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 > 第262章 头铁的读书人

吴铭的返京之路,不似离京时的潜流暗涌,而是伴随着江南改革初见成效的赫赫声威,以及朝堂清洗带来的肃杀之气。运河之上,钦差座船所过之处,地方官员无不屏息凝神,小心迎送,既畏其权势,更惧其手段。那些试图在科举议题上做文章的保守势力,暂时收敛了爪牙,将更深的谋划隐藏在了看似平静的水面之下。

京城,依旧巍峨,但气氛已然不同。当吴铭的船队抵达通州码头时,前来迎接的,除了礼部的例行官员,更有太子朱标派来的东宫属官,以及……一身常服,负手而立,眼神复杂的魏国公徐达。

“岳父大人?”吴铭快步下船,有些意外地行礼。徐达亲自来迎,这规格和意味,都非比寻常。

徐达摆了摆手,屏退左右,与吴铭并肩沿着码头缓缓而行,目光扫过运河上往来如织的漕船(部分已悬挂皇家漕运总局的旗帜),沉声道:“回来了?江南闹出的动静不小,朝堂上差点翻了天。”

吴铭微微一笑,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自信:“魑魅魍魉,跳梁小丑而已。岳父放心,小婿心中有数,一切为了大明。”

“哼,老子知道你不是省油的灯。”徐达哼了一声,语气却缓和了些,“你弄回来的那些土豆、玉米,北疆和京畿试种的效果,陛下和太子都看到了,确实是好东西。你搞的那个‘供销社’、‘制造局’,也开始往北边铺了,虽然那些文人叽叽歪歪,但实实在在的好处,堵不住天下人的嘴。”

他话锋一转,声音压低,带着一丝凝重:“不过,科举这事,你需万分小心。那帮子读书人,打仗不行,玩起阴的来,手段层出不穷。他们不敢明着反对陛下和太子,就把力气都使在了这抡才大典上。刘文正(即朝堂上发言的老学士)那老匹夫,联络了不少清流,势要在这次会试中,将他们那套‘重义轻利’、‘农本商末’的东西,刻进未来官员的脑子里!陛下虽然没全听他们的,但态度也有些暧昧。”

吴铭目光一凝:“岳父的意思是,他们会在科举中做手脚?”

“明着不敢,暗地里……难说。”徐达眼神锐利,“贡院那地方,水深的很。誊录、弥封、阅卷,各个环节,都可能被钻空子。他们若是联手,将那些赞同你新政思路的试卷黜落,或者干脆调换、毁弃,专取那些思想保守、抨击‘与民争利’的考生……十年之后,这朝堂之上,还有几人会为你说话?你的新政,又如何能传承下去?”

吴铭深吸一口气,心中凛然。他确实想到了对方会利用科举进行意识形态斗争,却没想到他们可能如此下作,直接进行技术性舞弊!这已不是路线之争,而是断根之战!

“多谢岳父提醒!”吴铭郑重拱手,“小婿明白了。这科场,同样是战场!他们想玩阴的,本王就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技术性反制’!”

* * * * *

回到阔别已久的秦王府,与妻子徐妙锦和三个孩子短暂团聚,享受了片刻天伦之乐后,吴铭立刻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中。他并未立刻上朝,而是以“旅途劳顿,需整理江南案牍”为由,闭门谢客,实则与提前回京的蒋瓛以及部分安插在礼部、贡院的可靠眼线,进行着秘密的布局。

通过蒋瓛的渠道,吴铭迅速掌握了本次会试主考官、同考官以及诸多阅卷官的背景、立场和人际关系。果然,以刘文正为首的保守派清流,利用其多年经营的人脉和在士林中的声望,对本次科举的考官队伍施加了极大的影响。虽然为了平衡,朱元璋也任命了几位倾向于实务的官员,但整体氛围,对吴铭及其新政极为不利。

更让吴铭心惊的是,暗线传来密报,保守派似乎不仅在阅卷环节做了准备,甚至在考生资格审核和考场纪律方面,也可能存在猫腻!他们可能利用职权,将一些有才学、但思想“不合时宜”(即支持新政)的考生籍贯、履历等做文章,找借口剥夺其考试资格!同时,他们也可能对某些“自己人”的舞弊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吴铭眼中寒光闪烁,“既然你们要把这抡才大典变成党同伐异的工具,那就别怪本王掀桌子了!”

