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青娘的商业智慧 > 第51章 育苗基地初建成,府城布庄启新程

正月十五的青石村,还飘着年味的余温。村东头的荒坡上,却已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十几个村民正挥舞着锄头平整土地,陈砚站在坡顶,手里拿着一张图纸,时不时俯身指点大家如何划分育苗区、灌溉渠和仓库的位置。这里,就是青娘规划的草木育苗基地,也是青石村草木染产业链的第一步。

“陈砚兄弟,这块地平整好了,接下来该干什么?”李大叔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好了问道。他身后的土地已经被翻耕过,土块细碎,散发着新鲜的泥土气息。

陈砚走下坡顶,指着图纸说:“接下来咱们要按区域挖育苗床,每个育苗床宽三尺、长一丈,之间留一尺宽的过道,方便浇水和管理。另外,咱们还要在北边挖一条灌溉渠,把山泉水引过来,保证育苗床的水分供应。”

村民们立刻行动起来,有的用绳子丈量尺寸,有的用锄头挖育苗床,有的则去山上寻找石块,准备搭建灌溉渠的堤坝。青娘也来了,她手里提着一个竹篮,里面装着刚从府城买回来的菜籽饼,笑着对大家说:“大家辛苦了,这菜籽饼是给土壤增肥的,咱们把它掺在土里,能让种苗长得更壮实。”

说着,她蹲下身,拿起一把菜籽饼,均匀地撒在刚挖好的育苗床上,再用锄头把菜籽饼和泥土混合在一起。陈砚也蹲下来帮忙,两人配合默契,很快就完成了一个育苗床的施肥工作。村民们看着他们,脸上都露出了善意的笑容——大家都知道,青娘和陈砚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只是两人都忙着染坊和村里的事,还没正式定下婚事。

就这样,大家连续忙了半个月,育苗基地的基础设施终于建成了。育苗床整齐排列,灌溉渠蜿蜒曲折,北边还搭建了一间简易的仓库,用来存放种苗和农具。赵老园主也从邻县赶来,带来了二十斤优质的蓝草种子、十五斤野艾根和十斤茜草苗,还手把手地教村民们如何播种、育苗和管理。

“蓝草种子要先在温水里浸泡半天,让种子吸足水分,这样发芽更快。”赵老园主一边演示,一边讲解,“播种的时候,要把种子均匀地撒在育苗床上,再覆盖一层薄土,厚度以看不见种子为宜。浇水的时候要轻柔,避免把种子冲跑。”

青娘和陈砚认真地记着,还把赵老园主的话整理成文字,抄写在纸上,贴在仓库的墙上,方便村民们随时查看。赵老园主看着忙碌的众人,欣慰地说:“青娘,陈砚,你们做得很好。这个育苗基地建成后,不仅能满足你们染坊的原料需求,还能带动周边村子一起种植草木,形成产业规模。以后有什么问题,随时来找我。”

青娘连忙道谢:“谢谢您,赵老园主。要是没有您的帮助,我们的育苗基地也建不起来。等种苗长成后,我们一定第一时间给您送些新染的布,让您尝尝鲜。”

送走赵老园主后,青娘和陈砚开始组织村民播种。大家按照赵老园主的指导,先把蓝草种子浸泡好,再均匀地撒在育苗床上,最后覆盖薄土、浇水。看着播好种的育苗床,青娘心里充满了期待——她仿佛看到了不久后,这里长满了绿油油的蓝草、野艾和茜草,成为青石村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育苗基地的事安排妥当后,青娘就准备去府城考察布庄的选址了。出发前,她把染坊的日常管理交给了老周,又叮嘱陈砚多关注育苗基地的情况,有问题及时和她联系。陈砚送她到村口,手里拿着一个布包:“这里面是我给你准备的干粮和一些银子,路上注意安全。要是遇到什么困难,就去府城的‘悦来客栈’找王掌柜,他是我的朋友,会帮你的。”

青娘接过布包,心里暖暖的:“我知道了,你放心吧。我会尽快考察好选址,早点回来。育苗基地的事就辛苦你了。”

陈砚笑着说:“跟我还客气什么。你路上小心,我等你回来。”

青娘点点头,转身踏上了去府城的路。府城离青石村有五十里路,她雇了一辆马车,走了整整一天,才在傍晚时分到达府城。按照陈砚的嘱咐,她先去了“悦来客栈”,找到了王掌柜。王掌柜是个热心人,听说青娘是陈砚的朋友,立刻给她安排了一间干净的客房,还主动提出帮她考察布庄的选址。

第二天一早,王掌柜就带着青娘在府城里考察。府城的街道繁华,商铺林立,卖布的店铺也有不少,但大多集中在“锦绣街”。王掌柜指着锦绣街说:“青娘姑娘,这里是府城最热闹的商业街,人流量大,买布的人也多。不过这里的店铺租金比较贵,而且大多已经租出去了,很难找到合适的门面。咱们可以去旁边的‘棉布巷’看看,那里虽然不如锦绣街热闹,但租金便宜,而且离锦绣街近,也能吸引不少顾客。”

青娘点点头,跟着王掌柜去了棉布巷。棉布巷的街道虽然不如锦绣街宽,但很整洁,两边的店铺大多卖棉布和绸缎,还有几家小型的染坊。走到巷子中间,青娘看到一家店铺门口挂着“转让”的牌子,店铺面积不大,但地理位置不错,左边是一家绸缎庄,右边是一家裁缝铺,来往的顾客很多。

