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 > 第166章 大同到底有谁在啊!

纪纲如同被抽打的陀螺,对锦衣卫内部展开了新一轮更加残酷的清洗。任何与诏狱、太医署、兵马司有过关联的人员,无论职位高低,都受到了最严格的审查。一时间,锦衣卫内部风声鹤唳,人人自危,但也确实揪出了几个被收买或胁迫的内鬼,虽然层级不高,却也让纪纲惊出一身冷汗,整顿得更加卖力。

吴铭则坐镇都察院,利用其监察百司的职权,将调查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领域。他不再局限于刘真案和毛骧案的余孽,而是开始系统地排查所有可能与此事相关的异常动向。

他首先盯住了兵部和军器监。能搞到军制火油和剧毒,绝非普通黑市渠道所能为。他派出精干御史,以核查军械库存、审计账目为名,进驻相关衙门,明查账目流程,暗访物资流向。这一查,果然发现了问题:近半年来,有好几批标注为“训练损耗”或“自然损耗”的火油、火药,数量远超往年,且核销手续存在模糊地带。虽然暂时无法直接指向特定人物,但无疑证实了对方确实能利用军队系统的漏洞获取违禁品。

其次,他加强了对京城治安体系(五城兵马司、顺天府等)的监控。通过绩效考核和暗中调查,他发现有几个中下层官吏近期行为异常,或是突然阔绰,或是与某些背景复杂的商贾过从甚密。吴铭将这些线索默默记下,并未立刻动手,以免打草惊蛇,而是派人进行长期监控。

最重要的突破,来自对刘真旧部和毛骧余党社会关系的深挖。吴铭指示手下,不要只盯着那些明面上的官员将领,而要深入市井,查访他们的门生、故吏、姻亲、乃至早已脱离关系的远房亲戚。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名御史在查访一个早已致仕的刘真旧部时,从其家仆口中偶然得知,约莫一月前,曾有一位“气度不凡的先生”来访过老太爷,闭门谈了很久。家仆送茶时,隐约听到“大同”、“旧谊”、“前程”等词语。而那位“先生”离开时,乘坐的马车虽然普通,但赶车人的身形步伐,却像是行伍出身!

大同!再次指向了大同镇!

吴铭立刻意识到,这绝非巧合!他马上派人秘密前往大同镇,调查那名“称病”失踪的小旗官,以及那支运输队的详细情况。同时,他让画师根据家仆的描述,绘制了那位“气度不凡的先生”的模糊画像,在核心圈子内秘密传阅,看看是否有人认得。

就在各方线索逐渐汇聚之时,那个神秘的送信人,再次出现了!

这一次,信件不再是警告,而像是一份“礼物”。

信被直接塞进了都察院门房的信箱里,依旧是匿名。里面没有文字,只有一张简陋的草图,画的似乎是某个仓库的布局,并在一个角落标注了一个奇怪的符号,旁边写着两个字:“火药”。

火药?!

吴铭的心猛地一跳!对方这是什么意思?是提示?是栽赃?还是又一个陷阱?

他立刻找来纪纲商议。纪纲看到草图,也是脸色大变。图上标注的仓库位置,位于京城西南角,属于一个经营南北货的商号,背景看似清白。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纪纲果断道,“下官立刻派人去查!若真有私藏火药,便是惊天大案!”

吴铭同意了,但要求行动必须绝对保密,且以搜查违禁品为名,避免引起恐慌。

当夜,锦衣卫以雷霆之势突袭了那个仓库。果然!在仓库最深处一个隐蔽的夹层里,发现了足足上百斤私自囤积的火药!虽然尚未配置成爆炸物,但其数量已足够制造巨大的破坏!

商号老板被抓后,吓得魂飞魄散,声称对此毫不知情,仓库是租给一个外地客商的,手续齐全,他根本不知道里面藏了这东西。而租仓库的“客商”,早已不知所踪,留下的身份信息全是假的。

线索似乎又断了。但吴铭和纪纲却更加确信,他们面对的,是一个极其危险、且正在积极准备采取更激烈行动的敌人!私藏火药,其目的不言而喻!

