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一不留神就穿越 > 第79章 蒸汽机

一不留神就穿越 第79章 蒸汽机

作者:踏七星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1 07:11:16

一、工坊聚首谋新策,蒸汽初提引好奇

深秋的工部工坊里,弥漫着铸铁的冷硬气息与桐油的淡淡清香。阳光透过高大的木窗,在地面投下长条光斑,照亮了散落的钢件、木模与一张张画满机械结构的图纸。叶青云站在工坊中央,面前摆着一张新铺的白纸,手里握着炭笔,邱远山则搬了张木凳坐在对面,膝上摊着木船的改进图纸,眉头还带着几分对木船载重不足的思索。

“邱先生,木船的图纸改得差不多了?” 叶青云先开口,指尖点了点邱远山膝上的图纸,“能装五千斤盐,航速也比之前快了三成,已经很不错了。”

邱远山叹了口气,把图纸推远些:“是不错,可还是靠风靠桨,遇着逆风逆水,三天才能到青运城,要是想运到江南,没半个月根本不行。而且载重量还是有限,要是能有不用风不用桨的船……” 他话没说完,自己先摇了摇头,觉得是空想。

叶青云却眼睛一亮,拿起炭笔在白纸上画了个粗圆:“不用风不用桨,也不是不行。我想到一种法子,用蒸汽推船走,咱们叫它‘蒸汽船’。”

“蒸汽?” 邱远山愣了,伸手摸了摸旁边刚烧开的铁壶 —— 壶嘴正冒着白汽,把壶盖顶得 “哒哒” 响。“就是这烧水的蒸汽?这玩意儿能推得动大船?”

“能。” 叶青云肯定地点头,炭笔在粗圆旁边又画了个长方形,“关键在四个部件:气缸、活塞、连杆、曲轴。我给你慢慢说,你听仔细,不懂就问。”

他先指着粗圆:“这是气缸,得用铸铁做个封闭的金属筒,不能漏气,里面是空的,专门装蒸汽 —— 就像这铁壶,蒸汽在里面憋住了,才有劲儿。” 说着,他拿起铁壶,壶嘴对着空处,白汽喷出来,把旁边的一张纸片吹得飘了起来,“你看,蒸汽有推力,气缸就是把这推力攒起来的地方。”

邱远山凑近看了看纸片飘动的方向,若有所思地点头:“那活塞呢?总不能让蒸汽瞎喷吧?”

“活塞就是接这推力的。” 叶青云在气缸的圆里画了个小方块,“这是活塞,也是铸铁的,大小刚好能在气缸里来回滑动,像塞子一样。蒸汽进了气缸,推着活塞往一边走;蒸汽放出去,活塞再回来,这就是‘往复运动’—— 跟你之前做的凸轮冲压机里,冲压头上下动一个道理,只是方向不一样。”

邱远山立刻明白了,拿起笔在纸上画了个简易的冲压机:“您是说,就像冲压头上下推,活塞是在气缸里左右推?”

“对,就是这个意思。” 叶青云笑着点头,又在活塞旁边画了一根倾斜的直线,连着一个 “Z” 字形的曲线,“可船要走,得靠螺旋桨转,或者船桨划,都是‘旋转运动’。活塞是来回推,怎么变旋转?就靠连杆和曲轴。”

他指着直线:“这是连杆,一端连活塞,一端连曲轴 —— 就是这个‘Z’字形的轴。活塞往一边推,连杆就带着曲轴转半圈;活塞往回拉,连杆再带着曲轴转半圈,来回推几次,曲轴就一直转起来了。”

为了让邱远山更明白,叶青云起身走到工坊角落的磨盘旁,指着磨盘的摇杆:“你看这磨盘,你推着摇杆来回走,磨盘是不是就转起来了?连杆曲轴就跟这摇杆和磨盘轴一个道理,把‘来回走’变成‘转圈’。”

邱远山盯着磨盘看了半天,突然一拍大腿:“懂了!俺明白了!活塞推连杆,连杆带曲轴转,曲轴再连船尾的螺旋桨,螺旋桨一转,船就往前走了!不用风不用桨,全靠蒸汽推!” 他激动得站起来,凑到白纸前,用炭笔把叶青云画的四个部件连起来,还在曲轴末端加了个螺旋桨的样子,“是不是这样?”

