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一不留神就穿越 > 第41章 木牛流马寒冬夜

一不留神就穿越 第41章 木牛流马寒冬夜

作者:踏七星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1 07:11:16

大夏172年深冬,一场连阴雪下了三天三夜,将吴家堡通往煤矿的土路裹得严严实实。清晨,天刚蒙蒙亮,负责煤炭运输的王飙就带着车队出发了——十辆马车并排走在雪路上,车轮碾过积雪,留下深深的车辙,车辙里很快又积满新雪,冻成光滑的冰面,马车走在上面,时不时打滑,发出“咯吱咯吱”的呻吟。

“都慢点!小心侧翻!”王飙骑在马上,嗓音洪亮,穿透清晨的寒风,提醒着车夫们。他手里紧攥缰绳,目光紧锁前方路面——这条路他跑了快两年,春夏秋三季还算平坦,可一到冬天,积雪结冰后就成了“镜面路”,稍有不慎就会出岔子。

话音刚落,最前面的一辆马车突然猛地一晃,右侧车轮在冰面上打了个滑,车身瞬间向一侧倾斜,车夫吓得脸色煞白,急忙拉紧缰绳,嘶吼着:“快来人!要翻了!”旁边几辆马车的车夫立刻跳下车,有的抄起铁锹铲雪垫在车轮下,有的扑到车身侧面奋力支撑,王飙也翻身下马,冲上前指挥:“左边的人使劲推!右边的人稳住车轮!别慌!”众人合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强把马车扶稳,车斗里的煤炭却还是撒了一小半。

“这路简直没法走!”一个车夫擦着额头的汗,忍不住抱怨,“照这速度,今天顶多能跑一趟,工坊那边还等着煤炼铁、村民等着煤取暖呢!”

王飙皱着眉,心里也沉甸甸的。入冬后,吴家堡的用煤量一天比一天大——工坊的熔炉要靠煤维持高温,家家户户的铸铁火炉要靠煤驱寒,就连暗卫训练的山洞,也得靠煤炉取暖。可这条运煤路,偏偏成了“拦路虎”,尤其是雪后结冰,运输效率直接折半。

他不由得想起半年前,叶青云让人照着《鲁班经》和《天工开物》里的记载,造出的十辆“木牛流马”。那物件仿照诸葛亮当年在蜀地运粮的工具,以硬木为骨,铁轴为芯,不用马拉,只需一人在后方推动,就能载着千斤煤炭前行。当时在平坦路面试运时,大伙都夸它省力又高效,以为以后运煤再也不用愁,可真到了冬天,这木牛流马却彻底“水土不服”。

雪地里,木牛流马的木轮抓地力极差,在冰面上根本站不稳,半个月内翻了三次,不仅摔坏了煤炭,还差点让推运的伙计摔伤。如今,那十辆木牛流马孤零零地停在煤矿的仓库里,蒙上了一层薄雪,成了摆设。

“别琢磨木牛流马了,先把今天的活干完!”王飙甩了甩头,对车夫们说,“两人一组,轮流铲雪垫路,宁可慢一点,也不能再出意外!”

车队重新出发,每走百十米,就得停下来清理路面的积冰、铺垫干草和碎石。原本一个时辰就能到煤矿的路程,这天足足走了两个半时辰。到了煤矿,图鲁鸿泽早已带着矿工们把煤炭装好,黑黢黢的煤堆在矿场空地上,像一座座小丘。王飙让人赶紧往车上装煤,可刚装了三车,天空又飘起了鹅毛大雪,雪粒子打在脸上生疼。

“不能再装了!”王飙看着越下越急的雪,当机立断,“再不走,路就彻底封了!”车夫们不敢耽搁,赶着马车往回赶。可没走多远,一辆马车的车轮突然陷进冰窟窿,车身猛地倾斜,整车煤炭倾泻而下,在雪地里滚得四处都是。

“这可咋整啊!”车夫们急得直跺脚,“照这架势,工坊的煤撑不了三天!”

王飙也没了辙,只能让大伙先把撒落的煤炭捡起来,再用铁锹挖开冰窟窿,垫上木板和碎石,费了近一个时辰,才把马车弄出来。等他们踉踉跄跄回到吴家堡时,已是黄昏,十辆马车只运回了四车煤,还不及平时半天的量。

消息很快传到中枢府。叶青云正和袁七、耶律夫人商议开春后游历九州的物资准备,听闻运煤遇阻,当即皱起眉头:“木牛流马怎么会这么不顶用?当初试运时不是好好的吗?”

