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 > 第216章 佛郎机人也敢这么跳?

谋害储君的大案虽已告破,主犯伏诛,但其引发的余波却在朝堂内外久久回荡。朱元璋借此机会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清洗,更多与旧势力有牵连的官员被罢黜流放,朝堂风气为之一肃。然而,经此一劫,太子朱标元气大伤,需要长期静养,暂时无法如以往般处理繁重政务,这无形中削弱了改革派最核心的支持力量。

吴铭官复原职,声望因冤屈得雪反而更添几分悲壮色彩,但其行事愈发沉稳谨慎。他深知,对手虽遭重创,却并未根除,隐藏在暗处的怨恨只会更深。他不再轻易将改革意图暴露于外,而是更加务实地专注于具体事务的推进。

首当其冲的,是水师与新式火炮。

佛郎机火炮的威胁如同悬顶之剑,龙江关船厂在经历风波后,建造速度不减反增。吴铭几乎将办公地点搬到了船厂与军器局,亲自督导师匠,针对演射时观察到的佛郎机火炮优点——尤其是其炮管铸造工艺、闭气结构与弹药标准化——进行重点攻关。

他借鉴了吴麟那日对“润滑”和“精密咬合”的直觉理解,向工匠们强调炮膛光滑度、子铳与母铳结合紧密性的重要性。经过无数次失败的尝试与改进,大明自制的第一门仿佛郎机式样的青铜舰炮终于试制成功!虽然在其射程与耐久性上仍与原型有差距,但其射速与精度已远超明军原有火炮,标志着大明在火器技术上迈出了关键一步。

与此同时,与佛郎机使团的谈判进入了新的阶段。

阿尔瓦雷斯见识了大明迅速查清谋逆大案的铁腕,又听闻(尽管消息被严密封锁)大明似乎在火器仿制上取得进展,态度不再如之前那般倨傲。双方最终达成了一项脆弱的临时协议:佛郎机人获准在广州市舶司进行限定规模的贸易,但不得传教,不得建立永久据点,并需严格遵守大明律法;作为回报,大明允许其派遣少量技术人员(实为监视下的有限交流)协助维修其船只,并采购其部分特色商品(如钟表、玻璃等)。

这并非真正的友好,只是一种基于现实力量的暂时平衡。吴铭清楚,佛郎机人绝不会放弃其野心,未来的冲突在所难免。

而太保府内,经历了父亲蒙冤入狱的惊吓后,吴麟似乎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他依旧沉默寡言,依旧痴迷于各种机械结构,但那份痴迷中,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执拗。他不再仅仅满足于模仿和摆弄吴铭给他的模型,开始尝试用自己能找到的各种材料——木片、竹签、甚至偷偷拆解一些不重要的旧物零件——去“制造”他想象中的东西。

他根据记忆和模糊的理解,试图复现那座曾作为“证物”的自鸣钟里更复杂的齿轮组,失败了一次又一次,小手常被工具划伤,却一声不吭,只是默默包扎后继续。徐妙锦看得心疼,吴铭却阻止了她,只是命人给吴麟准备了更安全、更齐全的小型工具和材料,并暗中嘱咐一位信得过的、手艺精巧却因口吃而不得志的军器局老匠人,偶尔以“修补家具”的名义来府中,对吴麟进行一些不着痕迹的指点。

这一日,吴铭回府,见吴麟正对着一堆小木块和自制的简陋卡榫发呆,地上散落着许多失败的尝试品。

“麟儿,遇到难题了?”吴铭温声问道。

吴麟抬起头,小脸上沾着木屑,眼神有些沮丧,他指着地上一个松散的结构,模糊地说:“它……站不住……力气……散了……”

吴铭仔细观察,发现吴麟是在尝试做一个微型的、能够承受一定重量的桥梁结构,但显然对力的传递与分布没有概念。

他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拿来几张纸,用炭笔画了几种不同的桥梁结构简图——拱桥、梁桥,并简单地解释了每种结构如何分散重量。

“麟儿看,有时候,弯的(拱形)比直的更能承重;有时候,把力气这样传下去(三角形支撑),就更稳当。”他尽量用最直观的方式讲解着基础的力学原理。

吴麟睁大了眼睛,看看图纸,又看看自己散架的作品,仿佛有什么东西在脑中豁然开朗。他不再纠缠于那个失败的作品,而是拿起炭笔,开始在纸上笨拙地画起新的、带有拱形和三角形支撑的“设计图”。

看着儿子那重新燃起斗志、沉浸于自己世界的小小身影,吴铭心中感慨万千。这次劫难,如同一场风暴,吹折了一些枝叶,却也让他看到了家中这块璞玉内里蕴含的、愈发坚韧的“匠魂”。这份对机理的执着探索,或许,正是这个时代所需要的、另一种形式的力量。

朝堂的余波渐渐平息,海上的暗流依旧涌动。吴铭知道,下一阶段的任务将更加艰巨:在太子康复前稳住朝局,加速水师形成真正可靠的战斗力,并时刻警惕佛郎机人与旧势力残余可能的新一轮反扑。而在他身后,家庭的港湾里,一颗属于未来的种子,正以其独特的方式,悄然生根发芽。

暂时的平衡并未持续太久。来自南洋的急报,如同一声惊雷,再次炸响在金陵城的上空!

