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一不留神就穿越 > 第2-3章 成立委员会

一不留神就穿越 第2-3章 成立委员会

作者:踏七星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1 07:11:16

大夏172年盛夏,吴家堡中枢府后院的阁楼内,檀香袅袅,二十余张木椅围着长桌整齐摆放,叶青云坐在主位,两侧依次坐着耶律娟、王五、袁七、李村长、唐不三、李道然等核心首脑——这是吴家堡自建成以来,首次召开全员首脑会议,叶青云将其命名为“一届一中全会”,核心议题只有一个:确定组织结构,锚定发展方向,立下长远目标。

“诸位,今天召集大家,是想给吴家堡的未来‘定个调’。”叶青云拿起桌上的羊皮纸,上面画着简单的组织结构图,“四年前,咱们从荒村起步,靠的是‘抱团取暖’;如今吴家堡已成规模,有工坊、有商队、有护卫,再像以前那样‘遇事才商量’,肯定不行。今天咱们要定下‘委员会’制度,让每个产业、每项事务都有专人负责,有条理地往前推。”

话音刚落,袁七率先点头:“叶首领说得对!现在银号、贸易、运输分开管,可有时候还是会乱——比如商队要运货,运输部没提前和银号对账,差点耽误付款。有了统一的委员会,就能协调各部门,少走弯路。”

叶青云将羊皮纸推到桌中央,指着上面的“核心委员会”字样:“最大的组织就是‘吴家堡核心委员会’,由咱们在座的十五人组成,我暂任委员长,负责统筹全局;下设‘产业委员’‘防务委员’‘民生委员’‘后勤委员’四类委员,每人认领一项,各司其职,定期开会汇总情况。”

他逐一明确委员分工:

- 产业委员由耶律娟、唐师傅(冶炼车间负责人)、王大娘(辣椒酱车间负责人)担任,耶律娟总领,负责统筹贸易、工坊(冶炼、沙晶石、机械、服装、辣椒酱)、野猪驯养场的生产与销售,确保“产得出、卖得好”;

- 防务委员由王五、唐不三、铁牛担任,王五总领,分管护卫队(内卫、外卫、骑兵)、城管队,负责堡内治安与外部防御,保障“人安心、业安稳”;

- 民生委员由李村长、李大夫(医院负责人)、老秀才(学校负责人)担任,李村长总领,主管医院、学校、广场、交易中心的日常运营,解决村民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的需求,做到“民有靠、心有归”;

- 后勤委员由袁七、段有鹏(运输部调度)、老周(马厩负责人)担任,袁七总领,统筹银号、运输队、物资储备(粮食、马草、建材),确保“钱够用、物不缺”。

“每个委员要管到具体事,比如耶律娟管产业,不仅要盯着辣椒酱卖了多少,还要算清楚每个工坊的成本、利润,哪里能增产,哪里能省钱;王五管防务,要定期检查护卫队训练,提前规划商队护送路线,不能等出事了才补救。”叶青云补充道,“委员会每月初一开会,每人汇报工作,有问题大家一起商量,谁也不能独断专行。”

分工明确后,会议进入核心环节——确定今后发展方向。耶律娟率先发言,手里拿着贸易报表:“现在咱们的精铁、辣椒酱、沙晶石首饰,在东莱郡南部已经站稳脚跟,但往北到北境郡、往南到江淮郡,知道的人还少。我建议,未来一年,重点开拓这两个方向的商路,在北境郡的云州城、江淮郡的扬州城设‘分号’,派靠谱的伙计驻守,既能卖货,又能收集当地行情。”

唐师傅接着说:“工坊方面,冶炼车间现在每月产五千斤精铁,要是能再添两座高炉,就能增产到八千斤,还能炼出更优质的‘百炼钢’,卖给军营能卖更高价;机械制造车间,之前做的滑轮组、轨道车很实用,接下来可以试试做‘水力舂米机’,粮田收了玉米、谷子,用机器舂米,比人工快十倍,还能帮村民省力。”

防务方面,王五眉头微蹙:“最近听说北境郡有小股蛮族流窜到东莱郡边境,虽然还没到咱们这儿,但得提前防备。我建议,未来半年,把护卫队骑兵从一百人扩到两百人,再在吴家堡北侧建两座了望塔,派士兵轮班值守,一旦发现异常,能第一时间预警;商队护送,以后每支商队至少配十个外卫,遇到危险能自保。”

