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 > 第38章 随军出征

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 第38章 随军出征

作者:金毛月下绝杀猹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1 07:35:37

北伐的战鼓终于擂响。庞大的战争机器全面开动,各路大军如同钢铁洪流,浩浩荡荡向北开拔。京畿之地,弥漫着肃杀与激昂交织的复杂气息。

吴铭在户部衙门没日没夜地忙碌了将近一个月,总算将首批最重要的粮草军械调度上路,后续的供应体系也初步建立,得以勉强运转。他整个人瘦了一圈,眼窝深陷,但精神却因高度紧张和专注而异常亢奋。

他原本以为,自己的任务到此为止,将继续留在后方协调调度。然而,一道出乎意料的旨意,再次改变了他的行程。

皇帝朱元璋在武英殿召见了他。

“吴铭,后勤诸事,你初步理出了头绪,办得不错。”朱元璋开门见山,语气中带着一丝赞许,但更多的是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然此番北伐,关系重大,前线情势瞬息万变。后勤线绵延千里,仅靠文书往来,难免滞后误事。”

他目光锐利地看着吴铭:“朕欲派一得力干员,以督粮官兼纪功御史身份,随中路大军行动,就地协调粮秣械杖供应,勘察功过,直达天听。朕思来想去,你于边事、后勤皆有所知,且与军中将领相熟,正是合适人选。你可愿往?”

督粮官!纪功御史!随军出征!

吴铭心脏猛地一跳。这意味着他将直接踏上战场,虽然大概率不会亲临第一线搏杀,但也要深入战区,面对各种不可预知的危险!这远比在后方衙门里调度文书要凶险得多!

但他看到朱元璋眼中那不容拒绝的期待,也知道这既是巨大的风险,也是无比的信任和机遇。深入军旅,不仅能更直接地保障后勤,更能近距离观察这个时代的战争,建立与军方更牢固的关系,甚至……积累军功?

几乎没有太多犹豫,吴铭躬身应道:“臣愿往!必当竭尽全力,确保粮道畅通,据实记录功过,不负陛下重托!”

“好!”朱元璋满意地点点头,“朕已谕令中路主将傅友德,予你相应权限。你即刻交接手头事务,三日后随军出发!”

“臣遵旨!”

退出武英殿,吴铭的心情复杂难言。既有对未知战场的忐忑,也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兴奋。他立刻前往户部、兵部办理交接,领取关防文书,又匆匆回府准备行装。

他特意去了一趟魏国公府,向徐达辞行,并告知徐妙锦。

徐达对于他随军并未感到意外,只是沉声叮嘱了几句:“军中不同朝堂,更不同地方。一切以军令为重,多看少说,遇事多与傅帅(傅友德)商议。保护好自己,粮草是大军命脉,也是无数人眼红的肥差,其中分寸,你自己把握。”

话语简短,却饱含着一个老将的经验和关切。

徐妙锦的反应则更为直接。她听闻消息,脸色瞬间白了白,眼中满是担忧。但她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地为他准备了更多更好的金疮药、解毒散、驱寒药膏,甚至还有一小瓶极珍贵的吊命参丸。

“一切小心。”她将药包塞进他手里,声音微颤,“我……我在京城等你回来。”

千言万语,化作一句最简单的嘱托。

吴铭重重点头,将那份深情和牵挂深深埋入心底。

三日后,吴铭换上一身便于行动的青色官袍,外罩软皮甲,挎上腰刀(装饰意义大于实战),带着几名精通算学和文书的心腹胥吏,以及一队护卫的兵士,汇入了中路大军浩浩荡荡的队伍,离开了京城。

离京的队伍蜿蜒北去,旌旗招展,刀枪如林,车轮滚滚,马蹄声震天动地。吴铭骑在马上,回望逐渐远去的南京城廓,心中涌起一股“壮士一去兮”的豪情,但更多的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

沿途所见,与在衙门看文书的感觉截然不同。庞大的军队如同巨兽般吞噬着沿途的物资。民夫们喊着号子,推着粮车,步履艰难;骑兵部队呼啸而过,卷起漫天尘土;沿途州县设置的补给点人满为患,官员们忙得焦头烂额。

吴铭很快进入了角色。他手持皇帝特赐的令牌和公文,一路巡查粮草储存、运输情况,协调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某段道路被雨水冲毁,运输队受阻,他立刻下令征调附近民夫抢修,并调动备用驮马;某地粮库管理混乱,账目不清,他当场拿下主管小吏,委派他人接手,理顺秩序;遇到军队与地方因征发物资发生争执,他以督粮官和御史的双重身份进行调解,既要保证军需,也尽量避免过度盘剥地方。

他的现代管理思维再次发挥了作用。他强调效率、数据和流程,虽然让一些旧式军官和胥吏感到不适应,但确实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保证了后勤线的相对顺畅。傅友德元帅对他的能力颇为赏识,给予了大力支持。

