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 > 第82章 老朱也没把我当人

重返金陵的吴铭,并未立刻得到皇帝的召见。宫门递牌子后,便如同石沉大海,杳无音讯。这在他的预料之中,陛下此刻的心思,恐怕全在如何炮制胡惟庸这头庞然大物上,无暇顾及他这把刚刚归鞘的刀。

他乐得清闲,回到了阔别数月的伯爵府。

府邸依旧,但气氛却有些微妙。下人们恭敬中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疏远和敬畏,显然他在北疆的“凶名”已然传开。徐妙锦早已接到消息,在二门处等候。数月不见,她清减了些许,眉眼间带着难以掩饰的担忧和牵挂,见到吴铭安然归来,眼圈瞬间就红了,却强忍着没有落泪,只是上前仔细打量他,目光最终落在他似乎已无大碍的肩头。

“回来就好。”千言万语,最终只化作这四个字,却包含了无尽的情意。

吴铭心中一暖,握住她微凉的手:“嗯,回来了。让你担心了。”

回到内室,屏退左右,夫妻二人这才有机会细细叙话。吴铭将北疆经历删繁就简,略去最凶险的部分,大致说了一遍。徐妙锦听得心惊动魄,紧紧握着他的手,直到听完才长长松了口气。

“陛下让你回京等候,也不知是福是祸。”徐妙锦忧心忡忡,“如今京城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胡相虽称病,但其党羽仍在四处活动。夫君此次查案,怕是得罪了太多人。”

“无妨。”吴铭安慰她,“陛下既然让我回来,自有安排。我们静观其变即可。”他没有将朱元璋那句“另有任用”告诉徐妙锦,免得她更加担心。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吴铭归京的第三日,便有访客登门。来的不是旁人,竟是中书省的一位舍人,姓李,算是胡惟庸的门生之一。此人带着厚礼,言辞谦恭,只说久仰吴伯爷大名,特来拜会,绝口不提朝局政事,只聊些风花雪月、金石古玩。

吴铭心中冷笑,面上却虚与委蛇,收下礼物,说了些不着边际的闲话。那李舍人坐了片刻,便识趣地告辞。

此后数日,类似的拜访竟络绎不绝。有六部的中层官员,有江南籍的翰林清流,甚至还有几位看似不相干的勋贵子弟。有的明显是胡党前来试探拉拢,有的则可能是单纯的好奇或投机,还有的,则可能是某些势力派来观察他这个“变量”的。

吴铭一律以“伤病未愈,静心休养”为由,闭门谢客,所有礼物却都让管家登记造册,原封不动地收好——这些都是将来可能用得上的“证据”或“人情”。

徐妙锦对此颇为担忧:“这些人……怕是都没安好心。”

“跳梁小丑,不必理会。”吴铭淡淡道,“陛下不动,他们比我们更慌。”

果然,又过了几日,当胡惟庸称病不朝的消息越来越确凿,京城的气氛愈发诡异时,这些拜访便骤然减少了。仿佛所有人都收到了某种信号,开始蛰伏起来,静待那惊天动地的雷霆落下。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宁静中,宫里的旨意终于到了。

来的依然是一名面无表情的太监,没有圣旨,只有口谕。

“陛下口谕:吴铭明日辰时,武英殿见驾。”

简单直接,没有任何多余的字眼。

吴铭心中一震,立刻躬身:“臣领旨。”

送走太监,他深吸一口气。该来的,终于来了。这次面圣,将决定他未来的命运,甚至可能透露陛下对胡惟庸案最终的态度。

翌日辰时,吴铭换上朝服,准时来到武英殿外。

通报后,他被内侍引入殿中。朱元璋依旧坐在那堆如山高的奏章之后,似乎永远有批阅不完的公文。殿内光线有些昏暗,只有皇帝案前点着明亮的烛火,将他那张饱经风霜、不怒自威的脸映照得半明半暗。

“臣吴铭,叩见陛下。”吴铭依礼参拜。

朱元璋没有立刻叫他起来,也没有抬头,依旧慢条斯理地批阅着一份奏章,朱笔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在寂静的大殿中格外清晰。

