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一不留神就穿越 > 第72章 西域贩盐寻种计

一不留神就穿越 第72章 西域贩盐寻种计

作者:踏七星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1 07:11:16

腊月的寒风裹着雪粒,刮在吴家村的寨墙上,发出呜呜的声响。叶青云站在晒盐场的高台上,望着堆得小山似的细盐,眉头却没舒展 —— 虽然靠贩盐能勉强维持全村温饱,可眼看年关将至,村民们想扯块新布做件棉衣、给孩子买块糖都难,更别说攒钱添置农具、扩大冶铁炉了。

“主上,刚去镇上粮店换粮,老板说咱们的盐虽好,可镇上的需求快满了,再想多卖,只能往更远的地方去。” 袁七裹紧棉衣,从台下走上来,手里还攥着一张皱巴巴的商路图,“俺问过跑商的老客,说西域那边盐价是咱们这儿的三倍,就是路远,还得穿过南蛮的几个小部落,危险得很。”

叶青云的目光落在商路图上标注 “西域” 的地方,指尖轻轻划过:“危险也得去!村里要攒钱,要为开春的耕种做准备,光守着眼前的盐,撑不了长久。只是去西域没向导不行,咱们连南蛮部落的分布都摸不清,盲目走,怕是要栽跟头。”

这话刚落,院门外传来马蹄声,段有鹏牵着一匹老马,身后跟着个满脸风霜的中年汉子,匆匆走了进来:“主上!俺找到向导了!这是老周,以前跟着商队跑过三趟西域,南蛮的部落他都熟,还会说几句蛮语!”

被称作老周的汉子上前一步,拱手行礼:“叶首领,俺虽不是啥能人,但西域的商路、南蛮部落的规矩,俺都门清。只是这趟路不好走,得弃车骑马,还得备足兵器,南蛮的小部落爱抢商队,没硬家伙,根本过不去。”

叶青云眼睛一亮,立刻让人备上热粥,听老周细说路线:“从吴家村出发,先往西南走,绕过秃鹰山的南蛮大部落,再穿过三个小部落 —— 黑狼部、白狐部、青蛇部,这三部虽不和睦,但都爱要‘过路费’,要么给盐,要么给粮,实在不行,就得靠兵器说话。过了青蛇部,再走五天,就能到西域的边境城镇,那里的商栈专收中原的盐。”

“弃车用马,正好!” 王五拍着大腿,“咱们从南蛮营地缴获了一千多匹马,挑一百匹壮马,每人骑一匹,再驮上盐,比马车灵活,遇到部落阻拦,也能快些冲过去。”

“兵器也得备足!” 叶青云转身看向冶铁炉的方向,“老铁匠刚炼出一批好钢,让他连夜打造二十把连弩,再做些铁矛、铁刀,每人配一把兵器,遇到强盗或蛮人,也能有一战之力。”

接下来的三天,吴家村上下都为西域之行忙碌起来。老铁匠带着徒弟们,在冶铁炉边连夜赶工,通红的钢水浇铸成型,经过反复锻打,一把把锋利的连弩、铁刀新鲜出炉;村民们则把细盐装进防水的麻布袋里,每袋五十斤,牢牢绑在马背上;耶律娟带着妇女们,缝补了一百件厚实的棉衣,还准备了足够吃半个月的干粮 —— 有烤饼、肉干,还有用新晒的海盐腌好的咸菜。

出发前一晚,王二妮拉着叶青云的手,往他怀里塞了个布包:“这里面是俺攒的几个铜板,还有你爹画的简易地图,路上别省着,多买些热乎的吃。听说西域有不少稀罕物,要是能找到能种的粮种、能当零嘴的干货,就带些回来,开春咱们也试试种,冬天也能给孩子们添点嚼的。”

叶青云攥紧布包,心里暖烘烘的:“娘放心,俺一定平安回来,还会给村里带好东西。”

腊月十六,天刚蒙蒙亮,一百人的运输队在村口集结。叶青云骑着一匹黑色的骏马,腰间别着铁刀,背上背着连弩;袁七、王五、段有鹏和老周分在队伍四周,每人带领二十人,时刻警惕着四周;村民们骑着马,马背上的盐袋堆得整整齐齐,连弩斜挎在肩上,眼神坚定。

“出发!” 随着叶青云一声令下,队伍缓缓驶出吴家村,马蹄踏在雪地上,留下一串串深深的脚印。

刚走出半天,就遇到了第一个南蛮小部落 —— 黑狼部。部落的人举着长矛,拦在路中间,为首的汉子嗓门洪亮:“要过俺们的地盘,留下一半盐,不然别想走!”

