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一不留神就穿越 > 第27章 铁炉风靡

一不留神就穿越 第27章 铁炉风靡

作者:踏七星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1 07:11:16

大夏 172 年深冬,吴家堡的铸铁火炉刚在堡内普及,就像一颗投入寒夜的火星,很快在北部区域燃起了燎原之火。耶律娟站在贸易部的窗前,看着络绎不绝来预订火炉的商户 —— 有从登州府赶来的布商,有从北蛮草原过来的皮毛贩子,还有从青州府远道而来的粮商,每个人都攥着沉甸甸的银袋,眼里满是急切,这场景让她既意外又惊喜。

“耶律主事,您就行行好,先给我匀两个火炉吧!” 登州府的布商张老板搓着手,哈着白气,“我家铺子在登州府最繁华的街上,冬天冷得客人都不愿进门,要是有这火炉,不仅能暖屋子,还能吸引客人,您说是不是?我愿意出双倍的价钱!”

旁边的北蛮皮毛贩子阿古拉也跟着附和,他汉语说得不太流利,却急得满脸通红:“耶律主事,草原冬天比这里冷十倍!我们部落的长老夜里看羊皮卷,冻得手都握不住笔,要是有这火炉,长老肯定高兴!我用十张上好的狐皮换一个,行不行?”

耶律娟看着眼前的景象,想起半个月前的决定 —— 当时叶青云的房间里刚装好第一个铸铁火炉,她去送账本时,被房间里的暖意惊到了,没有一点烟味,炉口还煮着热气腾腾的姜汤,比火盆好用太多。她当时就觉得,这火炉不仅能让吴家堡人过冬,还能成为新的贸易爆款,于是立刻召集贸易部的人,让他们带着火炉样品,去北部各州府、部落推广。

没想到推广的效果远超预期。贸易队的人刚到登州府,就被好奇的商户围了起来 —— 他们从没见过能无烟取暖的铁炉子,贸易队的人当场点燃火炉,看着烟顺着铸铁烟囱排出去,房间里渐渐暖和起来,商户们都惊得睁大了眼睛,当场就订了五十个。消息传到北蛮草原,耶律鸿烈的部落先订了一百个,接着其他部落也纷纷派人来吴家堡,都想抢着买火炉。

“大家别着急,” 耶律娟示意众人安静,“吴家堡的工坊每天都在加班加点做火炉,只是现在订单太多,得按顺序来。” 她拿出一本账本,上面记满了订单:“登州府张老板订了十个,北蛮阿古拉订了二十个,青州府李老板订了十五个…… 咱们按付款顺序排,先付款的先拿货,保证不插队。”

商户们这才稍微安心,纷纷掏出银袋付款。张老板率先把银子放在桌上:“我付十个火炉的钱,一两银子一个,这是十两,要是能快点交货,我再多加二两!” 阿古拉也把狐皮放在桌上:“这是二十张狐皮,每张能值五两银子,我先放这儿,等火炉做好了,我再来拿。”

耶律娟一边让伙计登记订单,一边心里盘算 —— 之前定的价格是每个火炉一两银子,可现在订单太多,工坊的铁料、木炭都不够用,得涨价才能保证利润。而且现在北部区域都在抢火炉,就算涨价,也有人愿意买。她跟贸易部的管事商量了一下,决定把火炉价格涨到一两五钱银子一个,狐皮、粮食等物资按市场价折算。

涨价的消息传出去后,不仅没人嫌贵,反而订的人更多了 —— 大家都怕再涨价,想赶紧订上。青州府的李老板一下子订了三十个:“一两五钱也值!我家有五个铺面,每个铺面放一个,剩下的送给官府的大人,说不定还能跟官府拉上关系,以后做生意更方便!”

工坊里的唐师傅也忙得不可开交。之前每天只做三个火炉,现在订单太多,他不得不扩招工匠,从原来的五个徒弟,增加到十五个,熔炉从一个增加到三个,昼夜不停地铸造火炉、烟囱。工匠们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一直忙到深夜,手上磨出了水泡,却没人抱怨 —— 每个月能多拿五百文月钱,还能优先买到火炉,大家都干劲十足。

“唐师傅,今天能做多少个火炉?” 耶律娟每天都会去工坊查看进度,看到工匠们忙碌的身影,心里满是欣慰。

唐师傅擦了擦额头的汗,指着地上的火炉:“今天能做十个,烟囱也能做一百节,就是铁料快不够了,袁主事那边说,还得等两天才能运来新的铁料。”

“我这就去找袁七,让他尽快运铁料过来。” 耶律娟说,“现在订单都排到下个月了,可不能断了货,不然商户们该着急了。”

