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一不留神就穿越 > 第11章 青云邀贤兴教化

一不留神就穿越 第11章 青云邀贤兴教化

作者:踏七星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1 07:11:16

次日清晨,东荒山村的炊烟刚升起,叶青云便带着玄机子,拎着两斤茶叶、一方砚台 —— 这是从行囊里翻出的薄礼,既符合拜访读书人的礼数,又不显得刻意贵重 —— 往村中央的刘家院子走去。小白狐依旧趴在叶青云肩头,路过村口时,还对着昨天那棵老槐树轻叫了两声,惹得早起的村民笑着挥手。

刘家的院门是老旧的朱漆木门,边缘有些磨损,门楣上 “耕读传家” 的木匾虽褪色,却被擦拭得干净。叶青云抬手轻叩门环,“笃笃” 两声后,院内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接着门 “吱呀” 一声开了。

开门的正是刘秀才。他穿着一件半旧的青布长衫,头发用木簪束起,虽已年近五十,眼角有细纹,却身姿挺拔,眼神清亮,透着读书人的儒雅。看到叶青云和玄机子,他微微一怔,随即拱手道:“二位是昨日进村的旅人吧?不知今日到访,有何见教?”

“在下叶青云,这位是家师玄机子。” 叶青云拱手回礼,语气谦和,“昨日听闻先生是饱学之士,特来拜访,些许薄礼,不成敬意。” 说着,将手里的茶叶和砚台递过去。

刘秀才接过礼,侧身让两人进门:“叶公子客气了,快请进。寒门简陋,莫要见笑。”

院内铺着青石板,虽有些斑驳,却扫得干干净净。西侧种着几株翠竹,东侧摆着一张石桌、两把石凳,桌上还放着一本翻开的《论语》,旁边砚台里的墨汁尚未干涸。“这院子倒有几分雅致。” 玄机子目光扫过翠竹,笑着赞叹。

“不过是守着祖上的旧物,图个清净。” 刘秀才请两人在石凳上坐下,转身进屋倒了两杯茶水,杯是粗瓷的,却干净透亮,“乡下地方,只有粗茶,二位将就着喝。”

叶青云端起茶杯,轻啜一口,茶香虽淡,却清甜爽口。他放下茶杯,斟酌着开口:“先生,实不相瞒,昨日我们路过东荒山,见山上石竹成片,溪水清澈,想着若是好好打理,既能让石竹入药制茶,给村民添些生计,也能护着这片山水。听闻荒山是先生私产,便斗胆想来问问,先生是否有出让的意愿?价钱方面,先生尽管开口,在下绝不含糊。”

刘秀才握着茶杯的手顿了顿,眼神渐渐沉了下来。他沉默片刻,才缓缓道:“叶公子,并非在下驳您的面子。这东荒山是祖上留下的产业,我虽家道中落,却也不能将祖上的东西变卖。再说,山里的石竹、柴火,能让村民们采些补贴家用,若是卖了,村民们倒少了一条生计。至于钱……” 他笑了笑,带着几分清高,“我教孩子们识字,种几分薄田,够过日子便好,再多的钱,于我而言也无用。”

叶青云早有预料,却还是有些棘手。他看刘秀才的神情,知道金钱确实打动不了这位守着风骨的读书人,便不再提买山的事,转而看向石桌上的《论语》,换了个话题:“先生平日里,就教村里的孩子读这些?”

提到孩子,刘秀才的眼神柔和了许多:“村里的孩子大多没机会读书,我闲着也是闲着,便教他们认些字、读些圣贤书,不求他们日后考功名,只求他们能明事理、辨是非,免得长大了被人骗。” 他叹了口气,语气里带着几分无奈,“只是我能力有限,能教的也只有这几十个孩子,山外还有多少孩子没书读,我连想都不敢想。”

叶青云心中一动,知道契机来了。他身子微微前倾,语气真诚:“先生,其实我此次出行,除了赶路,还有一个心愿 —— 我想在整个大夏,建很多很多的学校,就像先生教孩子那样,让天下的孩子,不管是农家的、商户的,还是贫苦人家的,都能有书读,都能明事理。”

刘秀才猛地抬头,眼中满是震惊,像是听到了天方夜谭:“叶公子,你…… 你说什么?让天下的孩子都有书读?这怎么可能?大夏这么大,穷苦人家多如牛毛,建学校、请先生、买书籍,哪一样不要钱?就算你有钱,也未必能办成啊!”

