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青娘的商业智慧 > 第3章 队伍的组建

青娘的商业智慧 第3章 队伍的组建

作者:喜欢香莓的A梦圆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1 07:59:41

苏州城的晨雾还未散尽,青韵染坊的前院已聚满了人。昨日青娘贴出“流动染队招募启事”,不到半日便有二十余人报名,今日是筛选的日子,染工、车夫、杂役一应俱全,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对新营生的期待。青娘、沈行舟、温景然坐在院中的长桌后,面前摊着报名者的名册,一场关乎流动染坊成败的“选人之战”,正悄然拉开序幕。

“第一位,周老栓。”温景然高声念出名字,一位头发花白却精神矍铄的老者走上前,双手捧着一本泛黄的“染布手记”,里面密密麻麻记着三十年的染布配方与心得。

“青娘姑娘,俺在染坊做了三十年染工,啥颜色的布都染过,去年还帮城西的裕隆染坊改过靛蓝染料的配方,”周老栓声音洪亮,“俺知道流动染坊辛苦,但俺身子骨硬朗,能扛住,就想跟着你们学新法子,也赚点养老钱。”

沈行舟翻开他的染布手记,看到“雨天染布需加三钱盐固色”“低温时茜红染料需多煮一刻”等实用贴士,眼中露出赞许:“周老伯,若让你用便携染缸染布,你觉得最该注意什么?”

“便携染缸薄,火力得稳,不然布容易染花;还有染料配比,路上若遇颠簸,得提前检查染料是否沉淀,”周老栓张口就来,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俺还带了自己配的‘防染剂’,染印花布时能防止颜色晕开,流动染坊用得上。”

青娘与沈行舟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认可。青娘笑着道:“周老伯,你被录取了,往后你就是流动染队的首席染工,负责把控染布品质,教其他染工学便携设备的用法。”

周老栓激动得连连作揖,捧着染布手记的手都有些颤抖:“多谢青娘姑娘!俺一定好好干,不辜负你们的信任!”

接下来的筛选中,又有两人脱颖而出。一个是二十岁的阿巧,一手印花手艺堪称一绝,能在丝绸上印出“出水芙蓉”“喜鹊登枝”等精细纹样,她还会用草木灰自制简易印花模板,正好解决流动染坊模板携带不便的问题;另一个是三十岁的阿力,曾是镖局的车夫,熟悉苏州周边的路况,能赶三匹马拉的大车,还会简单的修车技巧,对付山路颠簸最有经验。

“染工、印花工、车夫都有了,还缺个管账的杂役,得细心、会算账,还能帮着搬卸设备。”温景然看着名册,眉头微微蹙起,剩下的报名者中,要么只会蛮力不会算账,要么心思太细却扛不动重物,始终没找到合适的人选。

就在这时,院门口传来一阵清脆的脚步声,一个穿着青布长衫的年轻男子走了进来,手里提着一个算盘,身后跟着一个半大的孩子。“青娘姑娘,俺叫林小满,听说你们招流动染队的人,俺想来试试。”

林小满是苏州城有名的“账房学徒”,之前在绸缎庄帮工,因老板拖欠工钱才辞职,家里还有个六岁的弟弟要养。他虽没做过染坊杂役,却会算账、记账,还能扛着三十斤的布包走三里路,最关键的是,他熟悉苏州周边乡镇的绸缎庄与织户,能帮着联系客户。

“林小哥,若让你管流动染队的账,你会怎么记?”温景然问道,顺手递过一本空白账簿。

林小满接过账簿,提笔便写:“收入分‘染布费’‘定制费’‘加急费’,支出分‘设备损耗’‘染料采购’‘食宿开销’,每日结算一次,每周汇总一次,还要记‘客户预约表’,提前三天确认订单,避免浪费染料,”他一边写一边解释,“俺还会用‘流水账 分类账’两本账,流水账记日常收支,分类账记成本核算,这样青娘姑娘查账也方便。”

青娘看着他工整的字迹与清晰的账目分类,当即拍板:“林小满,你被录取了,往后你就是流动染队的账房杂役,管账、联系客户、搬卸设备,都归你负责。”

林小满激动得红了眼眶,拉着弟弟的手道:“多谢青娘姑娘!俺一定好好干,让弟弟能吃饱饭,还能上学堂!”

至此,流动染队的核心成员已确定:首席染工周老栓、印花工阿巧、车夫阿力、账房杂役林小满,再加上带队的青娘与负责设备维护的沈行舟(首趟随行),一支六人小队正式组建完成。

接下来的五日,是紧张的“岗前培训”。沈行舟带着众人熟悉便携设备:教阿力如何固定马车上的燃缸与锅炉,避免运输颠簸损坏设备;教周老栓与阿巧如何调节迷你锅炉的火力,如何用折叠染缸控制染布时间;教林小满如何清点染料、记录设备损耗,遇到突发情况该如何应对。

“阿力,马车上的染缸要用粗麻绳捆三道,每道都要绕着木架打结,”沈行舟一边示范一边叮嘱,“过山路时要放慢速度,若听到设备有异响,立刻停车检查,宁可晚到,也不能让设备损坏。”

阿力跟着练习了三遍,终于能熟练地捆扎设备,他拍着胸脯道:“沈大哥放心!俺赶了五年车,还没出过一次货损,保证把设备安全送到望亭镇!”

