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到民国后,我靠演技杀疯了 > 第118章 《新生》上映:全场哭着鼓掌

沪上的八月,暑气像一张密不透风的网,把整座城裹在里头。夕阳刚沉下地平线,余热还没散,明华大戏院门口就挤满了人,黑压压的一片,顺着街边的梧桐排出去老远。蝉在树梢声嘶力竭地叫,混着小贩叫卖“酸梅汤”、“绿豆沙”的吆喝声,还有人群里此起彼伏的议论,把占戈后沪上的热闹,揉成了一团滚烫的烟火气。

“听说了吗?这部《新生》是盛七小姐主演的,讲的是咱们沪上抗R时的事!”

“何止啊,编剧是褚先生,导演是张让,这阵容……这几位现在可是很难凑在一起的。盛小姐都多久没拍戏了,之前看她去做了导演,还以为以后再也看不到她演的戏了呢。”

“我排了快一个钟头了,就想看看,这乱世里的日子,到底被他们拍得多真。”

议论声顺着风飘进后台,艾颐正对着镜子理旗袍的领口。她穿了件湖蓝色的真丝旗袍,领口绣着几枝淡青色的兰草,衬得她眉眼愈发清亮。指尖触到微凉的衣料,她却觉得掌心发烫——从筹拍那天起,她就盼着这一天,盼着把那些藏在火包火里的故事,讲给所有沪上人听。

“紧张了?”褚砚秋端着两杯冰汽水走进来,把其中一杯递到她手里。玻璃杯外凝着水珠,凉丝丝地渗进掌心,艾颐才觉得心跳稳了些。她抬头笑了笑,眼底带着几分雀跃:“是有点,有点像之前第一次拍戏那样。”

“不一样。”褚砚秋靠着梳妆台站定,指尖轻轻摩挲着杯壁,声音温柔却坚定,“第一次登台是为了自己,这次,是为了那些没来得及等到天亮的人。”

正说着,张让掀开门帘走进来,额角还带着薄汗,却笑得满眼亮:“外头人都快挤爆了,艾颐,于易初已经在前面候着了,咱们也准备吧,开场前得跟观众打个招呼。”

艾颐点点头,跟着他们往外走。走廊里弥漫着淡淡的茶香,混着暑气里的栀子花香,格外清透。转过拐角,就看见于易初站在幕布旁,他穿了件浅灰色的西装,头发梳得整齐,见着他们,笑着迎上来:“艾颐,褚先生,张导,准备好了?”

“早等着了。”艾颐眨眨眼,想起拍摄时的趣事,忍不住打趣,“还记得拍占戈地医院那场戏吗?你抱着伤员跑,差点摔进泥坑里,还是学生们扶了你一把。”

提起拍摄时的事,几人都笑了。那会儿为了还原真实,他们特意找了沪江大学的学生客串伤员和进步青年,那些半大的孩子,眼里带着未经世事的澄澈,却把乱世里的倔强演得活灵活现。于易初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那不是太入戏了嘛,你演的顾惜晨挡在百姓身前,眼神比真木仓还利,我都跟着心颤。”

艾颐愣了愣,随即笑了。顾惜晨这个地下潜伏者的角色,于她而言本就不是演——那些在暗夜里传递情报的紧张,看着同胞受难的心痛,还有守着信念不肯放弃的执着,都是她亲身经历过的。而于易初饰演的占戈地医生,又何尝不是他的本色?占戈乱时,他确实在医院里救过无数人,双手沾过鲜血,也托过希望。

“开场铃要响了。”张让看了眼墙上的挂钟,声音沉了沉,“走吧,让他们看看,咱们的故事。”

几人刚走到侧幕,开场铃就“叮铃铃”响了起来。原本喧闹的影院瞬间安静下来,只有风扇转动的“嗡嗡”声,还有角落里偶尔传来的啜泣声——不知是谁,想起了从前的日子。

灯光暗了下去,幕布上渐渐浮现出画面:灰蒙蒙的沪上街头,火包火炸碎了琉璃瓦,百姓扶老携幼地逃离。阮汀筠饰演的一个穿蓝布衫的姑娘抱着襁褓,在废墟里哭喊着找家人。接着,镜头转到暗巷,艾颐饰演的顾惜晨戴着礼帽,眼神警惕地左右张望,指尖飞快地把一张纸条塞进墙缝,转身时,刚好避开巡逻的敌人,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坚定。

