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一不留神就穿越 > 第117章 继续筑城

一不留神就穿越 第117章 继续筑城

作者:踏七星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1 07:11:16

初夏的晨光洒满吴家堡,曾经沉寂的工地如今人声鼎沸 —— 三百面红旗插在工地各处,三千名招募来的工匠、青壮列队而立,叶青云站在临时搭建的高台上,手中高举着一面刻有 “吴家堡” 三字的木牌,声音洪亮如钟:“今日,咱们重启建城!八万两白银在手,百万块青砖备足,三个月修完城墙,半年内军营、广场全建成,让吴家堡真正立起来!”

台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青壮们挥舞着手中的铁锨、瓦刀,工匠们摸着身旁的滑轮组、轨道车,眼里满是干劲。这一年多的积累,不仅让银号存够了建城资金,砖窑还烧制了三百万块青砖,堆在工地旁像一座座青色小山,足够将城墙、军营、广场全铺满。

一、城墙建设:滑轮助吊装,三月合龙脊

城墙建设是重中之重,叶青云把唐师傅和五十名老工匠分到城墙组,还调了一千名青壮,按 “三段分工” 推进 —— 东段从东门到北门,中段从北门到西门,西段从西门到南门,每组配三十辆轨道车、十套滑轮组,确保效率。

开工第一天,东段工地就热闹起来。青壮们推着轨道车,将青砖从砖堆运到城墙根,每辆轨道车一次能运五百块砖,比去年的马车快了三倍;工匠们则用滑轮组吊装基石 —— 那些一尺见方的青石,之前需要六个人扛,现在两个青壮拉着绳索,滑轮组 “咯吱” 转动,青石就稳稳吊到城墙顶部,再由工匠们用水泥砌筑。

“注意水泥比例!一份水泥配三份沙子,水不能多,不然墙会裂!” 唐师傅拿着木锨,在搅拌槽旁指导青壮。搅拌槽是去年改良的,加装了脚踏板,青壮们踩着踏板,搅拌架飞速转动,水泥和沙子很快搅成均匀的灰浆,比人工搅拌快了十倍。

城墙的结构比去年更精细:底部用三尺厚的青石打底,防止雨水浸泡;青石之上砌青砖,每三层砖铺一层水泥,砖缝里的水泥要填实,用瓦刀刮得平整;城墙顶部宽三丈,中间是双排车道,用青砖铺得严丝合缝,两侧砌半尺高的护栏;每隔两公里,就预留一个炮台底座,底座用整块青石铸造,中间嵌着铁轴,等大炮研制好就能直接安装。

到了六月初,东段城墙率先完工。站在东门城楼,能看到城墙像一条青色巨龙,从东门蜿蜒向北门,顶部的车道宽敞平整,马道盘旋着通向城墙顶,炮台底座在阳光下泛着冷光。唐师傅摸着城墙,笑着对叶青云说:“这墙比去年结实多了!用了滑轮和轨道车,三个月就完成了东段,照这速度,七月底就能全砌完!”

果然,七月底的那天,最后一块青砖砌在了南门城楼旁,整个城墙终于合龙。叶青云带着众人登上城楼,俯瞰整座吴家堡 —— 城墙高两丈五、厚一丈二,周长十里,四座城门巍峨矗立,城楼上的 “迎曦门”“望岳门” 等匾额闪闪发光,城墙上的士兵来回巡逻,一派固若金汤的景象。“咱们的城,终于立起来了!” 叶青云感慨道,身旁的工匠们纷纷点头,眼里满是自豪。

二、军营建设:规整划营垒,五日成一坊

城墙完工后,一千名青壮转去建军营,由王五和唐不三负责规划。军营选在吴家堡东侧,靠近工业区,占地两百亩,按 “三坊一校” 布局 —— 东坊是营房,西坊是兵器库和马厩,南坊是伙房和医疗站,中央是训练场。

王五拿着图纸,给青壮们划分任务:“每五人一组,建一间营房,五天内要完成东坊五十间营房!” 营房是标准化设计:每间房宽三丈、长五丈,用青砖砌筑,屋顶覆瓦,里面摆五张木床,床旁是储物箱,墙上挂着兵器架。青壮们用轨道车运砖,用滑轮组吊房梁,效率极高,不到五天,东坊的营房就整齐排列在工地上,像一片青色的方阵。

