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 > 第42章 归建与质疑

经历了一场惨烈防御和一次大胆逆袭,吴铭带领着这支伤痕累累的辎重残部,如同经历了一场淬火的钝铁,虽然布满创痕,却凝聚起一股前所未有的韧性和团结。他们在荒野中又艰难地行进了两日,期间虽有小股元军游骑窥探,但或许是被之前的反击打怕了,或许是无法判断这支看似狼狈却透着一股狠劲的明军虚实,终究未敢再发动大规模袭击。

终于,在一个黄昏,远方出现了连绵不绝的明军大营轮廓和猎猎旌旗。中路主力部队的营地到了。

越是靠近大营,吴铭的心情反而越发沉重。他清楚地知道,虽然他们成功守住了大部分粮草并突围归来,但损失惨重、主将阵亡是不争的事实。在等级森严、讲究功过的军队中,等待他的,未必是英雄的礼遇,更可能是严格的审查甚至问责。

果然,刚一进入营地外围警戒范围,他们就被一队盔明甲亮的巡逻骑兵拦住。带队校尉验看过吴铭和王副将的文书关防后,眼神复杂地看了他们一眼,语气公事公办:“吴御史,王将军,傅大帅有令,命你部于营地西侧划定的区域就地扎营,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走动。大帅稍后会召见二位。”

这话语里的隔离和审查意味,不言而喻。

残存的士兵们似乎也感受到了气氛不对,刚刚因为归建而放松的心情又紧绷起来,默默地按照指示,在西侧一片偏僻的空地开始扎营。伤员被集中安置,阵亡者的名录被整理上报,气氛压抑而沉默。

吴铭和王副将简单交代了几句,便跟着传令兵前往中军大帐。

中军帐内,气氛凝重。主帅傅友德端坐于上,面色沉静,不怒自威。两侧分立着十余名高级将领,包括几位侯爵、伯爵,以及……脸色阴沉、抱着胳膊冷眼旁观的凉国公蓝玉。

吴铭和王副将进帐,单膝跪地行礼:“末将(卑职)参见大帅!”

傅友德抬了抬手,声音平稳:“起来回话。野狐岭之事,详细报来。”

王副将看了吴铭一眼,得到眼神示意后,便由他主要禀报。他将遇袭经过、张参将阵亡、吴铭临危受命、组织防御、等待援军、乃至后来主动出击骚扰元军补给点的经过,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并未夸大,但也如实强调了吴铭在关键时刻的决定性作用。

帐内诸将静静地听着,表情各异。有人面露惊讶,有人若有所思,有人则明显带着怀疑。

王副将话音刚落,蓝玉那特有的、带着讥讽和傲慢的声音就响了起来:“呵,说得倒是精彩。区区一个督粮御史,临危不乱,力挽狂澜?还能想出主动踹营的妙计?王副将,你莫不是打了败仗,怕担责任,故意抬高这位京里来的御史大人吧?”

王副将脸色一变,急忙道:“凉国公明鉴!末将所言,句句属实!营中所有官兵皆可作证!若无吴御史,我等早已全军覆没,粮草尽失!”

“哦?是吗?”蓝玉嗤笑一声,目光转向吴铭,充满压迫感,“吴御史,真是文武全才啊。既能打理钱粮,又能上阵杀敌,还能运筹帷幄。莫非我大明军中诸将,都要黯然失色了?”

这话极其诛心,直接将吴铭放到了所有武将的对立面。

帐内不少将领的脸色都微微沉了下来。他们可以接受文官协理后勤,但一个文官在军事指挥上“大放异彩”,无疑触犯了许多武人的自尊和领地意识。

吴铭心中凛然,知道最麻烦的时刻来了。他深吸一口气,不卑不亢地躬身道:“凉国公谬赞,卑职万万不敢当。野狐岭之事,全赖张参将及众多将士奋勇杀敌,舍生忘死,方坚持到援军到来。卑职当时亦惶恐万分,所为不过是在绝境之中,尽人事,听天命,侥幸搏得一线生机。所有战术应对,皆是集众人之智,绝非卑职一人之功。至于主动出击,亦是王将军勇武,将士用命,卑职岂敢贪天之功?”

