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一不留神就穿越 > 第70章 吴家堡账房

一不留神就穿越 第70章 吴家堡账房

作者:踏七星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1 07:11:16

一、夜灯映账显疲惫,青云心疼暗谋策

吴家堡的夜,总在工坊的汽笛声歇后渐归宁静。西跨院的账房却亮着一盏孤灯,油灯的光晕里,耶律娟伏在案前,右手握着毛笔,左手按着账本,笔尖在纸上快速滑动,留下一行行工整的小楷。案上堆着十几本厚厚的账本,分别标注着 “铁矿月账”“盐场出入”“商驿营收”“军需支用”,每一本都翻得边角发卷,页间夹着密密麻麻的便签。

叶青云轻手轻脚走进账房时,耶律娟正揉着发酸的肩膀,指尖无意识地搓着 —— 握笔太久,指腹磨出了淡淡的红痕。她听到动静,抬头看向叶青云,眼底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疲惫,却还是挤出笑容:“你怎么还没睡?是不是我这里的灯吵到你了?”

“没有,我看你这灯亮着,过来看看。” 叶青云走到案边,拿起一本翻开的 “商驿营收账”,只见上面详细记录着青运城、扬州商驿的盐、铁、盔甲销量,每一笔都标注着日期、数量、银钱,末尾还有耶律娟用红笔写的批注 “本月扬州盔甲溢价三成,需追加供货”。

“这都快三更了,怎么还在忙?” 叶青云摸了摸账本,纸页还带着耶律娟手心的温度,“白天要管工坊、对接部落,晚上还要做账,你身子哪能吃得消?”

耶律娟放下笔,端起桌边早已凉透的茶水喝了一口,声音带着几分沙哑:“没办法,账房就我一个人,每月底要汇总所有产业的收支,还要核对银库的库存,要是不赶工,下个月的规划就没法做。你看,这是铁矿的损耗账,上个月比预期多耗了五百斤铁,我得查清楚是哪里出了问题;还有商驿的运费,扬州那边说路上丢了两箱盐,得让暗卫去查是不是匪患……”

她说着,又拿起另一本 “军需账”,眉头微蹙:“大辽城那边要五千副盔甲的布料,还得算清楚皮子的用量,跟北蛮耶律烈那边对接,不能耽误铁牛的练兵……”

叶青云看着她眼底的青黑,心中一阵心疼。自从吴家堡产业扩大,账目的复杂度翻了十倍 —— 以前只有铁矿、盐场时,耶律娟半天就能理完账;现在加上商驿、冶铁、盔甲、南北蛮贸易,光是每日的出入项就有上百笔,还要应对突发情况,比如商驿丢货、铁矿损耗、军需追加,耶律娟几乎每天都要忙到三更,有时甚至通宵。

“这样下去不行。” 叶青云坐在耶律娟身边,轻轻握住她的手,指尖摩挲着她指腹的红痕,“你一个人扛不住,得找个人帮你。”

耶律娟愣了一下,随即摇头:“哪有那么容易找?账房的人得懂算术、细心,还得信得过 —— 咱们的账目涉及银库、军需、产业机密,要是找个不靠谱的,泄露出去就麻烦了。之前找过几个识字的伙计,要么算不清楚,要么记漏账,还不如我自己来。”

叶青云沉默片刻,轻声说:“我倒想起一个人 —— 青龙城的苏家大小姐苏清婉。你还记得吗?去年咱们去青龙城谈盐贸易,苏家是青龙城最大的商户,苏大小姐亲自跟咱们对接,算起账来又快又准,连一笔几十文的零头都没算错过。她还懂商路规划,之前给咱们提的‘盐铁联运’建议,帮咱们省了不少运费。”

他顿了顿,补充道:“苏家跟赵家没往来,跟咱们也算有交情,苏大小姐为人稳重,要是能请她来帮忙管账,你就能轻松不少。我可以派人去青龙城问问,许她丰厚的薪酬,再保证她的安全。”

二、提及外助遭反对,耶律心结细拆解

耶律娟听到 “苏清婉” 的名字,握着笔的手顿了一下,眼底的疲惫里多了几分复杂。她低头看着账本上的字迹,沉默了好一会儿,才轻声说:“我不同意。”

叶青云有些意外:“怎么了?苏大小姐的能力没问题,人品咱们也了解,为什么不同意?”

“正因为她能力强、家世好,我才不同意。” 耶律娟抬起头,目光坦诚地看着叶青云,“苏家是青龙城望族,苏大小姐是苏家唯一的继承人,她在青龙城有自己的产业,怎么可能放下一切来吴家堡做个账房?就算她愿意来,咱们能放心吗?”

