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 > 第145章 没想到胡惟庸死后,竟还有这么猛的?

锦衣卫的监控网络高效运转,如同无形的蛛网,悄然笼罩了赵侍郎府邸及其核心仆从。

然而,赵侍郎为官多年,深谙官场险恶,行事极为谨慎。府中明面上的账目清晰,仆从口风甚紧,短期内并未发现明显的破绽。监控其与外界的书信往来,也多是寻常问候或公务文书,并无直接涉及贪腐的内容。

对手显然早有防备,或者说,这套利益输送体系本身就设计得极为隐蔽。

就在调查似乎又要陷入僵局时,一条看似不起眼的线索,从另一个方向浮出水面。

吴铭并未将所有希望寄托在锦衣卫对赵侍郎的监控上。他同时指示审计小组,继续深挖那几家从粮仓“处理”问题粮食的粮商背景及资金流向。

这项工作繁琐至极,需要调阅户部、市舶司(涉及商品交易记录)、甚至民间银号的账目(通过特殊手段)。但在吴铭的强硬要求和绩效考核的压力下,御史们展现出了惊人的韧性和效率。

一名年轻的御史,在核对一家名为“丰裕号”的粮商与几家银号的资金往来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丰裕号在低价购入那批问题粮食后,迅速转手卖出,获利颇丰。但这笔巨额利润,并未留在丰裕号账上太久,而是在数月内,通过多次、小额、跨银号的方式,分批汇往了同一个目的地——扬州。

而在扬州接收这些款项的,是一个名为“文渊阁”的书画铺子。

一个书画铺子,频繁接收来自京城粮商的巨款?这显然极不正常!

“文渊阁…”吴铭听到汇报时,立刻警觉起来。这名字听起来风雅,但结合其行为,更像是一个洗钱或中转资金的据点。

他立刻通过锦衣卫的渠道,命令扬州当地的暗桩秘密调查“文渊阁”。

反馈很快回来:“文渊阁”表面经营古籍字画,实则背景深厚,与扬州本地的盐商、致仕官员交往甚密。其掌柜身份神秘,很少露面,但据传与南京城中的某些勋贵之家有关联。

更重要的是,锦衣卫设法搞到了“文渊阁”部分不明来源资金的流出记录。发现这些资金,又有相当一部分,最终流回了京师,存入了一家名为“通汇银号”的账户。而那个账户的开户名,经过伪装,但锦衣卫通过特殊手段核实,其背后真正的持有人,竟然指向了永嘉侯——朱亮祖的一位妻弟!

朱亮祖!

这个名字的出现,让所有知情人心中一凛!

朱亮祖乃是淮西勋贵集团的重要成员,早年追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功勋卓着,封侯爵,镇守广东等地,虽不在中枢,但影响力巨大,且与浙东集团(部分江南文官)素来不睦。他的妻弟,竟然通过如此复杂的路径,接收了可能源自粮仓贪腐的资金?

虽然资金流向几经周转,最终只是指向朱亮祖的一个妻弟,而且那个妻弟名下也有其他生意,似乎可以解释资金的来源。但在这个敏感的时刻,如此巨额的资金,通过如此复杂的路径,从京师粮仓案流出,最终与一位实权勋贵的亲属产生关联,这绝不可能是巧合!

吴铭看着锦衣卫送来的密报,手指轻轻敲着桌面,心情复杂。

内心oS:“永嘉侯朱亮祖?这人可不是善茬,骄横跋扈是出了名的。但这案子怎么扯上他了?他不是跟浙东那帮人不对付吗?难道这利益勾连还能跨越派系之争?还是说…这妻弟是打着朱亮祖的旗号在外招摇,朱亮祖本人并不知情?”

他意识到,案子的复杂程度超出了最初的预料。牵扯到一位手握兵权的勋贵,性质变得极其敏感。动一个侍郎和动一位侯爷,完全是两个概念,引发的后果也截然不同。

吴铭没有立刻行动。他极其谨慎地将关于朱亮祖妻弟的这一部分线索单独列出,密封起来。他知道,这个消息一旦处理不好,不仅可能打草惊蛇,甚至可能引发勋贵集团的集体反弹,让原本支持他查案的淮西势力倒戈。

他需要首先向皇帝单独汇报这个发现。

是夜,吴铭请求紧急觐见。

在乾清宫西暖阁,朱元璋屏退左右,只留下了毛骧。

吴铭将最新的调查进展,尤其是资金流向最终指向朱亮祖妻弟的情况,原原本本,毫无保留地禀报给了朱元璋。

暖阁内烛火跳动,映照着朱元璋晦暗不明的脸色。他静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御案的边缘,没有任何表情。

听到“朱亮祖”三个字时,他的眼神微微眯了一下,寒光一闪而逝。

良久,朱元璋才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冷意:“朱亮祖的妻弟…哼,好的很。”

他只说了这几个字,却没有下达任何进一步的指令。

但吴铭和毛骧都能感受到,皇帝对这个名字的出现,似乎并不完全意外,甚至…有一种“果然如此”的森然。

“此事,到此为止。”朱元璋的目光扫过吴铭和毛骧,“关于朱亮祖及其亲族的任何线索,封存。没有咱的旨意,不得再查,不得对外泄露半个字。”

“臣遵旨!”吴铭和毛骧同时躬身应道。

“赵侍郎那边,”朱元璋继续道,语气斩钉截铁,“继续查,按原计划进行。该抓的抓,该审的审。其他的,咱自有分寸。”

“是!”

退出乾清宫,吴铭回头望了一眼那在夜色中如同巨兽蛰伏的宫殿,心中了然。

皇帝的反应说明了一切。朱亮祖的跋扈,朱元璋早已心知肚明,甚至可能一直在等待一个收拾他的机会。但眼下,粮仓案的重点仍然是整顿户部和江南文官集团。勋贵的问题,需要更合适的时机和理由去处理。

而粮仓案查出的这条线索,无疑又为皇帝提供了一颗将来可能用得上的棋子。

案子,还是那个案子。但下棋的人,已经看到了更远的几步。

吴铭知道,自己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继续扮演好“锋利之刀”的角色,在皇帝的掌控下,将粮仓案办成铁案,扳倒赵侍郎,清扫户部积弊。

至于那水面之下涉及勋贵的更大漩涡,自有执棋者去审视和衡量。

他深吸一口凉气,整了整官袍,迈步融入沉沉的夜色之中。前方的路,因牵扯到勋贵而愈发凶险,但也让他更清晰地看到了皇帝布局的深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