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九界说书人:一张嘴翻覆三千大劫 > 第436章 本源神谕问初心,故事意义何所寻,裴砚论道宇宙巅

那三道终极疑问,如同三座由概念本身铸就的无形神山,沉甸甸地压在裴砚的神魂之上。每一个字,都蕴含着宇宙叙事的终极法则,足以压垮任何一位试图窥探其奥秘的存在。

“汝以话本定义秩序,然,故事之意义,于宇宙何益?于众生何益?于‘我’……何益?”

这不仅仅是提问,更是审判。

裴砚感觉到,自己的神魂仿佛被置于一个无边无际的审判庭。高悬在上的,是那不可名状、不可直视的“故事本源”。而在那无穷遥远的旁听席上,他能清晰地感知到一道道或戏谑、或冷漠、或好奇的目光。

那是宿命主宰,是终末主宰,是那些隐藏在时间长河与维度夹缝中的古老存在。整个宇宙,在这一刻都化作了考场,他裴砚,是唯一的考生。他的答案,将成为一场响彻诸天的“宇宙直播”。

压力,前所未有的压力,让他的思维几乎凝固。每一个念头都变得无比沉重,仿佛要耗尽他全部的心力。他建立话本世界,重塑秩序,这一切的意义何在?他自以为是的道,难道只是自娱自乐的泡影?

就在这心神即将失守的刹那,裴砚的意识忽然一阵恍惚。

他仿佛回到了很多年前,回到了那个潮湿闷热的午后。小小的他,正趴在青竹观后山的墙头,满心欢喜地偷听着观中老道讲述那永远也听不完的评书。那是他第一次感受到故事的魅力,一个崭新世界的门,就此推开。

画面流转。他被逐出门派,流落街头,饥寒交迫。为了一个馒头,他鼓起勇气,在人来人往的街角,用干涩的嗓音,讲出了人生第一个完整的故事。当第一枚铜板带着清脆的响声落入破碗时,那份喜悦与尊严,比任何灵丹妙药都更能滋养他枯竭的身心。

而后,是那一幕幕刻骨铭心的相遇。

青丘月下,苏九璃狡黠的眼眸中,闪烁着对《聊斋》故事的痴迷与好奇,那份源自血脉的孤独,在故事里找到了共鸣。

太上忘情宗,顾清晏如冰山雪莲般的身影,因《神雕》中的情爱纠葛而道心微澜,冰封的心湖第一次泛起涟漪。

人间皇城,沈砚秋手握《三国》书卷,于权谋争斗中窥见治国安邦的大道,女帝的威仪之下,多了一份运筹帷幄的从容。

北境沙场,楚昭听着《天龙》里的侠之大者,金戈铁马的豪情与家国天下的重担,在故事的激荡下,化作了更为坚定的守护信念。

过往的一点一滴,如涓涓细流,汇入他几近干涸的识海。这些不是虚无缥缈的道理,而是他一步步走来,最真实、最滚烫的足迹。

也就在这时,四道温润而坚定的意念,通过那无形的的魂丝,悄然注入裴砚的神魂深处。

苏九璃、顾清晏、沈砚秋、楚昭,她们四人此刻正默默站在裴砚身后,虽无法言语,却将自己对“故事”的全部理解、全部情感、全部寄托,毫无保留地传递了过来。

有苏九璃的灵动与深情,她认为故事是情感的羁绊,是跨越种族的慰藉。

有顾清晏的清冷与彻悟,她认为故事是心魔的映照,是勘破虚妄的法门。

有沈砚秋的格局与胸怀,她认为故事是智慧的传承,是凝聚人心的史诗。

有楚昭的刚毅与热血,她认为故事是信念的火种,是激励英雄的战歌。

四股截然不同,却又殊途同归的力量,如四道清泉,瞬间洗去了裴砚心头的滞涩与惶恐。他不再是一个人面对这宇宙级的考题!

“于宇宙何益?”

裴砚的思绪开始飞速运转。他想到了那冰冷死寂的黑暗虚空,想到了那些按照固定法则运转亿万年的星辰。它们宏伟、壮丽,却也单调、无情。而故事,便是在这无垠的画卷上,点缀其间的星辰。或许渺小,却赋予了这片星空以“色彩”与“温度”,赋予了那些冰冷的星体以“神话”和“传说”。

“于众生何益?”

