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一不留神就穿越 > 第21章 商队寻得洧水膏(石油)

一不留神就穿越 第21章 商队寻得洧水膏(石油)

作者:踏七星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1 07:11:16

大夏 172 年秋末,一支浩浩荡荡的商队正沿着中原通往东莱郡的官道缓缓前行。这支队伍是吴家堡派往登州府的贸易队,由经验丰富的赵老根带队,二十辆马车首尾相接,车厢里装满了吴家堡的特产 —— 陶坛装的 “桃山白酒”、粗布裹的牛肉干、陶罐盛的辣椒酱,还有些精铁打造的小刀、农具,都是中原商户点名要的货。

此时已近深秋,官道两旁的树木落尽了叶子,光秃秃的枝桠指向灰蒙蒙的天,偶尔有寒风吹过,卷起地上的枯叶,打在马车上 “沙沙” 作响。赵老根勒住马缰,抬头望了望天色,对身边的伙计喊道:“大伙儿加把劲,前面就是上郡了,咱们在那儿歇一晚,明天再赶路!”

伙计们应了一声,纷纷加快了脚步。上郡是中原与东莱郡之间的小郡,因靠近洧水河而得名,郡城不大,却因地处要道,成了过往商队的歇脚点。赵老根的商队刚进郡城,就被一阵淡淡的烟火气吸引 —— 不是柴火的烟,倒像是某种油脂燃烧的味道,带着点独特的香气。

“赵队,你闻,这啥味儿啊?” 一个年轻伙计抽了抽鼻子,好奇地四处张望。赵老根也觉得奇怪,顺着气味往街边走,只见几家农户的屋檐下,挂着些拳头大的黑褐色膏体,有的装在陶碗里,正燃着一团橘红色的火焰,火焰稳定,没有浓烟,照亮了农户门口的菜地,比油灯亮多了。

一个穿着粗布衣裳的老农正坐在门口,借着火焰的光编竹筐。赵老根走上前,拱手问道:“老丈,打扰了,请问您这燃着的是啥东西?看着不像油灯啊。”

老农抬起头,笑着指了指陶碗里的膏体:“这是‘洧水膏’,从洧水河边采来的,能点燃照明,比油灯省劲儿,还没烟。” 他拿起一块没点燃的洧水膏递给赵老根,“你摸摸,刚采来的时候软乎乎的,像猪油,放几天就变硬了,能存好几个月。”

赵老根接过洧水膏,入手先是有点软,捏了捏,质地像凝固的蜂蜜,表面光滑,凑近闻了闻,有股淡淡的土腥味,却不难闻。“这东西能采不少吗?” 他心里一动 —— 吴家堡的工坊晚上赶工、护卫队夜间巡逻,都要用油灯,植物油消耗大,还容易熏黑屋子,要是这洧水膏真好用,买回来给堡里用,可是省了不少事。

老农点点头:“洧水河边多着呢!每年秋天,河水浅了,河底和岸边的石缝里就会渗出这膏体,用陶罐一舀就上来,晒两天就变硬了。咱们郡里不少人家都采,自己用不完,还能卖给过往的商队,换点粮食。”

赵老根心里有了主意,跟老农商量:“老丈,我是吴家堡的商队,想收些洧水膏带回去,你看能不能帮我联系下乡亲们,越多越好,价钱好说。”

老农一听,高兴得直点头:“能行!我这就去喊乡亲们,你们在郡里的客栈歇着,傍晚就能给你们凑齐!”

当天傍晚,农户们就背着装满洧水膏的陶瓮,陆续来到客栈后院。赵老根让人挨个检查 —— 洧水膏都是黑褐色,有的刚采来还带着点湿气,软一些;有的晒了几天,已经变硬,敲起来 “咚咚” 响。他按 “软膏一斤十文,硬膏一斤八文” 的价钱,收了足足一车洧水膏,装了二十个大陶瓮,每个陶瓮里都垫了干草,防止颠簸时膏体碎裂。

“赵队,这东西真能用上?别白花钱啊。” 有伙计不解地问。赵老根拍了拍陶瓮,笑道:“咱们堡里晚上用灯多,这东西要是真能照明,比买植物油便宜多了,就算没用,也不算亏,就当给堡里带个新鲜玩意儿。”

