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一不留神就穿越 > 第63章 建阵

一不留神就穿越 第63章 建阵

作者:踏七星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1 07:11:16

天刚蒙蒙亮,叶青云就站在晒盐场的高台上,敲响了那面用来召集村民的铜锣。“铛 —— 铛 —— 铛 ——” 厚重的锣声穿透晨雾,很快,村民们扛着锄头、背着竹筐,手下们握着兵器、提着工具,纷纷聚拢过来,连村里的老人和半大孩子都来了,眼神里满是期待与坚定。

叶青云望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声音洪亮:“乡亲们!北蛮探子已探过路,大军随时可能来犯!玄机子道长传我们‘**阵’,依八卦布阵,能困敌、能御敌!今天,咱们全村动手,一起把阵眼布好!守住阵法,就是守住咱们的家!”

“守住家!” 众人齐声呐喊,声音震得晨雾都散了几分。王五攥着铁鞭往前一步:“主上,您吩咐!挖陷阱、插竹杆,俺们力气大,啥重活都能扛!” 铁牛也跟着瓮声应和:“俺还能帮着扛旗帜、运材料,保证不耽误事!”

叶青云点点头,拿出玄机子给的先天八卦图,铺在高台的石桌上,指着图上的方位开始分配任务:“现在分八组,对应八卦八方,每组由一个骨干带领,按要求布置阵眼!”

离位(南,林地?朱雀阵眼) 由耶律娟带领妇女和孩子负责。她们抱着缝制好的红色旗帜 —— 旗面绣着展翅的朱雀,丝线虽粗,却透着精气神 —— 往林地深处走。先选了三棵粗壮的老槐树,在树干上绑上横木,将红色旗帜高高挂起,风一吹,朱雀旗 “哗啦” 作响,在翠绿的林叶间格外醒目。接着,她们把干燥的树枝(前几天特意收集的,晒得干透)堆在树下,每堆树枝间留着三尺宽的通道,看似能走,实则通道两侧藏着细小的绊索 —— 用麻绳搓成,拴在树根上,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耶律娟还让孩子们在树枝堆旁摆上几个陶碗,碗里盛着桐油,万一敌军入林,点燃桐油就能引着树枝,借火势阻敌。

坎位(北,山口?玄武阵眼) 交给铁牛和五个壮实的村民。他们推着板车,车上装着铁锹、陶罐和海水桶,往山口赶。先用铁锹在山口挖了一条两尺宽、一尺深的浅沟,沟底铺上一层碎石,再把海水一桶桶倒进沟里,海水没过碎石,泛着冷光。接着,他们在沟的两侧洒上细沙 —— 这些沙子是从海边筛来的,又细又滑,踩上去很容易打滑。最后,在沟的尽头埋上三个陶罐,罐里装满水,罐口用茅草盖住,按玄机子的说法,这是 “引玄武水气”,既能阻碍骑兵冲锋,又能借水汽增强阵眼的 “阴柔之气”,让敌军心神不宁。铁牛一边埋陶罐一边念叨:“北蛮骑兵再厉害,踩进这沟里,也得摔个马仰人翻!”

艮位(东,海边?青龙阵眼) 由袁七负责,带着三个身手灵活的村民。他们扛着绳索、贝壳和木杆,往海边的礁石区走。先选了几块相连的大礁石,在礁石间拉上粗麻绳,麻绳上每隔一尺就系一个贝壳 —— 这些贝壳是老人们从海边捡的,又大又厚,碰撞时能发出清脆的 “叮当” 声。接着,在礁石最高处立了一根三丈高的木杆,木杆顶端绑着一个小铜铃,风一吹,铜铃和贝壳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既能预警,又能扰敌。袁七还在礁石缝隙里藏了几个火折子,万一敌军靠近,点燃火折子,火光映在海面上,能让敌军误以为有伏兵,不敢轻易前进。

兑位(西,沙丘?白虎阵眼) 归王五统领,带着六个村民。他们扛着削尖的竹杆(前几天砍的竹子,削得尖尖的,还涂了桐油,硬得能刺穿木板)、茅草和铁锹,往沙丘去。先在沙丘上挖了一个个半尺深的小坑,每个坑间距一尺,把竹杆插进坑里,竹杆露出地面两尺多,尖朝上,像一片隐藏的锋芒。然后,用茅草把竹杆盖住 —— 茅草和沙丘的颜色相近,从远处看,根本看不出下面藏着竹杆。王五还让人在沙丘顶部堆了几个土堆,土堆的形状模仿营帐的轮廓,上面插着几面黑色的小旗(用染了墨的粗布做的),让敌军误以为沙丘后有伏兵,不敢从正面冲锋。

震位(东北,盐碱滩?生门) 由李村长带领老人负责。他们拿着镰刀、麻绳和木板,往盐碱滩走。先把滩上的杂草割掉,清理出一条三尺宽的小路 —— 这是村民进出的生门,必须隐蔽。小路两侧用盐碱土堆起半尺高的土埂,土埂上插着干枯的芦苇,看起来像天然的草丛,遮住小路的痕迹。接着,他们在小路的入口处铺了一块木板,木板上盖着盐碱土,看似和周围的滩地一样,实则木板下面是结实的地面,踩上去不会陷进盐碱地。李村长一边指挥一边说:“这生门是咱们的退路,一定要藏好,不能让北蛮发现!”

