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 > 第86章 这王命旗牌是福是祸?

新宅的“清静”日子并未持续太久。吴铭袖中那张来自徐府的纸条,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虽未掀起惊涛骇浪,却让他清晰地看到了水面下更加汹涌的暗流。

“空印案旧事重提”……这七个字的分量,足以让任何经历过洪武九年的官员不寒而栗。陛下在这个时候旧事重提,其用意深远而可怕。这绝非简单的翻旧账,而是一种极其强烈的政治信号:皇权对官僚系统的整肃绝不会因胡惟庸的倒台而停止,任何程序上的瑕疵、任何可能被解读为“欺君”的行为,都将遭到最无情的清算。

这无疑是在为接下来的江南清丈,乃至更广泛的改革铺路——用恐惧铺路。

吴铭坐在书房里,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他知道,自己这个户部侍郎、清丈使的职位,已然成了风暴中心最显眼的靶子。江南的官员、豪强们,此刻恐怕正因“空印案”的阴影而瑟瑟发抖,同时也必然将所有的怨恨和恐惧,转移到他这个即将前来“找茬”的钦差头上。

“王伯。”他唤道。

“卑职在。”王伯应声而入。

“让我们在江南的人,动起来。不要打听官面上的事,重点查各地田亩的‘惯例’、大户隐匿田产的手段、还有……各级衙门里,哪些人是真正做事、却又不得志的。”吴铭沉声吩咐。他需要最基层、最真实的信息,而不是那些经过层层粉饰的官样文章。

“是!”王伯领命,迟疑了一下,又道,“伯爷,江南水乡,不同于北地。那边宗族势力盘根错节,许多事情……恐怕不是刀剑能解决的。”

“我知道。”吴铭点头,“所以这次,我们要换种打法。准备一下,我们需要一批懂算学、精通文墨、为人谨慎却又不怕事的人。还有,找几个熟悉江南方言、三教九流都能搭上话的机灵人。”

他要用现代审计和项目管理的方法,去对付这个时代的积弊。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王伯虽然不太明白“换种打法”的具体含义,但对吴铭的命令从不质疑,立刻下去安排。

接下来的几日,吴铭闭门谢客,潜心研究户部送来的江南历年赋税档案、鱼鳞图册以及地理志。越是深入研究,他眉头皱得越紧。账目混乱、数据矛盾、隐瞒遗漏之处比比皆是,许多地方的赋税记录简直是一笔糊涂账,难怪国库岁入始终捉襟见肘。

这不仅仅是个别贪腐问题,而是整个系统性的溃烂。

正当他埋首案牍之时,宫里突然又来了一位意想不到的传旨太监——竟是司礼监掌印太监的身影!

这位内廷大裆亲临,意义非同一般。吴铭不敢怠慢,整衣出迎。

掌印太监脸上带着程式化的笑容,宣旨却非公开场合,而是在书房内低声进行。

“陛下口谕:闻吴卿潜心公务,朕心甚慰。江南清丈,事关国本,兹事体大。特赐王命旗牌一面,遇紧急情事,可调遣地方卫所兵马,四品以下官员,可先拿后奏。另,赐宫中算学博士两名,协助卿处理繁杂数目。望卿体恤朕心,不负重托。”

王命旗牌!先斩后奏!还派来算学博士!

这份恩宠和信任,简直厚重得让人窒息!同时也将巨大的压力和风险,毫不留情地压在了吴铭肩上。皇帝这是给了他尚方宝剑,但也把他彻底推到了所有地方势力的对立面,再无转圜余地。

“臣,叩谢陛下天恩!定当肝脑涂地,以报圣望!”吴铭郑重接旨,心中却无半分喜悦,只有沉甸甸的责任和警惕。

送走掌印太监,看着那面象征着生杀予夺权力的王命旗牌,吴铭久久沉默。皇帝的支持毫无保留,但这也意味着,江南之行,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否则,等待他的,绝不会是罢官去职那么简单。

徐妙锦看着那面令旗,脸上血色褪尽,紧紧抓住了吴铭的胳膊:“夫君……”

“放心。”吴铭拍拍她的手,努力露出一个安抚的笑容,“陛下如此信重,是好事。”

话虽如此,夫妻二人都心知肚明,前路是何等艰险。

又过了两日,那两名宫中派来的算学博士到了。都是四十岁上下的中年人,一个姓孙,一个姓李,面容古板,眼神却透着精明的光,行礼说话一板一眼,显然是常年埋首数字之间的技术型官吏。吴铭测试了他们一番,发现其对传统算学、账目核查确实极为精通,正是他需要的人才。

他立刻将部分账册交给二人先行核对,自己则继续研究整体方案。

然而,就在吴铭紧锣密鼓准备之时,一个极其微妙的消息,通过徐辉祖的渠道再次悄悄传来。

消息很简单:陛下近日私下召见了数次都察院左都御史安然,以及数位素以刚直、清流着称的御史。内容不详,但随后,都察院内部进行了一次不大不小的人员调整,几位资历颇老、却与胡党或有牵连的御史被“劝退”致仕,空出的位置,迅速被一批年轻、背景相对简单、且以敢于言事出名的御史填补。

陛下在整顿都察院?在这个敏感的时刻?

吴铭敏锐地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息。都察院是皇帝的耳目,也是制衡百官的利器。陛下在胡党覆灭、准备推行江南新政的关键时刻,强化都察院,意欲何为?

是担心江南官员对抗清丈,需要加强监察?还是……在为可能出现的、更大的**做准备?甚至……是在为他吴铭将来在江南可能遇到的阻力,预先埋下支援的伏笔?或者,是一种更隐晦的平衡——既赋予他吴铭专断之权,又用都察院来对他进行某种程度的监督?

圣心似海,深不可测。

吴铭站在书房窗前,望着庭院中已经开始抽芽的古树。春风送暖,但他感受到的,却是无处不在的寒意和压力。

胡惟庸案的余波未平,空印案的阴影又至,江南的阻力蓄势待发,皇帝的支持与制衡并存……这一切,都交织成一张巨大而复杂的网,而他,正是被置于网中心的那只昆虫。

但他别无选择。

他深吸一口气,转身回到书案前,铺开一张巨大的江南地图,拿起朱笔,在上面圈圈点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