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 > 第24章 试验成功与推广

净室的门被缓缓推开,午后的阳光照射进来,有些刺眼。吴铭、徐妙锦以及那三名死囚,依次走了出来。虽然面带疲惫,但精神状态尚可,最重要的是,他们手臂上那已经结痂脱落的接种点,无声地宣告着试验的成功。

等候在外的周知府、王通判,以及几位被紧急请来、全程隔着窗户见证了过程的老郎中,全都屏住了呼吸,目光死死盯住他们。

周知府声音发颤,带着最后的侥幸问道:“吴知事,徐小姐,你们……感觉如何?可有何严重不适?”

吴铭活动了一下手臂,露出一个疲惫却振奋的笑容:“回府尊,下官与徐小姐及这三位义士,除接种处略有红肿、几日低热外,并无其他严重症状。如今热已退尽,痘痂脱落,自觉一切如常。”

一名须发皆白的老郎中迫不及待地上前,仔细检查了吴铭和徐妙锦手臂上的疤痕,又为几人诊脉,查看舌苔,脸上充满了难以置信的神色:“奇哉!怪哉!脉象虽略虚,却平稳有力,绝非出痘重症愈后之象!竟真有如此神异之事?!”

另一名郎中也检查了死囚的情况,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事实胜于雄辩!

狂喜和巨大的震撼,瞬间冲垮了在场所有人最后的疑虑!

“苍天有眼!苍天有眼啊!”周知府激动得老泪纵横,差点当场给吴铭跪下,“吴知事!你…你真是我大同满城军民的再生父母啊!”

王通判更是直接扑到那几名死囚面前,连连作揖:“义士!几位真是义士啊!活命之恩,没齿难忘!”那几名死囚原本惶恐的脸上,也露出了劫后余生的庆幸和一丝茫然的光彩。

徐妙锦虽然同样激动,但还保持着冷静,她轻声道:“府尊大人,如今证实牛痘之法有效,当务之急,是立刻大规模采浆制苗,为全城军民接种!疫情不等人!”

“对!对!立刻办!马上办!”周知府如梦初醒,连声下令,“王通判,你亲自督办!需要多少人手、钱粮,一律优先!全城郎中,皆听吴知事和徐小姐调遣!”

有了最高授权和成功的先例,大同这台战争机器(暂时转为防疫机器)立刻高效运转起来。

吴铭和徐妙锦成为了绝对的核心指挥。

他们首先建立了严格的疫苗生产流程:

源头控制: 派专人照料那头功勋奶牛,确保痘浆来源纯净。并继续寻找其他生痘牛只,扩大来源。

取浆规范: 由徐妙锦亲自指导挑选出的细心郎中,学习如何无菌(用沸水、火焰消毒工具)采集痘浆。

稀释保存: 将取得的痘浆用特定方法(吴铭凭记忆提出的简易方案)进行稀释和短暂保存,以扩大接种范围。

接着,制定了分层接种策略:

优先人群: 首先为看守疫区的兵卒、郎中、衙役等高风险人员接种,确保防疫队伍不失。

重点区域: 随后覆盖疫区内的所有未发病居民,以及城内的军户、工匠等密集人群。

全城推广: 最后逐步向全城百姓推广。

接种点设在城内几个宽敞通风的庙宇、学堂,由官兵维持秩序。吴铭亲自编写了通俗易懂的《种痘须知》,说明牛痘原理(尽量用古人能理解的方式:如“以牛痘之弱毒,引人体生出抗毒之力”)、接种后正常反应和注意事项,命书吏抄写张贴,并由胥吏大声宣讲,以消除民众恐惧。

然而,推广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尽管有官府背书和成功先例,但千百年来对“痘疮”的恐惧根深蒂固。许多百姓宁愿躲在家里求神拜佛,也不敢来接种这闻所未闻的“牛痘”。

“往人身上种牛的病?这不是胡闹吗?”

“官府是不是拿我们做试验啊?”

“万一种出个牛毛病来怎么办?”

