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青娘的商业智慧 > 第57章 匠心立异,商路拓宽

大乾朝的六月,蝉鸣聒噪着掠过城隍庙的街巷,青娘染布庄总号的前厅里,却比往日更添了几分热闹。几匹色泽别致的布料挂在显眼处,薄荷青的素雅、艾草绿的温润、栀子黄的明艳,引得进店的客人频频驻足,指尖轻抚过布料时,无不惊叹于那细腻的质感与淡淡的药草香。

青娘正陪着城南“锦绣阁”的周掌柜查看布料,周掌柜拿起一匹艾草绿的绸缎,眉眼间满是赞许:“青娘掌柜,你这‘本草香染’果然名不虚传,色泽比寻常染料鲜活,还带着安神的香气,若是做成夏衣,定然大受欢迎。我这次要再加订五十匹,赶在七月初的庙会前上架。”

“周掌柜放心,三日后定能给您送到府上。”青娘含笑应着,又指着另一匹带有暗纹的布料,“这是我们新试做的‘香染提花’,在染布前先织出暗纹花样,染色后纹路更显雅致,若是用于小姐们的闺装,再合适不过。”

周掌柜眼睛一亮,当即又添了二十匹提花布料的订单。送走周掌柜,账房老李乐呵呵地捧着账本过来:“东家,这几日‘本草香染’系列卖得极好,光是散客订单就比上月多了六成,还有三家外地商户派人来洽谈批发,您这差异化的法子,真是太妙了!”

青娘却没有松气,接过账本翻了两页,指尖在“原料成本”一栏轻轻点了点:“眼下销量是上去了,但艾草、薄荷这些药材染料的成本比普通草木染料高三成,若是只靠零售和小批量订单,利润还是有限。而且码头区的分店刚开业不久,那边商户多是做批量布匹生意,寻常香染布未必能契合他们的需求。”

老李闻言也收敛了笑意:“您说的是,码头区的赵掌柜昨日还派人来问,能不能做些耐磨损、颜色沉稳的布料,说是往来的商船船员要做工装,量很大,但预算不高。”

青娘沉吟片刻,让老李去整理码头区的客户需求与布料成本明细,自己则提着一匹刚染好的藏青色布料,往沈记茶庄走去。此时沈行舟正在后院晾晒新到的云雾茶,竹编的茶匾整齐排列,茶香袅袅。

“沈兄,忙着呢?”青娘笑着走进院,将布料递过去,“你看看这颜色,能不能满足码头商户的需求?”

沈行舟放下手里的茶筐,接过布料细看,又摸了摸质地:“这藏青色沉稳耐脏,质地也厚实,倒是适合做工装。怎么,码头分店遇到难题了?”

“是啊,赵掌柜说有商船要订大批工装布,预算有限,但又要求耐磨损,普通布料容易褪色,本草香染的成本又太高,正愁着怎么平衡。”青娘叹了口气,坐在石桌旁,“之前应对和顺染坊的价格战,靠‘本草香染’打开了高端市场,但中低端的批量需求也不能丢,毕竟码头区是咱们扩张的重要据点。”

沈行舟给她倒了杯凉茶,思索道:“码头商户注重实用与成本,咱们可以针对他们开发一款‘粗纺香染’。用粗棉布料做底,染料选成本较低但耐晒的药材,比如野菊花、蒲公英之类,既能保留香染的特色,又能控制成本。我认识几个做粗棉贸易的商户,倒是可以帮你联络,拿到低价原料。”

“这个主意好!”青娘眼前一亮,“野菊花染出来的土黄色也沉稳,正好适合工装。只是不知道这些药材染色的稳定性如何,还得请温兄帮忙调试。”

两人正说着,温景然背着药箱走了进来,手里还提着一个布包:“我刚从城外药农那里回来,听说你们在商量码头区的布料需求?”他将布包放在桌上,打开后里面是几种晒干的药材,“这是我寻到的野菊花和蒲公英,之前试过用它们染色,色泽稳定且耐磨损,成本比艾草低不少,正好能用上。”

青娘看着桌上的药材,又看了看沈行舟与温景然,心中暖意涌动:“每次遇到难题,你们都能帮我想到办法。这次开发‘粗纺香染’,还得劳烦温兄调试工艺,沈兄联络原料和客源,我来安排染坊生产与品质把控。”

“咱们是伙伴,自然要互帮互助。”温景然笑着拿起药材,“我今日就去染坊,和工匠们一起试染,争取明日就能出样品。”沈行舟也应声:“我下午就去见粗棉商户,谈妥原料价格后,立刻通知你。”

三人说定后便分头行动。温景然到染坊后,立刻带着工匠们搭建新的染缸,按照比例熬制野菊花与蒲公英的汁液,反复调整浸泡时间与温度。起初染出来的布料色泽不均,温景然便熬夜查阅医书与染布古籍,发现野菊花汁液需先经过日晒发酵,染色效果才更稳定。他亲自守在染坊,盯着工匠们发酵染料、浸泡布料,直到第三日清晨,终于染出了一批色泽均匀、质地耐实的粗纺布料。

沈行舟那边也进展顺利,他凭借多年的商业人脉,以低于市场价一成的价格,与城外的粗棉商户签订了长期供货协议,还顺带联络了码头最大的“福运商行”——这家商行垄断了大半的商船布料生意,之前一直与本地的普通染坊合作,听闻青娘染布庄推出了低成本的香染工装布,掌柜的特意约了沈行舟面谈。

