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到民国后,我靠演技杀疯了 > 第54章 许应麟送报表:工人留任率高了三成

沪上的深秋,连正午的日头都像是被浸过凉水。窗外的法国梧桐落了大半,枯黄的残叶被风卷着撞在玻璃上,发出细碎的“沙沙”声。光透过玻璃窗,落在艾颐的脸上,竟也成了这满室沉静里唯二的活气。

艾颐伏在办公桌上,指尖捏着钢笔,正对着傅千澜的影票预售数据皱眉。报表上“锡杭大戏院”那栏画着圈,旁边备注着“影迷来信较上月增两成,需加急做一批周边”,而另一侧于易初的电影海报统计则有些刺眼——租界新上的外国默片抢了风头,华界张贴率跌了两个百分点。她咬着笔杆抬头,目光扫过桌角堆着的宣传册,最上面那本印着阮汀筠的《浮生如梦》剧照,是上个月刚从霞飞路印刷厂取来的。

“咔嗒。”

门把转动的轻响突然打断思绪。艾颐抬眼时,正看见许应麟推门进来,深灰色呢子大衣上还沾着外面的寒气,肩头落了片没来得及掸掉的梧桐叶。他抬手解下黑色围巾,指尖漫不经心地将叶子拂在地板上,动作间带着商人特有的利落,可眼底瞥见她时,却瞬间漾开了温和的笑意,连眉峰也软了些。

“你怎么来了?”艾颐把钢笔搁在报表上,起身时椅子腿在地板上蹭出轻微的“吱呀”声,“前天打电话不是说,商会正忙着协调华界商户的税银,连回家都得后半夜吗?”

许应麟走到桌前,胳膊肘撑在桌面上,指节轻轻揉着太阳穴,无奈笑道:“还不是被你这位‘盛顾问’的话给缠住了。”他说着,从大衣内袋里掏出一叠厚厚的纸张,指尖带着点外面的凉意。许应麟将报表递到她面前,“你自己看——按你前几年说的,给工人涨了两成薪水,又在厂子里办了夜校,请了南市的先生教识字算术,这季度的留任率,比去年同期高了三成。”

艾颐伸手去接报表,指尖不经意间擦过他的指腹,那点冰凉像电流似的窜上来,又很快被她骤然升温的脸颊盖了过去。她慌忙低下头,翻开报表的动作都有些发慌,目光落在“工人留任率30%”那行黑体字上时,瞳孔轻轻缩了缩。

许应麟已经注资盛家纺织厂多年了,当初她提那建议时,不过是叹着“厂里留不住人,年轻人都往租界跑,有经验的老师傅辛苦却挣得不多”,才随口跟许应麟提了句“工人没盼头才走,涨点薪水能安身,办夜校能安心”。她当时没指望他当真——商人重利是很正常的,涨薪还好说,夜校要租厂房、请先生,前期砸进去的钱像石沉大海,没个三五年见不着回报,这般担风险的事,哪有商人愿意做?

可报表上的数字却做不得假。她往下翻,看见附页里记着夜校的开销明细,从课本印刷费到先生的月薪,一笔笔都记得清楚,甚至还有行小字备注“添置煤炉两个,供工人夜校取暖”。艾颐的指尖轻轻拂过那行字,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填得满满当当,又酸又软,连呼吸都轻了些。

“怎么,盛顾问这是不相信?”许应麟的声音在头顶响起,带着点调侃的笑意。他俯身时,身上淡淡的雪松香气漫过来,混着外面的寒气,倒让艾颐的脸颊更热了,“要是信了,是不是该算算我的‘辛苦费’?当初说好你给我出主意,我给你发薪水,可某位顾问这几年除了翻她哥哥递过去的财务报表,连纺织厂的门都很少进。”

艾颐抬眼瞪他,耳尖还泛着红,却故意板起脸:“谁要你的薪水?我可是盛家七小姐,还缺你那点大洋?”她把报表往他面前推了推,钢笔尖在纸上划出细痕。“那盛小姐这么有钱,我的‘辛苦费’是不是就有着落啦?”许应麟眨眨眼逗弄她。“你这是说的什么话?许大少爷,这纺织厂现在也算你许家的产业,你为自家的生意奔波,还要跟我一个小姑娘收‘辛苦费’?许少爷这算盘打得,怕是在静安寺都能听见响。”说着,艾颐一瘪嘴,故作委屈的抹抹不存在的眼泪。

