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 > 第275章 削藩咯

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 第275章 削藩咯

作者:金毛月下绝杀猹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1 07:35:37

“数据为王”的铁证,如同泰山压顶,彻底碾碎了朝堂之上所有针对新政的杂音。那些曾经鼓噪“扰民”、“与民争利”的官员,在精确到毫厘的数字图表面前,哑口无言,溃不成军。新帝朱标(明惠帝)对吴铭的信任与倚重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格物新学与新政体系,已然成为支撑建文朝运转不可或缺的双翼。帝国机器在全新的轨道上高速奔驰,呈现出洪武朝从未有过的效率与活力。

然而,权力的巅峰,往往伴随着最凛冽的寒风与最隐秘的暗流。吴铭清晰地感觉到,来自皇宫深处的审视目光,并未因他的功绩而变得全然温和,反而在那份倚重之下,隐藏着一丝愈发难以捉摸的深沉。朱标不再是那个可以与他畅谈理想、共享改革蓝图的太子,他已是皇帝,一个需要平衡各方、尤其需要警惕任何可能威胁皇权绝对权威的君主。

吴铭的权势太盛了。他不仅是秦王、太子太保,更掌控着覆盖全国的经济命脉(供销社、银行)、引领着思想变革的潮流(格物院)、甚至影响着军队的后勤与部分人事。尽管他始终恪守臣节,将一切功劳归于上意,但他所构建的这个庞大体系本身,就是一种无形却巨大的权力。这种权力,让皇帝安心,因为体系高效;也让皇帝不安,因为体系的核心,是吴铭。

这种微妙而危险的平衡,被一封来自遥远北平的密报骤然打破。

这一夜,蒋瓛如同融入阴影的猎豹,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吴铭的书房,脸色是前所未有的凝重。

“王爷,北平……燕王府,有异动。”

吴铭正在审阅一份关于在湖广推广新式织机的计划书,闻言笔尖一顿,一滴墨迹在宣纸上洇开。他缓缓抬起头:“朱棣?”

“是。”蒋瓛低声道,“我们安插在北平的暗线回报,燕王朱棣近期频繁召集麾下将领及北平布政使司官员密议。其王府护卫操练强度远超规制,且多有擅离驻地、假扮商旅,往来于大宁、宣府等边镇之间。更可疑的是,燕王府长史葛诚,近日曾秘密接触来自蒙古草原的使者,虽内容不详,但其行踪诡秘,绝非寻常。”

蒋瓛顿了顿,补充了最关键的一句:“而且,我们查到,之前蓝玉案中,有几个漏网的中低级军官,并未如朝廷旨意般归建或遣散,而是……悄然北上,投奔了燕王府!”

吴铭放下笔,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北方沉沉的夜色,久久不语。朱棣,这个在原本历史线上掀起“靖难之役”、最终夺取皇位的人,果然不是安分守己之辈。朱元璋的驾崩,蓝玉的倒台,朝堂因新政引发的纷争……这一切,似乎都让这位镇守北疆、手握重兵的藩王,看到了某种机会。

“王爷,还有一事。”蒋瓛的声音带着一丝迟疑,“宫中我们的眼线隐约探知,陛下近来……似乎也在秘密召见一些翰林院的老臣,咨询……咨询关于‘宗藩条例’和……‘削藩’之事。”

削藩!

这两个字如同惊雷,在吴铭脑中炸响!

他瞬间明白了朱标那复杂目光背后的深意!新帝登基,根基未稳,内有他吴铭这等“权臣”,外有朱棣这等“强藩”,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朱标想要巩固皇权,“削藩”几乎是必然的选择!而手握重兵、且素有雄心的燕王朱棣,无疑是首要目标!

但这“削藩”之事,何其凶险!稍有不慎,便是内战爆发,天下大乱!他吴铭耗费心血推动的新政,好不容易积累的国力,都可能在这场皇族内讧中毁于一旦!

而更让吴铭感到棘手的,是他自己的立场。朱标欲削藩,需要倚重他的能力和体系;但若削藩引发战事,同样需要他的支持和后勤。他仿佛被架在了火山口上,无论偏向哪一方,都可能引火烧身。

“陛下……是希望我表态,还是希望我……避嫌?”吴铭喃喃自语。

就在这时,书房外传来管家急促而压低的声音:“王爷,宫里有旨意,陛下急召您入宫议事!”