她指着案上的 “军需账”,语气加重了几分:“这账本里记着咱们的盔甲产量、银库库存、大辽城骑兵的数量,都是能掉脑袋的机密。苏大小姐虽是商户,但苏家在朝堂也有门路,万一她把这些消息透露给别人,比如肖亲王,或者朝廷的人,咱们怎么办?”

叶青云没想到耶律娟考虑得这么深,一时语塞。耶律娟又继续说:“还有,我不是不信你,也不是不信苏大小姐,只是咱们吴家堡的核心事务,还是交给自己人更稳妥。你忘了唐不三吗?他以前也是你信任的人,最后还不是背叛了咱们?账房管着钱袋子,要是出了问题,比丢一座城还严重。”

她揉了揉太阳穴,声音软了下来:“我知道你心疼我,我也累,但我还能撑。再等等,等玄师父从东荒山回来,他懂算术,还能帮着梳理账目;或者等咱们的学堂培养出几个识字的孩子,慢慢教他们做账,总能找到合适的人。现在请外人来,我不放心。”

叶青云看着耶律娟坚定的眼神,知道她不是无理取闹 —— 经历过唐不三的背叛,所有人对 “外人” 都多了几分警惕,尤其是涉及核心机密的账房。他叹了口气,握住耶律娟的手:“好,听你的,不请苏大小姐。我就是怕你累坏了身子,咱们的日子刚好过些,不能让你这么熬。”

耶律娟靠在叶青云肩上,声音带着几分委屈:“我也不想熬,可是没办法。昨天算错了一笔盐场的收入,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早上起来又重新算一遍,才发现是把‘十’写成了‘百’。要是以后经常算错,耽误了产业规划,或者让银库出了纰漏,我怎么对得起你,对得起吴家堡的百姓?”

叶青云轻轻拍着她的背,安慰道:“别给自己这么大压力,偶尔算错很正常。实在不行,咱们先把账目的优先级排一排,先算军需、银库这些重要的,产业的细账可以缓一缓,或者让王五、赵武他们先自己记个流水,你再汇总,能省不少事。”

耶律娟点了点头,眼底的疲惫消散了些:“嗯,我明天就跟王五说,让各产业先交流水账,我只负责核对汇总和算总账,能省一半功夫。不过……” 她抬头看向叶青云,“还是缺个能帮我对账、记账的人,流水账多了,我一个人核对也费劲。”

叶青云心中一动,忽然想起了袁七:“要不,让袁七试试?他虽然是武将,但脑子灵活,学东西快,之前让他管虎啸山的粮草,账记得也还算清楚。让他留在吴家堡帮你管账,顺便也能护着你和吴家堡的安全,一举两得。”

三、欲托袁七担内事,悍将忧主守安危

次日清晨,叶青云在训练场找到袁七时,他正带着明卫操练长枪,一身劲装被汗水浸透,脸上却满是精神。看到叶青云,袁七收了枪,大步走过来:“首领,您怎么来了?是不是有新任务?”

“有件事想跟你商量。” 叶青云拉着袁七走到训练场边的树荫下,“娟儿管账太累,我想让你留在吴家堡,帮她打理账目和日常管理,你看怎么样?”

袁七愣了一下,随即连连摆手:“首领,您可别开玩笑了!俺是个粗人,只会舞刀弄枪,管账的事俺一窍不通啊!之前管虎啸山的粮草,都是记个‘今日用粮五十石’‘余粮三百石’,哪像吴家堡的账,又是产业又是商驿又是军需,光名目就几十种,俺看着都头疼,哪能帮上忙?”

他挠了挠头,语气带着几分无奈:“您让俺去打仗、去护着您,俺眼睛都不眨;您让俺去算账、去管那些笔墨纸砚,俺真是干不了,非得把账算乱了,耽误您的事。”

叶青云早料到袁七会这么说,却还是劝道:“账可以学,娟儿可以教你,你脑子灵活,用不了多久就能上手。现在吴家堡缺人手,玄师父不在,能信得过的人里,只有你最合适 —— 既能帮娟儿分担,又能管着堡内的安全,其他人要么没经验,要么镇不住场子。”

“安全的事俺能管!” 袁七立刻说,“俺可以让手下的明卫加强巡逻,晚上守着银库和账房,保证夫人和账目安全!但账目的事,您真别指望俺,俺连‘贰’和‘叁’都经常写混,要是把银钱数目写错了,那可不是小事!”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严肃:“而且,俺更担心您的安全。您现在得罪的人太多了 —— 赵家恨您断了他们的财路,唐不三的残余匪帮还在暗处盯着,肖亲王虽然现在跟咱们合作,可谁知道他什么时候会翻脸?您每次出去巡查、去琥珀湾,身边要是没个靠谱的人护着,俺不放心。”