李村长则聚焦民生:“现在医院只有李大夫一个老中医,遇到疑难杂症还是没办法;学校的孩子越来越多,老秀才一个人也教不过来。我想从青州府招两个年轻的郎中,再请两个懂算数、会写字的先生,分别充实医院和学校;另外,广场现在人多,得再添几个饮水站、几个公共茅厕,不然夏天容易脏、容易臭。”

袁七看着银号账本,语气沉稳:“后勤这边,银号现在有五十万两存款,我建议分三部分用:二十万两投给工坊扩建、商路开拓;十万两买粮食、马草,储备起来防天灾;二十万两留着应急,比如护卫队添装备、村民遇灾能救济。运输队现在有三十辆马车,不够用,得再造二十辆,尤其是头车,要加固车厢,能装更重的货物。”

李道然也插了话,脸上带着期待:“野猪驯养场现在有一百三十多头野猪,每月只能宰一两头,不够大家吃。我想把饲养场往东扩五亩,再建十个繁育隔间,多留些母猪产崽,争取明年把野猪数量翻到三百头,到时候每月能宰四五头,让大家隔三差五能吃上肉;另外,想试试养山羊,山羊好养活,能产奶、能吃肉,还能剪羊毛给服装车间做原料。”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从产业到防务,从民生到后勤,把未来一年的发展方向梳理得清清楚楚。叶青云一边听,一边在羊皮纸上记录,最后总结道:“大家说的都很实在,核心就是‘稳内、拓外、强根基’——稳内,就是把堡内的民生、后勤做好,让大家日子安稳;拓外,就是开拓商路、加强防御,让吴家堡在外面有地位;强根基,就是把工坊、护卫队、银号做扎实,让咱们有底气应对各种情况。”

最后,会议定下三大长远目标,写在羊皮纸顶端,由全体首脑签字画押:

1. 一年目标:开拓北境郡、江淮郡商路,工坊增产三成,护卫队骑兵扩至两百人,医院、学校补充人手,野猪饲养场规模翻倍;

2. 三年目标:成为东莱郡南部商贸、手工业核心,精铁、辣椒酱占据周边三府市场,护卫队规模扩至两千人,建成吴家堡至青州府、落雁城的“直达商道”,沿途设驿站、堡垒;

3. 五年目标:让吴家堡人口突破五千,拥有独立的“冶铁、机械、纺织”产业链,能自主生产武器、农具、日用品,成为大夏王朝九郡十八府中,人人皆知的“安稳之地”,吸引更多流民、工匠来投。

夕阳透过阁楼窗户,洒在签满名字的羊皮纸上,每个名字都带着沉甸甸的责任。叶青云拿起羊皮纸,高高举起:“从今天起,咱们就按这个方向、这个目标干!吴家堡不是我一个人的,是咱们所有人的,只要大家一条心,别说五年目标,就算十年、二十年,咱们也能把吴家堡建成真正的‘雄城’!”

“好!”阁楼内响起雷鸣般的回应,王五握紧了腰间的刀,耶律娟抚平了报表的褶皱,李道然眼里闪着对饲养场未来的期待——每个人都知道,这场会议不是结束,而是吴家堡“从稳到强”的新开始。

散会时,暮色已浓,中枢府的灯火次第亮起。各首脑拿着分工清单,脚步匆匆地往各自负责的区域赶:耶律娟要去贸易部,安排开拓北境郡商路的伙计;王五要去军营,规划骑兵扩招的训练计划;李村长要去青州府,联系招郎中、先生的事。

叶青云站在阁楼门口,望着众人忙碌的身影,又看向远处的吴家堡——工坊的烟囱还冒着烟,学校的窗户透着灯光,护卫队的巡逻士兵正沿着城墙走动。他知道,前路或许有风雨,或许有挑战,但只要核心委员会拧成一股绳,只要全体吴家堡人齐心协力,定好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夜风拂过,带着辣椒酱车间的辣香、冶炼车间的铁味,还有野猪饲养场淡淡的青草香。叶青云深吸一口气,心里满是坚定——吴家堡的下一个四年、下一个十年,将从这场“一届一中全会”开始,走向更广阔的未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