巽位(西北,枯树林?辅阵眼) 交给张叔和两个晒盐场的村民。他们抱着灯笼、麻绳和艾草,往枯树林走。枯树林里的树木大多枯死,枝干光秃秃的,正好用来挂灯笼。他们在每棵枯树上绑上两个灯笼 —— 灯笼是用粗纸糊的,里面放着浸了桐油的灯芯,白天熄着,夜晚点亮。灯笼之间用麻绳连接,麻绳上系着艾草,艾草晒干后有淡淡的气味,既能驱虫,又能让敌军闻到气味后心神不宁。张叔还在树林里挖了几个小坑,坑里放着陶碗,碗里盛着水,水倒映着灯笼的光,夜晚看起来像星星点点的火光,让敌军误以为有很多人驻守。

乾位(东南,芦苇荡?辅阵眼) 由三个年轻村民负责。他们扛着铃铛、竹竿和麻绳,往芦苇荡去。先把竹竿插进芦苇荡边缘,竹竿之间拉上麻绳,麻绳上系着小铃铛 —— 这些铃铛是孩子们串的,声音清脆。接着,他们在芦苇荡里清理出几条弯曲的通道,通道两侧的芦苇比周围的高一些,看似能走,实则通道尽头是死路,或者藏着绊索。他们还在芦苇丛里放了几个空陶罐,风一吹,陶罐碰撞发出 “砰砰” 声,和铃铛声混在一起,让敌军分不清方向。

坤位(西南,乱石堆?死门) 由叶青云亲自带领四个手下布置。这是阵中的死门,要埋陷阱,最是关键。他们先用铁锹在乱石堆里挖了几个五尺深、三尺宽的深坑,坑底铺上尖锐的碎石 —— 这些碎石是从山上捡的,边缘锋利。然后,在坑口铺上树枝,树枝上盖着茅草和乱石,看起来和周围的乱石堆一模一样,踩上去就会掉进坑里。叶青云还在坑的周围埋上几个小陶罐,罐里装着少量火药(之前省下来的),罐口插着引火绳,引火绳藏在茅草里,万一敌军掉进坑,拉动引火绳就能引爆火药,进一步杀伤敌军。“这死门是最后一道防线,一定要让北蛮有来无回!” 叶青云一边检查陷阱,一边对身边的手下说。

众人忙了整整一天,直到夕阳西下,八个阵眼才全部布置好。站在村头的高台上望去,南林的朱雀旗随风飘扬,北山口的浅沟泛着水光,东海边的贝壳叮当响,西沙丘的竹杆藏在茅草下,八个阵眼像八颗棋子,围绕着吴家村,构成了一道无形的屏障。

“大家都辛苦了!” 叶青云看着满身尘土的众人,心里满是感激,“阵法布好了,但防御还得长远考虑。玄机子道长说,竹林既能挡风,又能做竹杆、做陷阱,咱们再在村的四周种上竹林,以后不管是修寨墙,还是做武器,都有材料!”

村民们一听,立刻又动了起来。李村长让人从山里挖来竹子幼苗 —— 这些幼苗是之前去山里砍竹时特意留的,带着根,容易活。大家扛着幼苗、拿着铁锹,在村的东、西、南三面(北面是山口,不适合种竹)挖坑,坑深一尺,间距三尺,把竹子幼苗种进去,再浇上海水(海边的土地含盐,用海水浇更易活)。耶律娟还在每棵竹苗旁插了一根小木杆,木杆上系着红布条,像是给竹苗做的标记,也像是给吴家村添的守护符。

天完全黑下来时,竹林也种好了。月光洒在新种的竹苗上,嫩绿色的竹叶在夜风里轻轻摇晃。叶青云站在竹林旁,看着眼前的阵法、身后的村子,还有身边的众人,心里踏实了不少。虽然北蛮的威胁还在,虽然硫磺还没找到,但此刻,他看到了希望 —— 这希望,藏在八卦阵的每一个阵眼里,藏在新种的每一棵竹苗里,更藏在村民们齐心协力的眼神里。

“叶大哥,你看,这竹苗以后会长得很高吧?” 耶律娟走到他身边,轻声问道,眼里满是期待。

叶青云点点头,望着竹苗:“会的。等竹子长高了,咱们就能用竹杆做更多的武器,用竹叶盖房子,用竹筐装粮食。到时候,咱们的吴家村,会越来越结实,越来越热闹。”

夜风轻轻吹过,带着竹林的清香,远处阵眼的旗帜和铃铛偶尔传来声响。叶青云知道,接下来的日子或许会很难,但只要大家一起,守着这**阵,护着这新植的竹林,就一定能等到北蛮退去,等到段有鹏和袁七带回硫磺,等到真正安宁的那一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