袁七说着,拍了拍腰间的鬼头刀:“俺跟着您这么多年,您的安全比啥都重要。账目的事,咱们可以再想办法,实在不行,俺多派些暗卫保护夫人,让她能安心做账,但俺不能离开您身边,万一您出事,吴家堡就散了。”

叶青云看着袁七坚定的眼神,心中满是感动。袁七虽是武将,却心思细腻,知道什么对吴家堡最重要。他叹了口气:“我知道你担心我,可娟儿那边……”

“俺有个主意!” 袁七忽然眼睛一亮,“咱们可以招募些算术好的人!吴家堡周边的村镇里,肯定有以前的老账房、识字的先生,还有学堂里那些学得快的孩子,咱们许他们丰厚的薪酬,让他们来帮夫人做账。俺去招募,再帮您盯着,确保他们可靠,这样既不用请外人,又能帮夫人分担,您看怎么样?”

叶青云眼前一亮 —— 这确实是个好办法。吴家堡周边有十几个村镇,以前有不少商户、账房,因为战乱躲到吴家堡附近,这些人有经验、懂算术,而且家在本地,不会轻易背叛;再加上学堂里几个识字早、算术好的孩子,慢慢培养,既能解决眼前的人手短缺,又能为以后储备人才。

“好!就这么办!” 叶青云拍了拍袁七的肩,“招募的事就交给你,薪酬要优厚,每月五两银子,管三餐,住堡内的宿舍,做得好还能涨薪,另外,要跟他们约法三章:不准泄露账目机密,不准私自动用银钱,不准勾结外人,违反一条,严惩不贷。”

“您放心!” 袁七拍着胸脯保证,“俺这就去贴告示,再派暗卫去周边村镇打听,找那些老实、懂算术的人,保证挑出靠谱的!”

四、袁七募才定规矩,账房添丁解困忧

当日午后,吴家堡的东城门、西广场、各村落的公告栏上,都贴上了袁七让人写的招募告示。告示上写着:“吴家堡账房招募算术能士,要求:识文断字,会记账、算珠算,品行端正,无不良记录;待遇:月银五两,管三餐,住堡内宿舍,年终有赏;职责:协助管理账目,核对收支,记录流水;有意者于三日内到西跨院账房报名,由叶夫人亲自考核。”

告示一贴出,立刻引起了轰动。五两银子的月银,在当时是普通农户半年的收入,还管三餐住宿,待遇比城里的商铺掌柜还好。周边村镇的人纷纷来看告示,有的是以前的老账房,有的是识字的先生,还有些年轻力壮、跟着先生学过算术的小伙子,都动了心。

第一天下午,就有十几个人来西跨院报名。袁七亲自在门口接待,先问清楚来人的背景:“你以前是做什么的?在哪学的算术?家里还有什么人?” 确认没有可疑背景后,再让耶律娟进行考核。

耶律娟的考核很简单,先是让他们写自己的名字、籍贯、经历,看字迹是否工整;然后出几道算术题,比如 “铁矿月产铁五千斤,每斤铁能造一把刀,造一百把刀需耗铁一百二十斤,问五千斤铁能造多少把刀,余铁多少”“盐场月产盐六千斤,运到青运城卖,每斤盐赚五文钱,运费每月两百文,问每月能赚多少文”;最后让他们记一笔简单的流水账,看是否条理清晰。

第一个考核的是个六十多岁的老账房,姓陈,以前在青龙城的商铺做过二十多年账房,战乱后躲到吴家堡附近的陈家村。陈老账房拿起笔,很快算出算术题,字迹工整,流水账记得条理分明,耶律娟看了,满意地点头:“陈老丈,您明天就可以来上班,主要负责核对各产业的流水账。”

陈老账房激动得连连拱手:“多谢叶夫人!多谢叶夫人!俺还以为老了没用了,没想到还能为吴家堡做事!”

接下来又考核了几个人,最终选出了五个合适的:陈老账房负责核对流水,两个三十多岁的汉子(以前是商户伙计,懂珠算)负责记录产业账,两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学堂里算术最好的学生)负责整理便签、抄写账目。

袁七看着选好的五个人,又跟他们约法三章:“你们记住,账房的事都是机密,不准跟外人说,包括你们的家人;银库的钥匙只有叶夫人有,不准你们私自靠近银库;每天的账目要当天结清,不准拖延、不准涂改,要是出了差错,轻则扣薪,重则赶出吴家堡,还要追究责任!”

五人齐声应道:“记住了!”