“怎么不可能?” 叶青云语气坚定,“我在吴家堡,已经建起了第一所学校。有三间教室,能容下两百个孩子,请了两位先生,教孩子们识字、算术,还有草药、农耕的知识 —— 不光教圣贤书,还教能谋生的本事。孩子们不用交学费,中午还管一顿饭,村里的孩子都愿意去。”

他顿了顿,看着刘秀才渐渐睁大的眼睛,继续道:“我想,以后吴家堡的学校只是开始。等铁矿、煤矿的收益稳定了,我就往更多的地方建学校,青龙城、白马城、?州府…… 一点点来,总有一天,能让更多的孩子有书读。先生您想,若是天下的孩子都能识字、都能明事理,那时候,哪还有那么多像冯秀才那样忘恩负义的人?哪还有那么多被蒙骗的百姓?”

“吴家堡…… 真的有这样的学校?” 刘秀才的声音有些发颤,他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让更多孩子读书,却只能困在东荒山村,教几十个孩子,如今听到有人真的在做这件事,心中早已翻起惊涛骇浪。

玄机子在一旁点头,补充道:“刘先生,青云说的是真的。吴家堡的学校上个月就开课了,第一批入学的孩子有一百多个,个个都学得认真。只是现在缺像先生这样有学识、有耐心的人来主持校务,若是先生愿意去,那所学校定会办得更好。”

刘秀才的呼吸渐渐急促起来,他看着叶青云,眼神里从怀疑变成了期待,又带着几分不确定:“叶公子,你…… 你是说,让我去吴家堡当先生?”

“不是先生,是校长。” 叶青云笑着纠正,“学校的日常事务、先生的安排、课程的设置,都由您来做主。您可以按照您的想法,教孩子们读书、明事理,还能把您知道的草药知识、做人的道理,都教给他们。至于东荒山……”

他从怀里掏出一张银票,放在石桌上 —— 上面写着 “两万两” 的数额。“这不是买山的钱,是我给学校的支持,也是给您的安家费。您去吴家堡,总得有地方住,有东西用。东荒山您依旧可以留给村民们用,若是您想,以后学校还能组织孩子们来山里认草药、学农耕,让孩子们亲近自然,也不辜负这片山水。”

刘秀才看着银票,又看了看叶青云真诚的眼神,眼眶渐渐红了。他这辈子守着 “耕读传家” 的牌匾,却只能在小村里苟且,如今有机会去实现毕生的夙愿,去教更多的孩子,去做一件能改变天下的事,他怎么能不动心?

“叶公子……” 他声音哽咽,起身对着叶青云深深鞠了一躬,“您的心意,在下明白了。能为天下孩子做些事,是在下的荣幸,这校长之位,在下接了!至于这银子……” 他看着银票,犹豫了一下,“学校要用钱的地方多,我只留一千两安家便好,剩下的,都用在孩子们身上吧。”

叶青云连忙扶起他,笑着说:“先生不必推辞。这两万两,一部分是给学校的,一部分是给您的。您安心收下,只有您住得安稳、教得顺心,孩子们才能学得更好。”

刘秀才拗不过叶青云,只好收下银票,心中却早已盘算着,到了吴家堡,要怎么把这笔钱用在孩子们身上 —— 多买些书籍,多添些桌椅,冬天给孩子们烧些炭火,夏天给孩子们准备些凉茶。

“先生,您收拾一下行李,我们下午就启程。” 叶青云道,“我会派两个内卫护送您去吴家堡,路上也好有个照应。另外,我还要修一封书信,让吴家堡的耶律娟夫人配合您安排校务,您有任何需求,都可以跟她说。”

