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间谍永不眠 > 第5章 群鸦乱舞

间谍永不眠 第5章 群鸦乱舞

作者:zx翔子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10-31 07:10:58

五、群鸦乱舞

李玉龙心里沉重得如千钧重负,堵得很,瘆得慌。

乱世的华人,这一生,太苦太难,撕开生活本来的面目后,你会发现,日子揉碎了,都带着一丝悲凉。

赵玉兰和王东东两个学生失踪几天了,《申报》、《新闻报》、《时事新报》、《时报》等报纸的寻人启事都登了,仍然一点消息都没有。

赵玉兰和王东东的家属都去报了案,但公共租界的探长、巡警要么束手无策,毫无进展,要么百般推萎。

洋大人对华人的死活根本不在意。民国政府又颟顸、**、无能。他们是先**后无能,无能后,又加重**。**严重后,更加速无能。

最后就是颟顸、昏瞆。

李玉龙的公开身份是历史悠久影响广泛的《申报》一名记者,两个学生的父母每天都来报社探听情况,看到父母们那样焦急、忧心、悲伤、无助,痛不欲生,他的心里充满悲悯、愤怒、痛恨。

这段时间虹口一带已经失踪了几个女生,他预感这些失踪案和日本人有关。

日本先后在天津、汉口、苏州、杭州和重庆五个城市有过正式的租界,上海从未有过日租界,但虹口一带逐渐形成了日本人聚居区。日本人不仅在虹口开店设厂,办学校、医院、建剧场、神社、组织日本人俱乐部,而且造营房,辟军用操场,驻扎军队,建立海军陆战队司令部,甚至任意设岗放哨、武装巡逻,尤其一些不法商人、浪人更是为非作歹,声名狼藉。

虹口虽不居租界之名,却坐收租界之实,成了民国上海甩也甩不掉的“阿喀琉斯之踵”。

李玉龙决心查个水落石出,为民除害。

他是中央特三科副科长,这个科是行动科,也称红队、打狗队。

这个科的主要职能就是惩治叛徒、震慑敌人。

红队的成员几乎都是神枪手,个个身怀绝技,为了练就百发百中的枪法,他们常常坐船出海,到吴淞口外的海面练习打靶。

一连几天,他都披星而出,戴月而归,以暗访的名义去虹口,希望能找到有用的线索。

那时,虹口一带已经有上万日本侨民,他动用了手下的线人,走访工部局巡捕房,还专门找了几个熟悉的包探打听,却如大海捞针,一无所获。

***

转折出现在一个叫王俊的人身上,因为太爱去茶馆喝茶打牌吹牛,家中排行老三,所以熟悉的人都叫他茶馆王三。

李玉龙曾经当过演员,是一个“即使用口罩遮住了半张脸,也能用一双眼睛将人物演绎的淋漓尽致的优秀演员”,他在上海影片公司拍摄的武侠片《昆仑大盗》中演过男主角,被称为“东方范明克”,王三当时是摄影师,由此两人认识,后来李玉龙到了报社,来往就少了,所以当王三神神秘秘地到报社找他的时候,他都有点惊讶。

幸运的是,王三来到三马路上的《申报》所在地的时候,李玉龙正在报社处理一些急务,还没有出去。

李玉龙已经做到了报社中层,有一间单独的办公室,这在寸土寸金的上海十分难得。“什么风把王兄吹来了?”见到王三,李玉龙忙让座,泡茶。王三神经兮兮的压低声音:“这里说话方便吗?”

“当然方便,王兄请放心。”

“你把门关上。”

李玉龙把办公室的门关上,这样外面就听不到他们的谈话。他有些纳闷,无事不登三宝殿,王三这是唱的哪一出戏?

王三神情有些紧张:“你们报纸敢刊登内幕吗?”

“当然。”

“惊天的大案也敢刊登?”