第二天一早,五个新账房就到西跨院上班。耶律娟先带他们熟悉账房的布局:“这边是产业账柜,分铁矿、盐场、冶铁、商驿、军需,每本账都要标注日期;这边是流水账桌,每天早上各产业会送流水账来,陈老丈负责核对,核对完交给这两位大哥记账;这两位小哥负责把便签上的临时记录抄到正式账本上,抄完后把便签收好,不准丢失。”

她又教他们使用珠算、辨认账本符号:“‘入’代表收入,‘出’代表支出,‘余’代表库存,每一笔都要写清楚,不准简写;珠算要从右往左算,个位、十位、百位要分清,算完后要再核对一遍,确保没错。”

五个新账房学得很认真,陈老账房经验丰富,很快就上手核对流水;两个汉子珠算快,记录产业账又准又快;两个少年虽然年纪小,但细心认真,整理便签、抄写账目没出一点差错。

耶律娟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终于能喘口气。以前她每天要从早忙到晚,现在有了帮手,上午就能核对完流水账,下午跟陈老账房一起汇总总账,晚上不用再熬夜,还能有时间陪叶青云散步、看孩子们读书。

叶青云看着耶律娟眼底的青黑渐渐消退,脸上重新有了笑容,心中满是欣慰。他对袁七说:“还是你这主意好,既解决了人手问题,又放心可靠。以后要多留意,要是还有合适的人,再招募几个,让账房的人手更充足些。”

袁七笑着说:“放心吧首领!俺会盯着的!现在账房有人帮忙,夫人轻松了,您也不用再担心夫人累坏了,咱们就能专心应对外面的事了!”

五、账房有序效率提,家堡安宁心自安

自从账房添了人手,西跨院的氛围也变了。以前只有耶律娟一个人的身影,现在多了陈老账房的咳嗽声、珠算的 “噼啪” 声、少年抄写的 “沙沙” 声,却不显得杂乱,反而透着一股有序的忙碌。

陈老账房每天早上都会提前半个时辰到账房,把当天要核对的流水账整理好,按产业分类,核对时遇到疑问,就用红笔标注,等耶律娟来后一起讨论。有一次,他发现铁矿的损耗账比预期多了五百斤,立刻标注出来,耶律娟查看后,发现是冶铁厂的熔炉出了问题,及时让工匠检修,避免了后续更大的损耗。

两个汉子负责记录产业账,每天下午把各产业的收入、支出、库存记好,用珠算汇总,再交给耶律娟核对。他们珠算快,以前耶律娟记一本产业账要一个时辰,现在他们半个时辰就能记好,还不用耶律娟再重新算一遍,节省了不少时间。

两个少年虽然年纪小,却格外细心。他们整理便签时,会把临时记录按日期、产业分类,抄写账目时,连一个标点符号都不会错。有一次,一个少年发现军需账上的 “五千副盔甲” 写成了 “五万副”,立刻告诉耶律娟,避免了一次严重的账目错误。

账房效率提高了,各产业的规划也更顺畅。以前耶律娟要月底才能汇总完账目,现在月中就能算出收支情况,提前调整产业计划:比如发现商驿的盐销量增加,就让盐场提高产量;发现盔甲的皮子用量不够,就提前跟北蛮耶律烈对接,确保供应充足。

银库的管理也更规范了。以前耶律娟一个人核对银库库存,要花一整天时间,现在陈老账房和两个汉子一起帮忙,半天就能核对完,还能查出细微的出入,比如少了几两碎银、多了几枚铜钱,确保银库没有差错。

晚上的西跨院,终于不用再亮到三更。耶律娟能按时下班,跟叶青云一起在吴家堡的小路上散步,看着工坊的灯火、学堂的读书声、百姓们归家的身影,脸上满是安心的笑容。

“现在有了陈老丈他们帮忙,我轻松多了。” 耶律娟靠在叶青云肩上,轻声说,“昨天陈老丈还跟我说,他想教那两个少年珠算和复杂的账目,等他们学会了,就能帮更多的忙。”

叶青云笑着点头:“陈老丈经验丰富,让他教孩子们正好,以后咱们的账房就能有自己培养的人手,更放心。袁七这次立了大功,得好好赏他。”

正说着,袁七从后面走来,手里拿着一个刚烤好的红薯,递给耶律娟:“夫人,刚从农户那买的红薯,热乎着呢!首领,俺刚查完银库的守卫,一切都好,您放心!”

耶律娟接过红薯,笑着说:“多谢袁统领,辛苦你了。”

袁七挠了挠头:“不辛苦!只要吴家堡安稳,夫人和首领都好好的,俺就高兴!”

小白狐从叶青云怀里跳下来,蹭了蹭袁七的裤腿,像是在感谢他。袁七弯腰摸了摸小白狐的头,笑着说:“小家伙也谢俺啊?以后俺再给你带肉干吃!”

夜色渐浓,吴家堡的灯火星星点点,映着三人一狐的身影。叶青云知道,吴家堡的安稳,不仅靠外面的兵力、产业,更靠内部的齐心协力 —— 耶律娟的细致、袁七的忠诚、陈老账房的经验、新账房的认真,还有所有百姓的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