刘秀才连连点头,转身快步进屋收拾行李。他的行李很简单,只有一个旧木箱,装着几件换洗衣物、几本书籍和一方用了多年的砚台。收拾好后,他锁上院门,对着村子的方向望了一眼,眼中带着几分不舍,却更多的是期待 —— 他知道,从今天起,他的人生将开启新的篇章,他将去做一件比守着东荒山更有意义的事。

叶青云回到磨坊,让内卫找来了纸笔,提笔给耶律娟写信:

“娘子亲启:今邀东荒山村刘秀才往吴家堡,任学校校长。刘先生学识深厚,品行端正,且心怀教化之志,望姑娘全力配合,为其安排住处、协调校务,所需银两从铁矿收益中支取,务必让先生安心任教,让孩子们学有所成。另,东荒山石竹可入药制茶,可安排人前往采摘,教村民制作之法,以助民生。青云手书。想念甚至!”

写完后,他将书信交给护送刘秀才的内卫,又叮嘱道:“路上务必照顾好刘先生,若遇险阻,优先保证先生安全。到了吴家堡,将书信交给娟姑娘,让她好生安排。”

内卫应声收下书信,将刘秀才的木箱放在马车上。刘秀才站在马车旁,对着前来送行的村长刘老汉和几个村民拱手道:“诸位乡亲,在下此去吴家堡,是为教更多孩子读书。以后村里的孩子,若想继续读书,可往吴家堡寻我,我定不会推辞。”

村民们纷纷挥手道别,眼中满是不舍,却也为刘秀才感到高兴。刘老汉笑着说:“刘先生,您是去做大事,我们都支持您!以后有空,别忘了回村里看看!”

叶青云、玄机子和刘武等人也翻身上马,小白狐从叶青云肩头探出头,对着村民们 “嗷呜” 叫了两声,像是在道别。马车缓缓驶动,刘秀才坐在马车上,回头望着东荒山村,望着远处的东荒山,眼中满是感慨 —— 他守了一辈子的荒山,最终却因为一个更伟大的理想,踏上了新的旅程。

玄机子走在叶青云身边,笑着说:“你这招‘以志动人’,比用钱买山高明多了。刘秀才这样的人,一旦认定了目标,定会全力以赴,吴家堡的学校,有他在,定会越来越好。”

叶青云点头,心中满是欣慰。他原本以为买山会是件难事,却没想到误打误撞,为学校寻得了一位好校长,也为天下孩子的教化事业,添了一位得力的帮手。“其实我只是说了心里话。天下的读书人,大多心怀家国,只是很多人没机会去实现。我能做的,就是给他们一个机会,让他们的才华有用武之地,让他们的理想能照进现实。”

马车沿着溪流前行,远处的石竹林再次映入眼帘。刘秀才掀开车帘,看着成片的淡紫色花朵,心中突然充满了希望 —— 他知道,这些石竹,就像那些没机会读书的孩子,只要有人去呵护、去培养,终会绽放出最美的光彩。而他,将成为那个呵护者、培养者,和叶青云一起,为天下的孩子,点亮一盏希望的灯。

夕阳西下时,一行人渐渐远离了东荒山村。刘秀才坐在马车上,翻开随身携带的《论语》,却没有读,只是看着书页上的字迹,心中默默盘算着到了吴家堡,要怎么安排课程,要怎么教孩子们,要怎么把 “让天下孩子有书读” 的理想,一点点变成现实。

叶青云骑着马走在马车旁,看着夕阳下的马车身影,心中也充满了期待。他知道,吴家堡的学校只是一个开始,以后还会有更多的学校,更多的像刘秀才这样的人,加入到教化的事业中来。而这一切,终将汇聚成一股力量,改变这个乱世,让更多的人,能过上有书读、有希望的日子。小白狐趴在他的肩头,也眯起了眼睛,像是在为这美好的未来,送上无声的祝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