袁七那边也在忙着协调物资。之前订的铁料只够做两百个火炉,现在订单已经有五百多个,他不得不派人去更远的铁矿采购,还跟北蛮耶律部落订了一批煤炭,保证工坊的熔炉能一直烧着。“耶律主事放心,新的铁料三天后就能到,煤炭也在路上,保证不耽误工坊生产。” 袁七在账本上记着物资清单,语气笃定。

随着火炉的普及,北部区域渐渐掀起了一股 “火炉潮”。登州府的商户们把火炉摆在店铺门口,点燃后,温暖的气息吸引了不少客人,路过的人都会驻足观看,有的甚至直接进店预订;北蛮草原的部落里,家家户户都在屋顶上竖起铸铁烟囱,烟顺着烟囱飘向天空,成了草原上一道独特的风景;青州府的官府里,官员们也用上了火炉,冬天议事时,再也不用裹着厚厚的棉袍,议事效率都提高了不少。

更有意思的是,火炉还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陶窑的工匠们开始做专门放在炉口的陶壶,用来煮水、煮茶;布坊的织娘们织出了厚厚的炉帘,用来挡住炉口的热气,防止烫伤;甚至还有工匠开始做小巧的铁架子,放在炉口上,用来烤红薯、烤土豆 —— 这些小物件都成了热销品,跟火炉一起卖得火热。

叶青云看着火炉带来的变化,心里也很惊喜。他没想到一个小小的铸铁火炉,能在北部区域引起这么大的反响。“娟儿,你这眼光真准,” 叶青云坐在火炉旁,喝着炉口煮的热茶,“这火炉不仅赚了银子,还让吴家堡的名声更响了,以后咱们再推其他产品,肯定更容易。”

耶律娟笑着点头:“这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现在北部区域都知道吴家堡的火炉好,有的商户还说,要是冬天没有吴家堡的火炉,都不知道怎么过了。”

随着年关临近,火炉的价格更是一路飙升。原本一两五钱银子一个的火炉,被炒到了五两银子,甚至有人愿意出十两银子,只为能在年前拿到火炉。登州府的张老板为了给官府的大人送火炉,花了五十两银子,一下子订了十个:“大人说了,要是能在年前用上火炉,以后吴家堡的布,都从我的铺子里买,这五十两银子花得值!”

北蛮的阿古拉更是夸张,他带来了五十张狐皮,还拉来了一头活羊,只为能优先拿到火炉:“我们部落要在年前举办祭典,有了火炉,祭典上就能煮肉、煮酒,长老说了,要是能拿到火炉,以后草原的皮毛,都卖给吴家堡的贸易队。”

耶律娟看着越来越高的价格,心里有些担心:“青云哥,现在火炉价格炒得太高了,会不会有人买不起,反而影响咱们的名声?”

叶青云想了想,说:“咱们可以分两种价格,一种是卖给商户、部落的,按市场价;一种是卖给普通百姓的,还是按原来的一两银子一个,限量供应,保证百姓们都能用得起。这样既不影响利润,也能保住吴家堡的名声。”

耶律娟觉得这个主意好,立刻让人贴出告示:吴家堡的火炉分 “商销版” 和 “民销版”,商销版按市场价,民销版一两银子一个,每户限买一个,每天供应五十个,先到先得。

告示贴出去后,百姓们都欢呼雀跃。每天天不亮,就有百姓在贸易部门口排队,有的甚至带着铺盖卷,就为了能买到一个火炉。“吴家堡真是为咱们百姓着想,” 一个老人拿着买到的火炉,激动得热泪盈眶,“我家孙子冬天总冻得咳嗽,有了这火炉,孙子就能暖暖和和过冬了。”

年关前,工坊终于赶制出了五百个火炉,不仅完成了所有订单,还供应了两百个民销版火炉。商户们拿到火炉,高高兴兴地回家准备过年;百姓们抱着火炉,脸上满是笑容;北蛮草原的部落里,祭典上用火炉煮着肉、煮着酒,歌声、笑声传遍了草原;登州府的店铺里,火炉的暖意吸引着客人,生意比往年红火了不少。

耶律娟站在贸易部的门口,看着远去的商户和百姓,心里满是成就感。她没想到一个小小的铸铁火炉,能给吴家堡带来这么多好处 —— 赚了银子,打响了名声,还拉近了跟北部区域百姓、部落的关系。她转头看向中枢府的方向,叶青云正在那里等着她汇报贸易情况,她知道,这只是吴家堡发展的开始,以后还会有更多像火炉这样的好产品,让吴家堡在乱世里越来越强。

深冬的夕阳洒在吴家堡的堡墙上,映得屋顶的铸铁烟囱泛着金光。贸易部的账本上,火炉的订单还在不断增加,预示着明年春天,这股 “火炉潮” 还会继续蔓延。耶律娟握紧拳头,心里满是期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