第二天一早,商队继续赶路。装洧水膏的马车走在队伍中间,赵老根特意嘱咐赶车的伙计:“慢着点走,别太颠,要是膏体漏出来,可就白费功夫了。” 伙计点点头,把马缰绳放得松了些,马车走得平稳,陶瓮里的洧水膏没溅出一点。

走了七天,商队终于回到吴家堡。马车刚进交易中心的大院,就有人围了上来 —— 大家都好奇这一车陶瓮里装的是什么。赵老根指挥着伙计把陶瓮搬下来,堆在大院的角落,用帆布盖好,然后让人去通知耶律娟:“耶律主事,我们从外地带了些能照明的玩意儿,您来看看?”

此时耶律娟正在贸易部的账房里核对账本,听到伙计的汇报,放下手里的算盘,跟着伙计往大院走。刚到角落,就看到帆布下露出的陶瓮,赵老根掀开帆布,拿出一块硬邦邦的洧水膏,递给耶律娟:“耶律主事,这叫洧水膏,在上郡采的,能点燃照明,您瞧瞧。”

耶律娟接过洧水膏,入手沉甸甸的,质地坚硬,表面有点粗糙,颜色是深褐色,乍一看,倒像是块不起眼的煤炭。“这是煤炭?” 她疑惑地问,用指甲刮了刮,刮下来一点细粉,不像煤炭那样容易碎。

“不是煤炭,您用火试试就知道了。” 赵老根说着,让人拿来一个火折子,点燃后凑到洧水膏旁。火折子刚碰到洧水膏,就 “呼” 地一下燃起一团橘红色的火焰,火焰有拳头大,稳稳地烧着,没有黑烟,只偶尔有一点火星,还带着淡淡的香气,比油灯的火焰亮多了。

耶律娟惊讶地睁大了眼睛,看着燃烧的洧水膏,伸手在火焰旁试了试温度,不算太高,不会烫手。“这东西真好!” 她忍不住赞叹,“比油灯亮,还没烟,要是堡里用这个,晚上干活、巡逻都方便多了。”

她让赵老根再拿几块洧水膏,有的软一些,有的硬一些,都点燃试了试 —— 软膏点燃得更快,火焰更旺;硬膏点燃慢一点,却烧得更久,一块硬膏能烧一个时辰,比一盏油灯用的油还经用。

“赵队,你跟我说说,这洧水膏是怎么来的?上郡那边多不多?” 耶律娟问道,心里已经在盘算,要是这东西多,以后可以多收些,不仅堡里用,说不定还能卖给其他商队。

赵老根详细地说了起来:“这洧水膏是从上郡的洧水河边采的,每年秋天河水浅的时候,河底和石缝里就会渗出来,当地百姓用陶罐舀上来,晒几天就变硬,能存好几个月。咱们这次收了一车,乡亲们说,要是想要,下次去还能收更多,价钱也不贵。”

耶律娟听得认真,又问了些细节:“采的时候麻烦吗?有没有什么讲究?比如会不会伤手,或者不好保存?”

“不麻烦,就是得在秋天采,夏天河水大,采不到;保存也方便,只要别受潮,放在干燥的地方,能存到明年春天。” 赵老根一一回答,“当地百姓说,这东西除了照明,偶尔还能用来取暖,一小块就能烧好久,就是火力不如柴火大。”

耶律娟点点头,心里更觉得这洧水膏是个宝贝。她拿着一块燃烧的洧水膏,快步往中枢府走 —— 她要赶紧把这个好东西带给叶青云看看,让他也想想这东西能怎么用。

此时叶青云正在书房里看唐不三从虎啸山送来的信,看到耶律娟进来,还拿着个燃烧的东西,连忙站起来:“娟儿,这是啥?怎么还燃着?”

“青云哥,你看这个!” 耶律娟把洧水膏递到他面前,“这叫洧水膏,是贸易队从上郡带回来的,能点燃照明,比油灯还好使,你瞧瞧!”