这个问题,他更有发言权。他想到了青石镇的说书摊前,那些贩夫走卒、引车卖浆者,因为一段荡气回肠的剧情而同仇敌忾,因为一个悲伤的结局而扼腕叹息。他想到了无数修士,从他的话本中感悟剑意,推演阵法,甚至堪破情劫。故事,是蒙昧者的启迪,是疲惫者的港湾,是求索者的阶梯,更是智慧的载体,情感的共鸣,精神的寄托!

前两个问题,答案已然在胸。

可第三个问题,却如一道无法逾越的天堑。

“于‘我’何益?”

“我”,即是“故事本源”。它本身就是万千故事的集合体,是叙事法则的化身。它还需要从自己这个小小的、新兴的话本世界里,得到什么?给它已有的东西,那是重复。给它没有的东西……它还有什么没有?

就在裴砚苦思冥想,陷入瓶颈之际,他界面上,那被点亮的金色纹路忽然光芒大盛。一行关于“故事本源”的解析资料,仿佛得到了某种权限,终于在他眼前清晰浮现:

【特性:渴望‘新奇’与‘独特’的叙事结构,排斥‘重复’与‘绝对的虚无’。】

轰!

短短一句话,如晨钟暮鼓,醍醐灌顶!

裴砚瞬间通透了。

他明白了!故事本源并非全知全能,它虽然拥有过去所有的故事模板,但它自身无法主动创造“全新的模板”。它像一个收藏了世间所有珍宝的巨龙,但它最渴望的,永远是它宝库里没有的那一件!

他的话本世界,他的“九界说书人系统”,其最大的价值,不在于重复讲述已有的英雄史诗或神魔传说,而在于创造“前所未有”的故事!

为这死寂的宇宙,提供新的“色彩”。

为这芸芸众生,提供情感的慰藉与“前行的力量”。

更为这渴望新奇的“故事本源”本身,提供“永不枯竭的创造力”与“全新的可能性”!

这,就是他裴砚的道!就是他所有话本存在的终极意义!

一股前所未有的自信与豪情,从裴砚心底升腾而起。他缓缓抬头,目光仿佛穿透了无尽虚空,直视着那无形的意志。

他整理好思绪,再无半分迷惘。他的声音,通过神舟之上无形的扩音法阵,清晰而沉稳地响彻了这片被锁定的宇宙空间,也响彻在每一位“旁听者”的心头。

“第一问:故事于宇宙何益?”

裴砚的声音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律,仿佛他不是在回答,而是在说一段新的书。

“晚辈以为,故事于宇宙,如画龙点睛之笔!宇宙广袤,星海浩瀚,然,若无故事,星辰不过是冰冷的顽石,法则不过是死寂的规条。正因有了《星辰演义》,才让凡人仰望星空时,看到的不再是距离与光年,而是牛郎织女的鹊桥,是夸父追逐的烈日!故事,让冰冷的星空有了温度,让死寂的规则有了灵动,这便是其一益!”

他的话语掷地有声,每一个字都化作叙事法则的涟漪,荡漾开来。

接着,他声音一转,变得更为温情,也更为厚重。

“第二问:故事于众生何益?”

“晚辈以为,故事于众生,如暗夜启明之灯!于凡人,《凡人列传》中一个个不屈的灵魂,让他们在困苦中看到希望;《聊斋》之言,警示人心,远比冰冷的律法更能教化世人。于修士,《三国》之权谋,可启迪智战;《蜀山》之剑意,可助其悟道。故事,传经验,承道义,聚人心,慰离别!使凡俗之躯,能有不朽之念;使困苦之境,能有希望之光!此为第二益!”

裴砚结合自己的话本,将道理阐述得淋漓尽致,充满了实例,令人信服。即便是那一直看好戏的宿命主宰,也不由得收敛了幸灾乐祸的意念,陷入了片刻的沉默。

这两个回答,堪称完美。

就在裴砚气势攀升至顶点,准备回答那最核心、最关键的第三个问题时——

异变陡生!

那浩瀚的“故事本源”意志,突然以前所未有的强度再次高度凝聚!它似乎对裴砚前两个答案产生了极大的触动,但这种触动,却化作了更为严苛、更为恐怖的考验!

原先那模糊的第三问,在这一刻骤然清晰,难度陡然提升了无数倍!

一道比之前更加威严、更加宏大的神谕,直接烙印在裴砚的神魂之上,取代了之前的问题:

“然,若‘新奇’亦会重复,‘独特’终将穷尽,汝之话本,凭何‘永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