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马文才的重生棋局我为英台梳红妆 > 第126章 秋雨葬痴心 公子亲定盟

祝府对面医馆的后厢房内,弥漫着浓重的草药味。

梁山伯面无血色地躺在简陋的床榻上,双目紧闭,唇边还残留着一丝未擦净的血迹。

四九跪在床边,用湿布小心翼翼地擦拭着公子额头的虚汗。

眼泪吧嗒吧嗒地往下掉,嘴里不住地念叨:“公子,您可千万不能有事啊……”

医馆的老郎中捻着胡须,对守在旁边的观砚摇了摇头。

“急怒攻心,兼之寒气入体,郁结于胸……这位公子身子本就文弱,此番怕是伤了根本,需得静心调养许久,切忌再受刺激。”

观砚面无表情地点点头,递上一锭银子。

“有劳先生尽力医治,所需药材,但用无妨。”

他奉马文才之命前来“照料”,实则也是监视,确保梁山伯不会再生事端,并能“平安”离开上虞。

祝府之内,却是暖意融融,与外界的凄风苦雨恍如两个世界。

地龙烧得温热,驱散了深秋的湿寒。

祝英台坐在绣楼暖阁的窗边,身上裹着柔软的雪狐裘,面前的紫檀小几上摆着几碟精致的点心和一盏热气腾腾的牛乳羹。

高氏坐在她身旁,亲自执起玉梳,为她梳理着那头因前段时日疏于打理而略显干枯的青丝。

“我儿,今日可觉得好些了?”

高氏的声音温柔得能滴出水来,“厨房炖了血燕,一会儿多用些。瞧你这小脸,总算有点血色了。”

祝英台顺从地点点头,小口啜饮着牛乳羹。

听闻山伯吐血昏厥,她心中焦急不安,但那很快便被一种更深沉的疲惫和麻木所覆盖。

她与他之间,早已隔了千山万水,再多的纠缠,也只是徒增彼此的难堪与痛苦。

不见,不思,不念,或许是对彼此最好的结局。

“英台,”高氏放下玉梳,握住女儿微凉的手。

语气变得更加柔和,却也带着一丝郑重,“马家……文才那孩子,又派人送信来了。”

她观察着女儿的神色,见其并无抗拒,才继续说道。

“信中言道,他已与你父亲商定,待你身子将养好些,便正式行纳采之礼。他……他还说,往事已矣,望你勿再挂怀,他只盼将来。”

祝英台长长的睫毛颤动了一下,依旧没有说话,只是将目光从窗外收回。

落在了自己那双被养得渐渐恢复白皙、却依稀还能看到些许旧痂痕迹的手上。

与梁山伯那场镜花水月的梦,耗尽了她的热情与勇气,留下的只有满身伤痕和一颗千疮百孔的心。

她累了,真的累了,不想再挣扎。

也不想再去追求那虚无缥缈、不堪一击的所谓“自由”与“爱情”了。

许久,她抬起眼,看向母亲,眸中是一片平静无波的死水,轻声道。

“女儿……但凭爹娘安排。”

三日后,一辆装饰华贵却不失雅致的马车,在精悍护卫的簇拥下,缓缓停在了祝府门前。

为首的马车帘幕掀起,一身墨色暗纹锦袍的马文才从容步下。

他身姿挺拔,面容俊逸,目光沉静如水,周身散发着与生俱来的贵气与历经世事的沉稳。

他并未急着叩门,而是负手而立,略略扫视了一眼对面医馆紧闭的门窗。

眸底深处掠过一丝几不可察的冷芒,随即恢复平静。

杭州太守府的管家马忠快步上前,恭敬地立于他身侧。

祝府门房早已被这阵势惊动,待看清来人竟是马文才亲至,更是吓了一跳。

连忙敞开中门,一边派人飞也似地入内通传。

不过片刻,祝公远与高氏便亲自迎至二门。

见到长身玉立、风姿卓然的马文才,夫妇二人眼中皆闪过一丝复杂,但更多的是一种如释重负的欣慰。

“文才贤侄!怎敢劳你亲自前来?快请进,快请进!”

祝公远热情地拱手,语气中带着明显的热络。

马文才优雅还礼,唇角噙着一抹恰到好处的浅笑。

“世伯,伯母安好。晚辈听闻英台妹妹已平安归府,心中挂念,特来探望。”

他言辞恳切,姿态放得极低,给足了祝家面子。

一行人步入花厅,分宾主落座。

侍女奉上香茗。

马文才并未急于提及婚事,而是关切地询问起祝英台的身体状况。

“劳贤侄挂心,小女……身子已无大碍,只是还需静养些时日。”

高氏连忙回道,看着眼前这位气度不凡的未来女婿,越看越是满意。

与之前那个在门外吐血倒地的寒酸书生相比,简直是云泥之别。

绣楼之上,祝英台正倚在窗边,侍女轻步上楼,低声禀报。

“小姐,马……马公子来了,正在花厅与老爷夫人说话。”

祝英台抚琴的手微微一顿,琴音戛然而止。

只是商定纳采礼单,他……竟然亲自来了?

一股难以言喻的情绪涌上心头,有诧异,有茫然,也有一丝连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微弱的悸动。

她下意识地整理了一下鬓角,却又立刻停住,唇角泛起一丝自嘲的苦笑。

还有什么可在意的呢?

花厅内,寒暄过后,马文才神色转为郑重,对祝公远与高氏道。

“世伯,伯母,晚辈今日前来,一是探望英台妹妹,二来,亦是欲向二老再次表明心迹。”

他示意马忠将一份泥金礼单呈上,“此乃晚辈重新拟定的聘礼单子,望二老过目。”

“前事已矣,晚辈只觉与英台妹妹缘分深厚,方能失而复得。此文才之心,天地可鉴,愿以余生护她周全,不再让她受丝毫委屈。”

他的话语沉稳有力,目光坦诚而坚定,没有丝毫的勉强或芥蒂。

祝公远与高氏对视一眼,心中最后一点疑虑也烟消云散。

“好!好!文才贤侄如此情深义重,实乃小女之福,我祝家之幸!”

祝公远抚掌大笑,当即拍板,“待小女身体康健,便择吉日,行纳采之礼!”

花厅内的气氛愈发融洽。

马文才又与祝公远聊了些朝堂趣闻、地方风物,言谈间见识广博,气度从容,令祝公远频频颔首。

他在祝府用了午膳,席间举止优雅,谈笑风生,仿佛之前的一切风波都从未发生。

临行前,他再次向祝公远夫妇郑重行礼:“世伯,伯母,文才告辞。英台妹妹那里,还请二老多多宽慰,一切……来日方长。”

送走马文才,高氏立刻来到女儿绣楼,手中捧着一卷大红礼单,正是马文才昨日亲自送来的聘礼明细。

她满面春风,细细念给女儿听:“……东海明珠一斛,雕花翡翠屏风一对,蜀锦百匹,还有城外别院十座,良田千亩……文才这孩子,真是有心了。”

念完她观察着女儿的神色,试探着问,“英台,你……可还有什么想法?”

祝英台坐在梳妆台前,任由侍女为她护理干枯的长发。

镜中人容颜依旧精致,只是那双曾盛满星子的眼眸,如今沉寂如一潭深水,不起丝毫波澜。

祝英台目光落在镜中自己模糊的倒影上,许久,才轻声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