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 > 第88章 好戏要开场咯

官船顺流而下,日夜兼程。吴铭弃了车马劳顿,反倒得了些许清闲。白日里,他与孙、李两位算学博士探讨账目核查之法,将自己现代审计中的抽样、交叉验证、分析性复核等概念,用这个时代能理解的语言和方式灌输给他们;夜晚则独自凭栏,望着江上月色与两岸灯火,脑中不断推演着抵达江南后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及应对策略。

沿途州县似乎早已接到邸报,但吴铭的船队行踪隐秘,并未惊动地方。偶尔在较大的码头停靠补给,也能听到一些关于“钦差清丈使”即将南下的议论,多是忧心忡忡,或语带讥讽,鲜有期待之词。吴铭只作不知,冷眼旁观。

数日后,官船悄然驶入扬州地界。

时值暮春,江南已是草长莺飞,烟雨朦胧。运河两岸,田畴阡陌纵横,村落炊烟袅袅,市镇店铺林立,舟楫往来如织。好一派鱼米之乡、繁华富庶的景象。

然而,在这片温润柔美的水乡风光之下,吴铭却敏锐地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息。运河上往来的漕船似乎比往常更多,且吃水颇深,显然装载沉重。沿岸一些看似普通的货栈,守卫却异常森严。甚至偶尔能看到一些衣着光鲜、却眼神警惕的汉子,在码头茶馆间看似闲坐,目光却扫视着过往船只。

“这扬州……看着热闹,暗地里绷得够紧啊。”李千户按着刀柄,低声对吴铭道。他行伍出身,对这种紧张气氛尤为敏感。

吴铭点点头,不动声色:“吩咐下去,所有人提高警惕,没有我的命令,不得亮明身份。”

官船没有在繁华的扬州主码头停靠,而是按照事先的安排,驶入了城西一处相对偏僻、由漕运衙门管辖的小码头。这里早已有一名穿着从六品官服的中年官员,带着几名小吏和漕丁,打着油伞,在细雨中等候。

船刚靠稳,那官员便快步上前,对着走下跳板的吴铭躬身行礼,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恭敬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下官扬州府漕运判官周文斌,恭迎钦差大人!知府大人及阖城官员本应在主码头迎候,得知大人体恤,微服简从,特命下官在此等候,听候差遣!”

话说得漂亮,既解释了为何只有他一个低阶官员来接,也表达了扬州官面上的“敬意”。

吴铭打量了一下这位周判官。四十岁上下年纪,面容清瘦,眼神还算清明,官袍洗得有些发白,在这富庶的扬州地界,显得有几分寒酸。

“周判官不必多礼。”吴铭语气平和,“本官此行,是为公务,不讲究虚礼。舟车劳顿,先行安顿吧。”

“是是是!馆驿早已备好,请大人随下官来。”周文斌连忙侧身引路。

所谓的馆驿,并非城中的官方驿馆,而是位于漕运衙门附近的一处清静院落,显然是临时腾出来的。院子不大,但干净整洁,一应物事俱全,仆役也都是生面孔,动作拘谨。

吴铭心中了然,扬州官府这是既不想怠慢,又不想让他过多接触外界,特意选了这么个地方。

安顿下来后,周文斌小心翼翼地问道:“大人一路辛苦,是否先歇息几日?知府大人言道,待大人休整好后,再择日设宴,为大人接风洗尘……”

“接风就不必了。”吴铭打断他,“本官时间紧迫。明日一早,请周判官将扬州府近年来的鱼鳞图册、赋税黄册、漕粮收支账目,以及相关吏员名册,送至本院。本官要先看看。”

周文斌脸上闪过一丝为难,但不敢拒绝,只得应道:“是,下官明日便去府衙禀明,尽快将账册送来。”

“不是尽快,是明日午时之前,必须送到。”吴铭语气加重了一分,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味。

周文斌身子一颤,连忙低头:“是!下官明白!明日午时前,定当送到!”

“嗯,有劳周判官了。下去吧。”吴铭挥了挥手。

周文斌如蒙大赦,躬身退了出去,后背竟已惊出一层细汗。

待他走后,吴铭对孙、李二位博士道:“二位先生,明日账册一到,便要辛苦你们了。重点核对田亩数与赋税额度的匹配、历年数据的勾稽关系、以及漕粮征收、运输、损耗的各项记录。发现任何疑点,即刻标记出来。”

“卑职遵命!”两位博士眼中露出跃跃欲试的光芒,他们是技术型官员,对数字有着天生的敏感和较真的劲头。

又对李千户道:“李千户,让你的人便装出去,在城里城外转转。听听市井之言,看看码头漕运,尤其留意各处的粮仓、货栈。但记住,只带眼睛耳朵,不准生事。”

“末将明白!”

众人领命而去。

吴铭独自走到窗前,推开窗户。江南的细雨依旧靡靡地下着,湿润的空气带着泥土和花香的气息,沁人心脾,却也仿佛隐藏着无数难以捉摸的秘密。

这扬州府,果然如预料般,表面恭顺,内里戒备。知府等人避而不见,只派来个无关紧要的漕运判官应付,显然是打着拖延和观察的主意。

但他们恐怕打错了算盘。吴铭根本没打算按常理出牌,去和他们进行无休止的官场应酬和扯皮。他要用最快的方式,直插核心——查账。

只要账本送来,他就有信心从中找到突破口。任何完美的谎言,在数据面前,都会露出马脚。

当然,他也清楚,对方敢送账本,必然已经做过手脚。但这恰恰是他期待的——做得越完美,往往越容易在专业和系统的核查下暴露出逻辑矛盾。

夜色渐深,扬州城华灯初上,秦淮河的歌舞丝竹声隐隐传来,一派太平盛世景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