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带着截教一飞冲天 > 第456章 信息繁杂理头绪

带着截教一飞冲天 第456章 信息繁杂理头绪

作者:脑洞大的咸鱼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1 07:11:47

玉符还在掌心发烫,那四个字像烙铁刻进视线——“行者将出”。

路明没有动。指尖微微收紧,符纸边缘泛起细小的焦痕,余温顺着指腹蔓延至腕骨,仿佛有一股隐秘的脉动在与他体内残存的灵力共振。他闭了眼,识海中立刻浮现出三重信息:玄梧的传讯、古籍上的批注、玉简里浮现的双轨闭环符号。它们各自独立,却又彼此纠缠,如同乱线缠绕的丝网,稍一拉扯,便牵动整片思绪剧烈震颤。

他缓缓吐出一口气,双手结印,灵台微光亮起。截教秘法“三镜照心”自识海深处激活,三道虚影依次显现——左侧是玄梧站在寒潭边的身影,声音低沉重复着“西行非劫,乃局”;中央是《洪荒纪变·卷七》中的文字,墨迹如活物般游走,“七闪为引,地脉为桥,神位为媒”逐字浮现;右侧则是玉简上那枚扭曲的双轨符号,缓缓旋转,首尾相接,循环不息。

三重影像并列运转,试图寻找频率上的共鸣点。可刚一同步,识海便传来撕裂般的痛感。那些本该清晰的信息开始错位,玄梧的话音夹杂着古籍的文字碎片,符号的轨迹竟与“九九归真”的批注重叠,形成一段从未存在过的伪言:“经由神启,行者执律”。

他猛地睁开眼,额角已有冷汗滑落。这不是推演,是反噬。

咬破舌尖,血腥味瞬间弥漫口中,神志被刺痛强行拉回。他从怀中取出第二枚青纹丹吞下,药力入体后稍稍压住识海的震荡。不能再用整体映现的方式处理这些信息,每一条线索都像是被精心修饰过的诱饵,稍有不慎就会陷入他人预设的认知陷阱。

他改变策略。

左手轻抚案面,将三件信息载体平铺于前:玉符居左,玉简居中,抄录古籍的玉板置右。不再追求同时解析,而是逐层剥离。首先剔除所有带有宗教指向的词汇——“佛”“经”“正果”“西天”,这些词太容易引发联想误导,极可能已被某种意志渗透篡改。

剩下的关键词寥寥无几:**七、地脉、神位、钟声、闭环、行者**。

他盯着这六个词,逐一在识海中标记。其中,“七”出现了三次:七次闪光、七响钟声、七次寒潭震动;“地脉”两次,一次是古籍所载“地脉为桥”,另一次是他亲自布下的监测阵反馈的地底频震;“神位”则关联三位异常灵光的神只,且皆在封神完成后行为诡秘;“钟声”仅玄梧提及,逆向而鸣,七响即止;“闭环”出现在玉简与古籍附图,形态一致;最后,“行者将出”,是最新也是最直接的预警。

这些信息不再以完整句子呈现,而是化作孤立的节点,在意识中构成一张残缺的图谱。他尝试连接它们。

若以“七”为起点——七闪是信号,七响是呼应,七震是回应。三者时间不同,地点各异,却共享同一频率。说明有一种规律性的启动机制正在运行,且已持续多年。

地脉,则是传导路径。无论是闪光还是震动,皆沿特定地脉线路传播,他曾派人追踪过东南方的波动,源头指向西方荒境深处,正是三十年前钟声响起之地。

神位呢?为何古籍称其为“媒”?

他忽然想到那一夜在封神台上察觉的三道滞涩灵光。当时以为只是法则未稳,如今看来,更像是被外力接入的接口。神位依榜而立,受天道约束,若有人能通过某种方式让神只成为通道,便可借其名正言顺地影响洪荒秩序,而不惊动天机。

那么“行者”是谁?