然而,越是往北,气氛越发紧张。已经能够听到远方传来的隐约战鼓和号角声,偶尔还能遇到从前线运送下来的伤员队伍,空气中开始弥漫起淡淡的血腥味和硝烟气息。

吴铭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受到战争的存在。他强迫自己冷静,将精力投入到工作中,用忙碌压抑内心的不安。

这日,大军前锋与一股北元精锐骑兵遭遇,爆发激战。吴铭所在的中军位置相对靠后,但依然能听到震天的喊杀声和火炮的轰鸣,看到远处升腾的黑烟。

很快,第一批伤员和战况报告被送了下来。

战况胶着,元军骑兵极其凶悍,利用机动性不断袭扰。我军一支偏师奉命迂回包抄,却误入沼泽地带,陷入重围,损失惨重,连带队的一名副将都身负重伤,情况危急!

中军帐内气氛凝重。傅友德眉头紧锁,正要调动预备队前去接应。

就在这时,一名浑身是血的斥候跌跌撞撞冲进来,带来一个更坏的消息:那支被围困的偏师中,竟然有燕王朱棣!他本欲亲自侦察敌情,不料陷入重围,此刻正被元军精锐死死咬住,左冲右突不得出!

“什么?!”傅友德大惊失色。燕王若有何闪失,他如何向皇帝交代?

帐内众将也都慌了神。预备队调动需要时间,远水解不了近渴!

吴铭听到朱棣被困的消息,脑袋也是“嗡”的一声。于公于私,朱棣都不能出事!

危急关头,他猛地想起自己之前巡察后勤时,曾注意到一支押运火油、火药等特殊物资的小队就在附近!一个极其大胆甚至冒险的计划瞬间在他脑中形成!

他立刻出列,对傅友德抱拳道:“大帅!下官有一策!可否速调那支火油队至东南侧无名高地?再予我两百精锐骑兵!”

傅友德一愣:“火油?你要作甚?”

“疑兵之计!”吴铭语速极快,“元军骑兵惧火!可令火油队在高地迅速布置火墙、发射火矢,制造我军大量援军已至、欲断其归路的假象!再以两百精骑虚张声势,多打旗帜,鼓噪而进!元军不明虚实,必心生疑虑,慌乱后撤!此或可为燕王殿下解围!”

这计划风险极大,若被元军识破,派去的两百骑兵和火油队很可能全军覆没。

但此刻已无更好的办法!傅友德也是果决之人,立刻下令:“就依你所言!速去!”

吴铭翻身上马,亲自带着令牌冲向火油队驻地,又以督粮官身份“征调”了附近一支休整的骑兵百户队(许诺重赏),合兵两百余骑。

他这辈子都没指挥过军队,此刻全凭一股急智和胆气!他让士兵们多砍树枝拖在马后扬起尘土,将所有能找到的旗帜全部打起来,并下令所有人奋力呼喊,制造出千军万马的声势。

同时,火油队在高地上拼命倾倒火油,发射火箭,顷刻间燃起一道道火墙,黑烟滚滚,直冲云霄!

正围困朱棣的元军忽见侧后方烟火冲天,尘土大作,杀声震天,又见明军旗帜繁多,真以为大明主力援军杀到,生怕被反包围,阵脚顿时大乱!

包围圈出现了一丝松动!

被困的朱棣何等机敏,立刻抓住这稍纵即逝的机会,率领残余部下奋力向外冲杀!

吴铭在远处看得真切,心跳如鼓,见元军果然开始后撤,朱棣部队有脱困迹象,立刻下令两百骑兵压上,进行骚扰性攻击,进一步加剧元军的混乱。

终于,在火攻疑兵和朱棣内外夹击之下,元军支撑不住,向后败退。朱棣率领残部,浑身浴血,终于冲出了包围圈,与吴铭率领的疑兵部队汇合。

看到朱棣虽然甲胄破损,身上带伤,但精神尚可,显然并无大碍,吴铭这才长长松了一口气,感觉后背已被冷汗湿透。

朱棣看到前来接应的竟然是吴铭,也是又惊又喜,用力一拍他的肩膀(差点把吴铭拍下马):“好你个吴铭!竟有这般胆色!此番多亏了你!”

“殿下无恙便好!”吴铭连忙道,“此乃下官分内之事!”

经此一役,吴铭在军中的声望陡升。不仅是因为他救了燕王,更因为他临危不乱的急智和胆魄。傅友德对他更是刮目相看,军中诸将也不再只将他视为一个文弱的后勤官。

而吴铭自己,在经历了最初的恐惧和紧张后,一种新的感悟和力量正在心中滋生。他亲身参与了一场战斗,并发挥了关键作用。这让他对战争、对军队有了更深的理解。

内心oS:「极限项目救援成功!关键干系人(朱棣)满意度极大提升!团队(军中)威望获得!果然,风险和收益成正比……」

随军出征的道路,依旧漫长而危险,但吴铭的脚步,却变得更加坚定。他知道,这片广阔的北方战场,将是他人生的又一个重要舞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