老周上前,用蛮语说了几句,又递过去两袋盐,汉子脸色稍缓,却还是不肯让路。王五忍不住了,举起连弩,对准旁边的树干,“咻” 的一声,弩箭穿透树干,牢牢钉在地上。黑狼部的人见状,脸色大变,为首的汉子连忙挥手:“放行!放行!”

队伍继续前行,一路上,靠着老周的交涉和连弩的威慑,顺利穿过了白狐部和青蛇部。过了青蛇部,眼前的景象渐渐变了 —— 雪少了,路边开始出现耐旱的灌木丛,空气也变得干燥起来。

又走了五天,终于到了西域的边境城镇。城镇里热闹非凡,到处都是穿着异域服饰的商人,吆喝声、马蹄声此起彼伏。叶青云让人把盐运到最大的商栈,商栈老板看到雪白的细盐,眼睛都亮了:“这么好的盐,我全要了!一斤给你们八个铜板,比中原贵三倍!”

四千斤盐,卖了三万二千个铜板,还剩下的一千斤盐,叶青云换了些西域的稀罕东西 —— 有红得像火的辣椒、黑乎乎的花椒、香气浓郁的大料,还有装在布包里的玉米种子、沉甸甸的成袋玉米,以及裹在油纸里的葡萄干。商栈老板笑着说:“这玉米种子在西域种得广,耐旱又高产,种出来的玉米能当粮、能煮着吃;这葡萄干是本地特产,晒得干透,甜得很,冬天给孩子当零嘴最好,还能存上大半年不坏!”

叶青云小心翼翼地把玉米种子、成袋玉米和葡萄干收好,玉米种子怕潮,特意用油纸裹了三层,成袋玉米则牢牢绑在马背上,葡萄干分给队员们先尝了几颗,甜意瞬间在嘴里散开,大家都露出了惊喜的笑容。在城镇里休整了两天,又买了些西域的布匹和农具,队伍开始返程。有了钱和物资,返程的路更顺利了,遇到南蛮部落,叶青云让人递过去些西域的布匹,部落的人高兴得眉开眼笑,不仅没拦路,还主动指了更近的路。

腊月三十那天,运输队终于回到了吴家村。村口早已挤满了村民,看到队伍回来,立刻欢呼起来。叶青云翻身下马,从怀里掏出辣椒、花椒,又让人把玉米种子、成袋玉米和葡萄干搬过来,笑着说:“乡亲们!咱们不仅赚了钱,还带回了西域的好东西!这是玉米种子,开春种上,秋天就能收玉米;这是成袋的玉米,现在就能煮着吃,填肚子得很;还有这葡萄干,甜得很,给孩子们当零嘴!以后咱们的粮库里能多些玉米,冬天也有甜果子吃,日子肯定越来越好!”

村民们围过来,好奇地打量着这些稀罕物 —— 辣椒红得耀眼,花椒带着特殊的香气,玉米种子颗粒饱满,成袋玉米沉甸甸的,葡萄干裹在油纸里,透出深紫色的光泽。有孩子忍不住伸手想摸葡萄干,叶青云笑着拿出一把分给孩子们,孩子们尝了一口,立刻蹦跳着喊:“甜!真甜!” 李村长激动地拿起一把玉米种子,放在手心捻了捻:“青云啊,你这趟西域没白去!有了这玉米种子,咱们开春就能多种些粮,再也不用怕歉收了!这葡萄干更是稀罕,咱们村里的孩子,还是头回见呢!”

当晚,吴家村张灯结彩,虽然没有大鱼大肉,但村民们围着篝火,煮着香甜的玉米,吃着烤饼,就着咸菜,还分着酸甜的葡萄干,脸上却满是笑容。叶青云看着眼前的景象,又想起西域的城镇和路上的经历,心里暗暗发誓:明年,一定要带着村民们把玉米种好,扩大晒盐场和冶铁炉,让吴家村的人,不仅能吃饱穿暖,还能有更多稀罕物尝鲜,再也不用为生计发愁。

篝火旁,耶律娟手里拿着一颗煮得软糯的玉米,咬了一口,甜丝丝的味道在嘴里散开,她笑着问:“叶大哥,这玉米真好吃!开春种的时候,我也来帮忙好不好?还有这葡萄干,要是能多存些,冬天给部落的孩子们也送些去就好了。”

叶青云笑着点头:“好啊!开春种玉米,咱们一起去田里忙活。葡萄干我多换了些,到时候分一半给耶律部落,让孩子们都尝尝甜滋味!等辣椒种出来,我再给你做辣椒炒鸡蛋,比菠菜炒鸡蛋还香!”

夜色渐深,篝火的光芒映着村民们的笑脸,也映着吴家村的未来 —— 充满希望,红红火火。

年关渐近岁华催,风裹寒香入巷来。市井忙添红腊味,人家争扫旧尘埃。

归心早逐云帆远,客梦常随雁影回。且待屠苏斟满盏,一堂笑语暖春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