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到民国后,我靠演技杀疯了 > 第66章 见到指挥官:这情报能救很多人

穿过最后一条窄弄堂时,艾颐的旗袍下摆已经被划开了两道口子,沾着尘土和草屑。毒辣的日头悬在头顶,晒得她眼前阵阵发花,喉咙干得像要冒火,可攥着腰侧油纸包的手却始终没松——那油纸被汗水浸得发潮,边角微微卷翘。

弄堂口外就是西区的林荫道,往日里梧桐浓荫能遮半条街,此刻却静得吓人。路面上散落着几张被风吹得残破的报纸,还有个翻倒的洋车,车把断成了两截,漆皮被晒得剥落。远处隐约传来几声军号,短促而急促,混着蝉鸣,倒比方才的枪声更让人安心些——那是军区驻地的方向。

艾颐深吸一口气,理了理凌乱的头发,将沾在额角汗湿的碎发别到耳后,尽量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狼狈。她刚迈出弄堂,就被两个穿着灰布军装的士兵拦住了——他们背着步木仓,绑腿勒得紧实,军帽下的眼睛锐利如鹰,手里的木仓栓轻轻一动,警惕地盯着她:“站住!这里是军事驻地,闲杂人等不许靠近!”

“我不是闲杂人,”艾颐急忙开口,声音因为急促的呼吸有些发颤,却尽量保持清晰,“我找陈昂指挥官,有紧急情报要送——这是信物。”她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枚小小的铜制徽章,上面刻着个“安”字——那是地下交通站给她的凭证,只有陈昂和他身边的人才认得。

士兵接过徽章,借着阳光仔细看了看,又互相对视一眼,其中一个转身往驻地内跑,另一个则留在原地,依旧保持着戒备,却放缓了语气:“你稍等,我去通报。”

等待的几分钟里,艾颐靠在梧桐树干上缓了缓。树干被晒得滚烫,隔着薄薄的旗袍也能感受到热度,可她却觉得比在弄堂里安全——至少这里有穿着自己国家的军装的士兵。远处的军号声又响了一次,这次更清晰些,似乎是集合的信号,她的心又提了起来,忍不住往驻地门口望了望。

“跟我来。”方才进去通报的士兵很快跑了回来,语气比之前恭敬了些,“陈指挥官在作战室等你。”

艾颐跟着士兵往里走,才发现驻地比外面看起来更忙碌。操场上,士兵们正背着装备快速集合,步伐整齐,脚步声震得地面微微发颤;不远处的临时医疗点,几个穿着白大褂的医护人员正抬着担架往里面跑,担架上盖着的白布隐约能看见血迹;通讯兵抱着电报机穿梭在帐篷之间,电线在地上拉成一道道细线,像交织的大网。

所有人的脸上都带着紧绷的严肃,没人有多余的时间看她一眼,只有偶尔传来的口令声和装备碰撞声,构成这片空间里最紧张的节奏。艾颐跟着士兵穿过人群,脚步不自觉地放轻,腰侧的油纸包仿佛更沉了些——她知道,这份情报,或许就能让这些年轻的士兵少流些血。

作战室是一间临时搭建的大帐篷,门口挂着厚厚的蓝布帘,挡住了外面的烈日,却挡不住里面的热气和烟草味。掀开帘子进去,首先看到的是墙上挂着的巨大地图,上面用红、蓝两色的图钉标注着密密麻麻的点,还有几道用铅笔勾勒的线条,显然是部署路线。

帐篷中央的木桌旁,围着几个穿着军官制服的人,其中一个身材挺拔的男人正背对着门口,手里捏着根铅笔,俯身对着地图说着什么。他的军装上沾着些尘土,领口的风纪扣却系得严实,短发被汗水打湿,贴在额头上,侧脸的线条冷硬如刀,却透着股让人安心的沉稳。

“指挥官,人带来了。”士兵敬了个礼,低声说道。

男人转过身来,目光落在艾颐身上——那是双深邃的眼睛,像浸在冷水里的寒星,带着审视。他约莫三十岁年纪,嘴角紧抿着,下巴上有层淡淡的胡茬,显然是许久没顾上修整。艾颐认得他,之前在许家的宴会上见过一次,那时他穿着西装,还带着几分儒雅,此刻换上军装,更显得锐利。

“陈指挥官,”艾颐快步走上前,不等对方开口,就伸手解开腰侧的油纸包,小心翼翼地将里面的情报取出来——那是几张叠得整齐的棉纸,上面用极小的字迹记录着情报,有些地方还沾着淡淡的墨迹,“这是R军近期在沪增兵的部署情报,包括他们的兵力分布和行动计划,我从虹口过来,路上看到他们已经开始烧房子、抓人了,情况比情报里写的还要危急。”

陈昂伸手接过情报,指尖触到棉纸时,能感觉到上面还带着艾颐的体温和汗水的潮气。他没有立刻展开,而是先看了艾颐一眼,目光扫过她划破的旗袍下摆和沾着尘土的鞋尖,又落在她泛红的脸颊和急促起伏的胸口,显然是跑了很远的路。

“辛苦你了。”他只说了四个字,声音低沉,却带着真诚的谢意。随后,他将情报递给身边的参谋,“立刻拿去誊抄,分发给各作战小组,快!”