“首领,这木牛流马在蜀地能派上用场,可咱西北边陲的冬天太冷,路面又滑,它的木轮抓不住地,根本没法用。”王飙抹了把脸上的雪水,无奈地说,“今天又翻了一辆,煤炭撒了一地,伙计们都快没心气了。”

叶青云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外面漫天飞雪,陷入沉思。他想起诸葛亮造木牛流马,是为了在蜀地崎岖的山地运输粮草,那里气候湿润,即便下雪也难成厚冰;可吴家堡地处西北,冬季漫长严寒,路面结冰后光滑如镜,木牛流马的设计本就不适应这样的环境,说“水土不服”,一点也不为过。

“看来木牛流马只能等开春再用了。”叶青云叹了口气,转头对袁七说,“袁七,你立刻去工坊,让唐师傅加急赶制十辆马车,车轮必须加固,钉上厚铁掌,铁掌边缘刻上防滑纹路。另外,从内卫抽调二十人,编入运输队,帮着铲雪、推车,务必保证煤炭供应不断。”

“好!我这就去办!”袁七应声起身,急匆匆往工坊赶去。

耶律夫人也皱着眉补充道:“青云哥,光加派马车和人手还不够,这条路得赶紧修整。我这就组织村民,在沿途铺碎石、撒干草,尤其是转弯处和坡度大的路段,多铺几层,增加摩擦力。”

“这个主意好!”叶青云眼前一亮,“让煤矿那边也配合,图鲁鸿泽手下的矿工多,让他们在矿场到路口的路段也铺碎石,再建两个避风驿站,供车夫们歇脚取暖。”

接下来的几天,吴家堡上下都动了起来。工坊里,唐师傅带着工匠们昼夜赶工,新造的马车车轮都钉上了半指厚的铁掌,掌面刻着交错的纹路,抓地力大大增强;运输队里,内卫队员和车夫们分工协作,有人赶车,有人铲雪,有人沿途铺草垫石,虽然依旧辛苦,但马车侧翻的次数少了很多;村民们也自发带着工具赶来帮忙,扛着碎石、背着干草,沿着公路一路铺过去,雪下得越大,大家干得越起劲——他们都清楚,这条路上运的不仅是煤炭,更是过冬的暖意和生计。

王飙每天都带头冲在最前面,天不亮就带着车队出发,天黑透了才回来,手上磨出了血泡,棉袍被雪水浸透又冻硬,却从没喊过一句累。有一次,一辆马车在陡坡上打滑,眼看就要坠崖,王飙不顾危险,冲上前用身体顶住车轮,指挥大伙垫石铺路,硬是把马车拉了上来,自己却被冻得浑身僵硬,缓了半天才回过劲。

叶青云也时常去路上查看。看到马车在铺了碎石的路面上平稳行驶,运输效率渐渐恢复,他心里稍稍踏实。但他也明白,这只是权宜之计,要彻底解决冬季运煤难题,还得从长计议。

一天,叶青云在路边看到王飙正带着人给木牛流马的木轮缠麻绳,试图增加摩擦力,却收效甚微。他走上前,摸着木轮上的麻绳,突然灵机一动:“王飙,你说要是给木牛流马的木轮也钉上铁掌,再在铁掌上加些尖刺,会不会像马车一样防滑?”

王飙愣了愣,随即眼睛一亮:“首领,这主意可行!可现在天太冷,木材脆,钉铁掌容易裂,怕是得等开春暖和了才行。”

“那就等春天再说。”叶青云点点头,“眼下先集中精力保障马车运输,等冰雪消融,咱们就改造木牛流马,到时候马车和木牛流马搭配着用,运煤效率肯定能翻倍。”

随着各项措施落地,煤炭运输渐渐步入正轨。每天,二十辆马车在雪路上来回穿梭,车夫和内卫队员们默契配合,遇到结冰路段就合力清理,遇到陡坡就轮流推车,虽然依旧辛苦,但每天能稳定运回二十多车煤,足以满足吴家堡的用煤需求。

煤矿的驿站也建了起来,里面的火炉日夜不熄,锅里总煮着热腾腾的玉米粥和红薯。王飙带着车队路过时,大伙能进去喝碗热粥、烤烤火,暖和过来后再继续赶路,心里也多了几分暖意。

这天傍晚,雪停了,夕阳透过云层洒在雪地上,泛着金色的光。王飙带着车队返回吴家堡,看到叶青云和耶律夫人站在城门口等候,连忙翻身下马:“首领,夫人,今天运回了二十五车煤,工坊和村民的用煤都够了!”

叶青云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辛苦你了,王飙。这个冬天,多亏了你们运输队。”

耶律夫人也递过两坛桃山白酒:“天冷,给兄弟们带回去暖暖身子。”

王飙接过酒坛,黝黑的脸上露出笑容:“谢首领,谢夫人!这都是我们该做的!等开春改造好木牛流马,咱们运煤就更省力了!”

叶青云望着车队远去的背影,心里满是期待。他知道,这个冬天的运煤难题虽然暂时解决了,但未来还有更多挑战。等春天到来,木牛流马改造完成,这条运煤路再好好修整一番,吴家堡的物资运输定会更顺畅,日子也会像这雪后初晴的阳光一样,越来越明亮温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