流言蜚语开始传播,甚至有人谣传说种了牛痘会变成牛头人身的怪物。

接种点一度门可罗雀。

面对这种情况,吴铭深知,信任的建立,需要权威和示范。

他再次请出周知府和王通判等官员,让他们及其家眷率先公开接种,并让那几名成功试种的死囚(已被特许赦免部分刑罚)现身说法。

更重要的是,他和徐妙锦始终坚守在接种第一线。徐妙锦以国公府小姐和医者的双重身份,耐心地向每一位犹豫的百姓解释,亲自为许多人接种。她娴熟的手法、温柔的态度和高贵的身份,极大地安抚了人心。

吴铭则忙前忙后,协调物资,处理突发状况,声音嘶哑,眼圈乌黑,却始终没有离开。

看着父母官、贵小姐和“再生人”都安然无恙,越来越多的百姓开始动摇、尝试。

第一个主动要求接种的普通老汉,在顺利度过反应期后,激动地跑到接种点磕头感谢,成了最好的活广告。

口耳相传之下,疑虑逐渐被打消,接种点前终于排起了长队。

整个大同府仿佛在进行一场与死神赛跑的宏大仪式。空气中弥漫着煮醋消毒的气味,到处是忙碌的郎中、胥吏和维持秩序的兵卒,以及挽起袖子、露出胳膊等待接种的军民。

吴铭和徐妙锦几乎是不眠不休,穿梭于各个接种点之间,指导、检查、处理个别出现较重反应的案例(多是体质问题,均无大碍)。

在这个过程中,两人之间的默契与日俱增。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彼此就能心领神会。徐妙锦的医学知识和冷静细致,完美弥补了吴铭理论略虚、操作生疏的短板;而吴铭的决断力、组织能力和现代管理思维,则为大规模接种提供了坚实保障。

辛苦的付出得到了回报。

随着接种人群的不断扩大,疫情得到了肉眼可见的控制!新增发病病例迅速减少,最终归零!原先的疫区封锁也被解除,那些曾被视为必死之人的人们,相互搀扶着走出来,恍若隔世。

整个大同城,仿佛从一场噩梦中缓缓苏醒。

劫后余生的庆幸和巨大的感激之情,汇聚成了对吴铭和徐妙锦的由衷爱戴。百姓们不再称呼他“吴知事”,而是发自内心地尊称一声“吴青天”、“活菩萨”。至于徐妙锦,更是被传扬成了“仙子下凡”、“救苦救难的女华佗”。

站在城楼上,望着逐渐恢复生机的城市,吴铭长长地、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巨大的疲惫感如同潮水般涌来,几乎将他淹没,但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和平静感,却充盈在心间。

他做到了。他用超越时代的知识,真的拯救了成千上万的人。

徐妙锦安静地站在他身旁,晚风吹起她额前的几缕发丝,夕阳的余晖为她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

“成功了。”她轻声说,语气中带着一丝如梦初幻的感慨。

“嗯,成功了。”吴铭转过头,看着她清丽的侧颜,心中涌动着难以言喻的情感,“谢谢你,妙锦。没有你,我做不到。”

徐妙锦微微侧首,迎上他的目光,脸颊微红,却没有避开:“是你……想到了这等奇法。我不过是略尽绵力。”

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共同历经生死考验后,某种情愫早已悄然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就在这时,一名亲兵快步登上城楼,递上一封火漆密信:“吴知事,京城八百里加急密旨!”

吴铭心中一凛,接过密信,拆开一看。

是朱元璋的亲笔手谕!字迹遒劲,语气急切,详细询问了牛痘之事真伪与成效,并严令他将所有相关方法、过程、数据“详加具奏,速递京师”,并“着即妥善保管痘种,听候下一步旨意”!

皇帝的注意力,终于被这边陲之地的奇迹彻底吸引了!

吴铭将密旨递给徐妙锦看,两人眼中都露出了凝重而兴奋的神色。

大同的疫情结束了,但牛痘的故事,或许才刚刚开始。它的光芒,注定将照亮更广阔的大明疆土。

而吴铭的名字,也必将随着这救命的牛痘,再次震动朝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