参谋接过情报,快步转身出去,帐篷里只剩下陈昂和艾颐两个人。陈昂走到地图前,手指落在虹口的位置,那里插着几个红色的图钉,显然是R军的据点。他沉默地看了片刻,才转过身来,眉头微微蹙起,语气里带着几分后怕:“你来得正好,要是晚一步,虹口就完了。”

艾颐心里一紧:“您的意思是……”

“根据我们之前得到的消息,R军计划今夜对虹口的平民区进行大规模清剿,说是‘排查可疑分子’,实际上就是烧杀抢掠。”陈昂的声音冷了几分,手指在地图上重重一点,“我们原本还在核实情报的准确性,没敢贸然调动兵力,现在有了你送来的这份情报,上面的部署和我们掌握的线索完全吻合,甚至还提到了他们的后备兵力位置——有了这个,我们就能提前在周边布防,不仅能阻止他们的清剿,还能趁机端掉他们的两个据点。”

他说着,伸手拿起桌上的军帽,扣在头上,对着门口喊了一声:“通讯员!”

一个年轻的通讯兵立刻跑进来,敬了个礼:“到!”

“立刻传令下去,第一作战小组从左翼绕到虹口北角,牵制R军的后备兵力;第二小组负责疏散虹口剩余的平民,引导他们去静安寺附近的避难所;第三小组随我正面出击,目标是R军在四川北路的据点,务必在日落前完成部署,行动!”陈昂的语速极快,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没有丝毫犹豫。

“是!”通讯兵大声应道,转身快步跑了出去,帐篷外很快传来他传达命令的声音,紧接着是士兵集合的脚步声,越来越远,显然是已经开始行动。

陈昂看着帐篷门口,紧绷的嘴角微微松弛了些,转头看向艾颐时,眼神里多了几分温和:“这次多亏了你,要是没有这份情报,我们不知道要多牺牲多少兄弟,虹口的百姓也不知道要遭多少罪。”

艾颐摇了摇头,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声音也轻快了些:“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真正要保护百姓的,还是你们这些士兵。”

陈昂闻言,忽然笑了笑,那笑容冲淡了他身上的冷硬,多了几分人情味:“你说得对,我们守着沪上,就是为了让百姓能有个安稳的家。对了,外面的士兵们刚集合,马上就要出发了,他们大多是从北方来的,对沪上不熟,却也在拼了命的保护这里的百姓。你既然从虹口来,又亲眼看到了百姓的处境,能不能跟他们说几句话?或许你的话,比我们这些指挥官的命令更能鼓舞士气。”

艾颐愣了一下,有些意外,却很快点了点头。她走到帐篷门口,掀开帘子往外看——操场上,士兵们已经整齐地列队站好,密密麻麻的灰色军装,像一片沉默的森林。他们大多年轻,脸上还带着稚气,却一个个挺直了脊梁,手里紧握着步木仓,目光坚定地望着前方。阳光洒在他们的军帽上,反射出耀眼的光,汗水顺着他们的脸颊往下淌,滴在地上,很快就被晒干,留下一小片深色的痕迹。

陈昂走到她身边,对着士兵们高声说道:“兄弟们,这位小姐刚从虹口赶来,冒着危险给我们送来了重要情报,她亲眼看到了R军的暴行,也看到了百姓的苦难。现在,让她跟大家说几句。”

士兵们的目光齐刷刷地落在艾颐身上,没有丝毫轻视,只有好奇和尊重。艾颐深吸一口气,走到队伍前面,她没有站在高处,只是站在和士兵们平齐的位置,目光缓缓扫过每一张年轻的脸——他们有的是儿子,有的是丈夫,有的或许还没成家,却远离家乡,来到沪上,为了保护陌生的百姓,随时准备奔赴战场。

“我知道你们很多人不是沪上人,”艾颐的声音不算大,却清晰地传到了每个士兵的耳朵里,“你们或许听不懂沪语,也不熟悉这里的街道,可你们知道,这里有需要保护的人——有像你们母亲一样的妇人,有像你们弟弟妹妹一样的孩子,有像你们父亲一样的老人。”

她顿了顿,想起方才在虹口看到的焦黑的房子,想起那个攥着破布包的大爷,想起被挤倒的孩子,声音里多了几分哽咽,却更坚定:“我从虹口来,看到R军烧了百姓的家,抓了无辜的人,可我也看到了你们——看到你们在这里集合,看到你们握着木仓的手,看到你们眼里的光。我想告诉你们,不管这场仗有多难打,不管未来有多黑暗,只要你们守着沪上,我们就有希望,百姓就有希望!”

最后一个字落下时,操场上先是一片寂静,只有风吹过梧桐树叶的沙沙声。紧接着,一个士兵突然鼓起掌来,掌声很轻,却格外响亮。很快,第二个、第三个……掌声像潮水一样涌了起来,从零星到整齐,从轻柔到响亮,震得艾颐的耳朵嗡嗡作响,也震得她的眼眶发热。

士兵们的掌声里没有花哨的言语,只有最真挚的回应,他们的目光里充满了力量,原本紧绷的脸上也多了几分坚定。艾颐站在原地,看着眼前这片灰色的海洋,看着他们眼中重新燃起的斗志,忽然觉得,方才跑过的那些滚烫的石板路,那些躲在柴房里的恐惧,都值了。

陈昂走到她身边,拍了拍她的肩膀,语气里满是敬佩:“谢谢你,你的话,比任何动员令都管用。”

艾颐摇了摇头,望着士兵们即将出发的背影,轻声说道:“该说谢谢的是我们,谢谢你们愿意为沪上拼命。”

风卷起帐篷的帘子,带着热气和远处隐约的军号声。艾颐知道,这场仗才刚刚开始,未来还有无数的艰难险阻,可看着那些年轻的士兵迈着整齐的步伐出发,看着他们朝着虹口的方向走去,她的心里却不再只有恐惧——因为她知道,只要这些人还在,沪上的希望就不会熄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