西坊的兵器库是重点:墙体用三尺厚的青砖砌筑,门用精铁打造,里面分三层 —— 下层放长矛、腰刀,中层放弓箭、箭囊,上层放投石机零件;马厩在兵器库旁,能容纳两百匹战马,马厩里铺着干草,每间马厩前有饮水槽,地面用青石板铺就,方便清理。唐不三带着护卫队队员,亲自检查兵器库的门锁:“这门得用两把钥匙,分别由护卫队和兵器库管理员保管,防止有人偷兵器。”

南坊的伙房能容纳一千人同时吃饭,灶台用青砖砌成,烟囱高丈余,防止油烟呛人;医疗站和之前的医院一样,分问诊区、药房、病房,还专门留了一间 “伤兵房”,放着担架和草药,方便训练受伤的队员治疗。

到了八月中旬,军营全部建成。站在训练场中央,能看到东坊的营房整齐划一,西坊的兵器库庄严肃穆,南坊的伙房飘着炊烟,训练场上的射箭靶场、骑马跑道已经铺好,护卫队队员们正在训练,喊杀声震耳欲聋。王五看着眼前的军营,对叶青云说:“有了这军营,咱们的护卫队再也不用挤在临时帐篷里,训练也有了专门的地方,以后保卫吴家堡更有底气了!”

三、广场建设:便民筑中枢,月余成闹市

军营建设的同时,广场也在同步推进。广场选在吴家堡中心,北靠议事亭,南邻悦来楼,占地五十亩,是吴家堡的公共中枢,由李村长负责,五百名青壮和村民参与建设。

广场的地面用青砖铺成,青壮们按 “横平竖直” 的规矩,将青砖一块一块铺在水泥上,砖缝里灌上细沙,防止雨天积水;广场中央建了一座 “钟楼”,高五丈,用青砖砌筑,顶部挂着一口铜钟,每天辰时、午时、申时敲响,提醒村民作息;钟楼旁是 “戏台”,戏台用木柱搭建,台面铺着木板,两侧有厢房,供戏班休息。

广场四周还建了十间商铺,分别卖粮食、布匹、草药、农具,方便村民购物;商铺旁有 “饮水站”,用青石砌成水井,井口装着木辘轳,村民随时能打水;广场边缘种了二十棵柳树,柳树下摆着石凳,供村民休息聊天。

村民们积极性很高,妇女们帮着铺细沙、擦石凳,孩子们帮着搬运小砖块,连老人都来帮忙浇水。李村长笑着说:“这广场是咱们自己的地方,建好了大家都方便,谁都愿意出力!”

九月初,广场建成。当天,叶青云在广场举办了 “开城庆典”—— 戏台上唱着《肖亲王挂帅》,商铺里挤满了购物的村民,孩子们在柳树下追逐打闹,老人们坐在石凳上聊天,悦来楼的伙计推着小车,卖着茶水和点心,整个广场热闹得像过年。叶青云站在钟楼下,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满是欣慰:“吴家堡不仅有了坚固的城墙、规整的军营,还有了热闹的广场,这才是真正的家园啊!”

半年的时间转瞬即逝,到了初冬,吴家堡彻底建成 —— 城墙巍峨,军营规整,广场热闹,生活区的民居整齐排列,工业区的高炉冒着浓烟,运输队的马车穿梭不息。叶青云站在东门城楼,望着这座用汗水建成的城池,又看了看手中的账本:八万两白银用了六万两,还剩两万两存进银号;三百万块青砖用了两百五十万,剩下的五十万存起来备用。

“咱们的城,成了!” 叶青云轻声说,身旁的耶律娟、王五、袁七等人纷纷点头,眼里满是泪光。从最初的吴家村,到如今的吴家堡,他们经历了资金短缺、人员不足、技术难题,却从未放弃,如今终于建成了这座乱世中的安宁之地。

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吴家堡的城墙上,映着广场上的炊烟、军营里的训练声、工业区的锤击声,构成一幅繁荣而安宁的画面。叶青云知道,这只是开始,未来的吴家堡,会在大家的努力下,变得更加繁荣、更加坚固,成为所有人的避风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