周老栓与阿巧则在染坊后院反复练习便携设备染布。周老栓发现,便携染缸虽小,却比传统染缸更灵活,只要控制好火力,染出的布料色泽更均匀;阿巧则用草木灰模板在白色丝绸上印花,再用便携染缸染色,成品的“芙蓉图”栩栩如生,比在传统染坊染出的还要精致。

“周老伯,你看这匹布的颜色,是不是比昨天更亮了?”阿巧拿着刚染好的茜红丝绸,兴奋地说。

周老栓凑近一看,笑着点头:“是亮了!你调整了染料的煮制时间,又控制了水温,这手艺越来越好了。往后在乡镇染布,咱们就能用这印花布吸引更多客户。”

林小满则跟着温景然学习记账与客户沟通。温景然教他如何记录“客户需求表”,标注每位客户的染布颜色、数量、交货时间,如何与绸缎庄老板谈判价格,如何跟织户解释“流动服务费”的合理性——“跟织户说话要亲切,告诉他们流动染坊能省往返路费,还能现场调整颜色,比自己送苏州城划算;跟绸缎庄老板说话要专业,强调咱们的染料品质与染布效率,让他们觉得合作能赚钱。”

林小满学得格外认真,还自己总结了“沟通口诀”:“织户多聊家常,老板多聊利润,遇到质疑不急躁,拿出样品讲道理。”温景然听了,笑着道:“小满,你这口诀比我说的还管用,往后联系客户,就按你这法子来!”

培训的最后一天,青娘组织了一场“模拟出队”:从染坊出发,绕苏州城走一圈,模拟前往望亭镇的路线,途中模拟“设备异响”“染料撒漏”“客户临时加单”等突发情况,让队员们练习应对。

“不好!染料撒漏了!”模拟途中,林小满突然大喊,手中的染料包故意漏出几滴靛蓝染料,滴在马车上。

周老栓立刻跳下车,从工具包里拿出备用的棉布,快速擦干染料,又检查染料包的封口:“是绳子松了,重新捆紧就能用,没耽误多少时间。”

阿巧则从随身的布包里拿出一块白色丝绸,用撒漏的染料试染,笑着道:“这染料没坏,还能染布,咱们别浪费,正好给客户做样品。”

青娘看着众人有条不紊地应对突发情况,心中满是欣慰:“大家做得很好!流动染坊路上会遇到各种问题,只要咱们团结一心、沉着应对,就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

傍晚时分,模拟出队结束,众人回到染坊,青娘在院中摆了一桌简单的饭菜,算是为流动染队饯行。桌上的红烧肉、炒青菜、米酒,都是大家爱吃的,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对未来的期待。

“明日咱们就出发去望亭镇,这是咱们流动染坊的第一站,也是咱们开拓江湖市场的第一步,”青娘举起酒杯,对众人道,“我希望咱们能像一家人一样,相互扶持、相互帮忙,把流动染坊做好,让青韵染坊的名字,传遍苏州周边的每个乡镇!”

“好!”众人齐声应和,酒杯碰撞的清脆声响,在染坊的暮色中回荡。周老栓捧着酒杯,眼中满是坚定:“俺活了五十岁,第一次觉得染布这行当还能这么做,往后俺就跟着青娘姑娘,把流动染坊做火!”

阿巧也笑着道:“俺要把印花手艺教给乡镇的织户,让他们的布卖得更好,也让更多人知道咱们青韵染坊的好!”

沈行舟看着眼前的场景,对身边的温景然轻声道:“这支队伍,有经验、有活力、有默契,定能把流动染坊做好。咱们没选错人。”

温景然点头,翻开新的账簿,在首页写下“流动染队第一队成员名录”:周老栓、阿巧、阿力、林小满、青娘、沈行舟(首趟),每一个名字旁都画了一个小小的笑脸,像是在为他们加油鼓劲。

夜色渐深,染坊的灯火渐渐亮起,队员们还在收拾明日出发的行李:周老栓带着他的染布手记与防染剂,阿巧带着她的印花模板与草木灰,阿力检查着马车的车轮与缰绳,林小满则把账簿与算盘仔细收好,还特意给弟弟买了一块桂花糕,放在随身的布包里。

青娘站在院中央,望着忙碌的队员们,心中明白,流动染队的组建,不仅是凑齐了几个人,更是凝聚了一群为生活、为梦想奋斗的力量。他们中有经验丰富的老染工,有心灵手巧的年轻姑娘,有踏实肯干的车夫,有聪慧好学的账房,还有愿意带领他们开拓新市场的自己。

明日,他们将踏上前往望亭镇的旅程,带着便携的染坊设备,带着对未来的期待,在江湖的土地上,书写属于青韵染坊、属于他们每个人的商业传奇。而这支刚刚组建的小队,便是这段传奇最坚实的开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