这种沉默的威压,比任何呵斥都更令人心悸。

良久,朱元璋才放下朱笔,抬起头,目光如同实质般落在吴铭身上。

“起来吧。”声音平淡,听不出喜怒。

“谢陛下。”吴铭起身,垂手恭立。

“北边的差事,办得不错。”朱元璋开口,依旧是那口带着凤阳口音的官话,“账查清楚了,蛀虫也揪出来了,边军的风气,也能肃清一阵子。”

“臣愚钝,赖陛下天威,将士用命,方能不负圣望。”吴铭谨慎地回答。

“嗯。”朱元璋不置可否地哼了一声,话锋却陡然一转,“就是胆子忒大了点,什么都敢往上捅。就不怕把自己也填进去?”

这话意味深长,既像是责备,又像是试探。

吴铭心中一凛,知道关键时刻来了,躬身道:“臣只知道忠心王事,依律办案。所见所闻,据实奏报,乃是御史本分。至于其他,非臣所敢虑,亦非臣所应虑。”

他把“忠心王事”和“依律办案”摆在前面,强调自己是职责所在,同时暗示一切决断在于皇帝。

朱元璋盯着他看了片刻,忽然笑了笑,只是那笑容里没什么温度:“好个御史本分。咱就喜欢你这股子愣劲儿。不像有些人,肚子里弯弯绕绕太多。”

他没有点明“有些人”是谁,但彼此心照不宣。

“这次叫你回来,是让你歇歇。”朱元璋语气放缓了些,“受了伤,也受了惊。回头让太医院再给你看看。伯爵府也太小了点,配不上你的功劳。咱已让工部在京西挑了处新宅子,赏你了。”

赏宅子?这是示恩,也是将他暂时晾起来的信号。京西那地方,勋贵云集,看似风光,实则离权力中心稍远。

“臣,谢陛下隆恩!愧不敢当!”吴铭立刻叩谢。皇帝赏赐,不能推辞。

“起来吧。”朱元璋摆摆手,“差事呢,暂时给你卸了。都察院那边,你先不用去了。”

吴铭心中微微一沉。

“不过,”朱元璋仿佛不经意地补充道,“咱最近让人整理历年赋税黄册,发现江南各地瞒报漏报甚多,积弊重重。你既然查账是一把好手,过些时日,就去户部帮帮忙吧,挂个侍郎衔,专门负责清厘田亩,核实税赋。”

户部侍郎?!清厘田亩,核实税赋?!

吴铭心中巨震!这可是一个比巡按御史更加要害、也更加得罪人的职位!江南乃是天下财赋重地,也是文官集团和豪强大户力量最根基深厚的地方!去那里“清厘田亩,核实税赋”,简直是要刨他们的祖坟!这比在北疆查案凶险百倍!

陛下这是真的要把他这把刀,用到最艰难的地方去!而且,选择在这个时间点,恐怕也有将他调离胡惟庸案漩涡中心的考虑,免得他被卷入即将到来的、最血腥的清洗之中。

“怎么?怕了?”朱元璋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淡淡问道。

吴铭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斩钉截铁道:“臣不怕!陛下信重,臣万死不辞!定当竭尽全力,厘清积弊,为陛下、为朝廷理清财源!”

“好!”朱元璋似乎满意了他的态度,“具体章程,过几日自有旨意。你先回去好生休养,陪陪你媳妇。去吧。”

“臣告退。”吴铭躬身,缓缓退出了武英殿。

走出大殿,午后的阳光有些刺眼。吴铭站在汉白玉的台阶上,回望那深邃的殿门,仿佛还能感受到那双洞察一切、冰冷无情的目光。

陛下果然是天底下最顶尖的棋手。一番看似关怀的交谈,既安抚了他,赏赐了他,也剥夺了他的御史实权,更将他这把刚刚淬炼好的利刃,指向了一个更加庞大、更加顽固的利益集团。

江南清丈……那可是比北疆更加广阔的战场啊。

他深吸一口略带寒意的空气,嘴角却缓缓勾起一丝挑战般的弧度。

也好。既然躲不过,那便迎上去。

他整了整衣冠,步伐沉稳地向着宫外走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