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 > 第100章 家书中的信息

吴铭对付葛家庄的策略,很快显现出威力。

江都县令回去后,依计而行,不再纠缠亩制,而是直接将选择权抛回给葛家:要么按官亩重新丈量登记,要么继续沿用“大亩”,但税赋须得同比例增加,并补缴历年“亏欠”。

这一下,葛家顿时坐蜡。按官亩,意味着家族上百顷隐匿的田产将暴露无遗,未来税赋大幅增加;按大亩加税,则立刻就要割下一大块肉来,同样痛彻心扉。那原本气定神闲的葛家管事,顿时慌了手脚,连连说要请示家中老爷(那位致仕的礼部侍郎),丈量工作只得暂时僵持。

与此同时,县令派出的吏员在葛家庄邻近村落设立的宣讲点,也开始发挥作用。起初还有被煽动的村民前来吵闹,但当吏员们掰着手指头,仔细给那些仅有薄田几亩的农户算清丈之后能减免多少“虚税”、“摊派”时,人群开始沉默、动摇。

很快,便有胆大的农户偷偷跑来询问:“官爷,说的可是真的?清丈之后,俺家那三亩薄田,真不用再替葛老爷家背五亩的税了?”

得到肯定答复后,农户们的心思活络了。谁愿意白白替别人交税?阻挠清丈的队伍,人心很快涣散。几个收了葛家好处、带头闹事的地痞,被李千户派人悄悄盯住,摸清了底细。

吴铭并未立刻抓人,只是让县令将这几人的名字公之于众,宣布官府已掌握其受人指使、煽动闹事的证据,勒令其即刻停止,否则严惩不贷。

消息传开,那几个地痞顿时成了过街老鼠,村民唾弃,葛家也急于撇清关系。一场可能爆发的群体**件,尚未兴起便被消弭于无形。

葛家庄的困境,如同一个清晰的信号,传遍了扬州府所有心怀侥幸的豪强之家。他们意识到,这位年轻的知府,不仅手段酷烈,心思更是缜密刁钻,软硬兼施,根本不吃他们传统的那一套。

硬的,他手握京营兵马的指挥权,有皇帝“一查到底”的旨意,沈会长的人头便是榜样。

软的,他精通经济律法,总能找到规则内的办法来反制,让你有苦说不出,甚至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一时间,许多观望的豪强纷纷转变态度,从消极抵制变为“积极配合”,只求能在这场风暴中平稳过关,保住家族根基。清丈田亩的工作,终于得以更实质性地向前推进。

然而,吴铭并未因此放松警惕。李千户汇报的那些陌生“客商”,依旧在城中活跃,行踪诡秘。他知道,葛家乃至其背后可能存在的更大势力,绝不会就此甘心认输。经济和政治手段受挫,更阴险的招数或许正在酝酿。

这日,他正在审阅各县报上来的清丈进度汇总,王伯送来了一份来自京师的公文,并非私信,而是通过正规驿递系统送来的兵部文书。

文书是发给扬州府,抄送两淮漕运等衙门的公函,内容是关于近期倭寇在沿海一带活动趋于频繁,要求沿海及沿运河重要州府加强戒备,严查可疑人员,保障漕运畅通。

公文本身并无特别,但吴铭却从中嗅到了一丝不寻常的气息。倭寇骚扰往年也有,但此次兵部行文的口吻似乎格外严肃。他立刻联想到了那些神秘的“外地客商”。

“李千户!”吴铭立刻召来李千户,将兵部公文递给他,“你之前说那些陌生客商,可有注意到他们是否有南方沿海口音?或者…是否有携带兵刃的习惯?”

李千户仔细回想,面色逐渐凝重:“伯爷如此一提…其中确有几人,说话带些闽浙那边的口音!至于兵刃…他们掩饰得很好,但末将手下有老卒回报,说观察其步履举止,似有行伍或江湖气息,且其中几人随身携带的长条状行李,分量不轻。”

吴铭的心沉了下去。难道葛家或者其背后的势力,竟然胆大包天到勾结倭寇,或者雇佣与倭寇有牵连的亡命之徒,想来扬州制造混乱?

若真是如此,那他们的疯狂和底线之低,远超想象!

“立刻加派人手,严密监控那几伙人!重点监视码头、仓库以及他们与葛家等势力的接触情况。”吴铭沉声下令,“从今日起,府衙、粮库、银库及各处要害地方的守卫增加一倍,夜间巡逻加倍。没有我的手令,任何陌生车辆人员不得靠近府库重地!”

“是!”李千户也意识到事态严重,领命匆匆而去。

吴铭坐回椅中,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局势似乎正在向一个更危险的方向滑去。胡惟庸案使得朝堂失序,莫非这些地方的牛鬼蛇神,觉得有机可乘,竟敢玩火到如此地步?

他必须做最坏的打算。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通报声:“禀府尊,金陵有家书到!”

吴铭精神一振:“快拿进来!”

依旧是徐妙锦的信。信的开头依旧是温暖的家常,但中间部分,她的笔触却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

“…近日京中气氛愈发紧张,父亲时常深夜方归,眉宇间倦色深重。偶有听闻,朝中似有议论,言及南方沿海及运河沿线恐生变故,陛下忧心…妾身一介女流,不懂朝政大事,只是心中难安。夫君在扬州,地处漕运枢纽,万望一切小心,遇事谨慎,以自身安危为要…”

信的末尾,她再次附上了一个安神的方子,只是这次,方子里多了几味清热解毒的药材。

吴铭捧着信,久久无言。

妙锦身在金陵,显然也通过她的渠道感知到了风雨欲来的气息,甚至可能比通过官方渠道传来的消息更敏锐。她这是在用她的方式,再次向他示警。

家事国事天下事,仿佛在这一刻,通过这一纸家书,紧密地交织在了一起。

他将家书仔细收好,与那封兵部公文放在一起。

目光再次投向地图上扬州的位置,以及那条贯穿南北的运河。

山雨欲来风满楼。

这不再仅仅是一场关于田亩赋税的斗争了。很可能,有一股更大的暗流,正在借助胡惟庸案造成的权力震荡和空隙,试图兴风作浪。

而他,身处这漩涡的中心。

吴铭深吸一口气,眼神变得无比锐利和冷静。

“也好。”他低声自语,“就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正好一并清扫干净。”

他再次提笔,这一次,不仅是写给皇帝的例行奏报,还有一封密信,是直接写给魏国公徐达的。他在信中陈述了扬州的进展、遇到的新阻力、以及关于可疑人员和倭寇动向的担忧,并恳请岳父大人,在可能的范围内,予以关注和支援。

写完信,用火漆密密封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