“对方这是在向我们示威!也是在争取时间!”吴铭看着那堆火药,沉声道,“他们知道我们在查,所以故意抛出一些线索,既能干扰我们的视线,也能显示他们的能量,让我们投鼠忌器。”

“那送信人…到底是谁?他为什么要帮我们,又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纪纲百思不得其解。

吴铭摇头:“此人身份成谜,目的难测。但至少目前来看,他提供的两次信息都是真实的。或许,他与那黑手并非一路,甚至可能有仇?亦或是…他想借我们之手,达到他自己的目的?”

无论如何,火药库的发现,让案件的严重性再次升级。吴铭和纪纲不敢怠慢,将最新情况再次密奏皇帝。

朱元璋的回复更加简洁冷酷:“一查到底,朕准尔等先斩后奏之权!”

有了这道护身符,吴铭和纪纲的底气更足了。他们加大排查力度,将搜索范围扩大到所有近期租赁、购买大型仓库、宅院的可疑记录上。

同时,前往大同镇调查的人也传回了消息:那名失踪的小旗官,确实曾与一些来历不明的人接触过。而大同镇的部分驻军,近期也存在纪律松弛、与地方势力交往过密的情况。线索,隐隐指向了大同镇的某些中高级将领!

黑手的轮廓,似乎越来越清晰了:一个与军队系统(尤其是边镇)关系密切、能量巨大、且对朝廷怀有异心的庞大势力!

就在吴铭准备将调查重点转向大同镇时,一个意想不到的转机出现了。

那名根据家仆描述绘制的“气度不凡的先生”的画像,在都察院内部传阅时,被一名刚从外地出差回来的老御史认了出来!

“此人…老夫似乎见过!”老御史盯着画像,努力回忆,“对!就在上月,老夫奉旨巡查漕运,在通州码头的酒楼上,见过此人与…与景川侯曹震的管家在一起饮酒!当时还觉得奇怪,曹侯爷的管家怎么会与一个看似文士的人如此熟络…”

景川侯曹震?!

淮西勋贵集团的核心人物之一!战功赫赫,但也是出了名的骄横跋扈,与已故的永嘉侯朱亮祖关系密切!

所有的线索,仿佛在这一刻,被一条无形的线串联了起来!

刘真(淮西勋贵) -> 刘威 -> 大同镇(边军) -> 火药 -> 景川侯曹震!

难道说,隐藏在幕后的黑手,竟然是以曹震为代表的淮西勋贵集团?!他们因刘真、朱亮祖之死而对朝廷和皇帝心怀怨望,暗中勾结边军,囤积武力,图谋不轨?!

这个推断太过惊人,也太过凶险!若真如此,牵扯之广,将远超毛骧案!

吴铭感到一阵心悸。他知道,自己可能触碰到了帝国最敏感、最危险的那根神经。

他必须立刻面圣!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这个推断绝不能泄露半分!

吴铭手持紧急求见的牙牌,在太监的引导下,脚步匆匆地穿过一道道宫门,直奔御书房。他的心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每一次跳动都沉重异常。

“景川侯曹震”这五个字,像是一块烧红的烙铁,烫得他坐立难安。这个推断太过骇人,牵扯到的是大明开国的勋贵集团核心,是能与皇权掰手腕的庞然大物。一旦处理不当,引发的动荡将远超胡惟庸案,甚至可能动摇国本。

御书房内,朱元璋并未安寝,他身披一件常服,正就着灯火批阅奏章。灯光映照着他饱经风霜的脸庞,看不出喜怒。见吴铭进来,他放下朱笔,抬了抬眼皮:“这么晚急着见咱,查出眉目了?”

