会额外提供一些延伸阅读链接。

有时候克里斯教授忙的话,严渊会通过邮箱找林见微求助。

在邮件交流中,严渊才更加清晰的认识了林见微。

的确像克里斯教授说的那样,她很专业。

林见微回复工作邮件从不拖沓,内容简洁精准,直指问题核心,多余的寒暄一句没有。

比如严渊某次发邮件说:

【林学姐,您好,我是计算机科学本科新生严渊,关于线上学习平台ELearningForge上的programming paradigms课程Lab03自动评测系统的环境配置部分……我已经确认JdK pAth和库路径无误,也重启了多次。

能否麻烦学姐帮忙查看是否是平台端的已知问题?或者提供更具体的调试建议?附件是我的环境配置详细截图和错误日志。谢谢您!祝工作顺利。】

发这样的邮件时,严渊多少有点觉得“不好意思”,一方面是他确实有问题,一方面是他确实对林见微有好感。

尽管伴随着心理上的不好意思,但严渊也选择的是那些能合理联系到助教帮忙的问题。

林见微的回复果然很快,几小时后邮件就来了:

【严渊同学,你好。Errorcode 102通常是特定依赖库版本不匹配造成的平台容器内部编译环境问题,已核实,该Lab环境需……配置后重新在平台构建容器环境即可解决。祝学习顺利,林见微。】

精准,高效,没有任何废话,连个句号都透着专业和距离。

几次邮件往来后,关于平台使用的基础问题基本解决。

严渊需要找一个更自然的突破口来触及私人联系方式。

一次关于课程结构导论作业提交方式的询问邮件往来快结束时,他灵光一现,在邮件的最后补充道:

【另,林学姐,非常感谢前几次的及时指导。还想冒昧请教一个非技术性问题:关于必修的几门核心课程(离散数学、算法分析)后续研讨课的线上协同工具选择问题,邮件沟通有时略显滞后。请问学姐是否方便留一个通讯方式(如wechat\/whatsApp)?

若有紧急事务可更快沟通,也会尽量减少对学姐工作时间的打扰。此系学务所需,盼理解,打扰之处,先行致歉。】

这封邮件,或多或少就带点严渊的“私心”了。

只是邮件交流的话,他很难去更多了解林见微,所以他想得到林见微的私人联系方式。

严渊发出邮件后,坐在电脑前竟有点难得的紧张感。

他不知道自己这个理由是否能通过冰山学姐的审查。

这次回复就没有之前回复的那么快了。

直到第二天下午,邮箱才响起新邮件提示音。

【严渊同学。你好,此类事务通常可通过邮件或平台预约我的office hour(周二下午2-4点)解决。若确有紧急且邮件\/平台无法处理的学务协调问题,可联系以下围信(xxxx),此联系方式仅供紧急学务协调使用。其他问题请优先通过邮件或office hour渠道。林见微】

文字依旧是公事公办,但是附带了一个绿泡泡号码。

严渊松了口气。

他立刻拿出手机,打开微信,搜索那个账号。

林见微的头像是一张拍得很专业的城市天际线剪影照片。

(后来严渊才知道那是杭州西湖边的宝石山俯拍)

她的昵称就是自己英文名简称“J.L.”。

严渊在好友申请备注里用中文一丝不苟地写上:

“帝国理工计算机专业新生 严渊 学务协调”。

好友申请很快被通过了。

加上私人联系方式后,严渊没有冒进。

他等了两天,期间继续专注于训练和比赛,学习。

直到周末阿森纳主场干净利落地赢下联赛第3轮主场对埃弗顿的比赛后(严渊贡献1个进球,1次助攻)。

他感觉心情比较放松,才斟酌着在微信上发出了第一条信息:

【林学姐,晚上好,抱歉打扰,上次提及线上学习工具的问题已经解决了,多谢学姐之前的指点。我是华裔,我小时候去过中国,我很好奇学姐是来自哪个城市?】

他保持着这种轻松的闲聊状态,同时保持了学生请教的口吻,试图显得无害。

信息发出后,他把手机放在一边,继续复盘比赛录像。

过了大概一个多小时,手机屏幕亮了,林见微回消息了,只有两个字。

【杭州。】

两个字,外加一个句号,回答了他的问题,也再次清晰画出了边界感,私人话题到此为止。

严渊看着这简短的两个字,反而觉得有点意思。

这位学姐真是惜字如金。

他再接再厉,这次用了家乡话题做切入点:

【我听说过杭州,很棒的城市。我爸爸以前去过杭州旅游,我听他提起过,西湖和灵隐寺感觉挺不错的。我之前听教授说过,学姐来帝国理工之前是在浙大读书吧?】

这次他把克里斯教授搬出来了,表明信息的来源是“官方渠道”,减少打探**的嫌疑。

依旧高情商.\/

这次,林见微的回复似乎没那么抗拒了,多了几个字:

【是的,在浙大读了本科】

依旧是简洁,但至少确认了信息。

【真的很厉害,帝国理工和浙大都很顶尖,学姐在英国这边还习惯吗?比如饮食这方面,伦敦的中餐选择挺多的。】

严渊继续小心翼翼地推进。

【还行,我不怎么挑食】 林见微的回答依旧是高度概括。

严渊决定抛出一点关于自己的信息:

【说到中餐,挺巧的,我爸妈经营餐馆有段时间了,最近正在伦敦准备开新分店,很快就要开业了,到时候欢迎学姐有空去捧场尝尝,应该不会让你失望】

这次信息量比较大,透露出家里的背景(开餐馆),地点(伦敦),还发出了一个模糊而礼貌的邀请。

严渊把自己放在了一个适合学生之间聊天对话的姿态。

林见微的回复没有立刻到来。

过了几分钟:

【谢谢你的好意,有机会的话再说,目前新学期刚开始,学业比较紧张,暂时没时间】

礼貌的婉拒,但婉拒得很得体,也没把路完全堵死,用了“暂时没时间”和“有机会再说”。

比起之前冷硬的“嗯”。

语气似乎……

稍稍缓和了那么一丝丝?

严渊没有再纠缠。

【完全理解,学姐加油!(加油emoji)】

他懂得适可而止。

……

接下来的日子,严渊继续在自己的生活中稳定前行。

训练场上,他持续着高光表现。

他和阿什拉夫在右路的配合越来越有默契,时常成为进攻的爆点。

体能和对抗能力也随着英超节奏的深入而不断适应和提升。

健身房加练力量、游泳增加耐力、赛后积极恢复都成了日常必修课。

学业上,挑战从未停止。

严渊的作息几乎压缩到了极限:

? 清晨:阅读电子教材,预习当天课程内容。

? 上午:参加线上直播课(有时因为时差是深夜或凌晨录播),同时做好笔记。

? 下午:通常在科尔尼基地进行当天的正式训练课(包括技战术、身体对抗、体能)。

? 傍晚\/晚上:训练结束后回家,花1-2小时完成线上作业、编程练习、复习笔记,同时复盘比赛,学习更多的比赛内容。

偶尔在学习上遇到卡壳的问题,他会整理好,要么发邮件请教克里斯教授,要么在绿泡泡上“厚着脸皮”咨询林见微。

通常他会选择后者。

即使林见微的回复是冰冷的文字,甚至常常要到第二天才有回音,但往往能一针见血解决问题。

随着日程排满。

严渊的社交生活几乎为零了。

唯一的外出,就是偶尔开车去父母的新餐馆帮忙试菜或看看装修进度。

队友们的“蹭车”计划因为严渊的时间表过于紧张而暂时搁浅。

林见微在绿泡泡上的存在感依旧很低。

回复仅限于解答学术疑问,简短精准。

私人话题被严渊刻意控制到最少,只在偶尔遇到家乡菜或特别思念某种味道时,他会鬼使神差地在完成学术请教后,稍微提一句。

【学姐,我们明天的午餐,据说食堂有西湖醋鱼,这道菜应该非常好吃吧。[笑脸表情]】

其实,阿森纳食堂里根本就没有西湖醋鱼这道菜。

严渊是为了和林见微有共同话题才这么说的,他在网上搜了杭州美食,出来的第一美食确实是西湖醋鱼。

一般在严渊主动寒暄,试图通过共同话题聊天的时候。

林见微对严渊此类消息的反应通常是:

零回复。

偶尔会在隔了大半天后回一个:

“嗯”或者“[握手表情]”。

但也正是这种几乎忽略的反应,反而让严渊觉得有点“真实”,没有被彻底拉黑或呵斥的疏远感。

或许她只是真的觉得这是毫无营养的碎碎念,不值得浪费时间回应?