满者伯夷王国,以“追剿叛匪”为名,悍然出动数十艘战船,围攻与大明保持友好关系的旧港宣慰司!旧港苦苦支撑,遣使突围,乘快船北上求援。与此同时,更有零星消息称,有佛郎机人的船只出现在冲突海域附近,行踪诡秘,态度暧昧。

“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朱元璋在御前会议上,将急报重重拍在案上,怒不可遏。满者伯夷此举,不仅是要吞并旧港,更是对大明在南海权威的公然挑衅!若坐视不理,大明朝贡体系将威信扫地,诸多南洋藩属必将离心,海路安全更是无从谈起!

然而,出兵救援,谈何容易?

朝堂之上,争议再起。

“陛下!南洋远在万里,波涛险恶,我水师新成,战舰不足,劳师远征,胜败难料!若有不测,损兵折将,国威受损啊!”

“况佛郎机人态度不明,若其与满者伯夷勾结,我军腹背受敌,后果不堪设想!不如遣使斥责,令其退兵……”

保守之声,再度占据上风,核心论点无非是“风险太大”、“准备不足”。

吴铭静立班中,待反对声稍歇,方出列奏道:“陛下,诸位同僚,非是臣好战。然,南海之局,犹如弈棋,一步退,则步步退!今日满者伯夷可吞旧港,明日便可寇掠广东!佛郎机人坐观成败,若见我大明畏缩,其心必更加骄狂,届时南下商路,必为其与满者伯夷瓜分蚕食!水师之建,耗费巨万,若不能护商路、扬国威于海外,与一堆朽木何异?!”

他目光扫过众人,声音沉毅:“我水师新舰虽只两艘成型,然其速、其炮、其勇,已非昔日吴下阿蒙!陈璘将军麾下儿郎,操练日久,求战心切!臣以为,此非远征,乃是扞卫我大明海疆门户之战!当立即派遣第一舰队主力,南下驰援旧港,以雷霆之势,击破满者伯夷凶焰!同时,可令广东、福建水师残部策应,以为声援。”

他再次力排众议,主张强硬反击。最终,朱元璋权衡利弊,深知此战关乎国运与海权,终于下旨:“准吴铭所奏!命水师第一舰队即刻南下,救援旧港,扬我国威!此战,许胜不许败!”

军情如火,刻不容缓。 陈璘接旨后,即刻率领以“靖海”、“平波”两艘大洋舰为核心,辅以十艘海鹄船及部分补给舰只的第一舰队,自福州港誓师出发,劈波斩浪,直指南海!

就在这战云密布、举国关注之际,太保府内,却发生了一段小小的插曲。

吴铭因督造战舰、调度物资,连日宿于龙江关船厂,数日未归。这日傍晚,他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府,眉宇间带着难以化开的忧虑。虽力主出战,但他深知此战凶险,新式战舰与操练不足一年的水师,能否在远离基地的陌生海域,对抗数量占优、熟悉环境的满者伯夷舰队,仍是未知之数。尤其是战舰转向迟缓的问题,在模拟海战中屡次暴露,虽经改进,仍不尽如人意。

他坐在书房,对着“靖海号”的结构图沉思,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思考着如何进一步提升其机动性。这时,书房门被轻轻推开,吴麟抱着他那个越来越复杂的、已经能模拟简单齿轮传动的小木盒模型,悄悄走了进来。

他走到书案边,看着爹爹紧锁的眉头,又看看桌上那艘大船的图画,安静地看了一会儿。忽然,他伸出小手,指向舰船尾部两侧那两个巨大的、用于控制方向的尾舵(当时主流仍是单舵或并排双舵),模糊地说道:“爹爹……船……尾巴……太重了……像鸭子……摆不动……”

吴铭闻言, initially 并未在意,只当是孩童呓语。但当他顺着吴麟手指的方向,看向那并排的两个巨大尾舵时,心中猛地一动!如同黑暗中划过一道闪电!

“尾巴太重……摆不动……”

这稚嫩的话语,仿佛一瞬间点醒了他!现有的双舵设计,虽然提供了冗余备份,但两个巨大的舵面在水中产生的阻力也巨大,尤其是在急转向时,需要极大的舵效,确实显得笨重“摆不动”!

一个大胆的念头在他脑中闪现:能否……改变舵的位置和形态?能否借鉴鱼类摆尾的灵动?能否设计一种更高效、更节省力量的操舵机构?

他猛地抱起吴麟,在他小脸上狠狠亲了一口:“麟儿!你真是爹爹的福星!一言惊醒梦中人!”

他立刻铺开新的图纸,拿起炭笔,开始勾勒一种全新的、将舵叶移至船尾中部靠下、采用流线型设计、并通过一组改良的滑轮与绞盘来驱动的单尾舵系统草图!他甚至想到了利用吴麟之前痴迷的齿轮组,来设计省力的传动机构!

虽然这只是初步构想,需要大量计算和试验,但吴麟这无心的一句“点睛”之语,仿佛为他打开了一扇全新的技术窗户!他立刻召来亲信,命其火速将这份草图及改进思路送往龙江关船厂和即将抵达福建的陈璘处,希望能赶在交战前,对后续战舰乃至现有战舰的操舵系统进行紧急评估与可能的临时改进。

千里之外的南洋,战云低垂;金陵城中,一颗稚嫩的匠心,却已悄然为这国之重器,注入了第一缕革新的灵光。

吴铭看着再次沉浸在自己齿轮世界中的小儿子,心中涌起一股奇异的感觉。这孩子的视角,纯粹而直接,往往能穿透成人思维的桎梏,直指问题的核心。这或许,就是“格物”之心最宝贵的力量。

他望向南方,目光仿佛穿透了千山万水。舰队已然出征,他能做的,唯有信任陈璘,信任那些勇敢的水师将士,并在后方,为他们提供一切可能的支持,包括这来自幼子启发的、可能改变战局的细微改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