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君夺臣妻之朕偏要她 > 第16章 上书房

君夺臣妻之朕偏要她 第16章 上书房

作者:泡芙小奶妈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1 07:34:35

紫禁城的清晨来得格外早,尤其是在皇子读书的上书房区域。

寅时末(约凌晨五点),天色还是一片墨蓝,仅东方天际透出一丝极淡的鱼肚白,凛冽的寒气渗入肌骨。

岳兴阿几乎是被嬷嬷从温暖的被窝里轻轻唤醒的。他揉着惺忪的睡眼,一时间不知身在何处。

待看到窗外依旧漆黑的天色和屋内陌生的陈设,才猛地想起自己已在宫中,今日便要开始伴读的生涯。

一股紧张感瞬间驱散了睡意。他不敢耽搁,立刻起身,在太监的伺候下迅速洗漱,换上早已备好的、与四阿哥规制相配但略有区别的伴读常服一件靛蓝色的宁绸袍子,外罩藏青色无袖坎肩,小小的身子被打理得一丝不苟。

卯时正,他准时出现在上书房门外。四阿哥胤禛也几乎同时到达。

胤禛穿着石青色皇子常服,小脸绷着,似乎也带着晨起的困倦,但眼神已然清醒,透着与年龄不符的沉静。

负责教导皇子启蒙的翰林院侍讲学士张英早已候在书房内。

见到两位小主子,张英一丝不苟地行了礼,并无过多寒暄,神色严肃。

书房内陈设简朴庄重,并无过多装饰。正墙上悬挂着康熙御笔亲书的“养正”二字匾额,下方是孔圣人画像。

几张紫檀木书案并排而列,案上笔墨纸砚早已备齐,摆放得规规矩矩。

胤禛率先在自己的书案后坐下,岳兴阿则依礼坐在他下首稍侧后的位置。

这是伴读的标准位置,既便于聆听师傅讲授,又不逾越身份。

张英清了清嗓子,并不因学生年幼而有丝毫松懈,开门见山道:“今日起,臣为四阿哥与伴读讲授《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有力,带着读书人特有的腔调,在寂静的清晨书房内回荡。

岳兴阿立刻收敛心神,努力跟上张英的讲解。这些内容,母亲早已为他启蒙过,但张英讲解得更为深入精辟,引经据典,他听得十分入神,偶尔遇到特别精妙处,眼中会流露出恍然大悟的亮光。

胤禛听得同样认真,腰杆挺得笔直,目光始终跟随者师傅,时不时还会提出一两个问题,虽稚嫩,却往往能切中要害,显露出过人的聪慧和深思。

一个时辰的经义讲授结束后,稍事休息,用了些简单的早点,便是习字课。

铺开宣纸,磨墨润笔。张英对书法的要求极为严苛,从执笔姿势、运腕力度到笔画结构,一一纠正,毫不容情。

岳兴阿在家时,母亲对他的字迹要求就极严,基础打得颇为扎实。

此刻他屏息凝神,一笔一划地临摹着字帖,虽笔力尚显稚嫩,但结构端正,笔画清晰,已隐隐有了几分骨架。

张英踱步到他身后,看了一会儿,微微颔首,难得地赞了一句:“笔意尚可,结构平稳。需持之以恒,不可懈怠。”

岳兴阿心中一喜,忙恭声应道:“是,谢师傅教诲。”

一旁的胤禛瞥了一眼岳兴阿的字,又看看自己的,小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笔下更加用力了几分。他天性要强,自是不愿被伴读比下去。

习字课后,已是辰时末(上午九点)。两人又被领至箭亭,开始练习骑射基础。

教授骑射的是健锐营挑选出来的侍卫教习,姓巴图,是个身材魁梧的蒙古汉子,说话声如洪钟。初时只是练习站姿、握弓、开弓的基本动作,枯燥且极其耗费体力。

秋日的阳光虽不烈,但一遍遍重复着拉弓的动作,岳兴阿很快便觉得胳膊酸痛不已,小脸上也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但他咬着牙,一声不吭地坚持着,努力模仿着巴图教练的每一个动作要领。

胤禛显然体力更好些,但同样练得十分认真,小脸憋得通红。

巴图教练看着两个一丝不苟的小人儿,粗犷的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神色,偶尔会洪亮地吼一句:“好!腰背挺直!力从地起!”