他立刻做出部署:

申请“协理”巡查: 吴铭以太子太保、熟悉地方实务为由,向朱元璋上奏,请求在会试期间,协理都察院,对贡院外围、考生入场、考场秩序等进行“巡视督导”。这是一个看似不起眼,却能合理介入科举过程的职位。

启动“特殊试卷”标记: 吴铭通过秘密渠道,联系上了一些他看好、或在江南有过接触、思想开明的考生(如部分在“供销社”、“制造局”实习过的年轻士子),给予他们一个极其隐秘的“安全词”或标记方式。一旦他们的试卷在后续环节被恶意黜落或调换,这个标记将成为翻案的铁证!

技术性反舞弊: 吴铭动用了他带来的工匠和部分可信的锦衣卫力量,改进了几种这个时代难以仿造的防伪墨汁和特殊纸张,秘密提供给贡院中倾向于己方的官员,建议在重要环节(如原始墨卷弥封)使用,增加舞弊难度。同时,他建议加强誊录房与阅卷房的物理隔离和人员监管,减少试卷被调换的可能。

舆论预备队: 吴铭授意麾下那些善于白话文写作的幕僚,提前准备好几篇不同风格的雄文,一旦科举出现重大舞弊丑闻,立刻通过“供销社”网络和民间渠道散布出去,用最直白的语言,揭露保守派为了一己之私,罔顾国法、扼杀人才的丑恶行径,抢占道德制高点。

一张无形的大网,在贡院内外悄然撒开。

* * * * *

洪武八年,乙卯科会试,如期在南京贡院举行。无数来自全国各地的举子,怀揣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梦想,涌入这座决定无数人命运的建筑群。气氛庄严肃穆,却也暗流涌动。

吴铭作为“协理巡查”,身着麒麟补子朝服,在都察院御史的陪同下,巡视在贡院外围。他的目光锐利如鹰,扫过每一个入口,每一个角落。他发现,在考生搜检入场环节,果然存在区别对待!一些衣着寒酸、或是籍贯来自改革试点地区的考生,受到了格外“严格”甚至近乎刁难的检查,而某些衣着光鲜、气宇轩昂的考生,则几乎是走个过场!

“停下!”吴铭在一个入口处忽然喝道。他指着一个刚被搜出夹带(几片写满经义的小抄)却只是被简单呵斥、并未立刻押送的华服考生,对负责搜检的兵丁和礼部小吏冷声道:“科场条例何在?夹带者,立刻革去功名,枷号示众,永不叙用!你们是眼睛瞎了,还是手软了?!”

那兵丁和小吏吓得魂不附体,噗通跪地。那华服考生也瞬间脸色惨白。

吴铭毫不留情,当场下令将那考生拿下,剥去衣衫,枷号在贡院门外!并以“玩忽职守,徇私舞弊”之罪,将那几个兵丁和小吏一并拿下,交由随行的锦衣卫看管!

这一手杀鸡儆猴,瞬间震慑了所有参与搜检的人员,后续的检查立刻变得严格而规范起来。许多原本可能被故意刁难甚至诬陷的寒门学子,得以顺利入场。他们看向吴铭的眼神,充满了感激。

然而,吴铭知道,这仅仅是开始。真正的较量,在试卷之上,在誊录房和阅卷房那紧闭的大门之后。

三场考试,九天时间,倏忽而过。

当贡院大门再次开启,考生们或志得意满,或垂头丧气地离去后,真正的暗战开始了。

试卷被收拢、弥封、誊录(朱卷)、对读,然后送入阅卷房。整个过程,吴铭无法直接介入,但他布下的暗线,开始发挥作用。

不断有密报传来:

“王爷,誊录房中发现有人试图在朱卷上做细微标记,已被我们的人制止并拿下!”

