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 > 第138章 绩效考核?末位评察?都是福报!

升任左副都御史的第二日,吴铭并未急于对外亮剑,而是选择首先向内开刀。

他深知,都察院作为皇帝的耳目、朝廷的纪纲,自身若不清明,如何监察百官?以往都察院效率不高,除了派系掣肘,内部管理松散、赏罚不明也是重要原因。他打算引入一些现代管理的理念,给这台老旧的监察机器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借此机会,摸清院内人员的底细和能力。

一大早,他便召集了都察院所有在京的御史、经历、都事等属官,在正堂开会。

众官员心中惴惴,不知这位以“能搞事”闻名的新贵副宪,第一把火要烧向哪里。是又要弹劾某位勋贵?还是准备对江南动手?

然而,吴铭开口却出乎所有人意料。

“诸位同僚,”吴铭目光扫过堂下神色各异的官员,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陛下委以重任,命我等执掌风宪,纠劾百司。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若我等都察院自身纲纪不肃、效率不彰,何以服众?何以报效皇恩?”

他顿了顿,看到不少人露出疑惑或不解的神情,继续道:“故而,本官决定,自今日起,于都察院内部,试行‘绩效考核’与‘末位评察’之制!”

“绩效考核?末位评察?”堂下顿时响起一阵细微的骚动和议论声。这些词汇对他们而言,极为新鲜,甚至有些刺耳。

吴铭不理会下面的反应,开始详细解释:“所谓‘绩效考核’,即是对各位御史本月所经办案件、所上奏弹章,进行量化考评。弹劾是否证据确凿、条理清晰?查案是否迅速高效、不畏权贵?建言是否切中时弊、有所建树?皆会记录在案,按月评等,分为‘上’、‘中’、‘下’三等。”

“至于‘末位评察’,便是连续三月考评皆为‘下’等,或办事屡有重大疏漏者,将由本官与陈副宪(陈宁)进行复核。确属怠惰无能或力有不逮者,本院将奏请陛下,调离都察院,另择贤能任职!反之,考评优异者,本院亦会据实上报,优先擢升!”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这简直是砸了不少混日子、熬资历、或是只想明哲保身、写些不痛不痒弹章的御史的饭碗!以往在都察院,只要不犯大错,总能慢慢熬上去。可现在,这位吴副宪竟然要搞什么“量化考评”、“末位淘汰”?

一些年轻有冲劲、却苦于无出头之日的御史,眼中则露出了兴奋的光芒。这给了他们一个打破论资排辈、凭实绩上升的机会!

右副都御史陈宁坐在一旁,脸色有些微妙。他本能地觉得这法子太过“激进”,有违“中庸”之道,但吴铭此举打着“整顿台纲、提升效率”的旗号,冠冕堂皇,且显然得到了皇帝的默许甚至支持,他一时也不好反驳,只能捋着胡须,沉吟不语。

“吴副宪!”一位资历颇老的御史忍不住出列质疑,“弹劾查案,关乎官员清誉乃至身家性命,岂能如市井买卖般量化评等?此非有辱斯文,有失风宪体统乎?”

吴铭看向他,淡然一笑:“李御史此言差矣。正因关乎重大,才更需严谨高效!证据确凿、条理清晰,难道不是基本要求?若连这些都做不到,岂不是草菅人命,更失朝廷体统?至于斯文…本官以为,为国举奸、为民请命的实干,才是最大的斯文!尸位素餐、庸碌无为,才是真正的有辱斯文!”

他语气转厉:“还是说,李御史自觉无法达到这‘基本要求’,故而心生畏惧?”

那李御史顿时面红耳赤,呐呐不能言,灰溜溜地退了回去。

吴铭环视全场,声音提高了几分:“此法并非苛责诸位,而是为了激浊扬清,让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让我都察院真正成为一把锋利、精准的宝剑,而非一把生锈、臃钝的砍刀!此事,本官意已决,即刻施行!各道御史,今日起,所有经办事项,皆需记录备案,月末统一呈报考评!”

他没有给太多反对的时间,直接以强势的姿态推动了这项改革。这就是权力提升带来的好处,许多事情,可以更直接地贯彻自己的意志。

接下来的几天,都察院的气氛明显变得不同。

以往一些喝茶闲聊、磨洋工的现象大大减少。御史们要么外出查案,要么埋首案牍,撰写弹章比以往更加用心,生怕证据不足被评个“下等”。各道之间的协作、信息沟通也明显增多,因为吴铭在考评细则里加入了“协作效率”一项。

吴铭则坐镇中枢,通过审阅每日的记录和呈报上来的案卷,快速而清晰地掌握了都察院的运转情况,以及每位御史的能力、倾向和背后可能的关系网络。谁认真办事,谁敷衍了事,谁和某些衙门过从甚密,逐渐在他心中形成了一本账。

徐妙锦也没闲着,她通过母亲那边的故旧关系,私下收集了一些关于江南籍官员,尤其是在户部、漕运衙门任职官员的风评和传闻,整理成简报送与吴铭参考,为他提供了不少院外视角的信息。

内外结合,吴铭对下一步的行动,渐渐有了更清晰的规划。

数日后,他特意调阅了近三年江南各府粮税、漕粮的入库记录以及相关弹劾奏疏的存档。果然发现了一些耐人寻味的蛛丝马迹:某些年份的损耗率高得异常,却无人深究;几份提及粮仓亏空的御史奏疏,最终都不了了之。

“火候差不多了…”吴铭合上卷宗,目光锐利,“是时候,选一个合适的切入点,把这把火烧出去了。”

他拿起笔,在一份空白的奏疏上,写下了第一个名字——一个掌管京师某粮仓的户部主事,此人是江南人士,官位不高,但位置关键,且与几位江南籍高官关系匪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