叶青云凑近一看,火焰稳定,没有浓烟,还带着淡淡的香气,伸手摸了摸没燃烧的部分,质地坚硬。“这东西不错啊!” 他眼睛一亮,立刻想到了用处,“工坊里晚上赶制铁蒺藜、修火铳,用油灯总熏得工匠们睁不开眼,要是用这个洧水膏,就不会有烟了;还有护卫队夜间巡逻,带几块洧水膏,比带油灯方便,还不怕风吹灭。”

他接过洧水膏,仔细看了看,又问耶律娟:“上郡那边多吗?能不能批量收购?要是能稳定供应,咱们不仅自己用,还能加到贸易货里,卖给西域、北蛮的部落 —— 他们那边晚上冷,照明取暖都需要,这洧水膏轻便好带,肯定受欢迎。”

“赵队说上郡那边不少,秋天采得多,能存到明年春天,价钱也便宜。” 耶律娟笑着说,“我已经让他下次去登州府的时候,多收几车回来,先在堡里试试用,要是好用,再跟当地百姓订长期的。”

叶青云点点头,又让耶律娟找来几个工匠,一起研究洧水膏的用法。工匠们看到洧水膏能燃烧,都很惊讶,有人提议:“首领,咱们可以做些小陶灯,把洧水膏放进去,既能固定,又方便携带,巡逻的时候揣在怀里,比火折子好用。”

还有工匠说:“工坊的熔炉边要是用洧水膏照明,不会有烟飘进炉子里,能保证铁水的纯度,比油灯强多了。”

叶青云听着大家的建议,心里更有底了:“那就这么办!袁七,你安排人做一批小陶灯,专门装洧水膏;赵老根,下次去上郡,至少收五车洧水膏,软的硬的都要,软的用来应急照明,硬的用来长时间燃烧;耶律娟,你跟上郡的农户联系,订个长期供货的协议,保证咱们冬天有足够的洧水膏用。”

众人纷纷领命,开始忙碌起来。袁七让人去陶窑订做小陶灯,每个陶灯做成碗状,底部有个小柄,方便手持;赵老根开始准备下次的贸易物资,特意留出几辆马车,用来装洧水膏;耶律娟则让人写了封信,托上郡的客栈老板转给当地农户,说明长期收购的意愿,还把价钱提高了两文,让农户们更愿意采。

几天之后,第一批小陶灯做好了。工匠们把硬洧水膏切成小块,放进陶灯里,点燃后,火焰从陶灯口冒出来,明亮又稳定,没有一点烟。护卫队的队员们试着把陶灯揣在怀里,巡逻的时候拿出来,风吹不灭,还能暖手,都赞不绝口:“这洧水膏比油灯强十倍!以后再也不用怕巡逻的时候油灯被风吹灭了!”

工坊里也用上了洧水膏。晚上,工匠们在熔炉边摆上几盏装着洧水膏的陶灯,火焰照亮了整个工坊,没有烟味,工匠们再也不用揉着眼睛干活了。“有了这东西,咱们晚上能多赶些活,铁蒺藜、火铳零件都能做得更快了!” 铁匠唐师傅笑着说,手里的铁锤敲得更有劲了。

叶青云站在工坊里,看着明亮的火焰,看着工匠们忙碌的身影,心里满是欣慰。这不起眼的洧水膏,原本只是贸易队偶然带回的 “新鲜玩意儿”,却成了吴家堡冬季的 “宝贝”,不仅解决了照明的问题,还能提高工坊的效率,甚至可能成为新的贸易商品。

深秋的风从工坊的窗户吹进来,带着点凉意,却吹不散火焰的温暖。叶青云看向耶律娟,她正和工匠们一起,调试装着洧水膏的陶灯,脸上满是笑容。他知道,吴家堡的发展,就是靠这样一次次偶然的发现,一次次大家齐心协力的探索,才能在乱世中稳步前行,才能让日子越过越红火。

几天后,赵老根的贸易队再次出发,这次的目标之一,就是去上郡收购更多的洧水膏。马车驶离吴家堡的时候,叶青云和耶律娟站在城楼上送行,看着马车渐渐远去,他们知道,不久之后,更多的洧水膏会被运回吴家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