“阅卷房内,刘学士的门生多次在非阅卷时间聚集,形迹可疑!”

“有同考官反映,部分经义策论优秀的试卷,被无故批为‘文理不通’!”

吴铭面无表情地听着,只是命令蒋瓛:“将所有异常情况,人证、物证,全部记录在案!没有我的命令,暂时不要打草惊蛇。”

他在等待,等待一个足够将对手一击致命的契机!

机会,终于在最关键的“实务策论”阅卷环节出现了!

这一场,题目涉及漕运、边备与钱粮,正是吴铭新政的核心领域。保守派考官们对此极为重视,试图将任何赞同改革思路的试卷,都打入另册。

一份字迹工整、论证严密、大力推崇“摊丁入亩以均赋税”、“开海通商以充国库”的试卷,被一位倾向于改革的同考官推荐了上去,却遭到了刘文正亲信副主考的猛烈抨击,斥之为“奇技淫巧,惑乱人心”,执意要黜落!

双方争执不下,惊动了主考官。而这份试卷,恰好被做了吴铭设定的那个极其隐秘的标记!

消息传到吴铭耳中,他眼中精光爆射!

“时机到了!蒋瓛,动手!”

行动在深夜展开!

蒋瓛亲自带领大队锦衣卫,手持吴铭的钦差关防(虽已交回,但余威尚在)和朱元璋特赐的“如朕亲临”金牌(为应对紧急情况特赐),直接封锁了整个贡院!所有考官、胥吏,许进不许出!

与此同时,吴铭与得到消息紧急赶来的太子朱标,联袂闯入阅卷房!

面对突然出现的太子和杀气腾腾的秦王,以及外面影影绰绰的锦衣卫,所有考官都惊呆了。

“殿下!王爷!这是何意?”主考官强作镇定。

吴铭根本不理会他,目光直接锁定那份引起争议的试卷,以及那位面色惨白的副主考。

“将这份试卷,以及所有被这位副主考黜落的‘实务策论’试卷,全部调出来!当场核对原卷(墨卷)与朱卷!”吴铭声音冰冷,如同寒铁交击。

“还有,”他转向蒋瓛,“将誊录房中,所有涉及这些试卷的誊录书手,全部带来!分开讯问!”

在太子和秦王的双重压力下,无人敢反抗。核对结果很快出来,那份被争议的试卷,朱卷上果然被恶意添加了几处“文理不通”的批注,而墨卷完好!更令人发指的是,另外几份同样观点新颖、支持改革的试卷,其朱卷竟然被调换成了内容空洞、言之无物的劣文!

而对誊录书手的分开审讯,更是撬开了突破口!有人扛不住压力,招认受了某位考官的指使,在誊录时故意写错关键论点,或是在特定试卷上留下暗记!

铁证如山!科场舞弊,人赃并获!而且针对的,是太子和秦王力主的新政方向!

刘文正那位亲信副主考,当场瘫软在地,面无人色。主考官亦是汗如雨下。

朱标看着这一切,脸色铁青,胸膛剧烈起伏。他没想到,这些平日里道貌岸然的饱学之士,为了党派私利,竟然敢在抡才大典上,行此卑劣龌龊之事!

“好!很好!”朱标的声音带着压抑到极致的怒火,“这就是我大明的抡才大典?!这就是你们口口声声的圣贤之道?!来人!将所有涉案考官、胥吏,全部拿下!移交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司会审!严惩不贷!”

贡院内的风暴,瞬间席卷了整个京城!

吴铭站在狼藉的阅卷房内,看着面如死灰的对手,眼神冰冷如霜。

科场魍魉,已现形于光天化日之下!

本王的铡刀,已为尔等备好!

这士林之殇,需要用鲜血和清洗,来涤荡污浊!

而这,仅仅是他重返京城后,第一场战役的终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