不是神,不是仙,也不是寻常修士。此人尚未现身,但已有预兆。玄梧说“行者将出”,而非“将至”或“将现”,意味着其存在早已埋下,只待时机成熟便会破局而出。

他深吸一口气,重新调集三组信息,不再试图统一解释,而是假设它们描述的是同一事件的不同阶段:

第一阶段:三十年前,钟声七响,唤醒沉睡机制;

第二阶段:封神量劫结束,三道神位被悄然绑定,作为媒介激活;

第三阶段:七闪再现,地脉共振,闭环符号显化,预示通道即将贯通;

第四阶段:行者出世,携带新律,改写旧规。

如此一来,《洪荒纪变》所说的“终得正果”与《遗闻录》批注的“旧神退位”便不再矛盾——前者是表象,后者才是实质。所谓正果,不过是新秩序建立的遮掩之词。

而“伪经先传,真经未启”,或许意味着真正的目的并非弘扬佛法,而是以传经之名,行替换之实。那些被选中的神位,可能根本不知自己已被利用,他们的职责变动、权限调整,皆在无形中服务于某个更高层级的布局。

是谁在推动这一切?

天庭?未必。若为掌控神权,大可在封神时直接设限,无需绕此弯路。

佛门?有可能,但三十年前西方荒境并无大规模活动记载,钟声逆向而鸣,也不合常理。

更可能是第三方势力,蛰伏已久,借佛门名义布局,利用天庭对封神后的松懈,悄然植入规则变量。

他睁开眼,目光落在玉简上。那枚双轨闭环符号依旧静静悬浮,表面光晕微弱,却始终未散。这是唯一未经篡改的实物证据——它由他的精血激活,源自残剑与旧符的共鸣,早于任何典籍查阅,也早于玄梧传讯。

这意味着,这个符号才是最初触发点。

他伸手触碰玉简,灵力再次注入。识海中,符号缓缓展开,两条轨道开始分离,各自延展出新的纹路。左侧衍生出七道短线,对应七次闪烁;右侧则延伸出三条支脉,连接三个模糊的光点——正是那三位异常神位的位置坐标。

就在这一刻,袖中玉符再度发热。

他抽出一看,符面浮现新字:“子时三刻,地脉再震,频率同前。”

与此同时,案上玉简的符号突然轻微跳动了一下,与玉符的提示几乎同步。

他不动声色,将玉符置于玉简旁,两件物品之间泛起一丝极淡的灵波连接。他闭目,以神识锁定这一瞬的共鸣频率,将其与之前记录的七闪数据比对。

完全一致。

这不是巧合。寒潭的震动、天际的闪光、地脉的频震、神位的错律,全都围绕同一个核心节奏运转。而这个节奏,正越来越快。

他终于确定了一件事:这场所谓的“西游”,从来就不是一场简单的取经之旅。它是分阶段启动的规则置换程序,以天地异象为引,以神位为锚,以地脉为链,最终目标,是让某个“行者”顺利降临,并携带着足以颠覆现有秩序的“新律”。

现在的问题是——突破口在哪里?

所有线索都指向过程,却没有一个明确的切入点。他不能贸然质问神位,也不能公开调查佛门动向,更无法进入天庭禁地查验封神榜本体。

必须找到一个既能验证假设,又不会惊动幕后之人的切入点。

他睁开眼,目光落在“七”这个数字上。

七次闪光、七响钟声、七次震动……为何都是“七”?

在洪荒旧制中,“九”为极数,“八”为轮回,“七”却常用于断界、割离、重启。七日闭关、七日渡劫、七日断尘……皆为脱旧迎新之期。

难道“七”不只是频率,更是仪式?

他心头一震。

如果整个布局是以“七”为周期推进,那么下一次关键节点,很可能就在七日之后。

而目前最稳定的观测手段,是玉简与玉符构成的微型共鸣阵。只要继续收集数据,或许能在第七次震动时捕捉到更多信息。

他盘坐不动,双手覆于玉简与玉符之上,灵力缓缓输入,构建持续监听的识海回路。烛火映照下,眉心微光流转,意识深处,一张由数字、频率、符号组成的无形网络正在缓缓成形。

就在他即将锁定下一波震频源头之际,玉简表面的双轨符号突然偏转了半度。

轨道不再闭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