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青娘的商业智慧 > 第37章 媒体报道

青娘的商业智慧 第37章 媒体报道

作者:喜欢香莓的A梦圆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1 07:59:41

一、清晨的邀约

天刚蒙蒙亮,青娘便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叫醒。阿成急匆匆地跑进来,手里挥舞着一封信:\"掌柜的,《江右商报》的白先生派人送来信,说今日要来采访,还要给您拍肖像呢!\"

青娘接过信,快速浏览一遍,微微一笑:\"请他们巳时来。先把院子打扫干净,把数据公布表和防伪签样本摆出来。再备几样茶点,不要太铺张。\"

\"好嘞!\"阿成一溜烟跑了出去。

青娘转身回到案前,翻开\"媒体接待簿\"。这是她昨晚临时起意新立的簿册,用来记录每一次媒体来访的时间、主题、问题要点与答复口径。她提笔在第一行写下:\"巳时,《江右商报》,主题:茶路公所制度与数据透明。\"

二、采访的准备

巳时未到,白文远便带着一名摄影师傅来了。他穿着一件干净的长衫,手里提着一个黑色的木盒,里面装着采访本、钢笔和底片。摄影师傅则背着一台沉重的相机,肩上还挂着三脚架。

\"青掌柜,打扰了。\"白文远拱手为礼,\"今日想请您从制度的缘起讲起,再谈谈数据透明和未来的打算。\"

青娘点头,将他请进后院。院中的槐树郁郁葱葱,树荫下摆放着两张长桌,桌上整齐地陈列着盲测评分表、防伪签样本、互助簿、纠纷簿和一本厚厚的\"茶路标准文本\"。

\"白先生请看,\"青娘指着桌上的文本,\"这是我们的制度汇编。所有流程与标准,都写在这里。我们不讲故事,只讲方法。\"

白文远眼睛一亮,立刻取出本子记录。摄影师傅则在一旁选角度,准备拍照。

三、问答的力量

采访正式开始。白文远抛出第一个问题:\"青掌柜,您当初为什么要创立茶路公所?\"

青娘微微一笑:\"因为梅雨断供时,我看到了太多无序与无奈。小茶商被压价,老客被欺骗,好茶卖不出好价,次茶却充斥市场。我想,该有人站出来,把规则立起来。\"

白文远又问:\"数据透明会不会暴露商业机密?\"

青娘摇头:\"我们公布的是方法与结果,不是商业机密。比如盲测方法,任何人都可以学;比如准时交付率,这是对客户的承诺。透明带来信任,信任带来长久的生意。\"

\"那您如何看待同行的质疑?\"白文远追问。

\"质疑是好事。\"青娘坦然,\"质疑让我们更谨慎。我们欢迎所有人来验证我们的数据与方法。\"

白文远接连抛出几个尖锐问题,青娘都一一作答。她的语气平静而坚定,既不回避困难,也不夸大成绩。白文远越记越兴奋,不时抬头与摄影师傅交换一个眼神。

四、镜头下的制度

采访间隙,摄影师傅提出要拍几张工作照。青娘便请阿成配合,现场演示了防伪签的三种验法:看斜纹、摸边角、灯照隐线。她又泡了一壶春茶,按盲测流程完成一次完整的评分。

\"青掌柜,\"白文远忽然提议,\"能否拍一张您与沈公子并肩的照片?读者会喜欢看。\"

青娘愣了愣,随即点头。恰好沈行舟从公所回来,听闻此事,便笑着上前。两人并肩站在槐树下,摄影师傅按下快门,定格了这一刻。

白文远看着取景器,满意地点头:\"这张,会是头条。\"

五、背后的故事

采访结束后,白文远没有立刻走。他留下来,与青娘和沈行舟闲聊。他感慨道:\"我跑了这么多年新闻,见过不少商人。但像您这样,愿意把方法公开、把数据透明的,不多。\"

青娘笑了笑:\"我只是希望,后来者少走弯路。\"

沈行舟补充道:\"北方的商号已经来信,希望派人来学习。我们计划在下月办一个'茶路制度研习班',把盲测方法、防伪签规则和互助簿格式教给更多人。\"

白文远眼睛一亮:\"这个可以报道!我下个月再来,做一个专题。\"

六、报道的诞生

几天后,《江右商报》的头条赫然刊登了一篇题为《茶路新章——公所制度让数据说话》的长篇报道。文章详细介绍了茶路公所的成立背景、制度内容、数据透明做法和未来规划,并配发了三张照片:一张是青娘在演示防伪签,一张是盲测评分的场景,还有一张是青娘与沈行舟并肩站在槐树下的合影。

报道一经刊发,便在城中引起轰动。茶馆、市集、商号,处处有人在谈论这篇文章。有人赞叹青娘的魄力,有人佩服她的方法,也有人开始认真考虑加入公所。

七、口碑的回升

报道发布后的几日,青记茶号的门口热闹非凡。老客们纷纷上门续签,新客们则带着报纸来咨询。一位姓林的小茶商捧着报纸,激动地对青娘说:\"青掌柜,我读了报道,想加入公所。我也想按规矩做生意。\"

青娘笑了,将他请进院子,详细讲解了加入流程和所需材料。她又取出一本简化版的\"茶路标准文本\"递给他:\"先照着做,有不懂的随时来问。\"

林掌柜连连道谢,兴冲冲地走了。看着他的背影,青娘忽然觉得,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八、复盘与改进

午后,青娘召集公所的核心成员开了一个短会。她将报纸放在桌上,道:\"报道是好事,但我们不能停留在赞美里。我们要复盘,看看还有哪些可以改进。\"

她提出了三点改进意见:

1. 数据公布表增加\"异常数据\"一栏,让风险更透明;

2. 盲测流程增加\"复核人\"签名,避免主观偏差;

3. 互助簿增加\"案例索引\",便于查找与学习。

众人纷纷点头。沈行舟补充道:\"我建议再增加一个'读者来信'专栏,收集外界的意见与建议。\"

青娘赞同:\"好。\"

九、夜谈与远方

夜深了,公所的灯还亮着。青娘与沈行舟并肩坐在槐树下,桌上放着一壶温热的茶。风从树叶间穿过,带来阵阵清香。

\"报道出来后,北方的商号来信更勤了。\"沈行舟笑道,\"他们希望我们尽快派人过去。\"

青娘点头:\"等研习班办完,你就去吧。把我们的方法带去北方,让那边的茶商也看看,做生意可以不靠关系,不靠压价,靠的是规则与信任。\"

沈行舟看着她,眼中满是敬佩:\"你总是想得比别人远一步。\"

青娘摇头:\"不是远,是必须。路要走远,先要走稳。\"

她顿了顿,又道:\"行舟,等你回来,我们就把南北的制度对接起来。到那时,茶路就不再是片段,而是一条真正的线。\"

沈行舟郑重地点头:\"好。\"

十、尾声

第二日清晨,阳光透过槐树的缝隙洒在院子里。青娘站在门口,看着来来往往的茶商与客人,心中忽然涌起一股安定的力量。她知道,媒体的报道只是一个开始,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

但她也知道,只要制度还在,只要人心还在,这条路就会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青娘转身回到案前,翻开\"媒体接待簿\",在第一行的末尾写下:\"报道是镜子,也是鞭子。\"她合上簿册,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