他将功劳推给死去的张参将和全体官兵,姿态放得极低,巧妙地避开了蓝玉的锋芒。

傅友德开口道:“损失几何?粮草保全多少?”

吴铭立刻报上精确数字:“回大帅,我军阵亡六百二十七人,重伤三百余,轻伤不计。粮草损毁约三成,主要军械保全。”

听到这个数字,帐内响起一阵低低的吸气声。损失确实惨重,但考虑到被精锐骑兵突袭,还能保住七成粮草并带回大部分人员,已属不易。

傅友德沉吟片刻,又问道:“你言及曾组织人手,主动袭击元军营地,此事细节如何?可有缴获?”

王副将连忙将踹营的经过、缴获的少量牛羊以及焚毁的物资情况禀报,并补充道:“此事虽险,但确实有效扰乱了元军部署,使其未能再次组织进攻,我军方得顺利归建。此皆吴御史洞察敌情,决断英明!”

这时,一位与徐达交好、素来看不惯蓝玉跋扈的老将开口道:“大帅,末将看来,吴御史虽为文官,然临危不惧,能稳住阵脚,保全粮草大半,已是大功一件。其后更能审时度势,出奇扰敌,保全余部,更是难得。虽有损失,然罪不在他。当予嘉奖,以励士气!”

蓝玉冷哼一声,还想说什么。

傅友德却摆了摆手,止住了争论。他目光如炬,看着吴铭:“吴铭,你可知罪?”

吴铭心中一紧,躬身道:“卑职护卫粮草不力,致使将士重大伤亡,有负大帅重托,请大帅治罪!”他主动请罪,姿态做得十足。

傅友德盯着他看了半晌,忽然道:“张参将轻敌冒进,哨探不密,致遭突袭,阵亡殉国,其过不小。然你于主将阵亡后,能挺身而出,稳住军心,保全粮草,其后更能主动出击,挫敌锐气,保全余部,功亦不小。功过相抵,本帅便不赏也不罚你了。你仍暂领督粮之责,需更加勤勉谨慎,戴罪立功!”

“卑职谢大帅!定当竭尽全力,不负厚望!”吴铭心中一块巨石落地。这已是最好的结果。

傅友德的处理,既维护了军法的严肃性,也肯定了吴铭的功劳,更敲打了他不可过于张扬,平衡了各方情绪。

“都退下吧。王副将,你部暂归中军直辖,休整补充兵员。”

“末将遵命!”

退出中军大帐,王副将松了口气,低声道:“吴御史,总算是有惊无险。”

吴铭点点头,背后也是一层冷汗。他知道,傅友德这是保了他一次。但蓝玉那阴冷的眼神,让他明白,此事绝不会就这么轻易过去。

果然,之后几日,军中开始流传一些风言风语。有说吴铭其实贪生怕死,躲在车阵里不敢出头;有说他能守住完全是运气好,碰上了元军兵力不足;甚至还有恶毒的猜测,说他为了功劳,故意牺牲了下属……这些流言显然背后有人推波助澜。

吴铭对此心知肚明,却并未辩解,只是更加埋头于后勤事务,将各项工作做得更加扎实,同时对所有野狐岭幸存下来的官兵关怀备至。事实胜于雄辩,那些与他共同经历生死的士兵和下级军官,就是最好的辟谣者。

数日后,燕王朱棣伤愈,听闻此事,特意来到吴铭负责的后勤区域视察。

看到吴铭忙碌的身影和井然有序的营地,朱棣拍了拍他的肩膀,朗声笑道:“好小子!咱没看错人!不仅能管钱粮,还能带兵打仗!蓝玉那厮的话,不必放在心上!军中儿郎,只认实实在在的功劳!”

这话声音不小,周围许多官兵都听到了。燕王的态度,无疑是对吴铭最大的支持,也狠狠回击了那些流言蜚语。

徐达虽然未直接表态,但也通过旧部关系,对吴铭表示了关切,并暗示他“做得不错,但需谨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