叶青云看着他画的草图,笑着点头:“就是这样。只要这四个部件配合好,蒸汽船就能动起来 —— 而且蒸汽船比木船快,载重量还大,以后运盐去江南,说不定五天就能到,一次能装一万斤,比现在的木船强太多了。”

二、细解难题谋试验,巧思破局定方向

邱远山的兴奋劲儿没过多久,又皱起了眉头,指着纸上的气缸:“叶首领,这气缸得封闭,可活塞在里面来回动,怎么才能不漏气?要是蒸汽从活塞和气缸的缝里跑了,推力就小了,说不定推不动活塞。”

这是蒸汽机械的关键难题,叶青云早有思量,他从工坊的货架上拿起一块石棉布 —— 之前做冶铁炉密封用的,又拿起一块铸铁片:“气缸内壁要打磨得光滑,活塞外面裹一层石棉布,石棉布耐热还密封,能堵住缝隙。咱们之前做冲压机的滑轨时,用石棉布减摩擦,这个道理一样,只是换成密封。”

邱远山拿起石棉布摸了摸,又看了看铸铁片,点头道:“石棉布确实耐热,之前冶铁炉的门用它封,没漏过烟。那蒸汽从哪来?总不能用这小铁壶烧吧?”

“得做个锅炉。” 叶青云在图纸旁画了个带夹层的铁桶,“用厚铸铁做个锅炉,里面装水,下面烧煤,把水烧开,蒸汽通过铁管接到气缸里。锅炉得做厚点,不然蒸汽压力大了,容易炸 —— 就像这铁壶,要是把壶嘴堵死,烧久了也会炸,锅炉得装个‘安全阀’,压力太大就放掉些蒸汽,安全。”

“安全阀?” 邱远山眼睛一亮,“是不是像咱们给粮仓装的透气阀?压力大了就自动开,压力小了就关上?”

“差不多。” 叶青云笑着点头,“可以用个带配重的铁片,盖在锅炉的排气口上,蒸汽压力够大,就能顶开铁片放气;压力小了,铁片自己落下来,继续攒蒸汽。这样锅炉就不会炸了。”

解决了密封和蒸汽来源,邱远山又问:“那气缸、活塞这些部件,咱们冶铁厂能做吗?气缸得是圆的,还得光滑,活塞也得跟气缸严丝合缝,之前没做过这么精细的铸铁件。”

叶青云走到工坊角落的一台改良车床旁 —— 这是之前为了加工冲压机零件,邱远山带人改的,用畜力带动,能打磨金属件。“你看这车床,咱们可以用它把铸铁坯车成圆柱形的气缸,内壁再用细砂纸打磨,保证光滑;活塞也用车床加工,外面再裹石棉布,肯定能跟气缸合得上。”

他拿起一块圆柱形的铸铁坯,放在车床上,摇动手柄,车床的刀具慢慢在铸铁坯上刮出细屑,很快就把不规则的铸铁坯车得圆润起来。“你看,只要调整好刀具,车出精准的气缸和活塞不难。咱们冶铁厂现在有一百多个铁匠,还有冲压机帮忙压铸铁坯,做这些部件没问题。”

邱远山凑过去看车床加工的铸铁坯,手指摸了摸车过的表面,光滑得没有一点毛刺,脸上露出了笑容:“是啊!有这车床,再加上铁匠们的手艺,气缸、活塞肯定能做出来。那咱们是不是可以先做个小模型试试?比如做个一尺长的气缸,用小锅炉烧蒸汽,看看活塞能不能动,连杆曲轴能不能转起来。”

“正该如此。” 叶青云赞同道,“先做小模型,试验清楚了,再放大做船上用的大部件。不然直接做大船的,要是哪里错了,浪费材料还耽误时间。”

他拿起炭笔,在纸上画了个小模型的草图:“小模型不用太复杂,气缸一尺长,直径三寸,活塞用两寸粗的铸铁,连杆用铁棍,曲轴用小钢轴,锅炉就用小铁桶改,烧木炭就行。先测试蒸汽能不能推动活塞,再看连杆曲轴能不能把往复运动变成旋转运动,最后再看密封好不好,压力够不够。”

邱远山立刻拿起纸笔,把小模型的尺寸、部件都记下来,字迹虽然潦草,却很详细:“俺这就去安排!让铁匠们先车小气缸和活塞,木工做模型的架子,锅炉就让冶铁厂的人用小铁桶改,争取三天内做出小模型,咱们试试!”

“别急,先选几个细心的铁匠和木工。” 叶青云叫住他,“比如张师傅,他钻孔精准,让他负责加工气缸和活塞的配合;还有巴图,他懂大型钢件,让他帮忙做连杆和曲轴。选对人,事半功倍。”

邱远山点头:“俺知道!张师傅和巴图都是老手,让他们负责肯定放心。俺这就去叫他们来,一起商量模型的细节。”

三、众匠协力造模型,初试蒸汽见成效

邱远山雷厉风行,当天就把张师傅、巴图和几个手艺好的年轻铁匠、木工叫到工坊,拿着叶青云画的小模型草图,一一分配任务:“张师傅,您带两个徒弟,用车床加工气缸和活塞,气缸内壁要打磨光滑,活塞外面留着裹石棉布的槽,尺寸就按图纸上来,误差不能超过一分。”

“放心吧邱大人!” 张师傅接过图纸,眯着眼看了看尺寸,“俺这就去调车床,保证做得严丝合缝。”

