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 > 第191章 震惊大明一百年,弹丸小国的土着竟也有王室?

使团的船帆消失在水平线后,吴铭的生活仿佛被按下了快进键。海事院如同一个刚刚启动的精密机器,每一个齿轮都需要他倾注心力去润滑、校准。每日里,案头的公文堆积如山,从沿海各卫所的防务汇报,到市舶司试点港口的税收账目,再到对往来商船纠纷的裁决请示,千头万绪,纷繁复杂。

他不再是那个可以专注于单一案件的御史,而是必须统揽全局的掌院大臣。这要求他具备更宏观的视野和更果断的决策能力。好在现代项目管理中的统筹规划、优先级划分等思维帮了大忙。他将事务分为紧急重要、重要不紧急、常规事务等几类,分派给各司房处理,自己则牢牢抓住人事、财务、军情等核心环节,确保衙门高效运转的同时,不至于被琐事淹没。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海事院的强势崛起和吴铭的简在帝心,不可避免地触动了旧有利益格局。这一日,都察院内几位与江南士族关系密切的御史,联名上了一道奏章,弹劾吴铭“职掌海事,靡费国帑,苛扰商民,更兼年少气盛,不谙海事,恐致边衅”。

奏章虽未明指吕宋使团之事,但字里行间暗指海事院开销巨大(用于支持使团和加强水师),且政策严苛,影响沿海民生。这显然是保守势力对海事院新政的一次试探性反扑。

弹劾奏章递到御前,朱元璋留中不发,但消息却悄然在朝堂传开。一时间,各种或明或暗的目光再次聚焦到吴铭身上。有为他担忧的,有幸灾乐祸的,更有暗中推波助澜,想借此扳倒这位新贵的。

压力之下,吴铭却异常冷静。他深知,这种攻击在意料之中。他没有急于上疏自辩,而是更加勤勉地处理公务,将海事院近期整顿漕运、平抑沿海物价(打击了部分勾结水师抬价的奸商)、新增税收的成果,整理成详实的数据报告,通过正常渠道呈报。同时,他授意几位支持海事政策的官员,在合适的场合为海事院辩护,强调其对于巩固海防、增加岁入的积极作用。

这是一场无声的较量,比拼的是实绩、是圣心、也是朝堂舆论的掌控力。吴铭每日下朝回到海事院,往往已是深夜,还要继续批阅公文,听取各方汇报。徐妙锦见他日渐消瘦,心疼不已,却只能默默备好参汤夜宵,将家中打理得井井有条,让他无后顾之忧。

就在这内外交困之际,南方终于传来了使团的第一批消息!不是通过信鸽,而是由一艘伪装成渔船的接应快船,历经风浪,悄然驶回了宁波港。

消息是加密的,译解后内容简短却至关重要:使团已安全抵达吕宋马尼拉湾,李文昌侍郎已依礼觐见当地实力最强的土王,场面尚算顺利。初步观察,吕宋各方势力矛盾重重,西番(指早期西班牙殖民者)影响力正在渗透,但尚未形成绝对控制。关于“珍珠屿”,土王言语闪烁,似有忌惮,但承认北方海域确有一股“不守规矩”的强大势力活动,其船只偶尔南下劫掠。

更重要的是,侦察快船冒险靠近珍珠屿外围,确认岛上确有新建营垒,望楼林立,戒备森严,远观可见人员操练,规模似乎不小。但未能确认“雾隐”或“星槎”是否在岛,也未发现西番人员直接活动的证据。

消息是好坏参半。好的一面是使团安全抵达,初步站稳脚跟,并证实了珍珠屿的存在和威胁。坏的一面是“夜枭”残党显然已在此地扎根,且实力不容小觑,而吕宋本地形势复杂,可能不利于大明行动。

吴铭立刻将情报密奏朱元璋。他在奏章中分析,眼下不宜轻举妄动,应让使团继续潜伏,一方面加深与土王及其他势力的联系,搜集更多情报;另一方面,寻找机会,对珍珠屿进行更深入的侦察。

朱元璋的回复很快,只有朱笔御批的两个字:“准奏。慎之。”

有了皇帝的明确指示,吴铭心中稍定。他给李文昌发出了新的指令:稳住阵脚,广结善缘,耐心寻找“珍珠屿”的破绽。同时,他加大了对沿海水师的调动,令其在吕宋以北海域进行更频繁的、带有威慑性质的巡航,既是对“夜枭”的压迫,也是对使团的侧面策应。

处理完这一切,已是月上中天。吴铭疲惫地靠在椅背上,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书案上,一边是堆积的日常公文,另一边是刚刚译出的密信和南洋海图。他仿佛同时身处两个世界:一个是琐碎却关乎帝国日常运转的朝堂政务,另一个是远在万里之外、充满未知与危险的海外谍战。

“这就是cEo的日常吗?”吴铭自嘲地笑了笑,内心oS带着一丝疲惫,“既要处理公司内部管理(海事院事务)和董事会斗争(朝堂攻讦),又要紧盯海外并购项目(吕宋使团)的进展,还得防范竞争对手(夜枭)的反扑。这管理幅度,真是够宽的。”

但他知道,自己不能倒下。他是连接这两个世界的枢纽,是这场跨越海疆大棋的关键执子者。他深吸一口气,提笔开始批复下一份公文。窗外的更鼓声,提醒着他新的一天即将到来,而万里之外的海上,风云依旧变幻莫测。他必须保持清醒,等待下一个来自远洋的消息,或是应对下一次朝堂的风波。

等待的日子在繁忙与焦虑中流逝。吴铭如同一个同时照看多个火候的厨子,一边要稳住海事院的日常运转,应对日渐增多的各类涉海事务(甚至包括调解一起因争夺捕鱼海域引发的沿海村落械斗);另一边要紧盯朝堂风向,化解那些针对海事院和他本人的明枪暗箭;最重要的,则是时刻牵挂着万里之外吕宋使团的安危与进展。