影院里静得能听见呼吸声。当画面切到占戈地医院时,于易初饰演的谢医生跪在地上,双手沾满鲜血,拼尽全力抢救伤员,却还是没能留住那个年轻占戈士的生命时,抽泣响了起来。那哭声像一颗石子投进水里,瞬间激起千层浪,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抹眼泪,有人捂住嘴,压抑着呜咽,有人肩膀颤抖,连呼吸都带着哭腔。

艾颐站在侧幕,看着幕布上的画面,鼻尖也泛酸。她看见傅千澜饰演的潜伏者被敌人抓住,严刑拷打却不肯吐露一个字,最后笑着走向刑场;看见崔鹤眠饰演的商人,表面趋炎附势,暗地里却给游击队送药品,最后被发现时,拉着敌人同归于尽;还看见那些学生们饰演的进步青年,举着标语在街上奔走,哪怕被水木仓冲,被警棍打,也不肯后退一步。

这些不是戏,是无数沪上人的过往。

当最后一个镜头出现——占戈争结束那天,顾惜晨站在曾经的废墟上,看着第一缕阳光照进沪上,百姓们从躲藏的地方走出来,脸上带着劫后余生的笑容,谢医生背着药箱,笑着朝她走来时,影院里的哭声达到了顶峰。有人哭着喊“不容易啊”,有人哽咽着说“终于熬过来了”,那些压抑了太久的情绪,在这一刻彻底爆发。

灯光骤亮,幕布缓缓落下。短暂的寂静后,雷鸣般的掌声突然响起,震得屋顶都仿佛在颤。有人站起来鼓掌,有人一边擦眼泪一边拍着手,掌声里混着哭声,却比任何时候都要响亮,都要滚烫。

艾颐深吸一口气,走上台。聚光灯落在她身上,她看见台下黑压压的人群,每个人眼里都闪着泪光,却带着笑。她转身,朝着侧幕招手:“来,让我们请出《新生》的主创团队——编剧褚砚秋小姐,导演张让先生,主演于易初先生,还有阮汀筠小姐、傅千澜先生、崔鹤眠先生,以及所有参与拍摄的同学们!”

掌声更响了。褚砚秋他们陆续走上台,站在艾颐身边。艾颐看着台下,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却格外清晰有力:“刚才有人问我,《新生》拍的是谁的故事。现在我想告诉大家,这不是某一个人的故事,这是我们的故事,是沪上的故事。”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台下每一个人,像是要把这些面孔刻进心里:“我们曾在火包火里挣扎,在黑暗里等待,看着家园破碎,看着亲人离散。可我们从来没有放弃过,就像戏里的顾惜晨、谢向阳,就像那些为了光明拼过命的人一样,我们守着信念,等着天亮。”

“如今,我们终于等来了。”艾颐的声音陡然拔高,眼底闪着光,“沪上醒了,我们也终于,等来了新生!”

话音落下,全场再次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这一次,哭声渐渐淡了,掌声里多了些激昂,多了些希望。有人喊着“好”,有人挥舞着手里的手帕,整个影院都沸腾了。

艾颐站在台上,看着身边的褚砚秋——她眼里含着笑,朝她轻轻点头。她又看向台下,在第一排的位置,看见了许应麟。他穿着深色的西装,身姿挺拔。

那一刻,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她想起拍摄时,学生们冻得发抖却依旧坚持,想起褚砚秋为了写好一个场景反复走访亲历者,想起张让为了一个镜头拍了十几遍……所有的付出,在这一刻,都化作了台下的掌声,化作了每个人眼里的光。

许应麟似乎察觉到她的目光,朝她举了举杯——他面前放着一杯茶,杯沿还冒着热气。艾颐看着他,忽然笑了,眼底的泪光混着笑意,格外明亮。

台下的掌声还在继续,像夏日里的骤雨,热烈而滚烫。风从敞开的窗户吹进来,带着栀子花香,吹散了暑气,也吹暖了人心。艾颐知道,这场电影落幕了,但沪上的新生,才刚刚开始。而他们这些人,会带着过往的记忆,带着彼此的陪伴,一起走向那个光明的未来。

聚光灯下,她微微扬起下巴,脸上是劫后余生的坚定,也是对未来的期许。身边的主创们互相看着,眼里都带着笑。

这是沪上的新生,也是他们所有人的新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