“是的。”李玉龙介绍说:“《申报》成立于1872年,历经了清朝同治、光绪和宣统三个皇帝,又历经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北伐战争而至今。《申报》报道过光绪皇帝‘圣躬违和’,晚清四大奇案之一的‘杨乃武与小白菜’,杨文道冤狱案等,披露由袁世凯秘书张一鏖提供的日记,使倒袁之风迅风起云涌。《申报》将天下可传之事,通播于天下。以肩荷社会先驱和推进时代的责任,使社会进入合理的常轨,并民族臻于兴盛与繁荣。”

对于《申报》的影响,王三当然清楚,但还是有些不放心。李玉龙看出了他的顾虑:“我们认识也有几年了,你还不知道我的为人吗?放心,我不会将内幕来源公布的。”

“你发誓。”

李玉龙郑重地说:“我以人格起誓。”

王三一改往日嘻笑吹牛的态度,同样郑重地从怀里拿出一包东西,递给了李玉龙。这是一包用《申报》报纸包裹的东西,李玉龙打开层层报纸,几张相片就显露了出来。

这些相片拍的就是井原一伙猥胁赵玉兰和王东东两个学生的情景。

王三解释照片的来历:“那天,我和几个同事为一部电影在虹口公园取外景,无意中拍到的。我在冲洗胶片的时候才发现的。”

他指着用来包裹相片的《申报》上登的寻人启事说:“上面描述的情况,和相片上这两个学生失踪的穿着、时间,完全一致。”

从看到相片那一刻起,李玉龙就确认是那两个失踪的学生。他气得头发上指,目眦尽裂,一掌拍在桌子上:“光天化日,朗朗乾坤!这些狗日的!”

他站起身,双手抱拳。

对于王三这样“对吃、喝、嫖、赌都很精通,每天早上茶馆是必去的,吃罢头汤面再泡壶茶与人聊聊天。到了下午就去泡澡堂,谓之‘早上皮包水,下午水包皮’。到了晚上去戏院听戏或是去赌馆玩两把也有去妓窑嫖娼”的人,能有这样的勇气和觉悟,他由衷地对王三表示尊敬。

王三摆摆手:“你不用谢我,只是碰巧失踪的王东东是我的远房亲戚罢了。”他恨恨地说:“我也是中国人,我也看不惯这帮日本人的胡作非为!”

照片上的井原,给李玉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李玉龙说:“你认识照片里的人吗?”

王三脸有得色:“你也不看看我是什么人,茶馆王三是白叫的吗?”

真是柳暗花明,老天有眼。李玉龙按捺住激动的心情,正要详细询问,忽然,有人敲门进来,说有重要的事情,需要李玉龙主任马上出去处理一下,李玉龙请王三稍坐片刻,他去去就回来。

他处理完之后,顺便去给主编简单汇报了一下,主编很重视,和他一起来到办公室,准备见见王三,王三却没有在办公室,他忽然不见了,一起消失的还有那些相片。

王三是不是去厕所了?李玉龙去厕所寻找,却没有人,问外面的同事,说就在他去主编办公室的时候,有两个人进来,王三就和这两个人急匆匆地一起走了。李玉龙立刻追了出去,却已经迟了一步,眼睁睁地看着一辆车从报社门口绝尘而去。

***

王三就这样消失了。

家人、朋友都不知道他的下落,李玉龙和红队的队员四处打探,均无所获。为了见几个线人,为了查找王三下落,获得他手里的相片作为证据,李玉龙穿梭行走在法租界、英美租界、华界等大半个上海,他坐着叮叮当当的有轨电车,走过苏州河上的外白渡桥。

一路上,闪耀着霓虹灯光的酒吧与赌场,戴着藤帽打着绑腿的安南巡捕,面貌黝黑、佩戴着“三道头”的红头阿三,西装革履、趾高气扬的各国洋人,一口流利外语的金丝眼镜买办,牵着宠物狗的摩登女郎,走街串巷的黄包车夫,卖白兰花和梨膏糖的干瘦小贩,广播里放送的昆曲和京剧,用“标准石油”铁皮桶搭建的闸北棚户屋,衣衫褴褛、偷偷剥树皮充饥的乡下乞丐,面黄肌瘦、神色黯淡的大烟鬼……

深思之下,他向乌鸦发出了见面的信息,他们一直单线联系。

他在当天的寻人启示里“提供线索者必当重酬为谢”一句后面加上了:“心急期盼,明月为证!”

——心急,就是非常紧急。明月,就是约定明天月上枝头时,老地方见。这是他们事先的约定。

他对乌鸦非常有信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