一上午的课程安排得紧凑非常,几乎没有任何嬉闹玩耍的时间。直到午时初,上午的课业才宣告结束。

岳兴阿只觉得又累又饿,胳膊都快抬不起来了,但精神却有一种奇异的亢奋。

他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受到“学业”二字的重量,也第一次体会到与身份尊贵的皇子一同学习的压力与动力。

午膳是在上书房旁的偏殿用的。饭菜精致,但并无过多花样,四菜一汤,荤素搭配。胤禛和岳兴阿相对而坐,默默用餐,遵循着“食不言”的规矩。

饭后有半个时辰的午休。岳兴阿回到住处,几乎倒头就睡。下午还有满语课和算术课等着他。

下午的课程相对轻松些,但同样需要全神贯注。直到申时正,一整天的课业才真正结束。

夕阳西下,将紫禁城的重重殿宇染上一层暖金色。岳兴阿跟着胤禛走出上书房,两人都显得有些疲惫,但胤禛的背脊依旧挺得笔直。

“今日的字,”胤禛忽然开口,声音依旧没什么起伏,“你写得不错。”

岳兴阿愣了一下,忙道:“四阿哥过奖了,阿哥的字才更有风骨。”

胤禛看了他一眼,没再说什么,径自往承乾宫走去。岳兴阿则恭敬地跟在他身后半步的距离。

回到承乾宫安排的住处,早有太监备好了热水。泡在温热的水中,岳兴阿才觉得浑身的酸痛缓解了些。

他看着窗外渐渐沉下的夜色,想起了母亲。

不知道额娘此刻在做什么?有没有想他?宫里的一天,漫长又充实,和他想象中完全不一样。

皇上、贵妃娘娘、四阿哥、张师傅、巴图教练…每一个人都那么不同。

他拿出母亲给他准备的小荷包,里面放着几块她亲手做的、耐存放的茯苓糕。

他小心地咬了一口,那熟悉的味道让他眼眶微微有些发热,但很快又忍了回去。

额娘说过,男儿有泪不轻弹。他要好好当差,不能让额娘担心。

接下来的日子,便如同这第一日般,规律而充实地上演着。岳兴阿逐渐适应了宫中的节奏和规矩。

他聪敏好学,基础扎实,又深知机会来之不易,学习起来格外刻苦努力,不仅经义文章进步很快,骑射基础也日渐扎实,连严厉的张英和粗豪的巴图都对他颇有赞许。

他与四阿哥胤禛的关系,也渐渐从最初的陌生拘谨,变得熟悉起来。胤禛性子冷清,话不多,但极其聪慧要强。

岳兴阿则性情温和,懂得谦让,两人一同学习,偶尔切磋,倒也算相处融洽。岳兴阿谨记身份,始终保持着恭敬,从不逾越。

每隔十日休沐前,梁九功总会“偶然”路过上书房,或是在他们下课的路上“巧遇”,状似随意地问问四阿哥和岳公子的课业起居。

岳兴阿总是恭敬地回答,言语间难免会流露出对母亲的思念和即将回家的喜悦。

而这些对话的只言片语,总会很快便传到乾清宫那位至高无上的帝王耳中。

玄烨通常只是淡淡听着,偶尔听到那孩子又得了师傅夸奖,或是骑射有了进步,唇角会几不可察地微微牵动一下。

听到他掰着手指头算休沐的日子,眼中则会掠过一丝极淡的、连自己都未曾察觉的笑意。

这深宫重重,课业繁重。

但对于那个被困在冰冷后宅中的女子而言,儿子每十日一次的归来,以及他眼中日益增长的光彩和见识,便成了她灰暗生活中,最明亮、最温暖的期盼。

而那只无形的手,依旧在遥远的大内,悄然关注着这一切,如同呵护着一株悄然破土、努力向阳而生的幼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