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马文才的重生棋局我为英台梳红妆 > 第143章 清议震朝 波撼王庭

杭州太守府。

马文才的书房同样灯火通明。

他并未安寝,而是站在巨大的窗前,负手而立,遥望着上虞的方向。

眉宇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王蓝田被打断腿躲在县衙,王家的反应,五皇子异常的平静……这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与监控之中。

他在等,等一个最佳的出手时机,也在等……王述和王敦的反应。

然而,无论思绪如何被阴谋占据,在夜深人静之时。

总有一个身影会清晰地浮现。

那是身着大红嫁衣,在圣旨降临那一刻,毅然掀开盖头,露出那张混合着震惊、愤怒与不屈的容颜。

他仿佛能透过这沉沉的夜色,跨越千山万水,看到那个此刻或许同样未眠的女子。

“英台……”他无声地念着这个名字,如同在寒夜中汲取唯一的暖意。

双手不自觉地紧握成拳,指节泛白。

他还需要更快,更狠,更算无遗策。

必须尽快将这盘死棋走活,必须让她早日脱离那悬在头顶的利剑。

他转身,走回书案前,重新铺开一张信笺,提笔蘸墨,眼神重新变得坚定而冷酷。

夜色还长,他还有许多事要做。

两地相思,一样愁肠。

…………………..

陶渊明虽隐居庐山,其文名却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

他那篇并未指名道姓,却以“闻某地豪强仗势夺婚,有感”为题。

通篇以犀利笔锋、沉痛语气,鞭挞权贵倚仗权势、罔顾人伦、欺凌弱小的文章。

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通过士林友人的传抄、各地书院的诵读,迅速在江南乃至整个东晋士人阶层中激起了千层巨浪。

文章字字如刀,句句见血,将“太原某氏”的丑行剥露于光天化日之下。

文中虽未明言王家,但结合此前上虞祝马两家婚礼被圣旨打断的传闻。

以及王家公子王蓝田的斑斑劣迹,天下人岂有不知之理?

一时间,清议汹汹,士林激愤。

酒楼茶肆,文人聚会,无不以此为谈资。

对太原王氏口诛笔伐,其声浪甚至波及了同为王氏一脉、执士族牛耳的琅琊王氏。

人们议论纷纷:“想不到堂堂太原王氏,竟行此等卑劣之事!”

“连陶元亮先生都看不过眼了,可见此事天理难容!”

“那五皇子竟也掺和其中,岂非助纣为虐?”

这股强大的舆论风暴,首先席卷了太原。

王述的案头,几乎被来自各地友人、门生的信件堆满,内容无不是询问、质疑甚至委婉批评此事。

与此同时,马德望那封看似关切、实则绵里藏针的信件,也如同最后一把沙子,揉进了他几乎要喷火的眼睛里。

“混账!王弘这个蠢材!竖子!”

王述在书房内暴跳如雷,将一方上好的端砚狠狠掼在地上,墨汁四溅,如同他此刻污糟的心情。

“我太原王氏累世清名,竟要毁于此等龌龊之事!还有那马家小儿,竟敢写信来质问于我!欺人太甚!”

他再也坐不住,即刻命人备车,直驱王弘府邸。

王弘此刻也是焦头烂额,他本想借五皇子之势打压马家。

夺取祝家财富,一石三鸟,却没料到会引出陶渊明这尊大佛,更没料到舆论反响会如此激烈。

见到面色铁青、兴师问罪而来的王述,他心中先怯了三分。

“族……族兄……”王弘连忙起身相迎。

“闭嘴!”王述根本不给他开口的机会,指着他的鼻子便是一顿疾言厉色的训斥。

“你看看你干的好事!为了一个不成器的儿子,竟将家族声誉置于何地?”

“那陶潜的文章如今传得天下皆知,我太原王氏已成众矢之的!”

“连琅琊本宗那边都派人来信询问!你让我如何向列祖列宗交代?”

“如何向士林同道解释?”

王弘被骂得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嗫嚅着辩解。

“族兄息怒,此事……此事乃是五皇子殿下……”

“五皇子?哼!”王述冷笑打断,,

“他毕竟是皇子,身份尊贵,世人议论尚有所顾忌!”

“可你呢?我太原王氏呢?成了他手中的刀,挡箭的牌!如今这千夫所指的滋味,你可尝到了?”

他越说越气,胸膛剧烈起伏,“我告诉你,立刻去把你那宝贝儿子从那个是非之地给我弄回来!还有,想办法平息此事!若再让我王氏清誉受损,你这郡守之位,我看也坐到头了!”

就在王述在太原怒斥王弘之时,远在琅琊的王敦,也正摩挲着马德望的另一封信。

那封措辞尖锐、直指核心的密信,眼神阴鸷。

他久经宦海,权倾朝野,岂会看不出这其中的关节?

马家此举,既是表明态度,更是将了他一军。

“五皇子……手伸得太长了。”

王敦喃喃自语,声音冰冷。

他并不在意王弘那一支的死活,甚至乐见其成为试探皇帝和对手的棋子。

但此事闹得如此之大,波及琅琊王氏的声誉,却是他不能容忍的。

尤其是马德望信中那句“是否欲与我马家,乃至江东诸多不愿依附五皇子的士族为敌”。

更是戳中了他的顾虑。为了一个不成器的分支和一位野心勃勃却羽翼未丰的皇子。

同时得罪手握实权的马家以及潜在观望的江东士族,绝非明智之举。

“传话给王述,”王敦对心腹幕僚淡淡吩咐,“让他管好自家的人。至于五皇子那边……告诉他,适可而止。”

轻飘飘一句话,已然表明了琅琊本宗的态度——不会为了此事,与马家及江东士族正面冲突。

这股来自民间的清议风暴,终于不可避免地刮到了庄严的朝堂之上。

这一日的常朝,气氛格外凝重。

端坐于龙椅之上的晋帝司马曜,明显感觉到今日御史台和几位素以刚直着称的史官、言官,看向他的目光都带着异样。

果然,议政刚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史官便手持玉笏,颤巍巍出列,声音却洪亮清晰:“陛下!臣有本奏!”

“爱卿请讲。”

“臣要弹劾太原郡守王弘,及其子王蓝田!”

老史官声音激愤,“其子王蓝田,在江南游学期间,行为不端,劣迹斑斑!”

“而今,更仗势欺人,罔顾礼法,竟在他人婚礼之上,借皇子之势,假传……”

“呃,借陛下天威,强夺人姻缘,致使上虞祝氏蒙羞,杭州马氏受辱!”

“此举败坏人伦,扰乱纲常,实乃士林之耻,朝堂之污!”

“如今此事已天下皆知,清议汹汹,皆言王家仗势欺人,更有甚者,非议天听!”

“臣恳请陛下,明察秋毫,严惩王弘父子,以正视听,以安民心!”

他话音一落,又有几名官员出列附议,言辞虽不如老史官激烈。

但意思大同小异,皆认为王家此举过分,已引起公愤,损害朝廷声誉。

司马曜越听,脸色越是阴沉。他赐婚之时,只以为是成全一段“良缘”。

哪里知道背后还有这般龌龊内情?

尤其是“非议天听”四个字,像针一样刺在他心上。

他乃一国之君,若被臣民认为偏听偏信,纵容皇子,欺压臣子,这名声可就难听了!

退朝之后,司马曜满心怒火,径直摆驾去了苏贵妃的寝宫——华林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