然而,就在严渊几乎沉浸在这种紧张但有序的节奏中时,一个更大的旋涡即将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进去。

欧洲冠军联赛的战幕即将拉开。

一天训练开始前的战术会议室内,气氛变得异常严肃。

巨大投影屏幕上展示着刚刚抽签揭晓的欧冠小组赛分组结果:

Group E:

?尤文图斯

? 阿森纳

? 瓦伦西亚

? 伯尔尼年轻人

战术会议室,温格和他的助手站在屏幕前。

教授的表情异常凝重。

“先生们,”温格推了推眼镜,声音沉稳却带着无形的压力,“欧冠小组抽签结果出来了,同组对手你们都看到了,瓦伦西亚在西甲常年有竞争力,客场不好打,年轻人是瑞士冠军,主场优势也很明显。但是……”

他的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个球员,最终定格在尤文图斯的队徽上。

“我们小组最大的挑战,毫无疑问,是尤文图斯。” 他停顿了一下,加重了语气,“原因只有一个: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

这个名字像一记重锤敲在更衣室里。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屏幕上切换到了c罗身穿尤文黑白间条衫的照片,眼神锐利如鹰。

“他在今年七月份离开了皇马,加盟了尤文图斯。”温格继续说道,“他的进球能力、决定性作用,我想不需要我过多强调。34岁了,看看他在联赛的表现,他不会停止进球。尤文图斯得到他,就像在坚固无比的岩石地基上,又加装了一座超级火力炮台。”

教练组接着开始播放尤文图斯这赛季的联赛比赛片段剪辑,重点当然是c罗。

标志性的头槌轰炸、门前抢点、禁区外势大力沉的远射、以及他永远不会停止的冲刺和无球跑动……

他的画面极具冲击力。

“我们对阵尤文的两场比赛,”温格的声音异常严肃,“将是决定我们小组能否出线,甚至小组头名的关键之战。这意味着,我们需要从防守组织、中场拦截、到前场施压,构筑起前所未有的严密体系。尤其是右路和中卫之间的结合部……”

温格的目光有意无意地扫过贝莱林和拉姆塞等防守球员,“……需要格外警惕c罗的内切和后点包抄。”

他又看向中前场球员:

“进攻端,我们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速度和技术优势。

尤文的防守体系成熟而稳固,打破它需要更灵活的穿插和更精准的最后一传、一射。当然,”

温格的目光最终落在严渊身上,带着一丝期许,

“严,保持你的门前感觉和冲击力,在这种级别的对抗中,把握机会就是一切。”

接下来的日子,科尔尼基地的训练重点悄然转向。

尤文图斯的比赛录像分析成了每天的必备环节。

教练组开始调整战术板的细节:如何在阵地防守中锁死c罗(至少是尽量限制他?),如何压缩尤文中场(皮亚尼奇等)的出球空间,如何在反击中利用c罗有时参与度较低的防守弱点快速推进……

针对性的位置训练也更多了:

边后卫防守边锋内切和传中的专项练习;中卫协防高球和快速转身应对反越位的配合演练;锋线球员在高压逼抢下接球、处理球的临门一脚强化训练……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大战将至的紧张和兴奋。

这些年轻的队友们在训练间隙聊天,话题也离不开尤文和c罗:

年轻的萨卡感叹道:“老天,一想到要面对面防c罗…”

佩佩笑了笑说:“别想太多,布卡约,做好我们该做的就行,我了解克里斯蒂亚诺,他很棒,我们同样很棒。”

厄德高说:“严,你那天的穿裆传球再来几个?”

……

训练场上更加投入,对抗也更激烈。

严渊也不例外。

研究尤文防线特点成了他的新功课。

他在训练中更主动地与厄德高、罗德里,拉姆塞,詹姆斯麦迪逊等中场核心练习配合跑位,力求在高压下也能打出有效连线。

体能训练也额外加强了一些,为之后应对尤文的高强度对抗做准备。

网课间隙,他甚至会短暂地跳出代码世界,在网上找一些尤文本赛季的集锦片段快速观看。

屏幕里那个男人标志性的庆祝动作和进球后坚毅的眼神,像是一座巍峨的山峰,横亘在通往欧冠的路上。

第二次了,严渊将第二次面对这个男人。

(严渊,林见微小剧场。

后来,严渊和林见微回杭州见家长的时候,林见微带严渊去西湖边特意吃了一次西湖醋鱼,

严渊吃了一口后,艰难咽下,放下筷子,对林见微说,

“我突然明白当年我给你发的那条消息有多蠢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林见微直接被严渊逗得笑哭。

林见微从小到大的乐趣之一就是看外地人吃西湖醋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