“咱们进去看看。”青娘说着,推开了店铺的门。店铺里面很宽敞,地面铺着青石板,墙壁干净,还有一个小后院,可以用来存放布料。店主是个中年妇人,听说青娘想租店铺,连忙热情地介绍:“姑娘,我这店铺位置好,租金便宜,每月只要五两银子。我因为要回老家照顾老人,才不得不转让。要是你诚心租,我还可以把店里的货架和柜台送给你,不用额外加钱。”

青娘心里很满意,她和王掌柜商量了一下,又仔细检查了店铺的结构,确认没有问题后,就和店主签订了租赁协议,一次**了半年的租金。店主很高兴,当天就把店铺交给了青娘,还把货架和柜台擦拭干净,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接下来的几天,青娘开始忙着装修店铺。她请了府城最好的木匠,把店铺的门面重新翻新,换上了新的木门,门上挂着一块牌匾,上面写着“青石草木染布庄”七个大字,字体苍劲有力,是她请府城有名的书法家写的。店铺里面,她按照染坊的风格,在墙上挂了几匹颜色鲜艳的草木染布和刺绣草木染布,还摆放了几个货架,用来陈列各种布料。后院也被整理出来,搭建了一个简易的仓库,用来存放布料和染料。

装修期间,府城的张掌柜也来看过几次,还带来了几个熟悉的布商,给青娘介绍生意。张掌柜笑着说:“青娘,你的布庄开起来,以后咱们就是邻居了。我会多给你介绍客户,让你的布庄生意兴隆。”

青娘连忙道谢:“多谢张掌柜。以后还要靠您多多关照。等布庄开业,我一定请您来喝开业酒。”

经过半个月的装修,“青石草木染布庄”终于装修好了。开业那天,青娘请了府城的戏班子来表演,还准备了很多小礼物,凡是进店的顾客,都能免费获得一小块草木染布。布庄门口挤满了人,大家都好奇地走进店里,看着墙上挂着的五颜六色的草木染布,不时发出阵阵赞叹声。

一位穿着华丽的夫人拿起一匹刺绣草木染布,仔细看了看,惊讶地说:“这布真好看,颜色鲜亮,刺绣也精致,比我在锦绣街买的布好多了。老板,这布怎么卖?”

青娘笑着说:“夫人,这是咱们青石村的刺绣草木染布,用纯天然的草木染色,手工刺绣,每匹布一两银子。要是您喜欢,可以先买一匹回去试试,要是不满意,随时可以来退换。”

夫人毫不犹豫地说:“好,我买两匹,一匹给自己做衣裳,一匹给我女儿做裙子。”

其他顾客也纷纷下单,有的买蓝布,有的买红布,有的买刺绣草木染布,没一会儿,货架上的布料就卖出了大半。青娘和雇来的伙计忙得不可开交,脸上却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王掌柜和张掌柜也来了,他们看着热闹的场面,高兴地说:“青娘,恭喜你,布庄开业大吉!以后你的生意一定会越来越红火。”

青娘感激地说:“多谢王掌柜,张掌柜。要是没有你们的帮助,我的布庄也开不起来。以后还要靠你们多多支持。”

开业当天,布庄的营业额就达到了五十两银子,远超青娘的预期。接下来的几天,布庄的生意依旧火爆,每天都有很多顾客慕名而来,有的甚至是从周边州县赶来的。青年也根据顾客的需求,不断调整产品种类,增加了儿童服饰、手帕、围巾等草木染制品,很受市场欢迎。

半个月后,青娘觉得布庄的生意已经稳定了,就准备回青石村看看。离开府城前,她把布庄的管理交给了雇来的李伙计,还制定了详细的管理制度,确保布庄能正常运营。张掌柜和王掌柜送她到城外,张掌柜笑着说:“青娘,你放心回去吧,府城的事有我们帮你盯着。等你下次来,我给你介绍更多的客户。”

青娘点点头,踏上了回青石村的路。坐在马车上,她看着窗外的风景,心里满是成就感——育苗基地建成了,府城的布庄也开业了,她的计划正在一步步实现。她知道,未来还有很多挑战,但只要她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把青石村的草木染做得更大更强,让更多人知道草木染的魅力。

回到青石村时,已是傍晚。陈砚早就在村口等着她,看到她回来,连忙跑过去,接过她手里的布包:“你回来了,一路上累坏了吧?育苗基地的种苗已经发芽了,长得很壮实,我带你去看看。”

青娘笑着点点头,跟着陈砚去了育苗基地。夕阳下,育苗床上的种苗冒出了嫩绿的芽尖,像一个个可爱的小精灵,在微风中轻轻摇曳。青娘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抚摸着芽尖,脸上满是温柔的笑容。

陈砚看着她,轻声说:“青娘,你辛苦了。府城的布庄开业顺利吗?”

青娘点点头,兴奋地说:“很顺利,开业当天就卖了五十两银子的布,后面几天的生意也很好。我还增加了儿童服饰、手帕等产品,很受顾客欢迎。”

陈砚高兴地说:“太好了!咱们的努力没有白费。以后咱们还要继续努力,把草木染做得更好,让青石村的草木染传遍天下。”

青娘看着陈砚,眼里满是爱意:“嗯,咱们一起努力。以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咱们都一起面对,永远不分开。”

陈砚紧紧握住青娘的手,两人相视一笑,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育苗基地里的种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为他们祝福,也在为青石村草木染的未来祝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