青娘拿到样品后,立刻带着布料赶往码头区的分店。分店掌柜赵虎早已在店外等候,见青娘到来,连忙迎上去:“东家,福运商行的王掌柜已经来了,正在里面等着呢。”

青娘走进分店,只见一个身着绸缎长衫的中年男子正翻看布料样品,神色带着几分审视。她走上前拱手行礼:“王掌柜,久仰大名,我是青娘染布庄的青娘,这是我们专为码头工装开发的‘粗纺香染’布,您请过目。”

王掌柜接过布料,反复揉搓查看,又放在鼻尖闻了闻:“这布料倒是耐实,颜色也沉稳,只是这香气能保持多久?若是洗几次就没了,可没什么稀奇。”

“王掌柜放心,”青娘早有准备,拿出一块洗过五次的样品,“这是经过五次浆洗的布料,香气虽淡了些,但依旧能闻到,而且色泽丝毫未褪。我们用的是温景然大夫特制的染制工艺,染料渗透力强,比普通布料耐用三成。”

这时,沈行舟也赶到了分店,笑着补充道:“王掌柜,我与青娘掌柜是多年伙伴,她的手艺与信誉,在城里是数一数二的。若是您愿意合作,我们可以给出批量折扣,还能根据您的需求调整颜色,后续原料供应也由我负责,绝不会耽误您的工期。”

王掌柜看着两人诚恳的态度,又对比了样品与普通布料的差异,终于松了口:“好,我先订两百匹试试水,若是质量真如你们所说,后续的工装订单就都交给你们。”

首笔批量订单敲定,青娘与沈行舟相视一笑。回到总号后,青娘立刻安排染坊分工,一部分工匠继续生产高端“本草香染”系列,另一部分则专注于“粗纺香染”的批量生产,同时制定了不同区域的供货方案:繁华街分店主打高端定制与零售,码头区分店专攻批量工装与商船布料,总号则负责统筹原料与订单调配。

为了进一步扩大差异化优势,青娘还想到了“定制化服务”的点子。她让人在各分店张贴告示,推出“私人香染”业务——客户可自带布料,选择心仪的药材染料与颜色深浅,甚至能在布料上染出简单的花纹图案。这一业务推出后,立刻吸引了不少达官贵人的家眷,有人特意带着上等绸缎来定制专属香染布料,还有些书生来定制带有墨香与药香结合的素色布料,生意越发红火。

然而,新的问题很快出现。随着订单越来越多,工匠们的手艺参差不齐,部分批量生产的“粗纺香染”布出现了色泽不均的情况。青娘得知后,立刻停下相关订单,召集所有工匠在染坊后院开课,亲自演示染制工艺,还让手艺最好的老师傅带徒弟,实行“师徒责任制”,每一批布料都要经过师傅查验合格后才能出厂。

温景然也主动帮忙,根据不同工匠的操作习惯,调整了染料的配比说明书,用简单易懂的图示标注出关键步骤,还在染坊放置了解毒的汤药,防止工匠们长期接触染料身体不适。沈行舟则利用自己的茶庄渠道,将“本草香染”布料与茶叶搭配成礼盒,送给外地的茶商,借助茶商的人脉,将青娘的染布生意拓展到了周边州县。

七月初的庙会如期而至,青娘染布庄在庙会设了摊位,将高端香染布、粗纺工装布与私人定制样品一并展出,还安排了工匠现场演示染布过程。围观的百姓络绎不绝,不少人当场下单,还有几个来自邻县的染坊老板,想出资学习“本草香染”工艺,都被青娘婉拒了。

“青娘掌柜,你这工艺若是教给我们,咱们一起做,生意不是更好?”其中一个老板不解地问。

青娘笑着摇头:“这工艺是我和伙伴们耗费心力研发的,更重要的是,我怕技艺外传后,有人用劣质药材以次充好,砸了‘本草香染’的招牌。若是各位真有合作意向,咱们可以达成原料供应协议,我提供药材染料,你们按照我的标准生产,这样既能保证品质,也能让大家都有钱赚。”

这番话让几位老板茅塞顿开,当即有两人与青娘签订了染料供应协议。庙会结束后,青娘染布庄的名声彻底传开,不仅在本地站稳了脚跟,周边州县的订单也源源不断地送了过来。

这天傍晚,三人坐在染布庄的廊下,看着伙计们忙着打包发往外地的布料,晚风带着药草与茶香,格外惬意。沈行舟给两人倒上茶:“如今高端、中低端市场都稳住了,周边州县的渠道也打开了,第二家分店的筹备可以提上日程了。我看西边的临县交通便利,商机不小,咱们可以先去考察一番。”

温景然颔首:“临县多山地,盛产多种药材,若是在那里开分店,原料供应会更方便,我还能在当地联络药农,建立药材基地。”

青娘捧着茶杯,望着天边的余晖,眼底满是坚定:“差异化不是一时之计,往后咱们还要不断创新工艺,根据不同地域的需求调整产品,这样才能在染布业站稳脚跟。临县的考察,就定在三日后吧,咱们三人一起去。”

沈行舟看着青娘自信的模样,嘴角扬起温柔的笑意;温景然则端起茶杯,轻轻碰了碰青娘的杯子,眼中满是支持。月光渐渐爬上染坊的屋檐,照亮了三人并肩的身影,也照亮了青娘染布庄越发宽广的商业之路。他们知道,未来或许还会遇到新的挑战,但只要三人同心,以匠心守品质,以创新拓商路,定能在大乾朝的染布业书写下更辉煌的篇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