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 > 第21章 与朱棣论边策

送走燕王朱棣的仪仗,大同府衙上下都松了口气,仿佛送走了一尊分量极重、喜怒难测的神只。周知府特意给属官们放了半天假,各自压惊休息。

吴铭回到廨舍,刚灌下一大口凉茶,还没等喘匀气,一名燕王亲兵却去而复返,径直寻到他门前。

“吴知事,殿下有请,于北城楼一叙。”亲兵言简意赅,语气不容置疑。

吴铭心里咯噔一下。单独召见?这燕王殿下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他不敢怠慢,立刻整理衣冠,随亲兵而去。

北城楼上,守军已被暂时清场。朱棣独自一人负手而立,玄色斗篷在塞北秋风中猎猎作响。他正远眺着城外苍茫的天地,以及更北方那道蜿蜒于山脊之上的长城轮廓。

听到脚步声,朱棣并未回头,只是淡淡道:“来了。”

“下官吴铭,参见殿下。”吴铭躬身行礼,心中暗自警惕。

“不必多礼。”朱棣转过身,目光锐利如鹰,直接切入主题,“吴知事,白日里人多口杂,有些话不便深谈。此刻别无他人,咱想听听你的实话。你觉得,如今这北疆防务,症结何在?又如何破解?”

吴铭心头一凛。这是考较?还是真心询问?亦或是某种试探?

他略一沉吟,决定谨慎应对,但也要展现出价值:“殿下垂询,下官惶恐。依下官浅见,北疆之患,非一朝一夕,乃积年之弊。其症结,或可概括为‘攻守失衡,军民交困’八字。”

“哦?细说。”朱棣似乎来了兴趣。

“所谓攻守失衡,”吴铭组织着语言,尽量用古代能理解的表述,“乃指我军如今多以固守城池、堡寨为主,被动应对鞑靼扰边。敌军来去如风,聚散无常,我大军往往疲于奔命,徒耗粮秣,却难觅其主力决战。即便偶有胜绩,亦难伤其根本。久而久之,敌势愈骄,我则愈疲。”

朱棣目光微凝,缓缓点头:“此言一针见血。守,确实是守不住的。那‘军民交困’又作何解?”

“边地贫瘠,产出有限。庞大驻军所需粮饷、物资,多赖内地转运,路途遥远,损耗巨大,民夫苦不堪言,此为一困。”吴铭继续道,“驻军屯田,效果时好时坏,且与民争利之事时有发生。而鞑靼掠边,首当其冲便是边民,家园被毁,流离失所,甚至被掳为奴,此为二困。军民皆困,则边地根基不稳,防务便如沙上筑塔。”

“嗯……”朱棣背着手,踱了两步,“你看得倒很透彻。依你之见,该如何破解?莫非真要如你朝堂上所奏,去海外寻那虚无缥缈的金山银山来填这无底洞?”语气中带着一丝调侃。

吴铭知道正题来了,深吸一口气道:“金银固然重要,然绝非根本。下官以为,破解之道,或在于‘以攻代守’,‘固本培元’。”

“以攻代守?说得轻巧。如何攻?大军深入漠北,粮草不济,迷途失道,前元覆辙犹在眼前。”朱棣目光炯炯地盯着他。

“殿下明鉴。下官所言‘攻’,非必指倾国之力远征。”吴铭从容应对,“其一,可效仿汉武旧事,派遣精锐小股骑兵,携精良向导与足够给养,深入草原,或刺探军情,或袭扰其部落,焚其草场,夺其牲畜,令其不得安宁,无法安心积聚力量。此谓‘疲敌之计’。”

朱棣眼中精光一闪,没有说话,示意他继续。

“其二,可善用‘经济之攻’。”吴铭抛出一个更现代的概念,“鞑靼各部并非铁板一块,其生存亦需依赖与我朝之交易,获取茶、盐、铁器、布匹。我可严格控制边境贸易,对其顺服者开放互市,给予优惠;对其桀骜者严厉封锁,断其必需品。同时,亦可派遣商队为掩护,深入其地,不仅交易,更可绘制地图,收集情报,甚至暗中挑拨其内部关系。此谓‘釜底抽薪’。”

朱棣听到此处,身体微微前倾,显然被这个思路吸引了。经济战、情报战的概念,在这个时代无疑是超前的。

“至于‘固本培元’,”吴铭趁热打铁,“便是要真正经营好边地。鼓励垦荒,兴修水利,推广耐寒作物,如方才殿下所见之毛纺等手工业,使边民能安居乐业,府库能有稳定收入。同时,整顿军屯,明确产权,使军户能自给自足,减轻朝廷负担。更要严厉约束军纪,减少对民间的骚扰,使军民鱼水相融,边地方有稳固根基。根基既固,进可攻,退可守,主动权方能逐渐操之于我手。”

他将自己这些时日的观察和思考,糅合了部分现代军事、经济和地缘政治理念,用符合时代背景的语言阐述出来。虽然没有具体战术,但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战略视角。

城楼上陷入短暂的沉默,只有风声呼啸。

朱棣久久地凝视着北方,目光似乎穿透了千里草原。良久,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以攻代守,固本培元……经济之攻,疲敌之计……好!说得好!”

他猛地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着吴铭:“吴知事,你这些想法,虽有些书生论兵之嫌,却绝非空谈!尤其是这‘经济之攻’、‘固本培元’之论,深得吾心!边地确需此等长远之策!”

他踱到吴铭面前,语气带着毫不掩饰的欣赏:“咱原以为你只是个精通钱谷、善于理事的干吏,没想到于军国大略,亦有如此见解!父皇将你放到这大同,还真是……放对地方了!”

吴铭连忙谦逊道:“殿下过奖。下官只是纸上谈兵,妄议军国,具体施行,非有殿下这般雄才大略、久经沙场者不能为。”

朱棣哈哈大笑,用力拍了拍吴铭的肩膀(拍得吴铭一个趔趄):“好!不骄不躁,是块好材料!咱记住你了,吴知事。”

他收敛笑容,正色道:“你今日所言,咱会仔细思量。在大同好好干,把你那‘固本培元’的想法,给咱做出个样子来!遇到难处,可直接呈文给咱北平。”

这几乎是一个明确的承诺和支持了。

“下官,定当竭尽全力!”吴铭心中振奋,知道自己这番“冒险”的论述,赌对了。

朱棣点点头,最后看了一眼苍茫的北疆,转身大步离去:“走了!不必再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