来了!吴铭与蒋瓛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凝重。

乾清宫西暖阁,灯火通明,却只映照出朱标和吴铭两人的身影。

朱标没有坐在龙椅上,而是与吴铭相对而坐,中间隔着一方摆放着北疆地图的矮几。他脸色有些疲惫,眼神却异常锐利。

“吴卿,此处并无外人,朕便与你直言。”朱标开门见山,手指点在地图上的北平位置,“燕王之事,卿想必已有耳闻。”

“臣……略有听闻。”吴铭谨慎地回答。

“你怎么看?”朱标的目光紧紧盯着吴铭。

吴铭沉默片刻,知道此刻任何模棱两可的回答都是致命的。他必须展现出绝对的忠诚,同时又不能将国家拖入战火。

“陛下,”吴铭缓缓开口,“燕王镇守北疆,功勋卓着,然……其近期所为,确已逾制,恐生不臣之心。”

他先肯定了朱标的担忧,表明立场。

“然,”吴铭话锋一转,“削藩之事,牵一发而动全身。尤其燕王在军中威望甚高,北疆防线亦赖其支撑。若操之过急,或手段不当,恐逼其狗急跳墙,届时烽烟四起,非国家之福,亦非陛下所愿见。”

他指出了削藩的巨大风险。

“那依卿之见,该当如何?”朱标追问,语气中带着一丝急切。

吴铭深吸一口气,抛出了他深思熟虑后的方案——一条比直接武力削藩更为艰难,却也更为根本的道路。

“陛下,治本之策,在于 ‘固本清源,渐进削权’!”吴铭的手指在地图上划过,“其一,固本!加速新政在北疆及燕王周边藩王封地的推行!将‘供销社’、‘皇家银行’乃至‘格物院’的分支深入其地!掌控其地之经济命脉与人心向背!让百姓得益於朝廷,而非藩王!”

“其二,清源!严格核查各藩王护卫数额、军械配备,凡超编、违制者,限期裁撤、上缴!利用‘数据核查’之法,厘清各藩国税赋、人口,使其无所遁形!”

“其三,渐进削权!”吴铭目光炯炯,“可明升藩王爵位,赐予虚衔,将其调离藩地,入京荣养!或将其封地化整为零,分封其众多子弟,使其势力分散,难以聚合!对于燕王……可先以其功高为由,加封其子孙,或以其需统筹更大防区为名,将其调离经营多年的北平,转封他处!此乃温水煮蛙之策,可最大程度避免激烈反弹!”

这一套策略,核心在于利用朝廷和新体系的优势,从经济、政治、军事上全方位地渗透、瓦解藩王的根基,用制度和时间的力量,和平地解除其威胁。

朱标听着,眼中光芒闪烁,显然被吴铭这宏大而细致的谋划所吸引。这确实比直接下旨削藩,显得更为稳妥和高明。

“只是……此策耗时良久,燕王……会坐以待毙吗?”朱标仍有疑虑。

“所以,需要双管齐下!”吴铭语气转冷,“明面上,陛下需对燕王施以隆恩,多加赏赐,稳住其心。暗地里,”他看向朱标,声音压低,“需加强北平周边军镇之控制,选派绝对忠诚之干将,密授机宜。同时,切断其可能之外援,严查其与塞外之联络!若其真有不轨之举,则朝廷已占尽先机,可迅速扑灭!”

他这是在建议,做好万全的军事准备,以应对最坏的情况。

朱标沉思良久,手指在地图上北平的位置重重一点:“就依吴卿之策!固本清源,渐进削权!暗备雷霆,以防不测!此事,便由卿暗中统筹,一应事宜,可直接密奏于朕!”

他将这柄最为锋利的双刃剑,再次交到了吴铭手中。

走出乾清宫,夜风凛冽,吹得吴铭蟒袍猎猎作响。

他知道,自己接下了一个足以影响国运,也决定自身生死存亡的重担。他站在了皇权与藩权、秩序与动荡的十字路口。

一边,是对他信任与猜忌并存的年轻皇帝;另一边,是雄才大略、虎视眈眈的燕王朱棣。而他,这个来自异世的灵魂,将用他超越时代的见识和手段,在这洪武余烬未冷的棋盘上,落下至关重要的一子。

削藩风暴,已悄然掀起。

皇权暗流,汹涌澎湃。

本王的抉择,将决定这煌煌大明,是走向中央集权的盛世,还是陷入宗室内战的深渊。

他抬起头,望向东北方那片属于燕王的星空,目光冰冷而坚定。

“朱棣,若你安分守己,可保一世富贵。若你妄动刀兵……本王的体系,便是你无法逾越的铜墙铁壁!这大明的江山,容不得第二条真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