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 > 第132章 还差那么一点就要打起来了

洞穴内的时光仿佛被拉长,日升月落,只能通过洞口藤蔓间隙光线的变化来粗略感知。吴铭的心绪,也从最初的焦灼不安,逐渐沉淀为一种近乎凝滞的警惕。他每日梳理记录线索,与沉默的赵三对弈(用石子画棋盘),或翻阅侯太监留下的那些无关痛痒的书籍,努力维持着思绪的清明。

侯太监依旧每隔一两日便会出现,带来的消息依旧简短而模糊,但吴铭却能从其神色语气、甚至衣袍上沾染的不同熏香气息中,捕捉到外界那越来越紧张的态势。

一次,侯太监袖口沾染了淡淡的檀香,那是宫中大佛堂的味道。吴铭状若无意地问起:“公公近日常礼佛?”

侯太监动作微不可察地一顿,淡淡道:“宫中近日为边镇将士祈福,咱家随侍罢了。”但吴铭却捕捉到了他眼底一闪而过的一丝凝重。为边镇将士祈福?是为即将可能到来的大战祈福吧?

又一次,侯太监靴边沾了些许黄泥。京师久未下雨,这黄泥…像是京营大校场特有的土质。吴铭没有问,心中却明了,徐达的调动恐怕已经不止于“操练”了。

这种无声的信息传递,让吴铭虽身处密闭洞穴,却仿佛能听到京师之外,无数兵马暗调、无数密探奔走的肃杀之音。一张无形而巨大的罗网,正在缓慢而坚定地收拢。

金陵,紫禁城。

表面的平静之下,是近乎窒息的暗流汹涌。

新帝朱标强撑着病体,每日临朝,处理着看似寻常的政务,但眼底的血丝和偶尔的走神,却透露着内心的惊涛骇浪。徐达称“旧伤复发”,闭门谢客,但五军都督府发出的调兵勘合却以平日数倍的频率秘密发出。毛骧的锦衣卫更像是一群无声的鬼魅,渗透在京师的每一个角落,尤其是各大王府、勋贵府邸以及通往北方的各处关隘。

慈宁宫更是如同风暴的中心,却又异常平静。马太后每日礼佛、看书,偶尔召见命妇,仿佛对外界一切浑然不觉。但只有极少数人知道,每一份重要的密报,最终都会送入慈宁宫的密室。

这日深夜,徐达与毛骧再次秘密入宫。

“兵力已部署完毕。”徐达声音沙哑,却带着铁血之气,“忠诚可靠的三大营主力已秘密移防至江北几个关键据点。山东、河南都司的兵力也已暗中向边界移动,形成夹击之势。一旦有变,三日之内,便可封锁所有北上南下要道,对辽东形成合围。”

马太后闭目捻着佛珠,缓缓道:“北边…那边呢?”她问的是北平行都司,燕王朱棣。

毛骧上前一步,低声道:“燕王府近日异常平静。燕王深居简出,每日只是读书习武,接见属官也皆是寻常政务。王府护卫未有异动,通往辽东的信使也似乎完全断绝了。”他顿了顿,补充道,“但正是这平静,太过反常。据暗桩回报,燕王府内库近日有多批物资入库,清单却语焉不详。且燕王最信任的几位僧道幕僚,近日频繁出入王府后山…”

“后山…”马太后捻动佛珠的手指停了一瞬,“查清楚他们在做什么。”

“臣已加派人手,但后山守卫极其森严,皆是燕王亲信中的亲信,难以渗透。”毛骧语气带着一丝无奈。

徐达沉声道:“嫂子…燕王此人,用兵如神,深谋远虑。他若真有异心,绝不会轻易露出破绽。如今这般平静,要么是他确实并无牵连,要么…就是他已做好了万全准备,静待时机。”

密室内再次陷入沉默。最大的不确定性和威胁,恰恰来自那位战功赫赫、在北方根基深厚的亲王。

“继续盯紧。”马太后的声音听不出喜怒,“辽东那边,证据收集如何了?”