“陛下,”吴铭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心中的波澜,将连夜整理好的线索和推断,条理清晰地陈述出来。从刘真旧部家仆的证词、大同镇失踪小旗官及军械异常,到私藏火药的仓库,最后直指那张画像与景川侯曹震管家的关联。

他没有添加任何主观臆测,只是将客观线索如同拼图一般,一块块呈现在朱元璋面前。最后,他才沉声道:“陛下,诸多线索,皆隐隐指向以景川侯为代表的军中勋贵。臣……臣不敢妄下结论,但此事实在干系重大,不得不连夜禀报,请陛下圣裁。”

御书房内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只有灯花偶尔爆开的噼啪声。朱元璋的手指,有节奏地敲击着御案,目光深邃如渊,看不出丝毫情绪。但吴铭能感觉到,一股无形的、令人窒息的压迫感,正从这位开国皇帝身上弥漫开来。

过了许久,朱元璋才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得可怕,却带着刺骨的寒意:“曹震……咱记得他。跟着咱打过陈友谅,也打过张士诚,是一员猛将。”

他像是在回忆,又像是在陈述一个与己无关的事实。但吴铭知道,这平静之下,蕴藏着何等汹涌的暗流。勋贵跋扈,结党营私,甚至可能勾结边军、囤积火药,这任何一条,都触及了朱元璋的逆鳞,是比文官贪腐更不能容忍的存在。

“你的推断,有几分把握?”朱元璋的目光如鹰隼般锁定吴铭。

吴铭坦诚道:“回陛下,目前仍缺乏直接证据,尤其是能钉死景川侯本人的铁证。所有线索均为间接关联,对方若矢口否认,或推出替罪羊,我们难以深究。故,臣以为,把握不足三成,但危险程度,十成十。”

朱元璋冷哼一声:“三成?够了!咱宁可错杀,也绝不放过任何可能威胁大明江山、威胁咱老大(朱标)将来坐稳江山的人!”

这话里的杀意,让吴铭心头一凛。他连忙道:“陛下,臣以为,此事不宜操之过急。若真是以曹侯为首的勋贵集团所为,其势力盘根错节,遍布军中,一旦打草惊蛇,恐逼其狗急跳墙,酿成大祸。当务之急,是暗中收集铁证,尤其是找到他们与大同镇边军勾结、私藏火药的直接证据链,弄清其真正目的。”

朱元璋眯起眼睛,打量着吴铭:“哦?依你之见,该如何暗中收集铁证?”

吴铭心中早有腹稿,立刻道:“第一,加强对大同镇的秘密调查,重点查清那支运输队的最终去向、失踪小旗官的下落,以及镇内哪些将领与曹侯过往甚密。第二,对京城内与曹侯府及其他可疑勋贵往来密切的商贾、官吏进行严密监控,尤其是物资、资金流动。第三,对已发现的那个火药仓库,反向追查火药来源,顺藤摸瓜。第四……或许可以尝试接触一下那位神秘的送信人。”

“送信人?”朱元璋挑眉。

“是,”吴铭点头,“此人两次提供关键信息,虽目的不明,但至少目前于我们有利。若能与之建立联系,或可获得更多内部消息。当然,此举风险极大,需万分谨慎。”

朱元璋沉吟片刻,猛地一拍御案:“就按你说的办!纪纲那边,咱会让他全力配合你,所需人手、资源,尽可调用。记住,给咱查个水落石出!但要隐秘,在拿到铁证之前,决不能走漏半点风声!”

“臣,遵旨!”吴铭躬身领命,感到肩上的担子又重了几分。

朱元璋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漆黑的夜空,幽幽道:“咱对这些老兄弟,一向不薄。可若是有人觉得咱老了,提不动刀了,忘了这天下姓什么……咱不介意再用他们的血,洗一洗这南京城!”

这话既像是自语,又像是说给吴铭听。吴铭背后渗出冷汗,他知道,一场远比毛骧案更加血腥、更加残酷的风暴,已经拉开了序幕。而他,已然身处风暴中心。

离开御书房时,天色已微亮。吴铭深吸一口清冷的空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如履薄冰,他必须调动起前世所有的项目管理经验和危机处理能力,才能在这滔天巨浪中,寻得一线生机,并为大明,铲除这颗致命的毒瘤。

他回头望了一眼巍峨的宫殿,心中暗道:“老朱,这次的项目,可是SSS 级的难度啊……奖金我不要,只求能活到项目验收那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