“巴图,您负责做连杆和曲轴。” 邱远山又转向北蛮铁匠,“连杆用铁棍,一端钻个孔连活塞,一端钻个孔连曲轴;曲轴要做成‘Z’字形,两端要打磨光滑,方便装在架子上转动。”

巴图接过图纸,用北蛮话跟身边的徒弟说了两句,点头道:“俺懂!连杆要结实,曲轴要转得顺,俺这就去打。”

“木工们负责做模型的架子,还有小锅炉的支架。” 邱远山最后对木工们说,“架子要稳,能固定住气缸、曲轴和锅炉,别试的时候晃倒了。小锅炉的支架要离气缸近点,方便接蒸汽管。”

众人领了任务,立刻分头行动。工坊里顿时热闹起来:车床转动的 “嗡嗡” 声,铁匠锤打钢件的 “叮叮” 声,木工锯木头的 “沙沙” 声,交织在一起,透着一股钻研的劲儿。叶青云也没闲着,时不时走到各工序旁,指点一下 —— 比如告诉张师傅,气缸内壁打磨后,要用蒸汽试一下密封性;告诉巴图,曲轴的 “Z” 字形角度要精准,不然连杆带动起来会卡顿。

三天后,小模型终于组装好了。放在工坊中央的木架上,一尺长的铸铁气缸闪闪发亮,活塞裹着石棉布,严丝合缝地卡在气缸里;连杆一头连活塞,一头连在 “Z” 字形的曲轴上;旁边的小锅炉用铁桶改装,下面能放木炭,一根细铁管从锅炉连到气缸的一端,气缸的另一端还装了个小阀门,用来放蒸汽。

“都准备好了吗?” 邱远山搓着手,脸上满是紧张和期待。张师傅、巴图和工匠们都围了过来,小白狐也不知何时溜进了工坊,蹲在叶青云脚边,琥珀色的眼睛盯着模型,尾巴轻轻晃着。

“准备好了!” 负责烧锅炉的年轻铁匠应道,手里拿着火种,等着点火。

叶青云点了点头:“开始吧,先少放些木炭,慢慢烧,别让蒸汽压力太大。”

年轻铁匠把木炭放进锅炉下面的炉膛,点燃火种。木炭慢慢烧起来,炉膛里的火苗越来越旺,小锅炉里的水渐渐热了,冒出细密的水珠,顺着铁桶壁往下流。过了大约一炷香的时间,锅炉的铁管开始冒出白汽,“滋滋” 地响。

“有蒸汽了!” 众人都屏住呼吸,盯着气缸和活塞。邱远山伸手拧开连接气缸的阀门,白汽 “嘶” 地冲进气缸,推着活塞往另一边走 —— 活塞带动连杆,连杆又带着曲轴慢慢转动起来!

“转了!转起来了!” 邱远山激动地喊出声,工匠们也欢呼起来。曲轴越转越快,带动着旁边临时装的一个小木轮,木轮转得飞快,甚至带起了一阵小风。

小白狐也兴奋地叫了两声,从叶青云脚边跳起来,围着模型转了两圈。叶青云看着转动的曲轴,脸上露出了笑容:“不错!第一次试验就成功了!只是蒸汽压力还不够大,曲轴转得还不够快,以后可以把锅炉改大些,用煤烧,压力能更大。”

张师傅凑过去,看着活塞在气缸里滑动,点头道:“密封也还行,没漏多少蒸汽。要是把石棉布再裹紧点,气缸内壁再打磨得光滑些,推力还能大些。”

巴图也道:“曲轴转得顺,就是连杆有点细,要是放大做船上的,得用更粗的钢棍,不然容易断。”

邱远山把大家的意见都记下来,兴奋地说:“咱们先改进小模型,把密封、锅炉、连杆都改好,再做个大些的模型,比如气缸三尺长,能带动真正的小木桨。等大模型成功了,咱们就开始做蒸汽船的大部件 —— 到时候,咱们吴家堡就能有第一艘不用风不用桨的船了!”

叶青云拍了拍他的肩:“慢慢来,一步一步来。蒸汽船是新东西,没那么容易成,但只要咱们坚持试验,不断改进,总有一天能造出能远航的蒸汽船。到时候,咱们的盐、盔甲、皮毛,就能更快、更多地运到江南、大辽城,吴家堡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夕阳透过木窗,洒在转动的模型上,白汽在阳光里泛着金色的光。工匠们围着模型,讨论着改进的细节,邱远山拿着纸笔,不停地画着草图,小白狐蹲在一旁,偶尔蹭蹭叶青云的裤腿,整个工坊里,满是对未来的期待与干劲。他们知道,这转动的曲轴,不仅是蒸汽船的起点,更是吴家堡技术跨越的开端 —— 在这乱世里,唯有不断创新,才能走得更远,守得更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