许应麟被她逗笑,伸手揉了揉她额前的碎发,动作自然得像是做过千百遍。他的掌心带着刚从外面回来的凉意,把那缕头发揉得有些乱,惹得艾颐伸手拍开他的手:“别闹,我还没看完崔鹤眠的专栏数据呢——他上月在《申报》写的评论,读者来信比上月多了三成,还得跟报社商量加版面。啧,以前怎么没发现他还有笔杆子的才华呢!”艾颐说着还自我肯定的点了点头。

“好啦,再忙也得吃饭。”许应麟拿起桌上的搪瓷杯,给她倒了杯温水,杯壁上印着的“盛氏艺麟”四个字在阳光下泛着白。他把杯子递到她手里,声音软了些,“正好我下午要去纺织厂看夜校的先生,顺道带你去老闸那边的‘福兴记’,你不是总念着他们家的蟹粉小笼吗?现在正是蟹肥的时候,晚了可就卖光了。”

艾颐握着搪瓷杯的手顿了顿。杯底的温水暖着掌心,可“老闸”两个字却让她想起年初的事——那场占戈争老闸一带也遭到了轰炸,‘福兴记’隔壁的绸缎庄都塌了,后来虽然慢慢重建了,可她总怕触景生情,一直没敢去。可她抬眼看见许应麟眼底的期待,拒绝的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只轻轻点了点头:“那……我把这些报表收了就走。”

她转身去开抽屉时,许应麟的目光落在她的侧影上。艾颐今天穿了件米黄色的衣裙,领口绣着细巧的腊梅,头发松松挽在脑后,露出的脖颈在光下泛着嫩白。他看着她小心翼翼把报表叠好,指尖轻轻按着纸角,忽然觉得这满室的报表和宣传册,都不如她这一点认真的模样好看。

“对了,”许应麟忽然想起什么,从大衣口袋里掏出张黑白照片,递到她面前,“这是夜校上周拍的,你看看。”

照片里,十几个工人坐在简陋的木桌后,手里捧着翻旧的课本,黑板上用白粉笔写着“天地人”三个字,角落里站着个穿蓝布长衫的先生,正指着黑板讲解。最前排的王阿婆戴着老花镜,手里的铅笔在纸上慢慢写着什么,嘴角还带着笑。艾颐的指尖轻轻拂过照片上王阿婆的脸,眼眶忽然有点热——前几年她见王阿婆时,老人还叹着“这辈子都不认字”,如今却能握着笔写字了。

“王阿婆现在每天都来夜校,还说要教同乡的姑娘认字。”许应麟站在她身边,声音轻轻的,“你当初说‘工人安了心,厂子才能稳’,现在倒真没说错——这季度厂里没走一个老工人,连新来的年轻人都愿意签长约。”

艾颐转头看他,忽然觉得眼前的人跟传闻里那个许先生一点都不一样。

“发什么呆?”许应麟伸手在她眼前晃了晃,笑着说,“再不走,‘福兴记’的小笼可就真没了。”

艾颐回过神,慌忙把照片夹进报表里,塞进抽屉。她跟着许应麟往外走时,听见楼下传来有轨电车的“叮当”声,还有小贩叫卖“糖炒栗子”的声音,裹着栗子的香气飘上来,是深秋独有的味道。

许应麟走在她身边,伸手替她拢了拢围巾,指尖轻轻碰了碰她的耳尖,带着点凉意:“外面风大,把围巾裹紧点。”

艾颐的耳尖瞬间热了,慌忙点头,把脸往围巾里埋了埋。两人并肩走下楼梯时,阳光透过窗户落在他们身上,把影子拉得很长。

许应麟伸手替艾颐推开玻璃门,外面的风裹着点梧桐叶的气息吹进来,艾颐却觉得不冷——许应麟走在她身边,肩膀偶尔轻轻碰到她,带着点安稳的暖意,像是深秋里最暖的日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