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到民国后,我靠演技杀疯了 > 第86章 白军阻扰义演:沪上百姓皆来捧场(2)

《槐语》的伴奏一响,舞台上的灯光“唰”地就亮了。于易初抱着把大提琴走上台,琴弓轻轻划过琴弦,一段悠扬的旋律瞬间冲散了刚才的不快。他的声音清越,带着医者特有的沉稳,唱到**时,突然抬手,指尖飞快地夹起几枚银针。他手腕微微一扬,手臂划出一道利落的弧线,银针稳稳钉在舞台两侧的木板上,针尖朝上,正好组成一个刚劲有力的“抗”字!

全场先是静了半秒,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一个大叔激动地站起来,巴掌拍得通红,那个最初被吓到的小囡囡也踮着脚喊:“于叔叔好棒!”连那两个白军小兵都看直了眼,手里的木仓不自觉地垂了下去。

“好!于教授好功夫!”台下的叫好声此起彼伏,于易初鞠了一躬,又唱了首《莫离》,歌声里的悲愤让不少老人红了眼眶,坐在前排的张大爷抹了把眼泪,从怀里掏出个布包,往募捐箱里塞了五块大洋。

于易初下场后,崔鹤眠提着个黑漆木箱上台了。他穿了件藏青色长袍,手里转着顶黑色礼帽,转得飞快,像朵旋转的花。“各位看官,今日我表演个不一样的,给咱们抗R助助兴!”说着,他把礼帽往空中一抛,抬手接住时,里面竟“扑棱棱”飞出一只白鸽,鸽脚上系着张红纸条,上面用毛笔写着“还我河山”四个小字。人群欢呼起来,崔鹤眠又抬手掀开木箱,里面突然冒出一串红灯笼,每个灯笼上都贴着“抗R必胜”的黄纸字,灯笼晃悠着,灯光映着台下的脸,满是振奋。

“好!再来一个!”台下有人喊。

崔鹤眠笑着鞠了一躬,手往木箱里一伸,竟摸出一叠红纸,上面印着“募捐清单”:“各位,咱们看魔术归看魔术,别忘了给前线的战士们捐点东西,哪怕是一块布、一粒米,都是心意!”

紧接着是方可夏,她穿了件浅紫色旗袍,抱着琵琶坐在舞台中央的红木椅子上。她指尖轻轻拨动琴弦,试了试音,柔美的歌声缓缓流出。她的声音软中带韧,唱到“等儿回家收河山”时,眼眶微微泛红,指尖按在琴弦上,泛出淡淡的白。一曲相思唱哭不少台下的百姓,大家恨不得把身上带的钱全掏出来,纸币摩擦的声响,竟成了歌声的伴奏。

再后来是赵权和裴晚卿的跨界戏曲。赵权的声音铿锵有力,裴晚卿的唱腔婉转悠扬,两人一个舞枪,一个甩袖,枪花与水袖在舞台上交织,竟出奇地和谐。

傅千澜和阮汀筠本就是一对沪上挂了号的情侣档。上台时,两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像一对翩跹的蝴蝶。后面节奏渐快,舞步里多了几分力量,像是在冲破什么阻碍——傅千澜抬手将阮汀筠高高举起,她的裙摆散开,像一朵绽放的红梅,追光打在他们身上,全场屏息,连呼吸都轻了几分。直到音乐落下,两人相视而笑,台下响起潮水般的掌声。连那八字胡军官都下意识地拍了两下手,又赶紧收回,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压轴的苏羡秋出场时,整个大厅的水晶灯都仿佛亮了几分。她穿了件银灰色的旗袍,上面绣着漫天星辰,手里握着两支狼毫毛笔,指尖还沾着点墨汁。音乐响起,她踩着节拍起舞,身段柔得像水,转着圈时,旗袍的下摆划出优美的弧线,像撒了把星星。倏地,她突然停在舞台中央的案前,双手各执一支笔,蘸了墨汁后,竟同时在宣纸上书写——左手写“还我河山”,右手写“抗R必胜”,笔锋刚劲有力,与她柔美的舞姿形成绝妙的反差。

“天哪!”台下有人惊呼,往前凑了凑,想看得更清楚。

苏羡秋写完,抬手将笔往案上一放,朝台下深深鞠躬,眼里闪着光,像是把所有的力量都倾注在了那八个字里。台下的掌声震得屋顶的灯都微微晃动,连才入场不久的外媒的记者都忍不住举起相机,“咔嚓咔嚓”地拍着。