期间,又有两批通过信鸽传来的简短密报送达。内容多是李文昌汇报与当地土王、部落首领周旋的细节,以及吕宋各方势力错综复杂的关系。关于“珍珠屿”,依旧没有突破性进展,只提到其巡逻船只活动频繁,似乎对外界的警惕性非常高。李文昌在密信中表示,正在设法通过贸易接触与“珍珠屿”有间接往来的人,但需耐心和时间。

这一日,吴铭正在与户部官员就新增海关税收的分配问题争论得面红耳赤(户部想多留,吴铭坚持大部分应用于水师建设和海防),一名亲信长随匆匆入内,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吴铭神色不变,三言两语结束了与户部官员的争论,便立刻返回了海事院的值房。

密信是通过最新返回的接应快船送来的,比信鸽传递的信息详细得多。吴铭屏退左右,小心翼翼地用特制药水显影。信是李文昌亲笔,字迹因船体颠簸略显潦草,但内容却让他精神大振!

信中禀报,使团经过数月努力,终于通过一个与“珍珠屿”有少量药材往来的土着部落,获得了一张极为粗糙、但标注了岛上关键地点的手绘示意图!示意图显示,岛屿中心依山建有一座坚固石寨,疑似首领居所和指挥中心;靠近唯一深水湾澳处,有大型工坊区,终日烟雾缭绕;此外,还标注了几处了望塔、仓库和练兵场的位置。

更重要的是,随信附上了一份根据土着描述、由随团画师绘制的“岛上大人物”画像!

吴铭迫不及待地展开那张画像。画中人身穿结合了南洋与某种古典风格的华服,面带薄纱,只露出一双深邃的眼眸。虽看不清全貌,但那眉眼间的轮廓、尤其是眉梢一颗细微的小痣,竟与之前密室中得到的那幅女子肖像有**分相似!

就是她!“雾隐”! 虽然依旧蒙着面纱,但基本可以确定,这位“珍珠屿”的首领,就是画中女子,也就是“夜枭”组织的最高头目“雾隐”!

李文昌在信中写道,据土着隐约透露,这位“女首领”极少露面,但威严极重,手下皆称其为“殿下”,似有王室血统。岛上纪律严明,且似乎在大量囤积粮食、火药,并频繁进行海上操练,其志非小。至于西番火器,土着语焉不详,只说见过“喷火的铁管”,但未亲眼见到西番人。

情报虽然依旧未能揭开“雾隐”的全部面纱,但已将其身份、据点、活动意图勾勒得更加清晰!一个拥有(或自称拥有)古三佛齐王室血统的女子,盘踞海外孤岛,积蓄力量,其目的不言而喻——复国?抑或是对大明报复?

吴铭立刻将最新情报整理成紧急密奏,连同那张模拟画像和岛屿示意图的副本,直送大内。他知道,这些信息将直接影响皇帝的最高决策。

果不其然,次日朝会,气氛陡然紧张。朱元璋并未直接出示吕宋来的密报,而是将话题引向了是否应该调整海禁国策、有限度开海的问题上。这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

保守派官员立刻群起反对,引经据典,大谈“重农抑商”乃立国之本,开海必引倭患、滋奸民、动摇国本。言辞激烈者,甚至暗指主张开海者是“怀揣私利,罔顾社稷”。

吴铭心知,这是皇帝在借机观察朝议,也是在为可能的重大政策转向铺垫和施压。他不能再沉默。出列躬身,声音清晰而沉稳地响彻奉天殿:

“陛下,诸位大人!臣以为,海禁之策,乃特定时势之需。然今时不同往日!‘夜枭’之患,已证明锁国并不能高枕无忧,反使贼寇藏身海外,坐大成患!且东南沿海,百姓依海而生者众,片板不得下海,无异于断其生路,迫其为盗!”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那些反对的官员,继续道:“有限度开海,非为纵容私贸,乃为‘以通制闭,以导代堵’!设市舶,严监管,则可征关税以实国库;兴官营,控航道,则可保海疆安宁;允民有限参与,则可安沿海民心,消弭隐患。更可借此通道,广布耳目于海外,使‘夜枭’之辈再无藏身之所!此乃长治久安之策,非为一时之利!”

他并未提及吕宋的具体情报,但句句紧扣现实威胁和国家利益,逻辑清晰,掷地有声。支持开海的官员(多与沿海利益相关或眼光较新者)纷纷出声附和。

朝堂之上,争论异常激烈。朱元璋高坐御榻,面无表情地听着,直到双方都有些词穷,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吴卿所言,不无道理。海禁之利弊,朕自有考量。然眼下之急,乃在肃清海患,巩固防务。海事院近来整饬漕运、增加税入、安定沿海,颇有成效。至于开海与否,如何开海,需待海疆彻底靖平,详加筹划后,再行定夺。”

这番话,看似没有明确表态,实则意味深长。既肯定了吴铭和海事院的工作,为开海留下了活口,又将其与“肃清海患”这个当前首要任务绑定,堵住了保守派的嘴。更重要的是,暗示了开海的前提是“海疆靖平”,而这“靖平”的对象,显然包括远在吕宋的“夜枭”。

退朝之后,吴铭知道,皇帝心中已有决断。开放海禁或许不会一蹴而就,但经略海洋、肃清外患的战略方向已经明确。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彻底解决“珍珠屿”的威胁。

他回到海事院,立刻给李文昌发出新的指令:继续潜伏,尽可能摸清“珍珠屿”的兵力部署、物资储备、以及与外界的联系渠道,为下一步的“靖平”行动,做好最充分的准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