毛骧精神一振:“已有重大进展!根据吴铭提供的线索,我们的人暗中控制了那个荒村的老丈,其子确实被征募,并说出了另一处可能关押‘鬼兵’家眷的地点。顺藤摸瓜,我们找到了几个从‘匠营’逃出的工匠,证实了确有秘密匠坊在生产军械,且标准远超制式!更重要的是,我们截获了一名辽东都司指挥佥事派往京师的密使!”

他取出一封密信,呈给太后:“此信是辽东都指挥使司佥事刘真写给中书省某位大人的求救信!信中虽用语隐晦,但已承认粮饷亏空、军械异常之事,并将主要责任推给几个已死的下属,恳求京中贵人念在往日情分,设法周旋,平息事端!”

这封信,虽然仍在推诿责任,却无疑是来自辽东内部核心人物的直接证据!证实了亏空和军械异常的存在!

马太后看完信,冷笑一声:“推诿求饶?晚了!这封信,恰好说明他们慌了!那位中书省的‘贵人’,查清楚是谁了吗?”

毛骧眼中闪过寒光:“已有眉目,与齐王(朱榑)府上往来甚密。”他提到了另一位藩王。

局面愈发复杂,牵扯的藩王不止一位?

马太后将信放下,缓缓道:“这封信,是好东西,但还不够。要扳倒一棵大树,需得刨其根基。刘真既然肯写信求救,说明他怕了。毛骧,你知道该怎么做。”

毛骧心领神会:“臣明白!必让其吐出更多东西!”

“至于燕王那边…”马太后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决断,“不能再等了。徐达,你以巡视北疆防务为名,亲自去一趟北平!带上陛下的慰勉旨意和赏赐,去看看老四!看看他到底在做什么!”

徐达虎躯一震,猛地抬头:“臣…遵旨!”他知道,这是最直接也是最危险的一步棋。以太傅之尊、国舅之身亲赴北平,既是安抚,也是最高级别的试探和威慑!

北平,燕王府。

王府深处,书房内灯火通明。燕王朱棣并未如外界所言在读书,而是站在一幅巨大的北疆地图前,目光锐利如鹰。

谋士道衍和尚(姚广孝)静立一旁,低声道:“王爷,京师方向,暗流涌动。徐大将军秘密调兵,毛骧的缇骑活动频繁,恐冲着我北平而来。辽东之事,怕是捂不住了。”

朱棣冷哼一声,手指点在地图上辽东的位置:“刘真蠢材!小事都办不好!如今留下首尾,反累及本王!”

道衍声音平静:“王爷不必动怒。辽东之事,与我们虽有千丝万缕,却并无直接证据。如今当务之急,是静观其变,以静制动。徐大将军若来,王爷只需以礼相待,坦然相对即可。陛下仁厚,太后明理,若无实据,绝不会轻易动一位屏藩亲王。”

朱棣目光幽深:“本王自然坦荡。只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啊。大哥(朱标)那个身子…若是…这大明江山,未来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道衍低眉顺目:“王爷慎言。眼下,稳住便是胜算。”

朱棣不再言语,只是盯着地图上那广袤的北疆,眼中闪烁着难以捉摸的光芒。

洞穴中。

侯太监再次到来,这一次,他带来的消息让吴铭骤然绷直了脊背。

“吴御史,准备一下。明日,我们将护送你去一个新的地方。”侯太监的语气带着一丝不同以往的肃杀。

“新的地方?”吴铭心中一紧。

“嗯。”侯太监目光深邃,“魏国公即将北上巡视边务。你,作为关键证人,将被秘密护送至一处…更安全,也更接近真相的地方。或许,很快…便需要你当面陈述所知的一切了。”

吴铭的心脏剧烈地跳动起来。徐达要北上?要带他去接近真相的地方?这是否意味着,摊牌的时刻,终于要到了?

他感到一股巨大的压力,也有一股压抑已久的期待。

而他,这个最初的发现者,即将被推向前台,直面那隐藏在最深处的惊涛骇浪。

洞外,夜风呼啸,仿佛预示着北地即将到来的凛冬与风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