轮到艾颐时,外面的秋阳已经西斜,透过窗户洒在舞台上,给她的旗袍镀了层金边。她接过话筒,指尖轻轻碰了碰麦克风,熟悉的旋律缓缓响起——是《海上秋歌》的宣传曲《向阳》。“秋日里的风,吹不散心头的光,就算夜再漫长,也会等到朝阳……”她的声音比平时多了几分柔和,却又藏着不屈的劲,唱到“我们手拉手,朝着太阳走”时,台下的人纷纷跟着哼唱,老人的沙哑、小孩的清脆、青年的激昂,混在一起,竟比任何乐器都动人。

表演结束后,艾颐没有下台,而是握着话筒往前走了两步。就在这时,观众席里突然站起来几个工人,他们手里举着纸板,纸板边缘被磨得发毛,上面用红漆写着“释放许老先生”,字迹虽不工整,却格外醒目。人群瞬间静了,刚才还热闹的氛围又沉了下去,有人疑惑地看着纸牌,有人转头问身边的人:“许老先生?是那个被说通R的许会长的父亲?”

那几个白军军官的脸色瞬间变了,八字胡军官刚要上前,就被艾颐的目光拦住。“各位乡亲,”她的声音沉了沉,带着几分郑重,“大家都以为许应麟先生是通R的汉奸,可你们知道吗?”她抬手往台下指了指,指尖微微颤抖,“你们现在能买到的平价粮食,前线占戈士用的部分军火,都是许应麟假装将沪上商会献给R军,在敌人眼皮子底下周旋来的!”

这话像道惊雷,全场瞬间炸开了。“真的假的?我上周买的米,就是商会发的平价粮,比外面便宜一半!”一个老妪激动地喊,声音里满是不敢置信。“我也是!我儿子在前线,上次来信说,他们收到的棉衣上印着‘沪商会’的字样!”一个中年男人站起来,眼里满是激动。

艾颐继续说,声音里带着一丝哽咽:“他把商会的钱换成军火,偷偷运往前线,运给我们的援军。他不是汉奸,他是为我们沪上百姓、为前线战士扛下骂名的义士!而今,我们的白军竟想通过软禁他的父亲——我们的许总长来逼迫他交出进步人士的名单,这难道不是让大家心寒吗?”

人群静了几秒,突然有人喊:“释放许老先生!”紧接着,更多人跟着喊,声音越来越大,震得窗户都嗡嗡响。那八字胡军官脸色惨白,手紧紧攥着木仓,指节泛白,却不敢再动——他要是这会儿动手,怕是要被百姓生吞了。

“我们捐钱!捐物资!不能让许老先生白受委屈!”不知是谁喊了一声,人群瞬间动了。一沓沓钞票往募捐箱里塞,恨不得连硬币都倒得干干净净。艾颐站在台上,看着眼前的场景,眼眶发热,她抬手抹了抹眼角,却见周衍正躲在柱子后面,相机镜头对着人群,快门声在喧闹中格外清晰——他要把这些都拍下来,让更多人知道沪上百姓的心意。

门口突然传来一阵骚动,几个才见过的香江老板带着三四个高鼻梁、蓝眼睛的外国人走进来,他们有的手里拿着相机拍着募捐镜头,还有的拿着录音设备随机采访现场的百姓。翻译把百姓和艾颐的话转述给他们,几个外国人连连点头,笔尖在本子上飞快地写着,嘴里还念叨着“chinese people are united(中国人民很团结)”。

突然,一个香江老板拉住艾颐,凑到艾颐耳边小声说:“艾小姐,你们的表演我看了,刚才的演说也很精彩。我们商会追加五万大洋的捐款!如果可行,我们回去后也会发动香江的商户一起捐!”

艾颐眼睛一亮,刚要说话,就瞥见角落里有个年轻的白军士兵。那小兵也就二十岁出头,脸上还带着点稚气,他趁着没人注意,偷偷往后门溜。跑得急,差点撞翻了旁边的木凳,凳子“哐当”一声倒在地上,他吓得赶紧回头看,见没人注意,又手忙脚乱地扶稳凳子,然后缩着肩膀,加快脚步跑了出去——显然是怕控制不住事态,要回去汇报。

那几个白军军官僵在原地,脸色青一阵白一阵。八字胡军官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又看了看手里的木仓,最终还是把木仓往腰里又塞了塞——他怎么也想不到,一个消失许久的女艺人,一场看似普通的义演,竟能有这么大的号召力。大到能让百姓团结起来,大到能让他们这些带木仓的人,连阻拦的勇气都没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